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靳晓燕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4):678-683,697
为了提高带钢避难建筑的抗震性能,对高强度地震下带钢避难建筑实施抗震设计。设置高强度地震下带钢避难所的抗震设防要求,给出不同地震情况下地震避难所设防加速度值以及地震避难所地震影响系数最高值,通过SAP2000分析软件对带钢地震避难建筑结构实施动力弹塑性时程研究,选择合理的塑性铰参数值,通过在建筑周围设置钢支撑的策略对带钢避难建筑实施设计,分析高强度地震下的带钢避难建筑的抗震性能。实验结果说明,采用所提设计方法下的带钢避难建筑在大震情况下的反应优,延性较强,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水平方向位移角满足抗震设防规范。  相似文献   

2.
以最小化总避难距离为目标,构建适用于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避难所P-中位选址优化模型,采用启发式算法进行解算,对不同人口情景下避难所的人口配置缺口进行分析,并以山东省荣成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仅启用地震型、仅启用台风型到同时启用全部避难所3种情景下,被选中的避难所分别为61个、125个、158个,单个避难所平均服务居民点个数分别为15.79个、7.70个、6.09个,居民点的平均避难距离分别为3 790.24 m、2 905.34 m、2 300.02 m;荣成市避难所空间分布极度不均,人口配置缺口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和南部地区。据此提出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目标,可为荣成市避难所选址规划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震防灾避难所的发展沿革是露宿→窝棚→简易房、帐篷→过渡安置房。重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实践表明,露宿是最危险的避难方式;窝棚有最基本的防灾功能;简易房和帐篷具备基本生活条件;汶川大地震后兴建的彩钢过渡安置房是我国中长期避难场所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避难场所发展规划可对各城市普及性地规划建设避难场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建筑抗震设防水准的逐步提高,将出现开放型与封闭型避难场所并存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震避难疏散场所的规划原则与要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震避难疏散场所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地震区的城市必须规划建设地震避难疏散场所。探讨了规划建设城市地震避难疏散场所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主要要求与重要指标。规划建设的城市地震避难疏散场所必须确保避难疏散安全。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试点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试点建设是“天津市地震安全基础工程”分项之一,由天滓市政府投资146万元。应急避难场所的建成给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应对突发重大灾害性事件的临时安置场所。并且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使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本文从建设内容、建设原则、主要功能与服务、主要成果与效益、问题与建议五个方面对试点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震后避难空间是居民遭遇地震时紧急疏散、避难、临时生活的重要区域。以无人机影像为基础,采用影像面向对象分类与GIS栅格化的分析方法,构建震后避难空间评价指标,建立基于遥感影像的震后避难空间快速提取模型,并以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为例,将避难空间提取的结果与震后居民实际选取的避难空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共计提取可用避难空间70个,根据目标函数F得到最优避难空间5个,其中每个避难空间在漾濞MS6.4地震中实际帐篷数量分别为72、55、54、30、44顶,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匹配。  相似文献   

7.
日本科学技术厅自1981年开始的六年计划中决定发展综合性地震防灾系统。该系统的目标是在发展地震预报技术的同时,把可能造成的地震破坏限制在最小限度之内。其内容是: 1.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利用光通讯方式发出大地震的警报,使人们有可能紧急避难。 2.地震发生后,通过遥测技术捕捉次生灾害的扩大情况,进行适当的避难引导。 由于地震波速度大约每秒4公里,比之光速的每秒30万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现状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分析计算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类型,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编制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以旺苍县城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对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良好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设,是在地震发生时群众得以有序、有效避难和疏散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述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商业建筑避难所对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非常重要。室内应急避难所的空间布局和责任分区是一个涉及人口密集程度、建筑内环境、疏散方式和商业场所的适应性等因素的问题,我国针对该项目的设计和研究尚不完善,这对商业建筑受灾时人员的安全有很大威胁。本文提出商业建筑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设计,从疏散效率角度出发,设计一个以P-中值模型为基础的避难所最佳分区模型,通过对模型分析和计算,得出商业建筑隔震层的最佳位置,在确定隔震层位置后,对应急避难所的室内空间进行设计,最后通过分析避难所的可达性,判定该避难所设计是否合理。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本文设计的应急避难所辐射面积广,服务人数较大,总体性能较好,可为商业建筑避难设计领域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震灾害应急疏散策略,构建了一种基于避难场所容量限制的灾民应急疏散分配与路径选择算法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避难场所的容量受限性和人口分布的不均匀性,在兼顾避难场所容量限制的同时,使灾民的总疏散距离成本最小化。以北京市东西城为例,对给定情景下的灾民应急疏散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考虑避难容量限制的情形下,无论是地震初期,还是地震中后期,研究区域内现有应急避难场所的容量都不足以满足区域居民的避难需求。基于实际道路疏散成本和避难容量限制的灾区应急疏散路径评估模型,不仅能够给出各疏散需求点最佳的疏散目的地和具体路径,还能给出避难容量限制下各需求点疏散到不同目的地的人数,以及无法满足避难需求的居民数量。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地震动态》2007,(6):32-32
日本静冈县藤枝市塑料产品制造企业漆烟制作所将从2007年6月21日起发售家用地震监测仪。这种监测仪能在地震发生后即时测算和显示地震烈度,发出警报,并提醒人们采取何种方式避难。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由厦门市地震局开发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指南)网络服务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思路、开发环境及应用实例等,指出该系统可以全方位的解决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避难场所的指南服务、地震避险的路径规划以及地震知识的宣传等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地震避难场所的部署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作为防震措施的一环,最近,东京以及许多地方政府都设置了地震时的避难场所,并向群众宣布。尽管避难是消极的防灾措施,最好的规划并不把它考虑在内。但目前在人口密集的市区根本不可能防止大面积地震火灾。而且,即使将来能够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但对  相似文献   

15.
设计实现基于B/S的应急避难场所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百度MAP API将避难场所、派出所、医院等重点位置信息标注在百度地图上,实现信息的综合查询、缩放、测距等功能,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将避难场所信息进行发布,提高地震信息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地震消息     
新西兰发生两次强烈地震据惠灵顿电台1990年3月22日广播,新西兰北岛当天发生两次强地震。第一次地震发生在早晨4时50分(当地时间),震级为里氏6.7级。第二次地震是当天中午12时01分(当地时间)发生的,震级为里氏6.2级。据新西兰科学和工业研究部门说,这两次地震是太平洋地壳板块向澳大利亚运动的迹象。(董泰)哥斯达黎加沿海发生强烈地震1990年3月25日晨哥斯达黎加太平洋沿岸的尼科亚湾发生里氏5.2级和6.5级的两次地震,造成人员受伤和不同程度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我国建设最早、数量最多的,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建设标准和规范,现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部分建设项目与权威的国家建设标准要求相比较而言,还存在超标与不足,因此定量和综合的能力评价势在必行.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针对应急避难场所各种能力,梳理出3个层次、18个因素,并通过专家调查方式得到各因素的权重,形成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文中以北京市朝阳区的应急避难场所为例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其完善的建议.初步可认为,本文提出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减灾能力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对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开源的java编程语言,基于Internet技术的B/S架构(Browser/Server结构),根据避难场所经纬度信息设计并实现了地震信息应急避难场所系统建设。该系统提供吉林省应急避难场所规模、位置、容纳人数等信息,实现快速定位,结合百度地图直观呈现,最终实现了对吉林省全省境内所有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汇总展示,可以让公众最大限度地了解吉林省内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作用和基本功能。实现信息综合查询服务功能和科学化管理,从而为震后高效安置和救助灾民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可以提高地震应急公众服务能力,完善科学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震灾防御技术》2022,17(4):764-774
县域避难场所规划建设薄弱,灾后老年人等避难弱者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长宁“6·17”地震发生后,笔者赴灾区调研,对老人、妇女、儿童等避难弱者进行访谈,深入了解避难弱者的避难经历、对避难场所的认知及相关需求,总结避难弱者在灾后初期、中期、后期阶段的需求变化及对避难空间的诉求。在避难弱者需求视角下提出县域避难场所规划提升措施,包括建立避难弱者数据库、优化避难场所选址、提高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加强对避难弱者“定制化”的防灾宣传和避难引导等,以保障避难弱者的生命安全,提升避难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泰安地震台记录的2010年9月4日新西兰地震波形,进行震相、震源深度等地震参数辨析和分析,以具有代表性的2009年7月15日新西兰南岛西海岸远海地震波形和2010年4月5日墨西哥地震波形分析为辅,提出震中距大于83°、小于105°的类新西兰地震分析方法.根据两个辅震的波形特性,结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定位结果,对震级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