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非齐次马氏链的强极限定理.首先应用鞅差序列收敛定理给出了关于非齐次马氏链的任意k元函数一类平均值的极限定理.最后得到一系列相关状态序偶出现频率的推论.  相似文献   

2.
对目前已有的4种中国剩余定理的求解方法,即传统中国剩余定理算法、闭式解的中国剩余定理算法、高效中国剩余定理算法以及多频中国剩余定理算法,进行了较详细的理论分析与性能比较。将上述算法应用于无线传感与激励网络中对未知节点进行测距,设计了相应的测距算法,分析了各算法的性能特点,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比较了各自在估计精度、计算复杂度以及鲁棒性等方面的差异,并讨论了各算法的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南京地区 2 8根软岩嵌岩桩原位测试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认为目前建筑规范中推荐的有关嵌岩桩端阻力计算公式不适用于软岩嵌岩桩 ,并在对软岩嵌岩长桩端阻力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线性拟和的方法 ,给出软岩嵌岩桩偏于保守的极限端阻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将赌博系统的随机变换概念推广到有限优重非齐次马氏链情形,采用鞅方法研究了有限m重非齐次马氏链函数的强极限定理,作为推论得到有限m重非齐次马氏链随机变换的若干强极限定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已提出的多签名方案不适用于基于双线性对的身份密码系统的情况,分析了一些特定应用环境对多签名思想和身份密钥系统的有着共同的需求,在Hess等人提出的数字签名方案的基础上,运用Ham等人构造多签名的方法构造出了一个适用于身份密码系统的基于身份和双线性对的多签名方案。并通过相关定理给出方案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1972年以来,由于随机泛函分析理论的发展,国内外不少数学家对概率度量空间的拓扑结构及压缩型不动点定理和迭代序列逼近等问题作过深入的讨论(见引文[1-5]),本文的目的是对文[1.2]的结果作进一步推论。  相似文献   

7.
针对已提出的多签名方案不适用于基于双线性对的身份密码系统的情况,分析了一些特定应用环境对多签名思想和身份密钥系统的有着共同的需求,在Hess等人提出的数字签名方案的基础上,运用Harn等人构造多签名的方法构造出了一个适用于身份密码系统的基于身份和双线性对的多签名方案。并通过相关定理给出方案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移动支付发展的前景和对移动宏支付业务发展的要求,介绍了当前应用广泛的安全电子交易协议,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容易泄漏用户订单信息的漏洞;并指出其在无线应用环境中,存在着参与实体需要频繁传递证书、手机端通信流量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移动宏支付安全协议,从消息传递、加密处理等方面保证了移动宏支付中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并且通过优化证书的传递流程,减少了证书的传递次数,降低了支付过程中手机端的通信量和计算量,使新协议更适用于资源受限的移动宏支付环境。  相似文献   

9.
GIS网络分析在矿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GIS的广泛应用,数字矿山作为一门新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在阐述地理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将矿山巷道网络作为一种地理网络实体进行研究,分析了构成巷道网络的基本元素,简述了网络分析的基本算法一Dijkstra与Floyd算法,并对这几种算法进行了比较.进而,总结了巷道网络路径分析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基于二值体元基元的机载LiDAR三维(3 Dimensional, 3D)滤波算法仅利用了数据的高程特征、无法区分相连的地面和非地面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度体元基元的机载LiDAR 3D滤波算法。首先,基于计算几何理论,将机载LiDAR数据规则化为强度(体元内激光点的量化平均反射强度值)体元结构。然后,基于3D连通区域构建理论,选取局部高程最低的非0值体元为地面种子进而搜寻并标记与地面种子,空间连通、反射强度及坡度值均接近的连通区域内体元为地面体元。算法综合利用LiDAR数据的高程、反射强度及坡度特征,支持相连但强度不同的地面和非地面目标的区分,为相连的地面和非地面目标的精确区分提供更有效的信息。算法有助于提高滤波精度,并扩展基于体元基元的3D滤波算法适用于更复杂的场景。实验基于ISPRS提供的专门用于滤波算法测试的LiDAR点云数据测试了“空间邻域尺度”参数的敏感性及提出算法的精度。定量评价的结果表明:51邻域为最佳邻域尺度;提出算法的平均Kappa系数在相对平坦、陡坡及不连续地形分别为0.9380、0.7749和0.6866;从总误差测度来看,提出算法对比经典的Axelsson算法改进了15个样本中的7个样本精度,且其对比其他二值体元基元下的滤波算法平均总误差最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作者引用和设计的用于微机转报网络的两个通信协议,并用Petri net进行描述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协议1适用于理想信道环境,协议2有广泛的实用性,在噪声信道环境下也能保持协议的合法性,网络不会出现死锁、死环。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动态平差模型,应用多指标动态规划工具建立了两种同时顾及精度,费用和可靠性准则的二类优化设计模型。通过一个实例阐明了进行动态网复测权整体设计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物质、信息、能量等的移动或交换嵌入地理空间形成的地理多元流网络,为从地理和网络角度研究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如何构建多主题、时变的地理多元流网络,识别其网络结构、时变规律和关联模式,并为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移动、航空交通、国际关系、国际贸易等问题提供支持,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全球尺度地理多元流网络化挖掘及关联分析的研究框架,包括:多源数据收集与整理、地理多元流网络构建与结构识别、地理多元流网络演化分析、地理多元流网络关联分析。然后,分别对国际关系流网络、国际贸易流网络、全球航班流网络、全球人口移动流网络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并结合示例介绍了其研究思路。此外,进一步综述分析了地理多元流关联分析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研究思路。本文为全球尺度地理多元流网络研究提供了一套研究框架和思路,并为国际关系、国际贸易、航空交通、人口移动等全球性问题研究提供参考,有望为发展基于“流”的时空分析方法做出基础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利用跨鲜水河断裂带的两个激光测距小网 1985~ 1997年的重复观测资料 ,分析研究了鲜水河断裂带的活动特征。通过对观测资料的数据处理 ,获得了测区较客观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形变分析结果表明 ,鲜水河断裂带北段处于蠕动状态 ,南段则处于应变积累的闭锁状态。  相似文献   

15.
河网是地形结构的核心要素,能够有效地反映DEM对地表形态的刻画能力.实现不同分辨率条件下DEM河网相似性测度对DEM地形综合、DEM质量评估及DEM不确定性分析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黄土高原典型样区为研究区,基于5 m高精度DEM建立的多分辨率DEM数据集,构建了地形特征自适应的DEM河网自动提取方法,建立...  相似文献   

16.
 研究矿山地面灾害监测传感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建立矿山地面灾害监测地学传感网系统,进行矿区地面灾害精准监测及预报工作,对矿山及时准确科学预报、预防和减小地面灾害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地学传感网主要是指采用GPS、测量机器人、倾斜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度和气压传感器、全景相机、CCD相机、视频传感器、RFID传感器、地面3D激光扫描仪和地基SAR等测地型传感器和测地辅助传感器,应用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库管理软件构建的地学传感网。矿山地面灾害精准监测地学传感网的理论,主要包括:矿山时空监测基准、矿山地面灾害监测地学传感网数据整合、监测空间数据聚类分析、矿山监测功能分区、矿山区域动态形变场理论和矿山地学传感网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理论。 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监测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和传感网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系分形维数的计算与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其与地貌发育、流域径流和侵蚀产沙等过程之间的关系。从分形维数的计算原理,提出了一种在MATLAB环境下,能够同时计算水系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的方法,改进了现有通过图像分析计算分形维数的不足。采用已知分形维数的规则分形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单独对图像载体上的目标图形(关注区域)进行处理,不受其与整幅图像的比例的限制能够自动确定最佳的对目标图形进行网格分割覆盖的递减等分条件,计算精度高利用元胞数组实现了网格的自动分割,程序紧凑,可读性增强。最后以泾河、北洛河水系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本研究为水系分形维数的科学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于滑坡易发性预测中的水系、公路和断层等线状环境因子, 现有研究大多采用缓冲分析提取距离线状因子的距离。但缓冲分析得到的线距离属于离散型变量, 带有大小不等的随机波动性且对点或线要素的误差较为敏感, 导致滑坡易发性建模精度下降。提出了使用水系和公路的空间密度等连续型变量改进线状环境因子的适宜性。以江西省安远县为例, 选取高程、地形起伏度、距水系和公路距离等14个环境因子(原始因子), 再将距水系和公路距离2个线状因子改进为水系密度和公路密度(改进因子); 之后采用逻辑回归、多层感知器、支持向量机和C5.0决策树等机器学习模型, 分别构建了基于原始因子和改进因子的机器学习模型以预测滑坡易发性; 最后利用ROC曲线和易发性指数分布特征等来研究建模规律。结果表明: ①改进因子机器学习预测精度均高于原始因子机器学习模型, 表明空间密度对于易发性预测的适宜性更好; ②在4类机器学习模型中C5.0模型对于滑坡易发性预测性能最好, 其次是SVM、MLP和LR; ③水系和公路两类环境因子的重要性较高且使用改进因子机器学习后这两类环境因子重要性排名依然非常靠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社交网络的迅速流行,除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之外,也带来了诸如垃圾信息泛滥、个人隐私泄露和钓鱼网站横行等安全问题,因此对网络安全的研究也变得愈加重要。在分析几种常见的Web攻击方法基础上,将跨站脚本攻击与钓鱼网络攻击结合,并演示了其攻击的过程及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而在当前人们利用网络进行理财和购物变得越来越流行时,这种攻击方式的危害便被无限放大。同时,提出了针对社交网络中可能存在的攻击方法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等时线模型支持下的深圳市综合医院空间可达性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达性是在空间分布格局、设施约束等综合条件下的空间决策问题,等时线模型为该决策分析可提供方法支持,它是以时间地理为框架,用时间成本来衡量时空可达性的重要模型。面向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可达性分析通常包括2种形式:① 基于“供给”角度从特定POI出发的服务可达分析;② 基于“需求”角度从任意空间位置出发获得最近服务的便利度分析。目前的研究从“供给”角度探求特定POI的服务范围居多,对“需求”角度的等时线分析关注不够。本研究针对这一缺陷,开展面向服务需求的兴趣点可达性等时线分析,考察任意位置达到某类服务设施最近点的时间代价。在几何度量方法上,本研究利用了网络空间Voronoi图模型,与传统欧氏空间Voronoi图相比,本方法顾及了街道网络对空间通达的直接影响。本研究发现了等时线的形态、坡度等特征能够反映POI的疏密分布和道路网的通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