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图像显示系统,实现了铀资源多种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的综合处理,其内容包括资料的输入处理、资料配准和插值处理以及地学信息的增强、分解、提取、分类、叠合、复合等处理。以盛源盆地为样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利用图像的信息增强、叠合技术,研究了试验区的地质构造环境;利用图像信息的分解、叠合技术、分析了铀、钍、钾的分布格局及其地质意义;通过矿床找矿判据的复合、提取,进行了找矿靶区的初选;采用信息的分类技术,进行了盛源盆地地区铀资源的总体评价。通过上述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这个研究程度较高的老矿区,在某些重要地质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并经野外检验,预测了六片成远景地段。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铀资料多种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综合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2.
全国遥感地质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国土资源遥感》1991,2(3):3-11
前言 多源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综合处理技术在我国已有近10年的发展历史。“六五”和“七五”期间,我国地质科技人员开发出了这套新的地学信息处理技术,并将其推进到了实用阶段。但该技术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已取得哪些重要进展,存在哪些问题:为摸清这方面情况,以便制定进一步发展规划,1989年,全国遥感地质工作协调小组组织实施了一项《我国遥感及其它多种地学信息图像综合处理研究的现状、问题及立项建议》课题的调研本文是对该调所结果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多源地学数据综合处理技术在金属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为手段、采用概念模式资源评价方法, 对多源地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获取多种地质异常和综合信息, 建立各类矿产的找矿标志和概念模式, 发现找矿线索, 选择找矿 靶区, 再次评价老矿区和正在普查找矿的成矿地段, 以及寻找新的工作靶区。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与教学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新技术, 以特定的专题图像、图示表达物探、化 探、遥感和地质等多因素的统计特征及综合模型的结果, 再现出各成矿区的地质构造骨架、岩浆 岩形态产状、岩性地层、矿化异常以及与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空间分布特点, 为分析特定地区的成 矿地质环境, 研究构造一岩浆活动特征, 揭示深部构造与成矿关系, 建立综合解译标志, 提取新 的综合性二次信息等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介绍了遥感、物化探、地质等信息复合图像增强处理的基本技术方法.对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处理图像新发现的色异常、线性和环形构造的分布、影像特征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并探讨了该区的环形和线性构造对多金属矿的控矿作用,认为香花岭地区是环形和线形构造的复合控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香花岭矿田遥感影像模式:在环形构造内,发育北西向和北东向线性构造组合,交叉成“井”字型格式,控制金属矿的分布.根据已知矿床特征和相应影像特征的关系,提出细密线性影像和环、线交切影像两种找矿标志,指出上述标志在湘南花岗岩发育地区具有普遍找矿意义.文章最后根据多种信息综合分析,圈定了两个找矿有望地段,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
多源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综合技术及在盛源盆地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图像显示系统,实现了铀资源多种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的综合处理,其内容包括资料的输入 处理、资料配准和插值处理以及多源地学信息的增强、分解、提取、分类、叠合、复合等处理。 以盛源盆地为样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利用图像的信息增强、叠合技术,研究了试验区的地质 构造环境;利用图像信息的分解、叠合技术,分析了铀、针、钾的分布格局及其地质意义;通过 矿床找矿判据的复合、提取,进行了找矿靶区的初选;来用信息的分类技术,进行了盛源盆地地区铀 资源的总体评价。通过上述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这个研究程度较高的老矿区,在某些重要地 质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并经野外检验,预测了六片成矿远景地段。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铀资源多种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综合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7.
8.
甘肃省地图院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现代测绘技术,构建了集地理信息采集、处理、贮存、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完成了信息化测绘生产基地的构建[1]。多源遥感数据快速自动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是信息化测绘生产技术应用研究的一方面,主要是利用以信息化测绘生产基地为依托的遥感影像集群数据处理系统完成。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快速自动处理多源遥感数据,并以ADS80数据为例,对集群系统构建前后的效率进行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9.
以地理信息服务为主线,在研究多种地理数据的特点和应用需求基础上,从发布方式、缓存机制、更新流程、安全策略等多个关键技术环节入手,构建了与生产流程紧密结合的地理信息服务发布体系,并采用RIA技术建立影像与矢量数据浏览系统,通过地图叠加、历史比对分析、区域演变等功能实现多源地理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10.
11.
多源遥感影像融合及其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了多源遥感影像融合过程、三种融合层次及其优缺点;具体描述了常用的八种融合方法;根据近来多源遥感影像融合研究状况,提出了融合中需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将GML技术与空间数据集成技术相结合,能解决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资源相互不兼容的瓶颈问题,有效的实现数据的互操作。本文在分析GML数据格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J2EE网络环境提出一个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应用集成框架。重点介绍了E00格式的空间数据规格定义以及向GML格式转换处理过程,并以福建省主要公路数据集为样本数据验证了集成结果。结果表明,采用GML作为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的描述格式,可在数据层上有效地实现空间数据的集成和互操作。 相似文献
13.
14.
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内容十分丰富,应用前景广阔,做好普查成果应用工作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重点和宗旨。边监测边应用使监测成果落地,充分发挥在政府服务、资源调查监测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n approach for mapping flooded areas from Sentinel-2 MSI (Multispectral Instrument) data based on soft fuzzy integration of evidence scores derived from both band combinations (i.e. Spectral Indices - SIs) and components of the Hue, Saturation and Value (HSV) colour transformation. Evidence scores are integrated with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WA) operators, which model user’s decision attitude varying smoothly between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approach. Output is a map of global evidence degree showing the plausibility of being flooded for each pixel of the input Sentinel-2 (S2) image. Algorithm set up and validation were carried out with data over three sites in Italy where water surfaces are extracted from stable water bodies (lakes and rivers), natural hazard flooding, and irrigated paddy rice fields. Validation showed more than satisfactory accuracy for the OR-like OWA operators (F-score > 0.90) with performance slightly decreased (F-score < 0.75) over heterogeneous conditions (e.g. rice fields). The algorithm was applied with no changes and/or tuning to independent sites from the Copernicus Emergency Management Service (EMS) activations to simulate operational conditions. Over these sites, the proposed approach achieved greater, more consistent and robust mapping accuracy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approaches based on the segmentation of single input features. Moreover, OWA operators offer an appealing way of combining and aggregating multiple information in decision making by modelling uncertainty in decis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图文电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计算机对图文电视信号的提取.图文信息的叠加.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存贮和重播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印章识别系统的预处理过程,包括图像的去噪、去背景、二值化、边缘提取等几个部分,其中的去背景部分采用了利用颜色信息提取印章的方法,并对其因污染而残缺的部分进行了修复。试验表明,该预处理过程处理实际图像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语音压缩技术,可利用北斗系统进行语音通信的新型北斗用户机设计方案。这是一种北斗用户机的全新应用,在原有北斗用户机报文通信功能基础上实现语音通信。该设计丰富了北斗系统的应用领域,使北斗用户机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动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同名直线约束的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动匹配方法。对影像建立高斯滤波模型去噪,然后进行边缘检测,在边缘影像上进行Hough变换,通过端点检测的方法来获取直线;通过粗匹配参数进行同名直线粗匹配,应用梯度模型对同名直线进行精匹配;对影像提取特征点,特征点经过同名直线约束后,在对应影像上利用同名直线约束建立匹配范围。采用最小欧式距离准则在给定范围内提取初始同名点;利用RANSAC算法剔除错误同名点对,以获取最终的匹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SIFT匹配算法比较,方法具有可靠性好、提取同名点数量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可视化建模是利用围绕现实想法组织模型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该技术以其简化需求、易于理解问题、沟通问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中。本文分析了空间信息处理的特点,结合可视化建模和工作流的技术,提出了空间处理建模的概念,并探讨了空间处理建模的建模流程及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