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气象成因与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解明恩  程建刚  范菠 《山地学报》2005,23(5):571-578
根据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资料,分析了其形成环境与分布特征,给出了典型降水滑坡泥石流灾害事件,研究了滑坡泥石流灾害与气象环境的关系。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出现在盛夏7~8月,主要影响天气系统有切变线、冷锋、西风槽、西南涡、孟加拉湾风暴、南海西行台风和两高辐合区。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前期降水类型有3种,即暴雨型,中~大雨型和连阴雨型。得出了云南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区域临界雨量指标,提出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气象监测预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天气雷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其主要用于监测强对流天气、定量估计降水,是气象部门的重要探测和监测手段之一。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的实时回波强度(Z)、径向风速(V)、速度谱宽(W)的回波图像中,提供了丰富的有关强对流天气的信息,综合使用Z、V、W的图像分析,有利于较准确和及时地监测灾害性天气。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高发区与云南暴雨中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与暴雨空间分布的空间相关系数为0.19,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也进一步说明云南暴雨在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以2004年7月5日德宏州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子,探讨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在泥石流灾害的临阵预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靳立亚  秦宁生 《中国沙漠》1997,17(3):230-236
利用西北四省区73个台站1960~1990年逐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距平资料,采用综合的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方法,对西北四省区春(3~5月份)、夏(6~8月份)、秋(9~11月份)3个季节降水、气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得到了几种降水和气温异常的典型配置及其反映这些典型场的年际演变规律的时间系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降水、气温异常的时变特征以及与西北四省区出现较严重干旱年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四省区不同区域发生较严重干旱的年份与某些时间系数出现极值的年份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坝上高原近90年代以来降水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斯 《中国沙漠》1994,14(4):47-52
根据史料和降水量资料,建立了自1900年以来坝上高原旱涝级别(5级)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周期分析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地凡上高原降水变化具有明显的42年和9年周期,自60年代初以来该区进行干旱少雨阶段,并将持续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此外,还有一些短周期,如4-5年和2-3年等。因而,在今后10年内,干旱和少雨仍将持续,土地沙漠化也将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异常对云南5月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对云南5月降水异常的1997年和1999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盂加拉湾水汽输送发生异常对云南5月降水有重要影响。结果表明:在5月少雨年,盂加拉湾、中南半岛及云南OLR场呈正距平分布,200hPa南亚高压和850hPa盂加拉湾低压偏弱,盂加拉湾南支槽偏弱,此时盂加拉湾水汽输送偏弱;在5月多雨年,盂加拉湾、中南半岛及云南OLR场呈负距平分布,200hPa南亚高压和850hPa盂加拉湾低压偏强,盂加拉湾南支槽偏强,此时盂加拉湾水汽输送偏强。并且盂加拉湾水汽输送异常与ElNino事件或LaNina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香港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规化周期回归分析方法和门限自回归理论对香港1853-1995年月降水资料进行了建模和拟合,并对1996年进行了预报试验,正规化周期回归拟合效果较好,对香港7个时距的试报准确率为71%,建立了7个时距的10年滑动平均序列的门限自回归模型,模型对序列拟合效果较理想,预报误差较小,试报准确率主国100%。  相似文献   

7.
纵向岭谷区北回归线一带年降水区域分异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纵向岭谷区北回归线沿线及南北两侧的24 个站点1961-2007 时段月降水资料,基于全部站点的年降水主要特征统计,以及北回归线沿线的9 个站点的年降水变化的趋势性和阶段性检验、9 个站点间的年降水和5-10 月各月降水序列的相关性检验,分析研究区的年降水及变化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年降水主要特征及其年际变化,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的空间分异,即三个区域各自内部自相似度高,而三个区域之间分异明显。北回归线沿线9 个站点的年降水序列都未表现出明显的“突变趋势性-阶段性”变化。研究区中部“岭-谷”相间的地形格局,对中部区域降水空间分异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相邻站点间多年际降水序列呈高度相关,意味着控制中部区域降水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存在明显分异,间隔分布的“岭-谷”地形会带来局地性降水量的分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一个用大气环境模式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陆面特征改变之后影响其降水的数值试验,模式中假定西北地区的植被完全被裸陆代替,对6、7、8月进行数值积分,以便检查夏季大气环流对陆面特征的响应,数值试验的结论是:陆面反照率升高后,与之相伴随的是降水率下降,并且大气的下沉运动控制了该地区。  相似文献   

9.
均一的观测资料是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对于研究和评估气候变化特征,特别是研究区域气候分布和小概率气候极致变化尤为重要.采用标准正态检验(SNHT)方法、惩罚最大T检验(PMT),结合秩检验(Mann-Kendall)和迁站元数据信息,对云南122个国家级地面观测台站1961~ 2011年年降水资料进行均一性检验,结果表明:(1)云南省年降水资料存在非均一的情况,有16个站存在18个间断点,占122个台站的13.1%.台站迁移是导致数据非均一的重要原因.(2) SNHT、PMT、Mann-Kendall 3种方法均适用于云南省年降水资料的均一性检验,从检验结果看出PMT方法能检出更多有对应迁站信息的间断点,比SNHT方法的检验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波分析的地下水水位与降水的周期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北京西山地区2000-2010年6个第四系承压水长观孔逐月观测水位及气象站降水数据,运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降水量和地下水水位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交叉小波变换探讨了二者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西山地区降水具有9~16个月的主振荡周期,持续时间较长,不同季节的多周期特征明显;2)承压水水位存在12个月左右的振荡周期,但持续时间较短,且各观测孔水位周期性特征差异较大;3)交叉小波变换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量和承压水水位具有显著的共振关系,地下水水位峰值出现时间一般滞后降水峰值约5~7个月。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大理雨季开始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理州雨季开始期资料、1961年6月~2008年5月太平洋5°×5°共286个格点的逐月平均海温资料及NCEP/NCAR的SSTA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太平洋海温与大理雨季开始期的关系密切,春季和上年秋季太平洋海温对大理雨季开始的影响较大。雨季开始前若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大理雨季开始期偏晚,反之,若发生拉尼娜事件,大理雨季开始期偏早。N ino3区的海温异常对大理雨季开始期的影响相当明显,当5月N ino3区的海温异常偏高时,大理雨季开始期偏晚;反之,当5月N ino3区的海温异常偏低时,大理雨季开始期偏早,N ino3区海温异常可以作为大理雨季开始期预测的一个强信号因子。  相似文献   

12.
冯利华 《热带地理》2000,20(3):219-221
根据对厄尔尼诺事件、太阳黑子活动与浙江丰水年关系的分析,得出了浙江丰水年的统计预报模式:(1)在春季型厄尔北诺事件的当年和夏季型厄尔尼诺事件的次年,浙江年径流量的距平一般都大于零;(2)厄尔尼诺事件的结束时间若超过5月1日,那么次年浙江年径流量的距平一般都大于零;(3)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越大,对浙江丰水年的影响也越大;(4)在太阳黑子活动22年磁周期转变年前后的厄尔尼诺事件的次年,浙江年径流量的距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化与浙江洪水大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利华 《热带地理》1999,19(1):62-66
根据历史和实测资料分析,对于全球变化下浙江近期洪水的运作大势,可得如下几点认识:(1)在未来的十几年之内,浙江省将处在枯水年占优势的阶段,但全球变化将使浙江洪水的时空变化更为剧烈,使沿海地区的洪水灾害更为严重。(2)由于浙江省的大中洪水一般都集中在太阳黑子活动的峰谷年前后,而近期的2004年和2009年分别是黑子活动第23周期的峰年和谷年,因此这两年前后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3)浙江洪水对厄尔尼诺现象具有较好的响应,因此厄尔尼诺同年或次年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4)根据浙江历史上的台风重灾年资料,利用灰色灾变预测分析,可得浙江未来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台风重灾年分别为2001、2004和2008年,其中后两个台风重灾年与太阳黑子活动第23周期的峰年和谷年是大致吻合的。(5)植被破坏、河道设障等人类活动会产生一定的增灾效应,从而使浙江未来的洪水灾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ENSO循环与黄河上游径流的丰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黄河上游径流主要形成区——唐乃亥以上流域的气象和水文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 El Nino 现象及 La Nina 现象与黄河上游径流的丰枯的对应关系,探讨了 ENSO 事件对黄河上游径流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ENSO 现象与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域的径流丰枯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而言,伴随着 El Nino 事件的发生,黄河上游出现枯水的概率较大,而黄河上游的洪水常伴随着 La Nina 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与登陆广东热带气旋数量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唐晓春  彭鹏 《地理科学》2005,25(6):690-696
文章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与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就总的厄尔尼诺年份来看, 厄尔尼诺事件对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总数量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就具体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来看, 强、中和弱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对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有明显的影响, 只是强和弱的厄尔尼诺事件使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数量比非厄尔尼诺年份明显偏少; 而中等厄尔尼诺事件却使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数量比非厄尔尼诺年份偏多。厄尔尼诺通过影响沃克环流,使沃克环流随着厄尔尼诺强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幅度的东移,进而使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源地的气流出现不同情况,最后影响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王德瀚 《地理研究》1983,2(2):44-54
本文对我国大陆200个站的平均月降水量序列进行谐波分析.结果表明:头三个谐波已足以描写我国大陆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一波尤占优势.不同降水年变类型区域及其间的过渡在一波图上表现很清楚.  相似文献   

17.
厄尔尼诺现象诱发的气候变化异常与农业气象灾害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气候异常现象。由气候异常引发的气象灾害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气候异常与农业气象灾害有密切的关系。根据气候异常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农业防灾减灾系统,对农业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汛期降水与ENSO不同位相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本世纪以来较长年代的降水资源,分析了ENSO与我国各地汛期降水间的联系。结果表,不仅ENSO暖位相与冷位相我国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而且ElNino年与其次年、LaNino年与其次年降水距平面分率的分布均存在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亚热带西部山区夜雨特征的农业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