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MDA和AOP是在软件开发技术中的两项新技术.MDA是一种试图使用模型(UML)来设计程序的技术,而AOP是用来解决OOP长期以来没有能够解决好的权限控制、事务处理、日志管理、安全性等会横切整个系统的责任问题.展示一个网上商店从PIM到PSM再到源码在.NET平台上的实现过程,给出了在MDA上的具体实现方案,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可以描述不同环境中属性和方法的AOP容器,利用这种容器可进一步改进MDA.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电子政务流程化的特点探讨了电子政务GIS的权限管理.将电子政务系统中的GIS权限分为非流程权限和流程权限。提出了角色、业务及动态流转中都可具有GIS的功能和数据权限。重点分析了基于业务流程的GIS访问控制,通过角色设定业务功能模块,业务实例化形成动态的业务,通过实例化业务规则确定GIS权限,通过业务流转指定动态权限继承的权限模型框架。采用分层权限管理模式以及权限包进行GIS权限的“访问验证”和“访问控制”,实现了权限按需、按流程分配,而权限的分配与回收由系统动态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面向城市应用的多源遥感影像服务平台的系统目标、系统流程、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通过遥感影像数据源、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的分析,设计了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的逻辑组织模型,建立了海量多源遥感影像库。本文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影像预处理、影像数据管理、影像数据应用服务和安全权限控制四大功能模块,并分析了系统架构、多源遥感影像元数据的自动抽取、影像数据的快速检索和影像数据高效在线应用服务的关键技术。为保证系统的高安全性、实时性与可靠性,采用部署在局域网内的客户机/服务器与浏览器/服务器的混合体系结构。实验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实现了海量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的统一高效管理、快速检索、高效浏览及与其他子系统的无缝集成,为城市应用提供了便捷的影像数据服务,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影像资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完整性认证是遥感影像获得有效利用的前提,完整性无法确定的遥感影像,其使用价值将大打折扣。传统认证技术没有顾及遥感影像认证过程中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用户都有权甄别遥感影像是否经过扰动。而且,传统认证技术对数据进行二进制级别的认证,已不能满足遥感影像的内容认证需求。本文从内容认证的角度研究遥感影像的多级权限管理,提出一种基于感知哈希技术与单向函数的遥感影像多级认证权限的管理方法。感知哈希技术能用很少的信息表征遥感影像的有效内容,并对不改变影像内容的操作保持鲁棒性,与密码学Hash函数有着显著的区别。多级权限的管理则通过建立与权限矢量对应的密钥矢量来实现,权限较高的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密钥计算出低权限用户的密钥,反之则不行。本方法首先以单向函数生成不同等级的权限密钥,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物影像进行敏感等级的划分,最后,计算不同区域影像的感知哈希序列,并通过不同级别的密钥加密生成的感知哈希序列。用户认证影像内容完整性时,根据权限的不同认证不同敏感度的影像。实验与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遥感影像的认证权限管理,并具有较高的实现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扩展客体层次的权限策略模型,通过重新定义客体域、扩展安全定义和操作规则,更加适应多级复杂客体权限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PDM系统中人员管理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了PDM的概念及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PDM系统中的人员管理模型的组织、角色、权限模型及其建模方法,并给出了这种模型在基于B/S结构的PDM系统设计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排课系统的管理层次、操作权限分配、资源管理、网络排课的具体实现过程。本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多个校区、多个学院之间的分配资源和排课冲突问题。其特点是资源统一管理、分散使用,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管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多用户环境下权限管理的通用模型,对数据库的可分为录入、修改、查询3处基本操作,8种组合,由分配权限生成权限字符串,和户权限字符串在主菜单上分配操作权限,最后给出编程举例。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排课系统的管理层次、操作权限分配、资源管理、网络排课的具体实现过程。本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多个校区、多个学院之间的分配资源和排课冲突问题。其特点是资源统一管理、分散使用,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管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多用户环境下权限管理的通用模型,对数据库的操作可分为录入、修改、查询3种基本操作,8种组合,由分配权限生成权限字符串,根据用户权限字符申在主菜单上分配操作权限,最后给出编程举例。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矿业权的管理是新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的核心,也是矿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地矿行政管理部门不仅在开发培育矿业权市场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而且在对矿业权市场的规范运作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也担负着重要职责.山东矿业权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建立将使地矿管理工作更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一位为中国地质事业整整奋斗65个春秋的长者、良师、益友,走了.作为晚辈、学生和同事,我们对着老人的遗体深深鞠躬,是告别,更是对老人默默地述说我们的遗憾:再也不能聆听老人指点山东地矿事业怎样朝着地学前沿进取、聆听老人对发展山东地矿事业的卓识远见.  相似文献   

13.
基于B/S模式,采用面向服务、多层架构的方式,莒县不动产登记平台开发了登记子系统、权籍调查子系统、查询分析子系统、信息共享交换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用GDAL/OGR技术标准,按照采集、建库、管理一体化的模式,根据系统各类核心数据的生产、更新特点,确定每类数据的更新技术路线和日常运行机制,将权籍调查流程纳入系统管理,做到了权籍调查、登记发证、档案归档一体化管理的作业模式,满足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发证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工作流管理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被誉为信息系统的后勤,它让合适的人或软件在恰当的时间执行正确的工作,使计算机上的业务处理流程自动化。根据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LPGIS)建设的需求,在WfMC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的基础上,在SQLServer和ArcObjects的支持下,本文克服一系列的技术难点,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系统的总体架构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制度,对其流转模式进行了有益探讨;提出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必须规范操作规程,并且还要建立一套合理地收益分配机制,使之既能体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利益,又能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然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制度的落实,在一套具有法律地位的成果底图上,将资源属性向价值属性拓展,即自然资源资产化过程,为解决现实中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因服务多个部门行政管理需要而导致的产权分散独立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本文以森林资源为例,设计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自然资源分类的对应方法,通过计算...  相似文献   

17.
美国1892年伊利诺斯中央铁路司诉伊利诺斯州案确立了公共信托理论对限制政府处分公共信托资源之权的法律地位。借助于司法判例的解释功能,该理论扩大适用于美国渔业管理领域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基本内涵。有限介入权作为平衡公共渔业权与个人渔业权的制度工具,业已发展成为破解公地悲剧的重要手段。我国渔业权和海域使用权制度旨在特定海域赋予单位或个人有限期的捕捞权和养殖权,但不如有限介入权更能科学地界定渔业产权。有限介入权之合理性和制度价值当为我国立法所大胆借鉴,构建起我国渔业管理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土地利用呈现立体化趋势,二维地籍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反映垂直空间上土地的利用及权属状况,需要引入三维地籍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学者提出的三维地籍模型没有考虑到权利人、权利和土地管理单元之间的联系。ISO/TC211提出的LADM从人地关系的基本点出发,由地籍主体、客体、土地权利构成核心的登记框架,该框架引入了LA_SpatialUnit这一核心类,该核心类覆盖了建筑物单元,网状设施等三维地籍形态,并分别建立了行政管理单元与空间单元。本文通过借鉴LADM的核心框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维地籍概念模型,并选取面元模型的构模方式,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构建空间单元的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LADM的三维地籍管理模型,并开发原型系统验证其可行性,通过对房屋产权单元和地下宗地的管理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在我国三维地籍管理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ARP协议的网络主机地址的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移动IPv6工作原理入手,IP地址管理器是针对越来越严重的IP地址盗用现象而设计的一套有效的监控和管理IP地址的方案。分析与研究IP地址管理器中的信息收集模块后,以Winpcap为开发工具,利用ARP,附等协议完成对网络中活动主机的扫描以及信息(主机名、MAC、操作系统)的收集和识别。模块实现了对网络的自动实时监控,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该文论述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针对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寻找解决思路,并对现行法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