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鱼类生殖力的研究,由于计数卵量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因而已逐渐成为鱼类生态和渔业资源研究上的一个常规观测项目。 生殖力的变动,经常被用来作为判断补充与资源状况的指标之一。我国从50年代初就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例如,在我国烟台外海鲐鱼资源的研究中曾指出,1954-1957年间,随着鲐鱼资源的逐年下降,生殖力不仅表现出明显的提高现象,而且与鲐鱼的生长有关。 本文是从所积累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生殖力研究资料中,选择1959年5-6月间,同期分别在两个不同产卵场上所收集的资料,对其个体生殖力和种群生殖力的差值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说明生活于不同水域中的种内不同种群,其生殖力调节方式也是不同的。这两个种群分属于两个地理种群,浙江近海岱衢洋春季生殖种群属于大黄鱼分布区北部的岱衢族;福建近海官井洋春季生殖种群属于大黄鱼分布区中部的闽-粤东族。此外,文中还以这两个种群为例,对表示种群生殖力的某几个方法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鹰爪虾染色体数目与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于1990年,1994年,1997年每年4-7月,在青岛石老人沿海采集爪虾样品,以精巢,胚胎及无节幼体为材料进行染色体的数目及核型的研究。染色体的制备均采用干法,用Olympus显微镜进行观察,依据Levan等的分类标准进行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3.
鱼类的种群桔构是鱼类最基本属性之一,也是种群补充与死亡两个相互矛盾过程的结果。许多的研究表明,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直接关系到鱼类生活习性和种群数量预测与控制等问题的解决。然而,直到目前,对鱼类种群结构的系统研究仍然注意不够,某些学者,在探讨其规律性时也多从种间比较出发;对种内不同种群进行系统研究,仍然是一个较新的课题。 我们在"大黄鱼的种族"一文中,曾经对我国近海三个主要鱼群(浙江北部岱衢洋、福建北部官井洋和广东西部硇洲近海生殖鱼群)种群秸构的某几项指标,如长度、性比等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但是,资料的系统性或地区的广泛性均不能达到研究种内规律和地理变异规律的要求。本文是在过去的基础上于1959-1960年又补充收集另三个生殖鱼群(江苏南部吕泗洋、浙江南部猫头洋和广东东部南澳近海生殖鱼群)以及三个非生殖盛期鱼群资料(浙江南部洞头详,福建南部厦门外海和广东东部汕尾外海鱼群)加以分析的结果(图1)。文内主要探讨了大黄鱼种群秸构的寿命和年龄粗成,以及性成熟等指标的种内与地理变异规律及其雌雄变异理律;并对影响各地理种群的种群数量的某些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参加这项工作的资料收集和耳石制片及资料计算的还有滕文法和黄颂芳等同志。本报告承张孝威教授热情指导,此外,方宗熙、郑执中等教授和管秉贤、郑守仪等同志也提出许多宝贵意晃,作者在此瑾致以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4.
鮸状黄姑鱼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染色体常规制片方法对状黄姑鱼 (NibeamiichtheoidesChu,Lo &Wu)的核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状黄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为2n=48t ,臂数NF=48。本文还就鱼类的染色体核型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我国近海大黄鱼种群的变异情况并探讨其种群划分问题,从1958年秋季开始,我们即以近海各主要产卵场的大黄鱼生殖鱼群为基础,着手研究其种群形态特征的变异规律,井以此作为划分种群的指标之一。 根据我们过去对中国东海和南海大黄鱼三个主要生殖鱼群(浙江北部岱衢洋和福建北部官井洋两个春季生殖鱼群及广东西部硇洲岛近海秋季生殖鱼群)的研究,可知它们不仅彼此在生物学特点方面有所不同,而且在形态特征上,如鳃耙数、鳔侧枝数和尾柄高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曾提出,岱衢洋与硇洲岛近海的两个鱼群应属于两个不同的地理种群(地方族),前者称为岱衢族,后者称为硇洲族;官井洋鱼群则划为岱衢族的一个生态学种群。 大黄鱼在我国近海,北起黄海中部,南到南海雷州半岛以东均有分布,比较明显的产卵场有10个之多。显然,仅以三个主要生殖鱼群的资料来研究大黄鱼种群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规律及划分地理种群是不够全面的。所以,我们又在1960年春季和秋季分别补充采集了另外四个产卵场和渔场的生殖鱼群标本:黄海南部吕泗洋产卵场、东海浙江中部猫头洋产卵场、南海珠江口以东的南澳岛近海和汕尾外海渔场。这样,由北到南我们共采集到吕泗洋、岱衢洋、猫头洋、官井洋、南澳、汕尾和硇洲等七个生殖鱼群的标本(图1)。并分别按统一标准进行了分节的和体型量度特征的测定,将测得数据按生物统计学方法作了处理。 由于条件的限制,未能收集到所有大黄鱼产卵场的标本。但根据上注七个生殖鱼群的标本分析结果,使我们对大黄鱼地理种重划分的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星斑川鲽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以我国培育的星斑川鲽肾脏细胞为材料,空气干燥法制备了染色体,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星斑川鲽的染色体为48条,全部为端部染色体,核型公式:2n=48t,染色体总臂数NF=48.  相似文献   

7.
日本沼虾染色体及其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于1992年3月在上海青县采集日本沼虾,以改进的空气干燥法研究精巢细胞染色体及核型,特别较详细地研究了减数分裂前期I染色体的行为。结果表明,日本沼虾染色体数n=53,2n=104,共分为A,B,C,D4个染色体组;核型组成是N=37M+4ST+11T;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I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5个时期,双线期的二价体存在弥散阶段,减数分裂的同步率高,大多处于双线期,且双  相似文献   

8.
等边浅蛤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活的等边浅蛤鳃组织为材料,在Ringers液中浸泡后,进行秋水仙素处理,低渗作用后,利用卡诺固定液进行固定,采用滴片法制片,并尝试使用Photoshop软件建立贝类染色体核型图及核型模式图的方法,对等边浅蛤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得出等边蛤染色体数目为2n=36,n=18,核型公式为2n=36=16m+20sm,未发现随体及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平鲷(Rhabdosargus sarba)自然群体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平鲷自然群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的染色体没有明显的形态结构差异,数目均为2n=48,中部着丝点染色体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2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19对,其核型公式为4m+2sm+4st+38t,染色体总臂数(NF)54,染色体上未见随体、次缢痕,也未发现有明显异形的性染色体;雌核发育单倍体染色体数目n=24,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有2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条,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2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19条,核型公式为2m+1sm+2st+19t,染色体总臂数(NF)27,单倍体染色体数量是其二倍体染色体的一半,其形态和结构与同源的另一套染色体相似.根据鲷科几种主要鱼类的核型,结合它们之间的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和遗传亲和力、个体发育及其基本生物学特征分析,在分类学上平鲷可以归入鲷属,与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和黄鳍鲷(Sparus latus)同为一属.  相似文献   

10.
宽额鲈染色体核型研究及制作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次在鱼类染色体研究中采用静脉抽血肾细胞制片法获得了形态清晰的宽额鲈染色体核型。同时比较了静脉抽血肾细胞制片法与PHA、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制片的常规鱼类染色体制片法制片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制片方法获得的宽额鲈染色体核型均为2n=48=4st 44t,NF=50.静脉抽血肾细胞制片法在获得较好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的同时还获得部分染色体后期分裂相。但由于该方法未使用秋水仙素。获得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1.
宫井洋大黄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取自宁德官井洋闽—粤东族大黄鱼的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种群的平均多态性为18.9%,平均遗传差异度为0.0960;养殖群体的分别为16.7%和0.0747;野生种群与养殖群体之间的相似系数为0.9959,遗传距离为0.0041.分析结果表明官井洋大黄鱼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度捕捞、有效繁育群体数量偏少及值得探讨的人工放流等.提出官井洋大黄鱼仍具有一定的变异潜力,尽快采取有效的管理保护措施,可以保持乃至提高大黄鱼现有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大黄鱼病原副溶血弧菌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甲醛灭活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制成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特异的针对副溶血弧菌的单克隆抗体,命名为D6F3H5。腹水及培养上清液抗体的ELISA效价分别为:1∶5 120和1∶1 280,该单克隆抗体与其它细菌没有明显的交叉反应。利用该单克隆抗体和兔抗副溶血弧菌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对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检出量为5×104个/mL。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样品,14尾患病大黄鱼中有11尾检出副溶血弧菌,而10尾健康大黄鱼都没有检出副溶血弧菌。由此可见,本试验制备的高特异性的抗副溶血弧菌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患病大黄鱼副溶血弧菌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3.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溶藻弧菌对大黄鱼鳃黏液黏附作用.结果表明,溶藻弧菌的黏附量随着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并在180 min后达到饱和;在温度15~30℃、pH偏酸条件下黏附作用较强,Na+是溶藻弧菌黏附作用必需的,Ca2+起着辅助作用;溶藻弧菌经营养饥饿、热处理及高碘酸处理后黏附作用有明显下降;8种碳水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溶藻弧菌的黏附作用,其中葡萄糖、甘露糖、果糖及麦芽糖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海水中的溶藻弧菌可很好地黏附于大黄鱼鳃黏液,其黏附作用受环境因子影响,并且与溶藻弧菌的表面碳水化合物、热敏结构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Adhesion of Vibrio alginolyticus to the gill mucus of Pseudosciaena crocea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methyl—3H]thymidine as isotope trac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hesive quantity of V. alginolyticus increased with bacterial concentrations and reached equilibrium after incubated for 180 min; the higher adhesive quantity was obtained at 15~30 ℃ and sourish conditions; adhesion of V. alginolyticus could not achieved without Na , and Ca2 played an auxiliary role in the bacterial adhesion; adhesion of V. alginolyticus was inhibited remarkably by starvation, heat treatment and periodic acid treatment; all of the eight kinds of carbohydrates investigated enhanced the adhesion of V. alginolyticus to the gill mucus of P. crocea, among them, glucose, mannose, fructose and maltose showed the specially enhanced adhe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V. alginolyticus could adhere to the gill mucus of P. crocea facilely in seawater, and this bacterial adhesion was influenc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closely related to superficial carbohydrate structures and some heat-sensitiv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5.
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的黏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的黏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溶藻弧菌经营养饥饿、热处理、抗体处理、蛋白酶及高碘酸处理后黏附作用明显下降;在8种碳水化合物的干扰下溶藻弧菌的黏附作用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葡萄糖、果糖、甘露糖能明显促进溶藻弧菌的黏附作用;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中较大分子量的物质有较强的亲和力.这些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黏液存在特异性黏附作用,这种黏附与细菌活力、其表面的蛋白类、糖类等物质以及黏液的化学组成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黄鱼头肾免疫细胞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头肾印迹片、光镜片和电镜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黄鱼头肾包括淋巴细胞聚集区和颗粒细胞聚集区,但无肾小球结构。头肾免疫细胞丰富,包括淋巴细胞、颗粒细胞(Ⅰ型和Ⅱ型)、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别占57.94%、36.43%、5.63%,表明头肾是大黄鱼免疫细胞的生发中心,在免疫防御系统中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黄鱼早期发育过程中免疫器官的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显微与超微技术研究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初孵仔鱼至60日龄幼鱼免疫器官——头肾、胸腺与脾脏的发育.结果表明,免疫器官原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头肾、脾脏和胸腺.3日龄仔鱼出现头肾原基,原始造血干细胞最早被发现于头肾,很快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4日龄仔鱼出现脾脏原基和胸腺原基.脾脏靠近内脏,含大量窦状隙,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细胞与血小板.胸腺是最迟出现的淋巴器官,但发育较快.胸腺位于鳃腔背上角,主要由胸腺细胞(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分为外区和内区,二者虽没有明显界限,但容易区分.免疫器官出现小淋巴细胞顺序是胸腺、头肾和脾脏;淋巴组织的发育相对滞后.在大黄鱼仔鱼早期发育阶段,非特异性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倍性大黄鱼核仁数目银染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银染法对不同倍性(单倍体、正常二倍体、正常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雌核发育鱼子代三倍体)大黄鱼胚胎、仔鱼或成鱼的不同组织进行细胞核仁数目观察计数。结果表明,大黄鱼各种倍性个体细胞核仁数目与染色体倍性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且核仁数随个体倍性的增加而增加;非诱导雌核发育的大黄鱼细胞核仁众数与染色体组数相等(二倍体为2,三倍体为3),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大黄鱼及其子代细胞核仁众数却比其相同倍性的非雌核发育鱼少1(雌核发育二倍体为1,雌核发育三倍体为2)。雌核发育鱼核仁数减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大黄鱼不同发育阶段(胚胎、仔鱼、成鱼)以及同一个体不同组织(鳃、肾、鳍)的细胞核仁数目(众数)相同。因此,借助核仁银染法可以快速、可靠、简便地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而雌核发育鱼核仁数减少的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1Introduction Hemoglobin(Hb)playsanimportantrolein oxygentransportinmanyorganisms.Amongverte brates,Hbisatetramericmoleculethatconsistsof twoαglobinandtwoβglobinchains.Eachofthe fourglobinchainsiscoordinatedwithahemegroup thatfunctionsdirectlyforoxygent…  相似文献   

20.
The germplasm of breeding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 was revealed using 12 microsatellite mark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ies were on a mediated level in the bred Daiqu and Min - Yue stocks and two hybrid groups, as represented by 4.83 of the mean number of alleles and 0.561 of the average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The value of pair- wise differentiation coefficient( FST ) was only 13. 1% between Daiqu and Min -Yue stocks, demonstrating the low level of differentiation and a close relationship. However, STRUCTURE simulations and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the UPGMA method supported that they are geographically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the same species with distinct genetic structures. Examinations of individual admixture showed that Min - Yue stock had been contaminated by alien individuals. Moreover, the genetic structures of the two hybrid groups resembled those of their parents, especially affected more by their female parents. Finally, the values of average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ascendants were compared and tested, as a result of no detectable differences (P 〉 0. 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