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古元古代-中国重要的成矿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古元古代是中国十分重要的成矿期,矿种多、成矿规模大、矿床类型复杂。与太古宙相比,古元古代构造体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太古宙全活动体制转换为活动带和稳定地块并存的构造格局,因而其成矿特征与太古宙有明显差别。太古宙成矿主要与绿岩带有关,相应形成铁、金、铜锌等矿床。在古元古代,与成矿有关的构造环境主要是与拉伸、裂陷和伸展活动有关的裂谷环境,其次为活动大陆边缘裂谷及弧后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有少部分与伸展构造有关,产在深大断裂带中的矿床。因而古元古代成矿是以裂谷、裂陷为主的成矿体系。在古元古代形成华北陆块北缘东段辽吉与古元古代裂谷作用有关的硼、铁、菱镁矿、滑石、铅锌、铜镍、岫玉等矿床成矿系列、华北陆块南缘中条山-王屋山与古元古代裂谷作用有关的铜矿床成矿系列、佳木斯微陆块与古元古代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石墨、金矿床成矿系列等11个主要矿床成矿系列。相应大规模成矿的有铁、铜、金、铅锌、金红石、钛铁矿等金属矿床及石墨、菱镁矿、硼、滑石等非金属矿床。就是同一种矿产,与太古宙相比,矿床类型也有明显差别,如条带状铁建造(BIF)型铁矿,在太古宙为阿尔戈马型,而古元古代则以苏必利尔湖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鸭绿江断裂带两侧分属中国和朝鲜,在其范围内分布着包括五龙金矿、青城子铅锌矿、造岳金矿和检德铅锌矿在内的一批世界知名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其成矿基底构造为形成于古元古代的辽老摩古裂谷,成矿地层为古元古代形成的辽宁境内的辽河群和朝鲜一侧的摩天岭群,成矿岩浆活动为古元古代和中生代的岩浆侵入事件.成矿的高峰期集中于古元古代裂谷发育活动期和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活化期.朝鲜的成矿空间根据矿产种类的分布及密集程度可以划分为平北金成矿带和检德-惠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其中平北金成矿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云山-大榆洞金成矿亚带、天摩.造岳金成矿亚带、吉祥一宣川金成矿亚带.在其中国一侧也相应地划分为五龙-白云金成矿带和万宝-桓仁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两大成矿带各自进一步划分为五龙-白云、岫岩-大孤山、新房-猫岭金成矿亚带和桓仁-二棚甸子、五里甸子.向阳、万宝-张家堡子铜铅锌多金属成矿亚带.未来在辽东地区寻找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方向就集中于这些亚带和亚带的局部地段,层控性的铜矿床有可能是未来寻找矿产资源的重大突破点.通过进一步研究对比,有望在辽东地区寻找到铜资源量1 000万吨;铅锌资源量2 000万吨;金资源量500吨.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狼山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响应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狼山造山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它经历了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与变形、中元古代被动陆缘裂陷槽裂解→沉积→闭合、新元古代晚期开始的活动陆缘、海西期→中生代以来的挤压造山并伴有大量中酸性岩浆侵入的漫长构造演化与发展过程。该造山带有丰富的锌、铅、铜、铁、金等矿产资源,矿床(化)类型、矿床规模与时空分布规律都与其成矿地质背景、构造演化有密切的耦合关系,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有不同的矿床形成:在新太古代主要形成了海底火山环境热水沉积条带状铁矿、在中元古代主要形成了与被动陆缘裂解过程相关的海底啧流.沉积铅锌铜铁硫化物矿床、而在海西期—中生代以来挤压造山过程中的岩浆热液活动,既形成了中小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又对中元古代等先成的喷流-沉积矿床产生了明显的改造和叠加成矿作用。东升庙、炭窑口和霍各乞矿床的部分铜矿是造山过程中叠加成矿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胶东招莱地区之所以能集中丰富的金矿资源是以下关键地质因素偶合的结果:①成矿地质背景是处在新太古代花岗—绿岩地体和后碰撞弧的构造环境下;②控矿断裂经历了多次韧-脆、剪切—拉张的复杂变形过程,形成了宽大的构造岩带,有利于赋存大规模矿体;③控矿断裂是复合-叠加在花岗岩的侵入接触带上,有利于矿液的活动;④根据硫、铅同位素特征及产出地质背景,推断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以新太古代绿岩为主的结晶基底;⑤根据氢氧同位素特征,成矿流体为大气水和岩浆水的混合流体,有利于搬运大量成矿物质;⑥矿床与岩脉(特别是煌斑岩脉)有密切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表明矿区是构造和岩浆活动的中心,有利于金矿床的形成;⑦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5.
胶东招莱地区大-超大型金矿床形成的几个关键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胶东招莱地区之所以能集中丰富的金矿资源是以下关键地质因素偶合的结果①成矿地质背景是处在新太古代花岗-绿岩地体和后碰撞弧的构造环境下;②控矿断裂经历了多次韧-脆、剪切-拉张的复杂变形过程,形成了宽大的构造岩带,有利于赋存大规模矿体;③控矿断裂是复合-叠加在花岗岩的侵入接触带上,有利于矿液的活动;④根据硫、铅同位素特征及产出地质背景,推断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以新太古代绿岩为主的结晶基底;⑤根据氢氧同位素特征,成矿流体为大气水和岩浆水的混合流体,有利于搬运大量成矿物质;⑥矿床与岩脉(特别是煌斑岩脉)有密切的时间和空间关系,表明矿区是构造和岩浆活动的中心,有利于金矿床的形成;⑦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6.
李彩凤 《江苏地质》2019,43(3):469-480
中条山铜矿集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部,是我国重要的铜矿生产基地。中条山铜矿沿裂谷边界断裂带展布,新太古代末期—早中元古代经历了初始成矿期、沉积成矿期、区域变形变质成矿期和西阳河火山活动成矿期4个期次的富集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成矿系统。在充分研究中条山成矿模式并分析成矿系统关键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以地质异常致矿理论为指导,采用GIS技术定量提取地层、构造、岩浆、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等多元综合找矿信息,建立中条山铜矿床资源定量预测评价模型;采用证据权重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赋值,根据后验概率值和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5个找矿远景区。研究成果为中条山区域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辽吉古裂谷地质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华北太古宙大陆内2.3Ga开始裂解的辽吉古元古代裂谷,于2.2~1.7Ga期间完成拉伸裂陷、沉积堆积、底辟侵入、挤压褶皱、隆升拆离、逐渐消亡的全部演化过程。辽吉古裂谷的矿产丰富,其成矿作用与裂谷的地质演化紧密相关。裂谷拉张裂陷堆积阶段为成矿作用提供了成矿物源,在不同的古构造和古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含矿建造(矿源层);裂谷构造体制转换的挤压造山阶段,在变质、变形、岩浆活动等构造热事件影响下,由不同矿源的物质基础或在不同的成矿就位场所,形成不同成因的矿床类型组合;在非造山岩浆活动阶段,岩浆和热液的作用可使某些矿床进一步富集。在裂谷演化结束稳定之后,由于中生代的濒西太平洋构造带横跨辽吉古裂谷,印支-燕山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对裂谷的成矿作用不可忽视,古元古代的含矿建造或已形成的矿床都有不同程度的印支一燕山构造岩浆活动热事件的叠加改造。此外,印支-燕山构造岩浆活动也在早期成矿物质的基础上新生成一些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8.
辽东古元古宙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文清  曲亚军 《辽宁地质》2000,17(3):161-172
辽东古元古宙古克拉通裂谷是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受地壳的拉伸作用而形成的巨大裂谷带,西起郯庐断裂,向东经盖具县、宽甸、桓仁进入吉林和朝鲜。古裂谷内赋存一系列大中型金矿床,它们受特定层位-盖县岩组中下部及大石桥岩组顶部层位,岩性-变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含金岩系,韧性剪切变形及中生代岩浆活动等因素复合控制,具有明显的层控成矿特征。系统总结该成矿带内金矿地质特征,明确异同性,建立成矿模式,旨在探讨不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绿岩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绿岩带产在古陆核之间或边缘,可能形成在古裂谷或古岛弧的构造环境。按原岩建造、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作用,绿岩带可分夹皮沟型、清原型和小秦岭型。按后期的活化改造作用强度,可分基本稳定型、活化改造型和强烈活化改造型绿岩带。根据变质程度的不同,可分高级变质和中级变质为主的绿岩带。华北地台绿岩带的形成可分四个时期:中太古代、新太古代早期、新太古代晚期和早元古代。华北地台绿岩带同其他国家绿岩带相比较,其岩石类型、不一的变质程度、相似的花岗质岩石、形成在早前寒武纪和赋存丰富矿产资源等基本地质特征相似。但也具有独自的特色:1.分布面积小;2.科马提岩不甚发育;3.同构造晚期的浅成花岗岩侵入体尚未发现;4.变质程度较高;5.赋存的矿产类别有差异;6.受后期的活化改造作用强烈。  相似文献   

10.
新泰市岳家庄金矿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泰市岳家庄金矿区位于鲁西地区中南部的下港 -化马湾 -蒙山构造岩浆杂岩带内。该杂岩带发育在新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带中 ,并经受了韧性剪切带和多期次脆性断裂活动的改造。带内分布有燕山期脉岩、火山岩和以金为主的多金属元素组合异常 ,因此是有利的金矿成矿构造带。本文通过对岳家庄金矿区控矿构造体系的详尽分析 ,认为韧性剪切带属中温中部构造层次的压剪性韧性变形。它与雁翎关岩组的复合部位是金富集的有利部位 ,而与北西向脆性断裂叠加部位则是更为重要的控矿构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绿岩带金矿床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岩带金矿床是在绿岩带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在我国岩金矿产储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类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的北缘和西南缘。金矿床的分布具有趋群性,成带性、受绿带层序、构造,岩浆作用,退变质带等多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The West African Craton hosts major resources of gold, iron ore, aluminium ore, diamonds, phosphates and manganese. This portfolio of ore deposits is linked to the formation of Archean–Paleoproterozoic greenstone belts, Jurassic rifting and extended periods of Mesozoic to Cenozoic weathering and erosion. We give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West African ore deposits with emphasis on the main commodity types. The oldest ore forming processes generated major resources in iron ore and gold in the Kénéma–Man and Reguibat Shields during the Neo-Archean. The majority of gold, porphyry copper, lead–zinc and sedimentary manganese deposits formed during the Paleoproterozoic, dominantly within the Baoulé-Mossi domain. At the same time diamond-bearing kimberlites developed in Ghana. Another distinct diamond event has been recognized in the Mesozoic of the Kénéma–Man shield. Isolated occurrences of IOCG's as well as copper–gold and gold formed in Pan-African/Variscan belts. During the Neoproterozoic, the majority of mineralization consists of sedimentary iron ore and phosphate deposits located within intracratonic basins. During the Phanerozoic aluminium ore, phosphates and mineral sands concentrated along the margins of the coastal and intracratonic basins.  相似文献   

13.
辽东青城子矿集区由青城子铅锌矿床和其外围的金银矿床组成,是中国北方重要铅锌金银矿产地之一.矿集区内铅锌金银矿分布严格受含矿建造控制,铅锌矿主要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岩组第3岩段中下部,而金银矿主要赋存于大石桥岩组第3岩段上部和盖县岩组下部.在成矿时代上,铅锌矿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中生代,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而金银矿床形成受中生代岩浆-构造作用控制.铅锌矿床与其外围的金银矿床相伴而生,且两者具有一定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14.
额济纳旗蓬勃山地区为中国西北地区一处重要的金及多金属矿集中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研究区金及多金属成矿受地层-构造-岩浆活动三重条件控制.古元古界北山群、中奥陶统咸水湖组、下石炭统白山组、下二叠统双堡塘组具有形成金、银、铅(锌)、钨等矿产良好的地球化学条件.金及多金属矿产的产出与区域上中酸性侵入岩体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关系.矿床的形成时代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区内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对矿产的产出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指出了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TheeasternHebeiProvinceofChinaisoneofthemajorconcentratingareasofgoldmineralizationineasternChina,whichisanimportantpartofthe...  相似文献   

16.
对夹皮沟金矿集中区发现新的大型金矿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宝田 《矿产与地质》2003,17(6):683-686
重新界定的夹皮沟金矿集中区包括了太古宙花岗-绿岩带和高级变质区两个组成部分。这-太古宙地体除受到新太古宙-早元古宙的金矿成矿作用外,还受到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使该区金矿具有多期成矿特点。有利构造部位上的地球化学异常是寻找金矿的切入点,经查证,在高级变质区内发现了大型构造蚀变岩型六批叶沟金矿。强调了在成矿集中区内找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北部主要金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主要依据成矿作用方式,基本成矿特点及关键控矿标志等,将新疆北部的主要原生金矿新划分为7个矿床类型,分别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变质热液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及铜、金伴生型矿床。通过分析比较各矿床类型典型金矿的REE分布型式、其矿石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型式、硫与铅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成分等资料,探讨了其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李长顺 《矿产与地质》1996,10(3):178-186
香炉子金矿床产于中生代形成的火山隐爆角砾岩体之中,隐爆角砾岩体受EW向脆--韧性剪切带所控制,在论述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有关地质资料,提出香炉碗子金矿床的形成,是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直接联系的古老基底重熔再造的,中低温,浅成火山期后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西西非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以产出众多大型超大型的铝土矿、铁矿、金矿、金刚石矿等著称,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矿床集中分布在三个构造域内,形成于不同的成矿期:(1)太古宙马恩(Man)地盾和雷圭巴特(Reguibat)地盾、古元古界莱奥(Leo)地盾及凯涅巴(Kéniéba)和卡伊(Kayes)构造窗,主要成矿事件包括在2.5-2.3Ga形成了多个巨型铁矿床;几乎所有金矿、斑岩型铜矿、铅锌矿和沉积型锰矿都形成于2.2-2.1Ga;原生金刚石矿床形成于两个时间段,分别是2.2-2.0Ga左右和中生代。(2)泛非期和海西期活动带成矿域,主要成矿事件包括前寒武纪2.1Ga左右以及680Ma左右发生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成矿事件,以及新元古代沉积型铁矿和磷矿。(3)克拉通内盆地和海岸盆地带,包括新生代在中生代辉绿岩之上发生的铝土矿化作用,新近纪/第四纪形成的砂矿床、鲕状铁矿床和沉积型磷矿。西非地区的矿产分布规律与成矿时代、赋矿岩石、区域构造密切相关,不同矿种区域集中分布特征明显。根据已发现的铁矿、铝土矿、金矿、金刚石矿等主要经济矿产的分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等因素,在西非克拉通南部划分了3个重要成矿区:(1)马恩太古宙地盾铁、金刚石巨型成矿区;(2)莱奥古中元古界地盾(包括凯涅巴构造窗)金矿等巨型成矿区;(3)博韦(Bove)新元古-古生代盆地铝土矿巨型成矿区。这些巨型成矿区也是西非地区最重要的矿产地和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0.
烟台福山北部地区金及多金属矿成矿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台福山北部地区地处胶东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带北段。该区粉子山群大面积出露,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形成一完整的热液成矿系统。对区内邢家山(钼钨)、王家庄(铜锌)、杜家崖(金)等典型矿床(式)研究发现:该区金属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燕山晚期斑岩关系密切,由高温至低温成矿作用在空间上展布规律明显,共同构成了与中生代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金及多金属成矿系列。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中低温热液脉型、斑岩-矽卡岩型以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及多金属矿应作为该区找矿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