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出席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第三次会议的3位美方科学家R.Schell(NOAA气候监测诊断实验室负责人)、J.Buizer(NOAA全球计划办公室资深科学家)、J.Schrager(美国环保局全球变化计划办公室处长)  相似文献   

2.
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一直是广泛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尤其是气候干湿变化规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过去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全球不同干旱/半干旱区的干湿变化事实和机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IPCC第6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未来全球干旱化将加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得到一致的认识。本文将对全球变暖背景下有关干旱/半干旱区年代尺度干湿变化,特别是年代尺度干旱研究进行梳理,系统评述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并提出干旱/半干旱区研究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世界干旱气候研究动态及进展综述的续篇(Ⅱ),本文将进一步从纵向评述世界干旱气候在干旱指数、干旱区划分及分布、干旱气候变化、成因及预测等5核心内容的主要研究进展。要点如下:(1)各国先后共已提出了几十种有效的干旱指数;例如美国的Palmer干旱强度指数PDSI、标准化的降水指数SPI及卫星植被指数NDVI,特别是最前者,它们已在国内外获广泛应用。(2)当代划分干旱区时,已更多使用有效湿度判据P/PET;在近10种已有的世界干旱区划图中,以Meigs及Hulme and M arsh的图更接近实际,使用者更多;特别是后者。世界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35%左右,可分北非、澳大利亚及中蒙等8大干旱区。(3)近千年(特别近百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以全球气温一致变暖,降水气候则更多时、空间变化为主要特征的;近百年全球平均增暖了0.56~0.92℃;全球增暖主要归因于温室气体CO2等排放量增加;过去60年全球干旱变化甚微;各干旱区的温、湿气候变化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常有增暖变干及增暖变湿两组合型。(4)世界干旱气候成因主要可分为热带海温及地形影响两大类,北非及中蒙干旱区分别是该两类的代表;全球海温(特别是热带各海区的暖海温)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分别是南撒哈尔大旱的主要及次要成因;而青藏高原等地形及环流则分别是中蒙干旱形成的主要及次要成因。(5)干旱气候预测重点要抓年代际干旱的预测,其预测仍要走天气学、统计学及动力学延伸预测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4.
IPCC AR6报告关于不同类型干旱变化研究的新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IPCC第一工作组(WGI)第六次评估报告(AR6),从干旱的定义和类型、干旱的驱动因素、监测到的干旱变化、干旱的归因以及预估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IPCC评估指出:(1)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监测到的气象和农业干旱的变化在全球尺度上并不显著,但干旱频发区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这种增加的趋势表明,人为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5.
西北干旱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北干旱区是中亚干旱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地理科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的热点地区.本文利用CCM3模式,做了DE(假定西北干旱环境进一步发展)、FE(假定西北干旱环境改善)和CTL共3个数值试验,通过分析大气层顶辐射平衡、地表能量平衡、气温变化、降水变化以及植被生理过程的CO2收支变化等,初步探讨了西北干旱气候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西北干旱气候环境的进一步发展或改善,将对全球的能量平衡过程及其空间分布状态产生影响,从而可能会影响全球和区域的气候变化及其分布状态.这在全球气温和降水的区域变化上表现比较明显.西北干旱区陆面特征的变化也可以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反馈过程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是长期的,其意义深远.通过分析认为,西北干旱气候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西北干旱区的研究必须纳入全球气候环境研究之中,才能更全面的认识干旱区的形成、演变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和响应.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26-2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召开了水文气象安全问题(对于极端气候变化社会学预测和适应性)国际会议。根据WMO报告指出,在全球各种灾害中,水文气象灾害约占总灾害的85%。因此,研究全球及各个地区水文气象灾害安全问题就成为各国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以及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会议的中心是围绕极端气候  相似文献   

7.
1.引言就气候变化或气候振动发生的时间特征尺度来说,包括几千年、几百年或几十年的时间尺度。研究气候变化就是了解某一种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因此,我们分别考虑以下几种气候:纪元气候(epoch-long climate)、世纪气候和“局地瞬时”气候。每种气候都有它自身的时间和空间的平均气象特征、统计波动和相关。对纪元气候而言,世纪气候就是它统计上的波动;对世纪气候而言,则相应的波动就是“局地瞬时”变化;对局地瞬时气候就是年和季的天气变化。为了确定气候的变化,首先要找出“局地瞬时”气候的变化,这对全球各大区域和一代人生命这样长期间内的气候预报是十分重要的。应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8.
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干旱半干旱区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陆气相互作用的观测试验以及气候变化的动力学机制等几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以特定区域研究为主,缺乏对全球不同区域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时空关联的系统性归纳研究,且野外观测试验持续时间较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机理的认识和陆面过程模式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从资料获取、资料分析及数值模拟3个方面提出未来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沙漠及其边缘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敏感。但沙漠地区有限的森林资源限制了区域百年到千年尺度上的历史气候变化研究。利用采自巴丹吉林南缘的青海云杉年轮宽度资料,重建了区域近191 a(1815—2005年)来的年降水(前一年7月至当年8月的总降水量)变化序列。重建的相关系数是0.636,方差解释量为40.4%,调整自由度后的解释方差R2adj为0.392。重建结果稳定可靠。分析区域过去年降水变化结果可见,19世纪该区域干湿变化频繁,20世纪前半段主要以干旱为主,干湿转变较少。20世纪20年代的干旱事件在巴丹吉林南缘的干旱持续时间更长。周期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年降水量变化有2 a、4 a、64 a等周期。  相似文献   

10.
全球变化背景下多尺度干旱过程及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旱是一种周期性的气候异常,主要受气候自然变率驱动,具有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征。然而,气候变化使得干旱不仅有增加趋势,其特征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发展迅速的干旱,也称骤旱,近年来频繁发生。此外,人类活动通过改变陆地水循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干旱过程。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干旱机制研究由海-陆-气相互作用影响气象干旱的气候动力学研究扩展到包含干旱传递过程机理认识、考虑区域尺度人类活动影响,面向农业、水利、生态等行业的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研究,为认识干旱可预报性、发展预测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针对多尺度干旱过程及预测,讨论相关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CLIVAR/PAGES 2005-2010年的工作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11月,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的“气候变率与可预报性研究”(CLIVAR)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过去全球变化”(PAGES)联合工作组第三次会议在加拿大召开, 会议确定了2005-2010年的研究工作将围绕着四个方面展开:即近千年来的气候变率;气候突变; 水文-生物-陆表相互作用;热带与热带外相互作用。CLIVAR/PAGES极力推动的重点研究领域是前面两个。下面对近千年气候和气候突变研究所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做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2.
用 1 948~ 2 0 0 1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 (PREC/L) ,研究了全球、北半球、南半球及欧亚、非洲、澳洲、北美、南美和南极大陆等 6个大尺度区域 6~ 8月的旱涝气候变化。结果表明 ,全球及北、南半球 6~ 8月的旱涝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2 0世纪 40年代末~ 70年代为全球洪涝多发期 ,80~ 90年代为全球干旱多发期。北半球的特征与全球较为一致 ;南、北半球 6~ 8月的旱涝没有明显的联系 ,但发生暖 (冷 )事件时 ,两个半球可能同时出现干旱(洪涝 ) ;全球、半球的旱涝与ENSO有明显的联系。另外 ,非洲大陆和欧亚大陆旱涝年的分布有十分明显的年代际特征 ,6个大区域 6~ 8月的旱涝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概述了全球尺度、我国大范围区域及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的一些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近期我国气象工作者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一些成果。指出:①全球尺度的大气、海洋及气温变化不仅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而且年代际变化也十分显著;②受全球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影响,中国气候也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但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与全球气候年代际变化有不同之处;③长江中下游梅雨气候变异不仅与海-气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而且海洋的年代际变化也是梅雨异常变化的重要气候背景;④年代际尺度变化在全球变暖改变区域气候特征的过程中的贡献、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形成及作用机制,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梅雨的年代际变化的成因和机制都是仍需继续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美国全球变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罗勇 《气象》1999,25(1):3-8
美国的全球变化研究主要由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USGCRP)支持,重点资助季节—年际尺度气候变率,十年—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臭氧、UV辐射以及大气化学的变化,土地利用以及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等4个领域。当前,水汽与云仍是全球变化研究中不确定性较大的一个方面,因而受到关注。关于气候变化的信号检测以及成因分析也是一个研究热点。气候模拟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主要方法。卫星资料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取得了大量成果。近期美国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点是气候模拟,短期气候预测,十年—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臭氧、UV辐射以及大气化学的变化,地表以及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区域尺度估计,卫星资料的应用,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级评估等8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0,自引:10,他引:110  
总结了近10余年对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重点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大暖期千年尺度气候振荡,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及现代气候变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 8月 5~ 8日 ,“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项目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才培训中心召开了第一次学术研讨会。项目首席科学家徐祥德研究员主持会议。在开幕式上 ,中国科技部重大项目咨询组专家李泽椿院士就中国科技部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立项、研究重点、中期评估和今后的工作要求设想等做了讲话。中国气象局科教司领导、北京市环保局史悍民副局长、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惠西宁高工、北京市气象局恽耀南局长、国家气象中心矫梅燕副主任、刘还珠副主任以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应邀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  相似文献   

17.
植被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陆面植被覆盖变化作为全球及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近几十年来逐渐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特别是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陆面覆盖状况对大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结果普遍认为,植被覆盖变化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粗糙度和土壤湿度等地表属性,从而影响辐射平衡、水分平衡等过程,最终可以导致区域降水、环流形势及大气温度、湿度等气候变化。总结了近十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及初步成果,尤其是植被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大部分研究认为,大范围植被退化使我国地表温度升高,东亚夏季风环流减弱,降水减少,使华北干旱加剧。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一、项目背景 全球变化研究(IGBP)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气候变化又是该研究的“重中之重”。研究几十到几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的方法中,树木年轮以其适用区域广、连续性好、定年精确,而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年代到世纪尺度气候变化研究在国际地球科学领域受到高度重视,而近千年左右大范围区域平均温度序列的重建和分析工作尤其令人瞩目,我国的相关研究也已获得了若干重要成果.作者从过去千年温度变化概况、机制及相关研究资料和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近千年温度变化研究做了初步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共同主持的“东亚大气环流国际讨论会”于4月10—15日在成都气象学院召开。八十余名中外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其中有以日本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东京大学浅井富雄教授及筑波大学吉野正敏教授为首的日本气象界知名学者一行七人,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蒂帕尔迪(Tibaldi)教授等。中国科学院特别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叶笃正教授,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陶诗言教授增加并主持了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交流并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1)东亚大尺度环流,它的统计特征、变化及异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