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了地学信息图谱的内涵及其概念模式.选择山东省龙口市为例,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2002年数字遥感图像和1996年土地利用图及其自然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了龙口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图谱,并根据图谱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分析龙口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过程,最后结合马尔科夫模型对其未来的演变趋势进行动态预测.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龙口市土地利用发生了大幅度变化,耕地面积减少5 383.48 hm2,园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各增加33 729.62 hm2和2319.91 hm2;同时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耕地和园地之间的转化,耕地和园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预测表明: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耕地面积仍将继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还会逐年增加,园地仍为该市的主要用地类型.  相似文献   

2.
对绿洲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和研究有助于衡量绿洲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实现绿洲城市土地的高效协调利用.选取典型干旱区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利用多时相TM影像数据,对乌鲁木齐1990-2005年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灰色关联度和相关数学方法从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对1990-2...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大城市鞍山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践,论述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的客观性、必要性,及其规划的任务、原则、内容、成果等。  相似文献   

4.
李维维  陈田  马晓龙 《地理研究》2019,38(5):1103-1118
判识城市旅游综合体用地格局的演变规律及驱动机制,对于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和构建城市现代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安曲江城市旅游综合体为例,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和GIS分析技术,探究其用地分异过程及机制。结果显示,曲江由农业生产和村居功能为主导的乡镇聚落,转变为以旅游功能为核心、多元用地形态圈层布局的城市旅游综合体过程中,其用地形态共经历了均质无序、极化–扩散和均衡集约三个阶段。而这一演化过程,实则是在土地差异化增值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下,多元用地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文章认为,保证城市旅游综合体合理的发展用地、有序实现土地增值及发挥地价杠杆的调节作用,是实现城市旅游综合体土地集约利用和功能协同发展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热环境关系紧密。以西安市为例,采用遥感影像数据,从规模?结构?形态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西安市热环境变化特征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形态变化与热环境变化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结果如下:① 2000—2016年,随着建设用地的增长,西安市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变化与地表温度变化呈正相关性,林草地与水域面积占比变化与地表温度变化呈负相关性;② 林草地、水域的斑块优势度越大,形状越复杂,集聚度越高,越有利于改善热环境,而耕地和建设用地的斑块景观优势度大、集聚度高,则会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和热环境恶化;③ 集聚度和连通度高的大斑块林草地和水域具有更突出的降温效果,相反,高度集聚的建设用地形成的不透水面具有更强的升温效果。可为从土地利用视角改善城市热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兰州市1997-2005年土地详查与变更调查数据,采用计量地理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现状及其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兰州市现有土地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经济水平等密切相关;(2)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和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呈现由东向西、由南向北依次递减的规律;(3)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破碎度指数最大,牧草地破碎度指数最小,这表明人类活动强度与景观破碎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宋戈  高楠 《地理科学》2008,28(2):185-188
以哈尔滨市建成区土地利用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哈尔滨市所处发展阶段及土地利用现状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DEA方法为手段,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学计算,对哈尔滨市2001~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水平一般,且土地投入有冗余。提出加强城市存量土地利用、注重不同用地类型的投资比例、调整产业结构三方面入手提出提高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为研究区,基于198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区域划分和土地利用模式划分等方法,从“全域?局域”的空间尺度分析奉节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理清土地利用演变路径,并探究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1980—2020年奉节县和各小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整体表现一致,有林地、园地和撂荒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灌木林地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② 奉节县全域土地利用演变整体趋向于生态保育型,各小区域则主要表现为单一的粮食供给型和生态经济合作型、粮食供给型和生态经济合作型综合发展、由粮食供给型向生态经济合作型逐渐过渡。③ 1980—2000年奉节县土地利用演变受自然、三峡工程建设、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2000—2010年的土地利用主要受三峡工程建设、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综合影响,2010—2020年则主要受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双重制约。  相似文献   

9.
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G IS软件对榆林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及其生态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5年榆林市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较快,耕地、林地、园地、城镇用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别达-0.46%,0.39%,0.09%,0.03%。1990—2005年榆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逐年增长态势,16年间增加了19.26亿元,同期耕地生态价值减少了8.19亿元,林地、草地生态价值分别增加了27.25和0.27亿元。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显示,16年间靖边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了0.27亿元,其他各县均呈现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0.
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从外延扩展走向内涵挖潜、从粗放扩张转向集约利用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剖析,提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概念,明晰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因素,构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GIS建立一套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方法、流程和评价模型.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对其土地利用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天河区345个评价单元中,适度利用、过度利用、低度利用和不均衡利用等4种潜力类型的土地单元个数分别占总评价单元的44.9%,15.9%,35.7%和3.5%,可供挖掘的潜力很大,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对广州市天河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评价,不仅为天河区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提供依据,也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成龙  刘慧  张梦天 《地理研究》2016,35(1):173-183
作为静态的抽象地理要素,行政边界如何影响城市用地的空间扩张过程?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构造符合中国城市群发展历程的行政边界效应阶段模型,并根据城市群发育过程中行政边界对城市用地空间扩张的影响,将其分为四个阶段:隐形阶段、异化阶段、疏导阶段和消融阶段,分析不同阶段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实证案例,采用趋同分析和β回归方程测度不同类型行政边界对城市用地扩张的边界效应。研究表明:行政级别跨度越大,边界效应越大,城市间城市用地扩张规模的差距也越大;行政边界对城市用地空间扩张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的特点,时间越长,边界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效应越显著。为突破行政边界制约、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实现城市群城市用地理性扩张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定量关系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33  
地表温度-植被覆盖间的关系一直是城市热岛研究的热点之一,两者均为描述生态系统特征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深圳市2004年的ETM+影像,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相关的下垫面类型、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等信息,探讨不同下垫面类型对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关系的影响,并结合分形维度计算方法,比较不同分辨率下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及其相关关系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程度与地表温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并且在不同的植被覆盖程度下,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关系呈现分段线性关系。下垫面类型及其组合主要通过植被覆盖的分布对地表温度产生影响。而在不同空间分辨率下(30m至960m),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的空间变异程度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在120m的分辨率下,两者的相关程度达到最高。结果证实区域植被覆盖状况可直接影响辐射、热动力以及土壤水分等多种地表特征,从而导致地表温度分异等。  相似文献   

13.
精准刻画城市住宅地价分布特征,对于科学引导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有效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城市住宅地价与其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给地价分布精细模拟带来了挑战。论文旨在探索基于地理大数据和集成学习的城市住宅地价分布模拟方法体系,以满足快速、精准监测地价动态变化的需要。选取武汉市为典型区,以住宅用地交易样点、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 POI)和夜间灯光影像为数据源,以500 m分辨率网格为估价单元,提取POI核密度和夜间灯光强度作为住宅地价预测变量,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和bagging、stacking集成方法构建住宅地价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其精度。研究发现:① 单个机器学习算法中,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预测精度最高,接下来依次是k最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 k-NN)、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GPR)和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s, BP-NN);② 在提升单个算法预测精度方面,stacking方法的性能优于bagging方法,使用stacking集成SVR和k-NN的地价预测模型精度最高,其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仅为8.29%,拟合优度R2达0.814;③ 基于论文所构建模型生成的城市住宅地价分布图能有效表征价格圈层分布特征和局部奇异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住宅地价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4.
One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housing supply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time taken to complete the land development assessment approval. Delays in complet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n time often results in difficulties of increasing housing supply. In parallel, housing demand continues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net population in Australian urban areas. This research aims to identify the current issues and challenges of releasing land for housing development in the established suburbs of Melbourne north-west area (involving six local government areas: Brimbank, Maribyrnong, Moreland, Moonee Valley, Hume and Melton). An application of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CDM) using the strategic residential potential assessment (SRPA) method is considered. This i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method of land administration strategies for housing development. The analysis is set within the context of investigating land preparation processes and their impacts on land availability for housing supply. The research adopts interview techniques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processes of land release through the activities of town planners in the selected local council areas. The proposed SRPA methods are based on a land-use assessment approach that is underpinned by the current residential land-use schemes legisla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 Planning and Local Infrastructure.1 The results of applying the proposed model reveal the associated spatial pattern of areas with potential for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relative to the public transport and public service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5.
Unplanned urban growth,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led to changes in land use/land cover (LULC). Numerous Indian cities face problems of unplanned LULC change due to nominal or non-existent planning efforts compounded by rapid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The Guwahati Metropolitan Area (GMA) is one such urban centre. The present study assesses the trajectories of LULC change using Landsat imageries acquired in 1976, 1989, 2002 and 2015. Natural and semi natural vegetated area and artificial and natural water bodies decreased while built-up areas, cultivated and managed areas, and natural and semi natural non-vegetated areas increased. The built-up area increased from 23.9 in 1976 to 115.1 km2 in 2015 becoming the dominant land cover class accounting for 41.8% of the total geographical area. During this period, natural and semi natural vegetated land were reduced by 88.9 km2 at an annual rate of 2.2 km2. Over the years there was an increasing trend of built-up land and cultivated and managed areas in the peripheral areas of the city while natural and semi natural vegetated land diminished. Consequently, as in many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governmental authoritie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to implement effective urban planning policies.  相似文献   

16.
唐常春  李亚平 《地理研究》2020,39(11):2626-2641
多中心城市群具有交通网络发达、功能联系密切、空间多维复合等特征,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探索城市群LUCC数量结构与时空格局一体化耦合机理,研究用地变化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有助于深入揭示多中心城市群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为同类城市群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典型案例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构建1995—2015年四个时期地学信息图谱,并耦合重心转移模型,在总体量化分析基础上,重点从城际与城乡视角深入解析城市群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和一体化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① 土地利用总体动态加速演变。四期建设用地扩张年动态度分别为1.06、4.10、2.21和7.39,转移强度动态增加,耕地和林地呈加速减少态势。② 城际与城乡地类图谱转移呈现多维演变。图谱“15(耕地→建设用地)、25(林地→建设用地)、45(水域→建设用地)”重心由株洲城区(Ⅰ 期)向长沙城区(Ⅱ 期和Ⅲ 期)再向湘潭城区(Ⅳ期)迁移,经历“相对均衡-长沙加速崛起-有机均衡”和“城市加速集聚-城乡相对均衡”演变过程。③ 近年来,城际转移强度差异缩小,转移结构分异增加,区域主体功能逐步凸显。同时,外围区县加速发展,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④ 城市群土地利用涨落势图谱与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高度耦合,同时耕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95、2005和2015年3期Landsat遥感数据,提取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土地覆被/土地利用信息,并将各时期用地分类数据分别转入50 m×50 m的矢量网格单元,建立基于矢量网格单元的土地覆被/土地利用网格图,探讨喀什市1995-2015年土地覆被/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通过叠加分析,研究时期内各用地类型之间相互转换和替代关系。结果显示:(1)1995-2015年间喀什市土地覆被/土地利用变化剧烈,以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为显著,20 a间面积增加近3倍,未利用地和绿地面积均有所减少,水体的面积变化显现波动态势。(2)1995-2015年喀什市建设用地扩张主要以"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为主,但也伴随少量内部填充的集约式增长模式,通过回归分析,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与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紧密的正相关关系。(3)建设用地在扩张过程中主要侵占和替代了未利用地和绿地,并且绿地的增加与减少和未利用地的侵占与被侵占有着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8.
吴健生  冯喆  高阳  彭建 《地理学报》2014,69(11):1673-1682
以快速城市化典型地区——深圳市为例,结合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质量评价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数量控制和空间控制两类生态政策的生态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用地扩张,城市生境面临破碎化增加、连通性降低、生境质量下降等生态风险,生态政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生态风险。(2) 数量控制的生态政策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性,遏制景观破碎化和生境质量下降趋势和增强景观连通性,但可能造成城市开发强度上升,对城市用地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3) 空间控制的生态政策可以维护生态用地格局,遏制景观破碎化和生境质量下降趋势,但在维护景观连通性方面作用有限。(4) 两种政策同时使用会产生协同效应,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两种政策。  相似文献   

19.
上海城市地貌形变与防汛墙地理工程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地貌学角度分析了上海城市地貌形变的阶段性、致灾性,探讨了防汛墙与地貌形变的相互关系、工程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阶段性地貌形变对市区河流沉积控制的概念模式。同时认为,上海高强度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的最大影响莫过于自然地貌面相对于周边地区的阶段性沉降变形(即地貌形变),并由此造成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相应变化;地貌形变发生后很难修复并具有明显的致灾性,使地势本来低平的上海受到来自洪水的更大威胁;作为地貌形变后的防汛墙治理工程其设计标高在近期是有效的,但从长期看存在局限性。上海城市地貌环境问题只有从宏观和长远的城市规划层面上去认识才能从根本上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20.
Qiao  Weifeng  Gao  Junbo  Guo  Yuanzhi  Ji  Qingqing  Wu  Ju  Cao  Min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5):749-761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The study of multi-dimensional expansion of urban space (MEUS) addresses the laws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from all directions and angles. Using Nanjing as 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