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斑岩铜矿的遥感信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遥感影像解译的不同规模级别的线性构造、不同类型的环形构造和线-环组合类型以及色彩异常影像是寻找斑岩铜矿,特别是大型斑岩铜矿床最有用的遥感标志。1.砂岩铜矿的规模直接与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线性构造相联系区域性斑岩铜矿带直接受大型区域线性构造带和它们的汇聚格局控制,这种区域线性构造带多为区域压性壳断裂或超壳断裂,在遥感图像上常显示为浅色带,其长度超过100km,被称为主干边缘线性构造带(处于隆起单元向坳陷单元过渡部位,靠近隆起单元一侧).此外,一系列次级线性构造往往与主干边缘线性构造成一定角度相交,共同形成一种贯通性构造,在遥感图像上也常显示为浅色线;并直接控制斑岩铜矿田的分布和矿床的定位,被称为横向线性构造,长度一般1km-100km,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略),均显示张性特征。事实上,与斑岩铜矿有关的蚀变矿化直接受控于更低级别的线性构造(断裂和裂隙),它们常构成统一的环状和放射状断裂、裂隙系统。2.不同组合的多层环形影像是斑岩铜矿的不同呈矿环块构造的映像几乎所有的斑岩铜矿都与环块构造有关,特别是Ⅲ或Ⅳ级环块(直径50km-500km,包括环隆、环陷及褶皱-断裂环块等).它们控制了斑岩铜矿的定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点值图自动编绘的方法和试验效果,描述了怎样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使用统计资料编绘点值图的途径。共分三部分:1.如何使用多边形软件系统来建立统计单元——地形类型界线的数据文件,该文件包括了在统计单元内划出不同地形类型分布范围的信息,为编制点值图提供了按统计单元及地形类型配置点群的基础;2.提出了在统计单元内按地形类型差异给予不同权值来计算制图指标值的方法,并论述了如何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合理确定点权值以获得最佳效果;3.详细地给出了点位布置的算法以及讨论了图形输出的一些问题。作者最后指出点值图的自动编制涉及的问题较多,目前还需手工校正,但是随着软件和硬件的不断完善是可以获得完满解决的。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基本单元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Grid+Voxel的基本单元体划分方法及不同类型属性信息提取的量化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最小近似均质体的3D剖分,及基于基本单元体不同类型的属性信息定量提取问题,修正了传统的以地面为参照的2D平面单元划分方法,是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基本分析单元划分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比例尺地貌制图研究——以1:20万长春市幅地貌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伟 《地图》1997,(2):7-10
一、区域地貌基本特征1:20万长春市地貌图图幅位于吉林省东部丘陵山地向西部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包括松辽平原东部山前台地、大黑山丘陵低山、伊舒断裂谷地、吉丹哈达岭西缘丘陵低山四个地貌单元。海拔高度200~700m之间,个别山峰超过700m。地形总趋势呈东南部高、西北部低(图1)。主要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形态类型齐全,在制图显示上有很好的代表性。二、地貌囹编制原则地貌图要准确地反映不同等级和规模地貌类型的空间组合特征,揭示地貌的形态、成因、年代及物质组成。在1:20万长春市幅地貌图的编制过程中,为实现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字地形分析的小流域分割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流域是具有相对完整自然生态过程的区域单元,适宜尺度的小流域可作为生态评价、地理过程的基本单元。基于数字地形分析技术的小流域分割技术,既是建立这种地学分析单元的关键技术,同时也实现了流域制图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测绘》2016,(1)
本文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青海湖流域2000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数据,采用RS和GIS相结合的思路,科学划分研究区域并进行单元制图,最终对目标区域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分析了十年间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最终分析结果可为区域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煤矿开采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地质环境问题。以东胜矿区2007年Quick Bird遥感影像和2012年World View2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提取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信息,计算矿山地质环境类型时空数据的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及转移矩阵等,揭示不同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的时间变化过程;以采矿权为空间单元,通过计算各类矿山地质环境的年均增幅与综合动态度,描述其空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随着东胜矿区开采规模持续扩大,不同矿山地质环境类型的面积逐年增加且增幅各异,由"污染"(采坑、排土场及积水区)向"治理"(恢复治理区和工业广场)转移的趋势显著;尽管矿区地质环境已得到足够重视,并呈现西北区域恢复治理优于东南区域的特点,但"治理"力度总体上慢于"污染"程度,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方法广域范围复杂地貌类型斜坡单元精细划分效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顾及地貌形态特征的精细斜坡单元分区划分方法。首先通过典型地貌形态特征对广域范围进行分区,然后基于水文原理和AT最低成本搜索算法精准提取各分区内的斜坡单元,最后根据坡向圆方差对分区内的斜坡单元进行优化。采用四川省全域30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进行实验,根据地形起伏度和海拔高度将整个区域按6类地貌形态进行分区优化,在保持全域范围斜坡单元内部坡向均质性的同时,相较于常用的正反向DEM水文法划分效率提升了70.31%。与基于格网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价进行对比,基于该文所提取斜坡单元的滑坡易发性评价在精度上有4%以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以黄土丘陵1:1万DEM为基础数据,通过稀疏抽点法获取不同格网点布设位置下的DEM,进而分析不同分辨率DEM中单个地面点和区域地形单元的Et概率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任意格网分辨率DEM,无论是不同布设方案下的单个地面点,还是区域地形单元,其Et的概率密度均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对于单个地面点,如果以其为中心的3×3DEM格网单元区域以凸地形为主,其Et概率密度呈现出右偏正态分布特征;如果以凹地形为主,则呈现左偏正态分布特征,其他区域则呈现标准正态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Vereg.  H 许晖 《测绘科技通讯》1996,19(4):26-27,25
在土壤图上通常是用制图单元模式来描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据此模式各制图单元的土壤特性都是相同的,只有在各单元分界线上才发生突变。这种模式掩盖子土壤特在各单元内的变化,强化了相邻制图单元土壤性的不连续性。  相似文献   

11.
四叉树是一种递归嵌套的数学模型。针对同质区域表达问题,四叉树可通过采用大的单元代替许多小单元的方法,达到压缩栅格数据的目的。但是,四叉树的缺陷它时时处处使用单一的正方形单元和固定的分解比率,这些均使得四叉树成为一种灵活性差的数据模型,因为一旦研究区域范围确定,四叉树的每个分解级上的单元大小都是固定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既有城市蔓延测度研究中测度单元和尺度单一的问题,该文通过构建本地化的加权城市扩散模型,以北京市为例,探究城区、城区缓冲区、市辖区等不同尺度对城市蔓延测度的影响,并在1 km2格网、区县、主体功能区等不同单元上分析2000—2020年的城市蔓延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高度蔓延地区随时间变化不断向城区外围转移。其中,2000年城区尺度下的城市蔓延程度最高,而2010、2020年则变化为城区3 km缓冲区尺度;(2)城市蔓延受交通辐射影响较大,且高度蔓延地区由高速公路附近区域逐渐向环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区域演变;(3)中心城区蔓延程度呈现降低趋势,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中蔓延程度始终保持最低水平。该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治理、城市更新与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特大城市街区单元的道路环境问题入手,在明确了三维街景数据获取方式与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三维街景数据的城市区域街区单元的评估模式。这种借助于倾斜摄影测量和车载移动设备的三维街景数据,将大大提高城市区域评估的效率和准确率,并高效扩大评估的范围。本文基于这种最新的城市区域评估模式,利用街区道路环境现状评估模型对北京市典型区域实现了街道环境的评估。通过对街区单元的道路环境现状评估结果发现,基于三维街景数据的特大城市街区单元道路环境现状评估模型对于提高评估效率和准确率具有大幅帮助。同时发现,北京市机动车占道、绿蔽缺乏、栏杆恶劣、街道失落的情况仍很严重,街区单元道路环境的改善任务仍很重。研究成果将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城市设计提供数据支撑,为城市形象改善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边界元法按位移解平面应力问题方法为基础,取边界单元的位移和表面力为未知参量,区域上的位移方程为观测方程,区域上测得的位移为观测值,按最小二乘原理,先解出未知参量,然后按位移方程计算区域内的位移,按应力方程计算区域内的应力场。在此基础上,应用非连续形变分析的基本原理,讨论了保证非连续块体系统运动的合理性应附加的应力和运动学约束条件及其表达形式。以及判定块体间相互接触关系状况的方法,以确定是否附加应力和运动学约束。  相似文献   

15.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引入格网化的GDP能够反映某一阶段内经济数据的空间分布状况,可为区域发展提供及时的科学数据和决策依据。本文阐述了建立格网GDP更新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分析格网GDP更新的关键基础上,以简单比例模型和环境要素面积模型为蓝本,提出了一种按行政单元多边形不同区域分别进行处理的更新模型,并给出了实现更新的基本框架。经过验证,这种分区域处理的格网GDP更新模型在运算精度、运算复杂度、可操作性之间具有良好的平衡,可作为规则格网GDP更新的一般模型。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海岸线分形插值缺乏地理特征约束和分形过程不可控的局限,提出了一种顾及海岸线地理弯曲特征约束的可控分形插值方法。首先,根据不同海岸地貌类型所呈现的不同弯曲特征和分形特征,对海岸线进行地貌单元划分,将传统的整体分形插值变换为以海岸线地貌弯曲特征为划分单元的分段插值组合;其次,利用一维随机中点移位法对各划分单元分别进行插值,并结合各划分单元的弯曲特征对分形参量分别进行约束控制,以保持海岸线不同地貌单元的弯曲特征;最后,将各插值单元顺次连接起来得到最终插值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很好地顾及海岸线不同地貌单元的弯曲特征和分形特征,且分形插值过程可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随机选取三类地物地貌类型共十五块实验区域。利用SOCET SET 5.4软件中的不同匹配策略来自动提取实验区域DSM产品,并分析在不同地物地貌类型下的匹配效果。通过目视观察和误差分析得出不同匹配策略和地物地貌类型对自动提取DSM的影响,并总结出针对不同地物地貌类型如何选择匹配策略的规律,以归纳基于匹配策略高质量和高效率自动提取DSM产品的方法,为在以后的生产中即较好较快的完成任务又减少人工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维变量统计指标进行组合分类的数学方法,已在专题制图中应用。本文对聚类分析(群分析)中样本单元法(即主导区域法)的原理和应用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作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以面积法的原理计算获得所需分类的样本单元,在分类过程中对起始单元作了剔除的处理。这样,使得该方法的原理比较严密,在应用中样本单元出现的顺序和选择均得到改善,提高了分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空间内的自动化分区,顾及空间域边界对于分区结果的约束效应,提出一种边界约束最大p区域问题。在最大化区域个数p前提下,针对单元与多个边界交叉产生的单元从属不确定性,设计一种顾及空间单元从属不确定度的单元差异性加权目标函数。并在满足阈值约束等最大p区域问题原有约束下,增加若干边界约束,保证形成的区域一般在某个边界之内,若需跨越多个边界,则需涵盖整个边界。针对该非确定性多项式难题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禁忌搜索的启发式算法,并在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科研和实验人员能够将现实世界中的边界约束灵活地加入到分区问题的模型中,以对最大p区域问题的求解结果进行更为实际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种方法,为特定类型的区域内插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此方法在假定每类土地综合利用为同类型的范围内,允许把土地利用数据的区域基础从一系列制表单元转变成一系列土地资源分类。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的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法,为在每类土地中对土地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评估,虽然在实际运用中,这三个方法都能产生相似的和甚为可信的结果,但选择哪个方法将取决于应用的特殊性和计算的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