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CAR(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是ICSU(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属下的一个委员会,它负责南极科学研究的启动、推进和协调。 SCAR的功能 SCAR是唯一的国际性的、跨学科的、能吸收整个科学范畴内科学家综合经验和专长的非政府性机构。20多年来,SCAR已经为南极条约系统地提供了许多建议,并且在很多事情上提出了大量意见,其中很大一部分已体现在南极条约的文件中。比较重要的是,其中还有很多为保护南极  相似文献   

2.
南极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北极海冰的快速减少,近40年来,南极海冰范围在2014年前是缓慢增加、后是突变减少。单一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因素无法解释南极海冰的长期变化趋势,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对海冰的耦合影响还未得到充分研究。受南极海冰厚度遥感观测和数值模拟能力所限,现有数据仍无法准确量化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极海冰的厚度和体积变化;目前南极海冰变化的气候效应还未充分明确。当前国内外对南极海冰研究的不足迫切要求发展长期可靠的南极海冰厚度数据,以突破南极海冰体积变化研究的难题,同时应综合考虑多气候模态和海气系统耦合的作用,研究南极海冰变化的机制及其气候效应。  相似文献   

3.
南极大气的成份已经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由氟氯碳(chlorofluoro-carbons)引起的南极“臭氧洞”(见图9)是最显著、最富戏剧性的全球变化之一。南极在全球大气成份与全球变化中起着很独特的作用,如臭氧洞在极地地区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南极海冰的生消冻融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多年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已有诸多关于南极海冰范围变化的研究,但大部分是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来展开分析。Argo观测网遍布全球各大洋,为海冰范围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根据浮标GPS点的南部边界推算南极海冰边界,由浮标的年、月累积数据得到南极海冰范围的年际、月际变化规律。对于这种研究思路提出了三种实现方法:(1)绘制专题图,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南极海冰在2—9月间的生消变化情况;(2)利用南极附近浮标GPS点数量占全球比例的变化情况来分析海冰变化规律,在月际变化趋势上与影像数据一致,在年际变化上稍显不足;(3)使用点密度分析方法估计海冰边界,建立基于浮标GPS点密度的海冰-海水分界模型,可得到南极海冰范围变化规律的定量分析结果。浮标数据与影像数据互为补充,可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键海区潜沉率对全球变暖停滞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潜沉率入手,探究了潜沉率在全球变暖停滞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本文利用SODA资料首先分析了全球潜沉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基于EOF分解明确了北大西洋翻转流区域和南极绕极流区域是潜沉率变率较大的两个海区,在此基础上选出了4个关键海区研究了局地潜沉率变化与全球海表温度异常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对关键区潜沉率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北大西洋翻转流和南极绕极流范围内的关键区域与全球变暖停滞之间存在超前10年的相关关系,潜沉过程可能是北大西洋翻转流和南极绕极流对全球变暖停滞产生作用的一种机制。平流项在这些关键区域的潜沉率变化中起主导作用。在南极绕极流地区,海面风应力的大小与该区域的潜沉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1.1 背景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南极海冰盖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与海气间的热量、水、气体交换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南极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因素之一,是影响全球物理和生物系统变化的敏感性指标。由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冰范围和密集度的减小将使表面反照率减小而产生一个强烈的正反  相似文献   

7.
译者序     
南极研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引起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的极大关注。在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主持下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是了解主宰地球整体系统相互作用过程的两项全球尺度的研究计划,是由许多区域性研究计划和核心计划组成的。南极区域性研究计划则是其中之一。南极地区在全球变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区中的大气—冰—海洋—生物通  相似文献   

8.
南极冰盖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对全球海平面有重要的影响。有必要测定冰盖在气候变化期中的波动以检测其行为模式。南极冰期的精确起始年代尚待测定 ,且对冰期前的生物数据所知甚少。有关目前南极冰盖随全球气候变暖是生长还是消亡资料并不多 ,特别是上新世和更新世期间的东南极冰盖的稳定性还存在争议 ,对南极冰盖更新世期间变化的了解仅限于罗斯海和横贯南极山脉区。本航次将依据南极大陆边缘钻孔的沉积记录建立冰盖生长和消减的详尽历史 ,并了解冰盖自身对毗邻大洋气候变化是如何响应的。正确地评估南极大陆不同历史时期被…  相似文献   

9.
南极和北极的臭氧层正在被破坏,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加,温室效应使气温上升,引起全球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南北极是全球范围内最早显示出环境变化的地方,是从事全球环境监测的最佳场地。北极比南极更靠近国际社会,人类频繁的活动对北极环境的影响更大,把对北极和南极环境的观测数据进行比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就可以看得更清楚。因此,南极研究和北极研究  相似文献   

10.
《海洋地质前沿》1996,(4):21-22
南极冰川变化莫测,各国专家说法不一英美科学家:气候变暖引起南极冰架脱落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报道,英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南极冰架融化脱落,并且脱落的浮冰很可能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英国研究人员说,南极半岛气温的持续上升使...  相似文献   

11.
南极冰退与深圳湾北岸海平面变化的地质记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极冰层的冰量为24.5×10^6km^3,占地球总冰量的90%以上,南极冰川进退控制着全球海现面变化和气候波动。西部南极乔治王岛第四纪冰碛与湖积剖面记录了近12000a来南极曾于距今11000a,9000a和6100a出现过3次快速的冰消过程,近6000a来是一幅度冷暖交替的气候波动过程。深圳湾北岸潮间带堆积是在近6000a以来发育的,堆积物的环境记录表明,海平面呈周期性升降变化,波动周期平均这  相似文献   

12.
南极冰盖消融对全球大地水准面变化与海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到2030年左右,大气中CO_2的浓度将是上世纪工业发达前的2倍,全球气温将因此上升1.5~4.5℃。这可能对南极冰融产生一些影响,但目前还没有确实资料予以证实。本文基于这样的假定,即在今后50年左右的时间内,若南极冰盖将平均融化10m,冰融成水将使全球相对海平面普遍上升,平均约为30cm。由于地表负荷重新分布,地球的形状将会调整,因此研究该事件对全球大地水准面变化、特别是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关于地表  相似文献   

13.
应用1973~1999年南极气温和海冰资料,分别对它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的最低温度中心位于东南极大陆(东方站),这种分布特征是与南极地形相对应的.南极东方站的年平均地面气温是-55.3℃;地面最高气温出现在12月至翌1月,其温度为-32.1℃;地面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其温度为-68.2℃.南极各地区的地面气温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根据温度的变化特征,将南极的气候分为4种类型:南极大陆型、南极半岛型、东南极沿岸型和海湾型.近年来南极半岛的气温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而东南极沿岸的气温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它们的变化呈明显的反位相.南极海冰与南极气温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气温升高的南极半岛的海冰有减少的趋势,而气温下降的东南极的海冰有增加的趋势.这种结果很难用温室效应来解释南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差异.东南极海冰变化与南太平洋的海温场存在密切关系,其影响过程是通过南极海冰范围的异常增加或减少,直接影响南极绕极流的冷暖结构及其异常冷暖水的经向输送,从而导致热带和副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温场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4.
英国科学最近说,他们发现了全球变暖的证据,南极的夏季时间延长,气温上升,冰川退却,致使植物迅速繁殖。 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南极一种开花野草的数量由于繁殖的加快,现在  相似文献   

15.
思源 《海洋世界》2008,(10):24-28
冰穹A——不可接近之极。在这里可望取得地球几十万年以来最完整的全球规模的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记录,获取南极冰芯学最难、最重要、最后的全球变化研究的“金钉子”。  相似文献   

16.
在本计划的指南(Weller,1989)中,已经记述了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由于南极地区的大气、海冰、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物圈通过反馈作用对全球系统的影响,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深层大洋环流、大气中能量和污染物的传输、海冰质量平衡的变化等等过程,  相似文献   

17.
阿蒙森和斯科特先后于1910年和1911年踏上征服南极点的征程。同时,在东方的一个角落里一艘小帆船也悄然起航,向地球的南端驶去。日本的白濑矗(1861年6月10日出生在日本秋田县由利郡金浦村,幼名知教。)作为白种人之外的人类,首次在南极留下了足迹。白濑的南极探险和阿蒙森一样,首先以征服南极点作为开端。1910年7月,白濑发表了征服南极点的探险计划,但没有得到政府资助。当时,日本正沉浸在日俄战争胜利气氛中,忙于国内事务,又没有向海外派遣探险队的先例,因  相似文献   

18.
若干南极地区核心研究计划已在1~6章中阐明。这些计划将南极地区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国际陆圈—生物圈研究和全球气候研究计划中的那些关键问题上。从1~6章中还可看出。许多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南极国际研究项目均集中代表了多数(如果不是绝大多数)上述核心计划的内容。在此,我们给出这  相似文献   

19.
南极海冰和陆架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冰中心和雪冰中心提供的海冰资料和我国南极考察现场的海冰观测资料,对南极海冰的长期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多冰期;80年代是少冰期;90年代南极海冰属于上升趋势,后期偏多,区域性变化差别大,东南极海冰偏多,西南极海冰即南极半岛两侧尤其是威德尔海区和别林斯高晋海的冰明显偏少.东南极和西南极海冰的变化趋势总是反相的.90年代后期普里兹湾的海冰明显偏多,南极大陆陆架冰外缘线总体没有明显的收缩,有崩解也有再生的自然变化现象.西南极威德尔海的龙尼冰架和罗斯海冰架东部崩解和收缩趋势明显,东南极的冰架也有崩解和收缩,但没有西南极明显.陆架冰崩解向海洋输送的冰山对全球海平面升高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南极冰盖断裂崩解形成的冰山,向海洋输入的水量可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14mm.南极海冰没有随着全球气候温暖化而明显减少,而是按照东南极和西南极反相的变化规律进行周期性的变化、调整和制约.  相似文献   

20.
北极是一种展望未来的方式在这个以冰为主的地区,温度的微小变化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021年北极报告卡》显示:北极地区的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不断上升的气温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北极和南极,涟漪效应将波及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