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石炭统马鞍桥组在天山构造演化中的地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布于石炭纪断陷盆地中的下石炭统马鞍桥组沉积火山岩系,底部为巨砾岩、砾岩、砂砾岩和砂岩,往上逐渐变为砂岩-粉砂岩-页岩互层夹灰岩、基性火山熔岩和少量流纹岩,具有由陆相变为海相,由浅变深、由粗变细的完整拉伸环境沉积充填序列,是碰撞造山阶段中-晚期后陆拉伸的地质记录,标志着早石炭世天山古生代洋盆闭合后,天山造山带已处于陆内构造体制。  相似文献   

2.
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冰碛岩沉积环境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王璞珺  刘万洙  李金龙 《新疆地质》2006,24(4):365-368,I0011
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发育三层冰碛岩,分别是贝义西组、特瑞爱肯组、汉格尔乔克组.通过对冰碛岩沉积特点的研究,分析沉积环境.贝义西组冰碛砾岩夹于细粒碎屑岩及火山岩间,冰碛砾岩呈块状、无层理,为海洋冰川沉积;特瑞爱肯组主要为冰碛泥砾岩和冰碛砾岩夹粉砂岩、灰岩,块状、无层理、可见大漂砾,为冰下沉积;汉格尔乔克组主要为冰碛泥砾岩和冰碛砾岩,偶夹杂砂砾岩、砂岩透镜体,块状、无层理,为冰下沉积,顶部可见冰碛纹泥层,为冰湖沉积.  相似文献   

3.
燕山板内造山带东部辽西、冀北地区,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期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沉积和成群的巨大岩块崩塌事件。辽西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邓杖子组是一套以碳酸盐岩砾岩为主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及深水浊积岩序列,邓杖子组中砾岩的砾石成分自下而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即邓杖子组下部砾岩砾石时代新而上部砾岩砾石时代老。其中最新的砾石成分是来自于邓杖子组之下的晚三叠世水泉沟组的安山岩,砾石时代的倒序显示同构造剥蚀-沉积的特点。同时,邓杖子组沉积组合也反映出伸展盆地的沉积特点。邓杖子组沉积后不久,在辽西—冀北的其他地区,还发育许多早—中侏罗世巨大的崩塌岩块,野外见到的最大岩块延伸长度超过4km。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成群发育的巨大崩塌岩块都是在地壳快速隆升过程中发生的同构造沉积记录,这从构造-沉积学的角度显示燕山地区在早中生代曾经发生过强烈快速隆升。  相似文献   

4.
西藏拉萨林周地区的下二叠统旁多群的地层层序以前并不十分清楚,其中“杂砾岩”的成因也争议很大。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在林周旁多地区新发现了其中部的含有坠石的纹层状粘土岩,并建立了旁多群中部和上部的地层序列。旁多群中部以陆源碎屑少、悬浮泥质为主的欠补偿深水盆地相沉积为特征,而上部以陆源碎屑丰富的滨、浅海相沉积为特征。旁多群自下而上反映了两期岩浆构造事件:第一期发生在该群中部沉积之初,伴随着基性玄武岩的喷发,该群中部沉积时,盆地进入裂谷鼎盛时期,随后进入以旁多群上部为代表的裂谷充填阶段;第二期构造事件可能发生在旁多群和乌鲁龙组沉积之交,乌鲁龙组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长石碎屑、火山岩岩屑和凝灰质沉积岩,指示这期岩浆构造活动的存在。旁多群中的坠石沉积指示旁多群的形成背景是裂谷构造环境下的冰海相。旁多群中的杂砾岩按照成因可以划分为:具有正粒序结构的杂砾岩,为重力流沉积岩,反映侧向水流的搬运;不具有正粒序结构的厚层块状、含有坠石沉积的杂砾岩,为水下冰碛岩,反映冰川、冰筏作用存在,指示大陆上有冰川作用。这种分类和命名有助于石炭-二叠纪冰川发育过程和旋回性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冰海相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5.
秦岭商丹带内黑河地区砾岩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孟庆任  薛峰 《沉积学报》1994,12(3):37-46
发育于秦岭板块结合部位的黑河砾岩是由水下碎屑流,颗粒流和砾质高密度浊流形成的。它们与周围相关岩相一起构成了二个明显的相组合,代有了二个独立的裙状沉积体。组合Ⅰ中的砾岩是由火山泥流泻入浅水碳酸盐台地之上沉积而成,而组合Ⅱ中的砾岩则与中一细粒浊积岩一起表现为深水远端沉积。砾岩的形成和发展与古生代秦岭板块的俯冲及相邻火山岛弧的演化密切相关,是当时弧前盆地沉积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库车前陆盆地充填有上侏罗统喀拉扎组砾岩、下白垩统底部亚格列木组砾岩和下白垩统上部巴什基奇克组砾岩,通过对这三套砾岩区域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砾态特征、厚度变化特征的详细描述与此三套砾岩沉积古环境的差异对比研究,认为库车前陆盆地中部库车河地区及西部卡普沙良河地区这三套砾岩成份复杂多样,具低成份与结构成熟度;所代表的气候演化特征由早到晚依次为:干旱、半干旱→温暖、湿润→干旱、炎热气候;所反映的沉积相为冲积扇、浊积扇和季节性辫状河沉积。砾岩与构造关系的结果分析表明,喀拉扎组砾岩是晚侏罗世构造活动的标志,亚格列木组砾岩为早白垩世初逆冲推覆活动的开始,巴什基奇克组砾岩则是早白垩世末构造宁静期的沉积响应产物。  相似文献   

7.
赣西南加里东造山带磨拉石相沉积的发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最新研究资料描述了赣西南地区阳岭砾岩3个实测剖面的地层层序、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等。根据阳岭砾岩上下地层接触关系,采获微古植物化石、砾石在分及来源判断,其成岩时代为志留纪。从区域大地构造分析,该区位于华南与扬子板块结合部位,表明阳岭砾岩是加里东造山带中的一套磨拉石相沉积。  相似文献   

8.
藏南古错地区上侏罗统上部和下白垩统沉积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野外剖面和室内沉积学研究,对古错地区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地层进行详细描述和修订,识别出6种主要岩相类型:红褐色(风化色)石英砾岩、灰色-黄绿色岩屑砾岩、灰白色石英砂岩、灰色-黄绿色岩屑砂岩、灰色-黄绿色长石岩屑砂岩、灰色、深灰色、黑色页岩。发现粒序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丘状交错层理等层理构造、波痕和槽模层面构造、重荷模和砂岩岩墙变形构造以及侵蚀面构造、叠瓦状构造、硬底、结核等沉积构造和生物遗迹。识别出三角洲(包括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和陆棚(包括受风暴影响的陆棚相亚相和深水陆棚相亚相)两类沉积相,其中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口砂坝和远砂坝等微相。建立了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沉积相序及其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沉积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最新研究资料描述了赣西南地区阳岭砾岩3个实测剖面的地层层序、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等。根据阳岭砾岩上下地层接触关系、采获微古植物化石、砾石成分及来源判断,其成岩时代为志留纪。从区域大地构造分析,该区位于华南与扬子板块结合部位,表明阳岭砾岩是加里东造山带中的一套磨拉石相沉积。  相似文献   

10.
沉积盆地中热水流体动力学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盆地中热水流体动力学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高计元(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流体动力学,热水,成矿作用含矿的热水流体通过沉积、充填和交代作用将所含的成矿物质沉淀出来形成矿床。为什么在砂、砾岩和泥质岩中多形成浸染状矿床,在...  相似文献   

11.
云南陇川盆地东南缘新第三系砾岩成因及沉积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云南陇川盆地东南缘新第三南林组砾岩沉积物由扇根碎屑流、扇中河道和扇缘水道及沼泽沉积构成,文章探讨了各类砾岩的成因、粒度分布,指出该区的砾岩沉积模型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四川名山建山大邑砾岩沉积特征及地层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描述了四川名山建山大邑砾岩实测剖面,讨论了大邑砾岩的岩性组合特征及沉积环境。认为大邑砾岩主要为一套位于风化壳之上的河流-冲积扇沉积,自下而上由细变粗,属于物源区总体不断上升过程中的近源沉积。通过大邑砾岩中的孢粉组合,讨论了其地质时代。该剖面孢粉组合以水龙骨科孢子为主,年代地层归属于新近系上新统。  相似文献   

13.
米仓山-大巴山前缘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须四段)中广泛发育-套砾岩,根据野外剖面和钻井剖面研究,发现砾岩为一套冲积扇砾岩,分选较差,磨圆相对较好,厚度为0 ~ 70m并由北东向南西减薄.偏光显微镜鉴定发现须四段砾岩以硅质岩砾石为主,含碳酸盐岩砾石、沉积石英岩砾石、(变)粉砂岩砾石及火山岩砾石,对火山岩砾石研究认为,南秦岭地区奥陶系-志留系火山岩为其母源.在结合硅质岩、(变)粉砂岩等砾石母源探讨后,认为须四段砾岩应来源于南秦岭地区,而砾石沉积时其母源区至少存在南华系-志留系地层.物源方向及母岩的确定可能对研究晚三叠世时期四川盆地演化、沉积环境及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有利油气储层展布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沉积相是研究古环境、古气候及岩相古地理的基础与重要依据。本文报道西藏昂仁县扯假错剖面渐新统日贡拉组的岩性特征、基本层序、沉积相及垂向上沉积演化特征。该组为一套紫红色碎屑岩系,为砾岩、砂岩夹粉砂岩和泥质岩,具典型的河流环境沉积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该时期的沉积环境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5.
洪浩尔舒特凹陷下白垩统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岩芯、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 明确了洪浩尔舒特凹陷陡坡带下白垩统近岸水下扇的沉积序列、展布特征、演化规律及扇体发育的控制因素。本区近岸水下扇可被划分为内扇、中扇及外扇三个亚相, 主要发育具块状层理、递变层理的碎屑支撑中、细砾岩, 具鲍马序列的浊积岩以及具滑塌构造的滑塌岩, 另可见到震积岩。扇体自早白垩世阿尔善组沉积晚期开始发育, 至腾一段时期规模达到最大且向北东迁移3.5 km左右;腾二段时期构造活动减弱, 湖盆开始萎缩, 扇体规模随之缩小, 且至腾二段末期扇体逐渐向扇三角洲沉积过渡。近岸水下扇的沉积特征及其分布演化规律主要受控于该区多期强烈的构造活动和潮湿炎热的古气候因素。陡坡带发育的板式边界断层, 断面陡峭平直、活动剧烈, 为近岸水下扇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6.
综合1:5万区调成果,系统阐述了赣西北地区双桥山群的沉积学特征,认为是一套形成于滨海-半深海环境的重力流沉积体系,基本发育-系列重力流沉积相单元,即块状混杂砾岩相,正递变砾岩相,经典浊积岩相等,对各单元基本层序特征进行了总结论述,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及粒度分析成果探讨了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饶河县石场一带分布的跃进山杂岩为一套富含晚三叠世化石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砾岩样品中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样品中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具有4组年龄,分别为800 Ma以上、500 Ma、251~284 Ma和219~222 Ma.前三者与佳木斯地块中的热事件年龄完全一致,表明其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佳木斯地块;后者为砾岩最小年龄组,大致可将这组最小年龄视为这套砾岩的沉积时代下限,与西侧松辽地块东缘的张广才岭地区广泛分布的210~228 Ma的晚三叠世早期花岗岩基本一致,说明具有最小年龄组的碎屑锆石可能来自松辽地块东部.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源区特征表明,在晚三叠世之前,跃进山增生杂岩已经就位在佳木斯地块东缘,并成为佳木斯地块东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田成  乐昌硕 《地球科学》1997,22(3):300-304
首先将研究区中、下三统碳酸盐岩的划分成21种岩相,并分析了各种岩相的沉积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9个岩相组合类型,讨论了每个岩相组合的沉积环境,最后概括总结了纵向上存在的4个沉积旋回的沉只演化特征及蒸发岩的主要沉积层位。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具较大规模勘探潜力.通过岩心观察、描述与测量,结合粒径及砾石成分微观分析,对玛南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进行岩石学特征、沉积序列与模式、沉积微相及展布特征的细化研究.研究表明,乌尔禾组砂砾岩分3种类型:含泥含砂砾岩、泥质砾岩、砂质细砾岩.砾石成分复杂,以基性至中酸性岩浆岩砾石为主,具体分3...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下巴颜喀拉群地层层序及划分意见,根据已采获古生物化石,将其时代归属早三叠世沉积。对下三叠统底部砾岩分布、组成岩石成分、砾石大小及沉积结构构造特征,作了详细描述,从而确认它是与下伏二叠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的砾岩层。同时对该区下三叠统中零星分布的外来岩块(混杂堆积岩)的产出情况作了论述,认为是“滑塌堆积”产物。上述二种砾岩其成因及地质意义完全不同,应予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