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李少敏,陈卫玉(大同市环境监测站)有矩阵其中,Di为聚类对象所有指标,i=1,2,3,…m的样本构成的白化数矩阵。d1为i个指标的样本,每个样本有:j=1,2……h个灰类。灰色聚类系数为:其中,当灰类j=1时,i指...  相似文献   

2.
中国煤层气有利区带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含气区带综合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决策过程,其评价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选择科学、简捷、实用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处理这些繁杂因素。因此,根据煤层气含气区带综合评价涉及的各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灰聚类分析各自的优点,建立煤层气含气区带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系数,然后通过灰聚类分析法来进行综合评价,较好地保证了权系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定性、定量地对煤层气含气区带进行综合评价。可以为整个煤层气行业的资源综合评价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评价案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表明,全国121个煤层气含气区带中,最有利区带是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有利区带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宁武、安阳-鹤壁和松藻地区。  相似文献   

3.
淮北矿区地处华东腹地,煤层气资源丰富,具备大规模开发的前景。选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聚类法评价方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计算指标权重、制定参数分类评价标准、运用灰色聚类法判别灰类、计算综合优度值,对矿区16个评价单元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煤层气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淮北矿区山西组煤层气勘查潜力中等,下石盒子组勘查潜力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克服层次分析法主观确权的弊端,同时避免熵权客观确权与主控因素实际重要程度相悖的错误,以山西长治三元煤矿3号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为例,将熵权与层次分析耦合确定煤层底板突水主控因素权重并建立脆弱性指数模型,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脆弱性指数值进行聚类分区,确定阈值3个,按照突水危险程度将研究区分为安全区、相对安全区、过渡区和危险区4个区域。经对比验证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煤层注水难易程度的BP神经网络评价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评价煤层注水难易程度,既是判定煤层是否可注及可注效果,也是确定煤层注水方式和工艺参数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煤层注水难易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属于极为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很难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进行定量评价。文献[1]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精度不够,出现过误判。为此,针对影响评价煤层注水难易程度的多种因素,如煤层孔隙率、煤的坚固系数、湿润边角、饱和水份增值等所构成的复杂系统,采用具有非线性映射功能的神经网络评价煤层注水难易程度,将煤层注水难易程度分为4级。并将该方法的评价结果同模糊聚类进行了对比,通过比较和实例验证,其误差为5.6%,提高了10个百分点。此方法评价精度较高,可用于指导实际煤层注水工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模糊聚类分析的吉林省黑土结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土结构指标的定量研究,确定颗粒组成、团聚性和孔隙性3个方面的9个结构指标,建立结构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对黑土的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吉林黑土的结构质量及肥力状况。结果表明,肥力中-低等样品数量占总量的53%,吉林黑土总体肥力状况不容乐观。以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评价土壤结构不需要建立评价的分级标准,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最优聚类分析,采用结构性指标对黑土肥力和退化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王家湾油田经过18年开发,目前剩余地质储量分布不均匀,局部丰度较小,剩余潜力分布在厚油层内,以注采不完善型为主。通过油田开采动态分析、小层定量剩余油评价方法,研究王家湾油田宏观剩余油分布及小层定量剩余油分布,确定了小层剩余油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煤炭资源综合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煤炭资源评价的目的是为煤炭工业规划和国民经济宏观决策提供地质依据。其基本思路是以勘探区和矿区(含煤区)为评价单元,分省(区)、规划区和全国三个层次,以相应的区域煤炭工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为依据,进行评价和资源保证程度的分析,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确定综合优度,分勘探阶段进行排序,划分优劣类型,分析资源的构成,确定合适近期、中期、远期开发利用或  相似文献   

9.
为优选煤层气构造要素富集区,精细划分开发尺度下构造控气有利区块,以沁水盆地西南部永乐南区块为例,细分构造表征要素,量化构造要素指标,提出趋势面迭代法表征不同程度构造变形、模糊聚类分级、以及要素二分进行煤层气构造有利区优选的方法。基于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成果,从构造变形、断裂系统和埋深3个方面,对研究区2号和9+10号煤层进行构造要素定量表征,采用Q型聚类法对构造要素的表征指标进行定量分级,在此基础上,以影响煤层气富集、保存的构造地质规律为指导,采用要素二分法划分得到单要素控气有利和不利区,最终综合单要素控气有利区,得到构造影响下煤层气富集的最有利、较有利、较不利和不利四类区域,并通过煤田钻孔瓦斯含量数据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依据第三次煤田预测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影响煤炭资源自然禀赋的9个指标,针对内蒙古煤炭资源预测区的数据特点,设定指标标准值和加权值。应用模糊聚类神经网络模型,对标准值和10个内蒙古煤炭资源预测区样本进行规格化处理,找出聚类中心,通过计算样本与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得出样本所属等级。划分结果:呼伦湖预测区煤炭资源为一等资源,鼎辉、东胜煤田4预测区等为二等资源,得尔布尔外围、福山、炭井沟预测区虽为长焰煤和无烟煤,但资源规模太小,丰度低,煤层薄,为三等资源。  相似文献   

11.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郑成德 《水文》1998,(4):23-27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甘肃金昌市地下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与模糊数学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不仅具有模糊数学的优点,又弥补了其不完善之处。因此,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方法简便,结论更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2.
借鉴系统聚类分析法,以广东省汕尾市为例,通过选取相关特征指标作为土地利用分区基础,利用社会经济统计软件SPSS的分层聚类((Cluster)功能,进行了Q型分类,并最终确定了汕尾市土地利用分区结果以及土地利用调控目标和管制规则。  相似文献   

13.
应用有序聚类法对辽宁省锦凌水库坝基的风化岩体进行定量分带,得出结果与地质观察方法、规范法等所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应用岩体风化差异系数计算各种方法下的各风化带的风化差异系数,综合分析,给出各最终推荐结果,按照有序聚类方法分析所得的结果进行风化岩体分带。  相似文献   

14.
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灰色聚类法的地下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贵江  李祚泳  汤驰  李霞 《水文》2011,(4):35-39
为了克服传统灰色聚类法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时需要设计众多白化函数的不足,提出在设定地下水各指标"参照值"和"规范变换式"基础上,将地下水指标按同级标准的规范值的接近程度进行归类。属于同一类的指标可设计相同的白化函数,从而大大简化了函数的设计工作量。指标规范化的灰色聚类方法应用于黑龙洞泉域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得出的评价结果与识别理论方法和加权优序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应用于地下水质评价中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隶属函数构造模聚类系数,给出了一种新的分区方法。运用此方法对水文地质进行分区可大大降低了计算量,并且避免了一些主观因素,该方法的关键是确定隶属函数,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计算解决。  相似文献   

16.
煤与瓦斯突出预报的模糊聚类相似分析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多数是定性的或是模糊相似,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煤炭与瓦斯突出程度进行分析,建立模糊模式;应用模糊相似选择原理进行评价,以模糊模式为评价对象,以待预报样本为参考对象,根据模糊模式与以待预报样本的相似程度进行预测预报。哪一模式与预报样本最相近,等待预报样本即属于那一突出类型。采用模糊聚类及模糊相似原理2种方法结合分析预测,不仅克服了模糊聚类单一分析方法的不确定性,使定性预报转为定量预报,而且提高了预报效果的准确程度。实例分析表明,这是预报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边坡工程岩体质量的灰色聚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对某金矿边坡工程岩体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合理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工程勘察成果, 使地质成果通过定量化更为可靠与可信, 既为边坡岩体稳定程度的直观判断提供了依据,又为边坡稳定性计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数。与以往的评价方法相比, 灰色聚类法克服了严格数值界限的弊端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常聚合物驱的最终采收率在50%左右,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具有相当的开采潜力。以大庆长垣北部多段多韵律聚驱主力油藏为例,采用化学驱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系统研究并总结了典型油藏聚驱后平面及纵向剩余油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聚驱后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系统可划分为2大成因、3大区域和7个部位。其中:存在受地质因素制约的剩余油,如废弃河道中部、砂体尖灭区、相对孤立的薄差砂体;也有开发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如厚油层顶部剩余油、注采不完善部位、注入井间与生产井附近以及聚驱后高渗层内的残余油。聚合物驱后油藏剩余油主要富集于3大区域内,究其原因则主要源于水驱和后续聚驱波及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相关度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英  高永胜  丁春梅 《水文》2006,26(4):39-42
本文在模糊聚类算法基础上,提出了对聚类效果进行有效性检验的方法。在考虑不同指标权重、相对隶属度和距离函数的共同作用下,引入模糊划分的类间模糊相关度公式,并定义了聚类有效性函数来优选最佳聚类数,引用划分的平均模糊熵对有效性检验方法确定的最佳聚类数进行验证。通过实例应用,结合成因分析与二元对比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聚类有效性函数的性能进行了检验,分析聚类效果,说明了本文提出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检验方法具有较好的判断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毛管压力测试得到的岩样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作为分类评价的基本定量指标,采用Q型聚类法将所测试的岩样分作了5个类别;结合每一类别的地质、物性及生产特点,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奥陶统储集岩分成五类,并分别对各类储集岩的储集性能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