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鲁西金矿成矿组分的聚集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以统计分析为主要手段, 通过对鲁西隆起区太古宙地层、中生代岩体以及不同时代金矿床化学组成的研究, 探索了成矿组分的可能来源、演化和聚集趋势, 提出了矿源层(岩) 中元素成矿活度的概念及定量计算方法.研究表明: (1) 在鲁西隆起区, 金的初始矿源是太古宙绿岩带, 金在其中具有双成分分布; (2) 从太古宙至中生代, 虽然成矿时代不同, 成矿作用各异, 但各类金矿床在成矿组分上对含矿建造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3) 含矿建造中成矿组分超量点群与其背景点群的比例以及超量点群中成矿组分的平均质量分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后生热液矿床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从太古宙至新生代整个地质历史时期都产有金矿床、矿点、矿化点。根据成矿特点、成因类型将区内划分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金矿成矿期。其中太古宙和中生代成矿期以内生成矿为主,元古宙、古生代成矿期以外生成矿为主,内生成矿为次,新生代成矿期为外生成矿期。各成矿期成矿地喷条件是:一、太古宙金矿成矿期吉林省太古宙地层为一套变质程度较深的变质岩系,亦称绿岩花岗地体。主要出露在南部地台区。包括龙岗群(早期绿岩),为以基、中性火山岩为主的拉斑玄武岩系列;夹皮沟群(晚期绿岩),为以基、中酸性火山岩为主的拉斑一钙碱性系列。它们都含有规模不等的金矿。但主要出现在晚期绿岩一夹皮沟群中,它呈近东西带状展布在早期绿岩(龙岗群)盆  相似文献   

3.
湘中区域古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流体是区域流体场与矿源层或含矿建造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演化产物。区域古流体的研究对于认识和了解成矿流体以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地球化学方法对湘中区域古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湘中区域古流体是一种来源于大气降水的低温,低盐度、偏碱性的还原性地质流体,这种区域古流体与湘中成矿期(中生代)的成矿流体极为相似,成矿流体是由区域古流体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4.
试论金山金矿成矿特征与成矿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金山金矿成矿控制作用,指出金山金矿的形成与富集主要受含矿变质建造和韧性剪切带控制。含矿变质建造作为金的矿源层,为成矿准备了物质基础;韧性剪切作用促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并构成矿质运移通道和容矿空间;含矿变质建造中的碳质成分则在成矿过程中起着对金的吸附和还原沉淀作用。最后,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吉林夹皮沟断裂带动力系统碰撞,叠加及金矿床形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力系统是金成矿作用研究的关键,它控制金矿床产生的始终,运用成矿动力系统思想把夹皮沟区地壳演化和金成矿为三大阶段和三大构造带,(1)太古一元古宙克拉通隆-滑动力系统边缘矿化带,太古宙克拉通隆起,元古宙沉积物拉伸滑断,矿矿动力系统在克拉通周边形成韧性剪切带,金受到初步富集;(2)海西俯冲动力系统南缘矿化带,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间大陆拉张和碰撞,正反动力系统产生超壳断裂和金矿化;(3)中生代叠加构造岩浆动力系统成矿带,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反动力系统产生超壳断裂和金矿化;(3)中生代叠加构造岩浆动力系统成矿带,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反动力系统产生超壳断裂和金矿化;(3)中生代叠加构造岩浆动力系统成矿带,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郯庐断裂滑称及区域NNE与NW向共轭控矿等多级动力系统叠加,岩浆活动和幔源流体上升及金元素进一步富集等夹皮沟金矿床最终形成,成矿预测范围由原变质岩区进入夹皮沟断裂带上及两侧俯近中生代花岗岩区。  相似文献   

6.
夹皮沟金矿集中区涉及化岗岩-绿岩带、高级变质区、色洛河群盖层3个赋金地质单元,其成矿时代包括晚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4个主成矿期。单个矿床只有一个主成矿期。矿床时代越老,构造动力变质成矿作用越显著,矿床时代越新,重熔岩期后热液成矿作用越显著,从而具有不同的找矿标志及其勘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建阳水吉矿区风山林层控银铅锌矿成矿机制及演化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初步分析研究了省内建阳水吉矿区凤山林层控银锌矿的成矿机制及演化过程,总结了这一组水沉积变质-岩浆气液叠加改造再造型层控矿床组合成因模式;在大陆雏形裂谷构造环境下经热水沉积形成银铅锌(硫)矿源层-上元古界龙北溪级中上段(Pt3l^2 3)母含矿建造,深源名模式年龄为946-814百万年;经区域变质期间“多”字型塑性流动褶皱作用,矿质二次迁移富集形成矿石铅模式年龄为695-483百万年的含矿层(A)型;具“走滑转换构造”性质的燕山期控矿“S”形断裂构造,是导生含矿中基性脉岩(浆)热源体-生矿建造和决定矿质再次叠加改造成矿(B型)及再造成矿(C型)的关键。从中提出了“三造一体”的成矿富集机制。  相似文献   

8.
贵州独山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独山锑矿床的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以及矿物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含矿层(中下泥盆统)中成矿元素含量很高,构成了重要的矿源层;硫来自含矿层;有机炭在成矿中起了重要作用;成矿流体中的水应主要为大气降水;铅主要来自泥盆系围岩。因此认为,成矿物质应主要来源于地层,矿床的形成是地下水环流热液强改造成矿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汪方展 《福建地质》1991,10(2):142-149
闽赣交界处武夷山脉中段是我省金(银)成矿远景区之一。本文基于1:5万区调新发现有远景的金(银)矿点,提出“四位一体”成矿的认识,即地层(矿源层)、韧性断层、脆性断裂控矿和侵入岩的叠加。分析了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了金(银)矿化的分布规律,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胶东地区中生代形成的内生金矿床类型众多,分布广泛。文章从成矿系统组成的角度,以金矿床的类型、赋存状态,展布特征,成矿深度等为依据,结合中生代区域构造背景、构造演化过程,着重讨论了胶东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成矿期后改造。胶东金矿矿集区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域上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以及由此引起的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各种类型的金矿床是在统一的构造背景下,成矿流体沿构造通道上升形成的形式多样的热液矿床,矿床分布不受岩性控制,而与同期的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地球分异早期形成的中生代早期位于下地壳的具有较高金丰度值的太古宙古陆核及元古宙古陆壳是胶东地区金成矿的主要物质基础(矿源岩)。成矿过程中由于壳、幔相互作用导致了成矿流体成分复杂,来源多样。胶东地区未来的金矿勘查,具有广阔的前景,未来的勘查方向应在理论指导下,努力拓展勘查模式和矿床勘查类型。  相似文献   

11.
张强 《地质与资源》2009,18(1):31-36
冀北(京津)地区金(银)矿的成矿主要受古隆起及长期活动的东西向深大断裂带控制.在古隆起内部及边缘发育的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深断裂的交汇部位,形成了多个金(银)等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与金(银)矿成矿关系密切的岩浆活动主要为燕山期,其次为海西期.金(银)矿化多位于岩浆作用形成的中酸性岩体附近或岩体之间.太古宙变质岩系中的“角闪质”岩石的金(银)元素背景值普遍较高,为本区的主要矿源层,角闪岩相是含金(银)的主要岩相.金矿成矿为多期、多次叠加,主要成矿时代为海西期和燕山期,其中燕山期较为重要,是区域金、银、铜、铅、锌成矿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12.
闽中尤溪-德化-永泰地区中元古界基底变质岩在火山岩中呈“天窗”断续出露,火山-侵入岩浆活动强烈,北东、北西向断裂发育,是我省金矿潜在的有找矿远景的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控制成矿的地质因素的分析研究,认为:含基性-中酸性火山沉积建造的中元古界卓地组、葛坑组基底变质岩是金的重要矿源层,是成矿的前提条件;各种构造,尤其是断裂构造,控制了成矿带的展布和矿床(点)的形成,并决定了矿(化)体的定位空间,是成矿的先决条件;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热源、热液源的部分矿源,是成矿的必要条件。成矿时期始于晋宁期,印支期有明显的矿化活动,燕山期为主要的成矿时期。同时,阐述了由控矿因素所制约的若干成矿规律,进而提出该地区金的区域成矿模式,并对金的潜在资源和找矿远景进行了初步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动力学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邓军  翟裕生 《地学前缘》1999,6(2):315-323
成矿系统的形成、演化与区域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行为有关,成矿系统动力学是确定成矿系统演化和最终结果的关键,其研究是对传统成矿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东地区长期处于大陆边缘,构造成岩成矿作用过程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1)太古宙-元古宙绿岩地体产生、形成-金的矿源系统雏形;(2)古生代构造环境稳定--金成矿作用间歇;(3)中生代绿岩带强烈活化-改造-构造成岩成矿;(4)新生代构造继承性活动  相似文献   

14.
宁甡 《吉林地质》2012,31(1):21-26
集安群地层主要分布在通化南部—集安一带,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辽吉台隆东部。通过对比和分析前人资料,从地层的沉积建造、岩石组合、构造及岩浆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入手,根据集安群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和矿床(点)的分布特征,总结了其成矿规律。集安群地层中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复成因、多期次成矿的特点,其成矿过程经历了初始矿源层的形成—改造矿源层—构造岩浆岩热事件富集—矿体就位。本文按成矿预测标志,圈定了集安群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辽西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西地区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古亚洲洋与太平洋两大构造成矿域的叠加部位。区内晚太古代含金绿岩建造和燕山期Au-Cu系列花岗岩广泛发育。前者为形成金矿集中区的首要前提,后者是矿源层(岩)中成矿物质活化的主要营力。在区域上金矿床由于受纬向隆起带、深断裂、NE(NNE)向构造岩浆活动带和NW向构造挤压带的联合控制,其分布呈菱形格局。区内金矿床可划分为绿岩建造、花岗岩建造、火山岩建造和沉积岩建造金矿床四大  相似文献   

16.
山东牟乳金矿带成矿演化机理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东牟乳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东缘活化区。区内荆山群和胶东群变质绿岩建造是金矿化的矿源层。区内主要控矿构造为北北东、北东向构造。金矿床主要为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成矿流体来源于地壳深部和后期大气降水的加入。对矿带成矿演化机理的研究表明,金矿形成经历了 3个阶段:①新太古至古、中元古代金初始矿源层形成阶段;②中元古代末期区域变质─混合岩化金再富集阶段和③燕山期构造─流体─金成矿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17.
赣东北德兴矿集区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厘定德兴地体中德兴矿集区的含矿建造格架,通过分析探讨矿集区内铜厂、银山、金山典型矿床的含矿建造、成矿时代、成矿模式及成矿中心.探索提出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上黑龙江盆地多金属矿源层及成矿模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丙剑 《地质与勘探》2010,46(3):400-406
笔者总结了上黑龙江盆地地质特征及金矿床分布规律,通过对金及多金属元素丰度及流体同位素含量的分析,探讨了中生代火山岩及沉积岩的含矿性,认为上黑龙江盆地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包括深部岩浆(上地幔)、地壳过渡中心和围岩,深部岩浆、二十二站组构成了Au矿源层,中生代火山岩可做为Ag、Pb、Zn和Au矿床形成的矿源层,建立了成矿、找矿、方法模型,认为已知矿点与异常的关系指示了找矿的靶区,不同地质单元揭示了有利成矿层位,隆起与坳陷接触带、断裂、环形构造发育区是找矿的有利地带,二十二站组内应以找金为主、火山岩分布区以找多金属为主,并圈定4个金及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实践证明预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成矿特征探讨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中国矿产资源特征主要是由中国的地质构造和地质成矿历史所决定的。中国区域成矿的基本特点包括:(1)成矿时代齐全,成矿区域多样;(2)古陆边缘矿床集中;(3)叠加复合成矿作用显;(4)花岗岩类成矿规模巨大;(5)构造成矿控矿明显以及其它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大陆的成矿特征,提出3个重要课题:(1)中国古陆块的分合对成矿的制约;(2)中国大陆活动性与稳定性的辩证认识,并注意在稳定地块中找矿;(3)研究深部矿床赋存规律开拓深部探矿新领域。我国现阶段还处在浅部探矿和采矿阶段,在若干大型矿集区中还应存在第二个找矿空间,即深约500-1500m的深部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有可能实现找矿空破。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省内金矿可划分为岩浆热液型,陆相火山岩型,同韧性剪切变质热液型,变质-岩浆热液叠生型,砂砾岩型及河相冲积型(砂金矿)六种类型,金矿的形成与特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密切相关,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的结晶基底-太古宙变质杂岩(第一矿源层)及早元古宙中浅变质岩(衍生矿源层)含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水,且多为两种水的混合物,大气水在成矿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