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1∶5万黄材幅区调中,对脆韧性剪切构造岩进行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研究表明,由中细粒含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改造为糜棱岩化花岗岩、初糜棱岩、绢云母糜棱岩、硅化糜棱岩、千糜岩、糜棱片岩等,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化学元素的分散、聚集或不变,既受原岩控制(继承性),又受变形强度和流体的成分、性质、活动性等控制(变化性)。  相似文献   

2.
湘中雪家坡脆韧性剪切构造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5万黄材幅区调中,对脆韧性剪切构造岩进行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研究表明,由中细粒含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改造为糜棱岩化花岗岩,初糜棱岩,绢云母糜棱岩,硅化糜棱岩,千糜岩,糜棱片岩等,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化学元素的分散,聚集或不变,既受原岩控制,又受变形强度和流体的成分,性质,活动性等控制。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类分类与定位机制研究动向和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国内外花岗岩类研究工作已获得了新的进展。本文综合性地评述了花岗岩类主要岩石成因分类,构造环境分类与对比特点,着重叙述了花岗岩体定位机制研究方法及研究实例;对深化我国特别是华南花岗岩类岩石成因一构造分类及定位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花岗岩类研究工作已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综合性地评述了花岗岩类主要岩石成因分类、构造环境分类与对比特点;着重叙述了花岗岩体定位机制研究方法及研究实例;对深化我国特别是华南花岗岩类岩石成因—构造分类及定位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原1:%万区调中建立的中鄂拉山岩浆带都龙超单元Ⅰ型花岗岩物质来源,包体、岩石化学、同位素等牲铁综合分析,提出H型花岗岩的成因观点,并对其混合作用成因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天水渭北地区的变质花岗岩类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天水渭北地区地处祁连与北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特征、接触关系、形变及变质特征研究,从变质地层中识别和解体出众多的变质花岗岩体。主要成岩期及代表性岩类有:中元古界为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震旦纪为片理化闪长岩。采用多种构造判别图解,获得了重要的构造环境信息。中元古界的花岗岩类是板块碰撞前过渡性结晶基底上局部熔融花岗岩类。震旦纪花岗岩类与板块碰撞作用密切有关,是碰撞造山一碰撞后抬升这一过程形成的花岗岩类。花岗岩类记录了祁连地块与秦岭地块碰撞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1:200万华南花岗岩类地质构造编图工作及资料的研究,对前寒武纪花岗岩岩浆发生的构造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从而划分了该区花岗岩的构造环境类型:(1)前造山花岗岩(2)同碰撞造山花岗岩(3)晚碰撞造山花岗岩(4)后碰撞造山花岗岩。论述了华南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变情况及发展历史。最后讨论了不同构造环境类型花岗岩的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收集前人资料和最新区调及科研成果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厘定公开发表文献的花岗岩岩体同位素年龄数据1093个,硅酸盐数据772套,微量元素数据627套,稀土元素数据653套.依据这些数据及最新调查成果编制东北地区花岗岩地质图(1∶1 500 000).该图突出了构造-花岗岩区划作用.此次研究将前中生代构造-花岗岩类划分为2个构造花岗岩域、2个构造花岗岩省和7个构造花岗岩区(带),将中新生代构造-花岗岩类划分为2个构造花岗岩域、3个构造花岗岩省和7个构造花岗岩区(带),使得花岗岩类的时空演化特征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北欧瑞芬造山带形成于早元古代(2000-1750Ma)的瑞卡构造运动。芬兰南部的瑞芬造山带产出了与瑞卡构造运动相对频的同造山,晚造山,造山后和非造山等四类花岗岩侵入体,四类岩体的构造特征明显不同。通过对四类岩体变形构造的研究,认为四类不同岩体造对中国内造山花岗体构造研究,尤其对桐柏-大别造山带花岗岩体及造山带的研究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疆胜利达坂地区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及成岩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中天山构造带北缘胜利达坂地区的花岗岩类至少是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胜利达坂岩体形成于加里东晚期的岛弧构造环境,红色钾长花岗岩形成于华力西晚期,属造山期后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成因及对构造演化的制约   总被引:10,自引:15,他引:10  
条痕状角闪二长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类是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的主要类型。这两类花岗岩在成因、构造环境上一直存在争议,这使得研究者对该区古元古代的构造演化不明确。本文着重研究了这两类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条痕状二长花岗岩以角闪石、磁铁矿等暗色矿物组成的条痕状构造为野外主要识别特征,具有弱负铕异常(Eu/Eu=0.47~0.65);tDM变化范围为2.40~2.82Ga;最新的测年资料表明它形成于2.175Ga左右。斑状花岗岩类以巨斑状和环斑状构造为主要识别特征,样品弱负铕异常(Eu/Eu=0.30~0.86);tDM变化范围为2.42~2.57Ga;最新的测年资料表明它形成于1.875Ga左右。统计的N(tDM)-t图解分析表明,胶辽地块古元古代深部地质过程经历了两幕岩浆底板垫托作用,底侵时代的峰值分别为2.5~2.4Ga和2.2Ga左右。利用εNd(t)-t图解,结合Pearce构造图解综合分析,本文认为晚期底侵加热作用导致了以早期底侵体和太古代老地壳为主的物源的熔融,并在裂谷背景下侵位形成角闪二长花岗岩(A型花岗岩),而斑状花岗岩类则是之后的造山运动进入后造山构造体制转换期时就位的。两幕底侵以及后期的造山运动构成了本地区在古元古代的主要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伏牛山区花岗岩地质特征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书炜 《河南地质》1995,13(3):183-190
伏牛山地区存在着两种构造类型的花岗岩,一类呈块状构造,一类呈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花岗岩具有性和结构上的双重演化趋势,不同岩性、不同结构的花岗岩类侵入体相对集中分布,构成至少8个复式深成岩体,片麻状花岗岩岩性相对单调,它以岩席楔入式侵入太华群围岩,是岩浆型而非混合型花岗岩。两类花岗岩在岩性变化范围、副矿物、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等各方面都不相同,不存在任何演化关系,更不是后期构造作用异化而成的。它们是两  相似文献   

13.
南岭花岗岩类岩石Sm、Nd同位素特征及岩石成因探讨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根据南岭地区50个岩体79个样品,以及基底构造层岩石26个样品的Sm-Nd同位素特征值讨论了本区陆壳的形成时间及花岗岩类岩石的成因。本区陆壳形成于2101Ma以前,此后大约有2次大规模的地块增生。按照花岗岩类的tpM、Sm/Nd、εNd(t),以及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区内可划分5个花岗岩分布区。不同地区的花岗岩类具有不同的Sm-Nd同位素特征值,同一地区的花岗岩类岩石及其基底构造层岩石具有相近的Sm-Nd同位素特征值,结合地质构造特征研究可以认为,不同地区花岗岩类的源岩主要就是该区的基底构造层岩石。后者对前者的分布、成因类型,甚至有关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西武功山穹隆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江西武功山地区发育典型的穹隆花岗岩(变质核杂岩),该区中心部位出露中生代花岗岩类和花岗质片麻岩,近EW向展布的晚古生代-中生代萍乡、安福盆地分别位于其北、南两侧。武功山中生代花岗岩类以富SiO2、K2O,Rb、Th、LREE,贫Ba、Nb,且具明显Eu负异常为特点,同时花岗岩中含有夕线石、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表明属于S型花岗岩,反映陆内构造环境。与中生代花岗岩相比,山庄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具有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点,ISr为0.7066,接近于I型,其构造背景与大陆边缘岩浆弧环境较为相似。中生代花岗岩类具有3个不同的岩相分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不同岩相带具有相似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说明武功山穹隆状花岗岩经历了从三叠纪到早白垩世的演化过程,武功山变质核杂岩伸展构造发育在一个古老的加里东期变质基底之上。通过对该区花岗岩类及花岗质片麻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为揭示穹隆花岗岩构造的形成机制和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松潘-甘孜地体中的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印支晚期至燕山初期,其主体是扬子地块沿龙门山构造带向松潘-甘孜地体内楔入导致松潘-甘孜地体中下地壳低速层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虽然在松潘-甘孜地体中多数岩体长轴走向和矿物定向均呈北西向,但过去区调中划分的北西向的金川-理县构造岩浆带不能代表这种楔入作用的产物,而应重新划分为北东向的道孚-金川-小金-黑水构造岩浆带,四姑娘山岩体是这个北东向构造岩浆带中的典型岩体.四姑娘山花岗岩属高Ba-Sr的钙碱性岩石,具有碰撞花岗岩的特征和岛弧花岗岩的某些特征,而非A型花岗岩;其岩浆成分以中下地壳为主并有幔源特质的加入,其锆石普遍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通过对四姑娘山花岗岩体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的23粒锆石激光探针U-Pb定年,确定其岩浆结晶年龄为燕山早期(191±1)Ma.此年龄对解决龙门山断裂带形成的初始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Rb-Sr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大别山东部两类不同构造环境(同构造花岗岩和非构造花岗岩)成因的花岗岩及大别杂岩混合二长片麻岩的冷却就位和构造-变质时代.结合区域上大别杂岩和花岗岩已有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成果分析,结果表明:(1)大别山东部燕山晚期区域变质-混合岩化-岩浆活动是同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2)大别杂岩与中生代花岗岩具有相似的热历史,中下地壳大别杂岩的出露是燕山晚期区域构造抬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花岗岩类锆石形态学研究是目前国际上花岗岩岩石学研究的前沿。本文对东天山12个花岗岩体的锆石进行了形态学研究,提出控制锆石形态发展的多种因素;介质化学、结晶温度、岩体时代等,并提出了不同成因系列花岗岩锆石形态有一定的差别,这对研究花岗岩类成因分类、形成地质条件、构造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指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采自广东台山地区和云开大山地区早古生代两类花岗岩的定向标本在常温常压、加温(最高达105℃)或加压(最高达5.06×107Pa)下对花岗岩的波速(Vp、Vsh和Vsv)进行了精确的测量,获得广东两类花岗岩常温常压下三种波速的平均值、Vp/Vsh比值和油松比以及在不同温压条件下的波速变化曲线;用数理统计方法获得两类花岗岩的各向异性参数。结合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岩石磁性的研究,分拆了广东省两类花岗岩在微观结构和成岩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并进一步揭示了两者形成时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这一研究对花岗岩成因、岩石圈内部的结构构造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多样性及其构造环境判别的复杂性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韩宝福 《地学前缘》2007,14(3):64-72
造山带中普遍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后碰撞花岗岩类。它们在时间上晚于碰撞事件形成,在空间上可以不受构造单元的严格控制,而是可以跨构造单元分布,有时可以侵入在蛇绿岩之中。后碰撞花岗岩类的主元素特征属于中—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但以钙碱性系列为主。按照MISA分类,后碰撞花岗岩类可以有I、S和A等3种类型,有的造山带以发育I型花岗岩类为主,而另一些造山带可以广泛发育S型花岗岩,而碱性A型花岗岩并不是在每个造山带都会出现。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后碰撞花岗岩类可以落在多种构造环境的区域。因此,仅仅依靠花岗岩类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判别图解会得出似是而非的结果。文中强调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域地质构造的全面分析可能是厘定后碰撞花岗岩类最重要的依据,而在区域地质研究基础上的高精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能够建立区域构造演化的年代学框架,进而准确地限定后碰撞花岗岩类岩浆活动的时限。  相似文献   

20.
关于A型花岗岩命名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针对目前国内A型花岗岩命名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建议以“碱性花岗岩类”一词代替A型花岗岩。碱性花岗岩类包括碱性和过碱性花岗岩及与之伴生的英碱正长岩、石英正长岩,以及与之伴生并且成分相近的碱长花岗岩和富碱的偏铝质花岗岩。这些岩石有相近的岩石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成岩构造环境。采用“碱性花岗岩类”一词易为国人接受,特别是有利于初学者和野外地质填图工作者进行岩石定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