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蒸散发作为水分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对于生态和水文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依托锡林郭勒牧业气象试验站,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的观测数据,分析了2006—2021年典型草原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6年间典型草原年蒸散发总量呈现微弱下降趋势;典型草原蒸散发的变化特征与天然牧草生长进程一致,高蒸散期出现在天然牧草生育旺期;在草地生长季内,生长中期的总蒸散量和日蒸散量最大,生长初期的最小;相对湿度、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典型草原蒸散发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影响甘薯生长的气象因子,以提高甘薯种植产量。利用青龙山国家气象观测站2009—2021年的气温、地温、日照时数、降水量、无霜期等资料,同当地甘薯种植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积温与产量因素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824,5 cm地温和日照时数与产量因素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616、0.665,即温度因子和光照因子对青龙山地区甘薯种植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1952-2006年实际调查资料对围封和放牧条件下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植物群落组成、数量特征、土壤含水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围封样地比较,放牧草场土壤下层水分明显减少,0~100cm土层水分减少12.5mm;植被生产能力下降,羊草和针茅的高度分别下降4.2%和5.2%,生物量减少14.9%和32.1%,群落总生物量下降29.2%,LAI减小22.2%.群落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多样性指数降低14.8%,退化现象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5—2017年宜昌市逐小时电力负荷资料及对应时段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分析宜昌电力负荷的变化特征,研究气象敏感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基于主要气象敏感因子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宜昌电力负荷预报方法。结果表明:宜昌电力负荷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夏季和冬季是一年中电力负荷高峰期,年最大电力负荷出现在夏季,年均增幅达11.8%,年最小电力负荷出现在春节期间;气温对气象敏感负荷影响最大,随着日平均气温T升高逐日气象负荷率先减小后增加,当T为17℃时,气象负荷率最小,从而划分了4个变化阶段:17℃≤T<26℃、T≥26℃、7℃≤T<17℃、T<7℃,基于各阶级主要气象敏感因子分别建立电力负荷回归预报方程,经检验,在实际应用中预报相对误差绝对值为3.8%,基本能够满足电力部门负荷预测的精度要求。后期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进一步提高宜昌电力气象负荷预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选用三江源地区甘德县1994-2006年牧草及其气象资料,利用SAS统计软件,分析了甘德县牧草生长特性与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以及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牧草千株鲜重、株数和产量跟年降水量变化趋势相似,其中牧草株数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高;牧草生长特性中受气象影响最敏感的因子首先是株数,其次是千株鲜重;而气象因子按照影响力的大小依次为:年降水量、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6.
气象因子与小麦千粒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1~2002年气象资料与小麦千粒重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年度间影响小麦千粒重的诸因子中,气象因子起着决定作用;气象因子中,叉以光照对千粒重影响最大,其次是降水。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1—2015年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观测站土壤水分和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不同时间尺度气象干旱指数与各季节0~20、0~50、0~100 cm深度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探究多时间尺度气象干旱指数在典型草原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并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构建各站点不同季节土壤相对湿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春、夏、秋三季,内蒙...  相似文献   

8.
对1991~2002年气象资料与小麦千粒重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年度间影响小麦千粒重的诸因子中,气象因子起着决定作用;气象因子中,又以光照对千粒重影响最大,其次是降水.  相似文献   

9.
利用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地面标准气象观测场内2019年度空气负离子和气象监测数据,分析了负离子浓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该地区年均负离子浓度1411.5个/cm3.夏季负离子浓度和温度呈负相关、和湿度呈正相关,在其余季节负离子浓度和温度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2)无雨天与日降雨量少于50 mm的雨天,负离子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湿度呈正相关;暴雨天负离子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较弱的负相关.3)不同季节,温度、湿度的大幅变化常伴随着负离子浓度的大幅变化,而温度、湿度变化较小时,负离子浓度的变化幅度也较小,说明温度、湿度的变化对负离子浓度的影响很大.4)暴雨过程中,负离子浓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减少)而增大(减小);暴雨发生时,负离子浓度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气温日较差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湖北省10个气象站1961 ̄1995年气温日较差 气象要素资料,计算了气温日较差与7个要素的年、季、月值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气温日较差与日照时数显著正相关,与总云量、低云量、相对湿度、水汽压显著负相关,与风速、降水量几乎不相关。60年代以来,湖北省气温日较差减小主要是由于日照时数减少、云量增多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MOD13A3数据,建立2000-2017年甘南牧区植被覆盖时空数据集,分析了甘南牧区植被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并利用同期气象数据探讨气象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甘南牧区植被水平上呈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与降水量分布基本一致;垂直分布上南部随海拔升高植被减少,北部随海拔升高植被增加。总体上,甘南牧区植被覆盖有增加趋势。气温、降水与日照时数是影响甘南牧区植被变化的重要因子,但2011年以后气温、降水及日照时数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有所降低,其中5-6月降水量对亚高山草甸区植被变化的影响由显著正相关转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海北州海晏县1979—200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1997-2009年地上生物量资料,分析了1979年以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和水热条件变化,以及气温和降水量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79—2009年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均呈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的增加速率达0.33℃.(10a)-1,年降雨量增幅为33.1mm.(10a)-1;>0℃的有效积温、生物温度和实际蒸散量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而湿润度则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海晏县高寒草地牧草草地地上生物量呈波动增加,且与冬季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春季降雨量相关性不显著,与夏季平均气温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2-2000年逐月NOAA/AVHRR NDVI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天山巴音布鲁克草原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降水、气温、浅层地温等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0 a来巴音布鲁克草原植被覆盖面积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同时,生长季(4-9月)NDVI与降水、气温和浅层地温的相关分析表明, 气温和浅层地温是影响巴音布鲁克草原植被生长的两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1961—2010年锡林郭勒盟极端气温事件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1961—2010年锡林郭勒盟的平均气温及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详细分析了年平均气温、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以及极端气温的变化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的年平均气温与全国同步,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都呈增温趋势,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存在较大的季节性差异,冬季和秋季的增暖趋势异常明显,日较差整体呈现减小趋势;高温日数呈上升趋势,低温日数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是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全球增暖背景下中国区域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对于国家开展重大生态恢复评估和未来植被保护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0-2016年MODIS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从平均态、线性趋势、时间序列、相关性等方面系统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区域NDVI在平均态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受降水生长季的影响,东部地区植被指数明显较大;我国大部分地区NDVI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湿润半湿润地区NDVI增长幅度为0.037·(10a)-1,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变化较小[0.013·(10a)-1]。NDVI的变化与气候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其中:NDVI与气温变化在东南沿海、东北东部以及青藏高原北部等地区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而在青藏高原南部等地区呈现微弱的负相关;除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和东北北部等地区外,NDVI与降水量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呈正相关。从全国平均来...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锡林郭勒盟近30a气象服务发展的分析,透视气象服务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通过对现阶段气象服务工作优势和问题的分析,对如何提高地区气象服务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7~2018年阿克达拉逐时臭氧浓度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阿克达拉近地面臭氧浓度的日変化和年季变化特征,并分析了臭氧浓度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臭氧浓度日变化呈现单峰型,下午16点前后达到最高值,最高值分别为42.86 ppb和38.37 ppb;2017和2018年阿克达拉臭氧最高月分别出现在3月和2月,月平均臭氧浓度为49.37 ppb和37.94 ppb,最低月出现在12月,浓度为18.36 ppb和18.90 ppb;2017~2018年阿克达拉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阿克达拉的主导风向是NW和E,夏季主导风向为NW,冬季则以偏东风为主;夏季受西北气流影响,阿克达拉西北方向的污染源对当地近地面臭氧浓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对局地气象要素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覆盖变化对地表气象要素存在反馈作用,但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反馈关系及其表现强度存在差异。作者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了15天尺度上植被覆盖变化对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长季植被覆盖变化可能对同期、后期地表气象要素存在一定影响。当植被指数偏高时,地表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小雨频次偏低,而平均相对湿度和最小相对湿度偏高,影响持续约为1~2周。地表温度和小雨频次的变化与地表热通量的变化有关,当植被指数偏高时,地表潜热所占比例偏高,而地表感热所占比例偏低,导致地表温度偏低;地表感热偏低伴随偏弱的上升运动,不利于降水,故小雨频次偏低。地表温度偏低引起饱和比湿偏低,加之植被蒸腾量较大引起比湿偏高,故相对湿度偏高。此外,从长期变化来看NDVI与地表温度和小雨频次的相关不明显,故地表温度和小雨频次的长期变化可能更多是受大尺度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