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海藻化学及其工业利用的研究是在解放以后才蓬勃发展起来的。解放前,这门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当时海藻养殖业极为幼稚,养殖对象只海带一种,养殖规模很小。在海藻工业利用方面,褐藻的利用尚未萌芽,红藻的利用,全国只在北方有几家利用天然冷冻法生产琼胶,生产凋敝。1927—1949年的23年间,一共只有8篇报导,主要为海藻含碘及其他无机元素的分析测定。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藻化学及其工业利用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三十年来,随着褐藻工业的发展,各方面相应地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不仅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海藻化学及其工业利用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藻中的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晓  王孝举 《海洋科学》1994,18(4):16-20
碘是自然界中的稀有元素,除动植体内含有一部分有机碘外,基本是以无机盐的形态存在。已有的研究表明,生物体的组成与生存的环境及营养条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海洋是“无机盐之宝库”,这直接影响了海洋动植体的化学组成。特别值得研究的是,海洋生物体内碘的分布最为典型地反映了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论及了海藻这一特定海洋植物中碘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特征。以此为借鉴,研究中国海藻中碘的化学特性,为更有效地利用海藻中的碘提供理论基础。1海藻中碘的分布特征由于海藻生长在海水这一特…  相似文献   

3.
碘是工业、农业和医药卫生等方面的重要物资,其需用量日益增加.海草灰制碘早已为其他原料和方法所取代,而利用海带提碘的方法亦将陶汰.目前,进入世界市场的碘,主要来源于智利硝石矿、油井卤水和气田卤水,而海洋中巨大的碘资源,却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碘在海洋水体中的总蕴藏量可达800亿吨以上,但每升海水的含碘量仅为0.05毫克左右,属于痕量物质.这意味着,要从海水中提取一吨碘,理论上要处理2000万吨海水.因此,研究从海水中直接提碘,不但可望从根本上解决碘源问题而有其经济意义,而且是海洋资源化学中一个难度较大的基础课题.  相似文献   

4.
马尾藻类是重要的经济海藻。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以马尾藻作为药材和食品;近几年来,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马尾藻类不仅越来越广泛地用在医药上,而且成为提取褐藻胶、甘露醇、碘和氯化钾的重要工业原料之一。因此,弄清这类海藻的种类、分布和资源情况是有效地开发、利用马尾藻类海藻的前提。西沙群岛地处我国海防前哨,海洋植物资源很丰富,马尾藻类种类也较多,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西沙群岛的海藻资源,使其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兵服务,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于1957年,1958年,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的1975年,1976年前后四次对西沙群岛的海藻进行了调査,收集了大量的标本。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西沙群岛的马尾藻科海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仅是这项研究任务的一部分,以后将陆续整理发表。  相似文献   

5.
根据万里副总理关于“从海水中提取碘、溴、钾等,还有海水淡化,是不是应当列为近期项目,应当仔细研究一下”的指示,中国海洋湖沼化学学会于1986年11月初,在连云港召开了“海水资源化学专题讨论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海水提溴、提钾、提镁,卤水提碘及海水淡化,可以列为近期的开发项目;海水提碘、提铀,则可列为高技术跟踪计划。  相似文献   

6.
英国的“海中取财”计划于1989年4月实施,目的在于促进与英国的海洋及其资源的调查、开发和管理有关的先进技术的研究。这项计划已于1993年4月完成,但许多项目仍在继续进行。 1 初步方向和行动 “海中取财计划”的目标是为英国下个世纪进行资源开发开辟道路,预测可获得的工业利益。未来有开发价值的海洋资源有: ·生物资源——游泳生物和海藻;  相似文献   

7.
海藻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组成特点。碘是海藻植物体最基本的元素,在海藻的代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而其他元素不可代替的作用。自1897年法国人Eschle首次在海藻中发现含碘有机化合物以后,又在不同的海藻中研究了碘的化学性质,并发现碘有机化合物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海藻中,并以I-C共价键的形式与生物分子结合。迄今,碘在海藻中以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种形式并存,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Whre等(1980)的研究工作表明,海藻中的碘主要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约占总碘的60%-90%以上;有机态碘仅占总碘的10%-40%。 作者在研究和测定了与本实验用的相同海带中有机碘的含量和分布(韩丽君等,1999)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单向纸色谱和红外光谱,纯化并检测了新鲜海带中有机碘的存在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态碘可分为氨基酸类衍生物和非氨基酸类衍生物。含碘氨基酸(IAA)占总有机碘的51%,其中游离氨基酸中的含碘氨基酸占总有机碘的49%(其中大部分是以二碘酪氨酸为主的含碘酪氨酸),只有2%左右的含碘氨基酸存在于结合氨基酸中。另外,50%左右的含碘有机化合物为非氨基酸类含碘有机化合物。红外光谱的检测进一步证明了新鲜海带中含碘氨基酸的结构基团。  相似文献   

8.
海藻中碘的化学种态研究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化学分离结合中子活化法研究了海带、网翼藻、海黍子、松藻、石莼、礁膜和江篱7种海藻中总碘及水溶性碘、有机碘、I-和IO3-等不同形态碘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藻中碘及其化学种态差别较大,海带中碘含量最高,达734×106(湿重),且99.2%的碘为水溶性碘.其他几种海藻中碘含量较低,且水溶性碘仅占16.5%~40.8%.海藻浸出液中碘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占浸出总碘量的61.0%~92.7%,其次为有机碘占5.5%~37.4%,IO3-含量最少,仅占1.4%~4.5%.该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海藻的富碘机制可能不尽相同.从食用的角度看,其中碘的生物利用度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我国几种经济褐藻的含碘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811年,法国人Bernard Courtois在进行从海藻灰提取硝酸钾的工作中发现所用铜锅被腐蚀,当液体中加入硫酸时则有黑色粉末沉淀出来。这些粉末经当时伟大的化学家Gay-Lussac研究后确定为一种新元素,命名为碘。1824年在法国正式开始用海藻灰制造碘,方法以后为欧洲沿海各国所采用。1862年于爪哇岛自石油井盐水中提取碘和1868年从南美智利硝石提碘成功以后,海藻灰制碘法即受到挫折。但现在还有一些国家如日本、法国、苏格兰等的一些地区仍以海藻灰为制碘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纪明侯 《海洋科学》1981,5(3):48-51
1980年8月在瑞典举行了第10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会议目的是交流海藻学方面特别在海藻的养殖与化学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所长、吴超元副所长和纪明侯同志代表我国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我国首次参加海藻学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 会议于8月11日至15日在瑞典哥德堡(G(?)teborg)市的“Svenska M(?)ssen会议中心”举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沿海地区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包括从海水中直接提取淡水(海水谈化)、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用水、生产工艺用水和城市大生活用水(海水直接利用)、从海水中提取化学元素、生产人类需要的化学品(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总结了在海水资源利用方面国际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现状和产业化水平。认为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是解决沿海城市缺水的必由之路,是增加和替代淡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严小军 《海洋科学》2000,24(3):57-57
海洋动植物中或多或少都含有碘,海藻,尤其是褐藻类如海带、马尾藻等,在藻体内都富集了较多量的碘。采用昆布、马尾藻等海藻进行补碘治疗甲状腺肿大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通过选择高碘海藻,进行生物提取,形成生物补碘制剂,不仅可以每日安全、有效的碘,达到我国长期消除碘缺乏病的危害,而且,对于没有缺碘现象的地区人群不产生不必要的生理影响。海藻的碘以有机态与无机态并存。但是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无法对海藻中碘的化学形态进行测定。在我们承担的国家九五攻关项目(969160401)中,采用灵敏的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对1996~19…  相似文献   

13.
海藻糖类的气象色谱分析——Ⅰ.褐藻单糖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海藻资源丰富,特别是褐藻类(如海带、马尾藻)分布广、产量大。纪明侯等曾对中国沿海经济褐藻所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如褐藻酸、甘露醇、碘、钾、粗蛋白、粗纤维以及灰分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目前,碘、甘露醇和褐藻胶等已有相当规模的工业生产,然而,至今我国还没有对海藻糖类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为促进海藻化学的发展,适  相似文献   

14.
胡葵英 《海洋科学》1986,10(5):65-65
卡拉胶是从沙菜等红藻中提取的一种海藻胶,在食品、日用化工和医药等方面有广泛用途。近年来,国外生产发展很快,国内使用靠进口。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海藻资源,建立我国的卡拉胶工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85年在海南岛文昌县海藻养殖场,进行了卡  相似文献   

15.
海藻多糖是从海藻组织中提取的高分子聚合物,其生物活性好、安全性高.我国海藻多糖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海藻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并综述了海藻多糖在化妆品中补水保湿、抗氧化、美白、抑菌、修复皮肤屏障和防紫外辐射的功效,对海藻多糖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沙群岛海域生长着极为丰富的海藻,但是,过去研究报道不多,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南海诸岛资源,就有必要对该海区海藻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7、1958、1975、1976年)及山东海洋学院(1976年)在西沙群岛进行了详细的海藻资源调查和采集,采到数千号海藻标本。我们仅研究红藻门仙菜目里的仙菜科种类。经过初步鉴定,属于仙菜科的海藻有11属。本文报道四个属八个种,其中三种是西沙群岛首次记录,三种是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7.
李爱杰 《海洋与湖沼》1998,29(5):563-56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纪明候研究员的专著《海藻化学》一书,已由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于1997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集中外科学工作者研究海藻化学之大全的专著,值得阅读和参考。海藻化学的研究始于17世纪末,迄今已发表大量的研究文献,~般均分散刊登于各国科技期刊上。但关于系统阐述海藻化学研究成果的专著至今在国内外尚未见出版。纪明侯研究员从事海藻化学研究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他还收集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为此,从发展海藻化学学科和指导生产出发,他认真总结,精心编著,完成了这部…  相似文献   

18.
甜菜碱是一种氨基酸或亚氨基酸的衍生物。1984年Blunden等用生物检测法测定海藻中细胞激动素的水平时,偶然发现了甜菜碱这类和细胞激动素有类似活性的化合物。目前已在两百多种海藻中发现了18种甜菜碱及3类甜菜碱脂。海藻中甜菜碱的分布十分广泛且结构多样。由于甜菜碱对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生理响应,所以被看作是海藻中的一类活性物质。 我国具有丰富的海藻资源,但对海藻中甜菜碱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还未开展过,本研究旨在对我国的一些大型经济海藻中的甜菜碱含量进行测定,为含量较高的海藻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同时还对海藻中这类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建立基本的方法,以便为其作为药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鲜海带中碘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带中含有高浓度的碘是其独特的化学组成特点,历来被海藻学家所重视(Tang and Chang, 1935, 1936; Black, 1948, 1949; Klemperer, 1957; Fernandez et al., 1964:Dave et al., 1973; Law, 1975; Solimabi and Das, 1977; Yamamoto et al., 1984:Doshi and Joshi,1989; Mairh et al.,1989),但是几乎所有的有关研究方法都基于化学滴定,在材料上局限于海藻干品,另外海带样品含有大量的褐藻多糖以及多酚类化合物,能够包溶部分碘离子及碘单质,因此用常规的化学滴定法误差较大,从而导致试验结果的非重复性和非可靠性。本文利用碘离子选择电极法,直接在样品溶液中测定,不必经过离心、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测定了新鲜海带中不同部位碘的含量和分布,为进一步研究海带中碘的化学存在形态提供了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20.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生物学和医学组委托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1989年4月7—8日在青岛召开了“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研讨会”。来自全国8个单位的23位生物学、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和捕捞、加工方面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物医学组组长吴宝铃教授主持,国家南极考察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