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12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7次,最大地震为9月11日巴布亚新几内亚7.6级地震(图1)。1.1全球7级以上大震活动明显偏弱2022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7次,最大地震为9月11日巴布亚新几内亚7.6级地震。全球7级以上地震强度较2021年有所降低,频次显著低于1900年以来年均20次的活动水平,且显著低于2021年(解孟雨等,2021;马亚伟等,2022),2022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频次为1900年以来最低水平(图2)。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2月7日新疆叶城5.2级地震至今,半年多新疆地区无5级以上地震;6级地震平静近1年;距离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4年多。作为中国大陆强震主体区域的新疆地区地震平静备受关注。分析显示,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6.7级和2016年12月8日新疆呼图壁6.2级地震,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6.6级等地震与2015年以来兴都库什地区一系列强震的发生存在  相似文献   

3.
1966年3月8日至29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一系列6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是3月22日7.2级地震。对地震工作者来说,这次地震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次地震是我国地震事业(大发展阶段的起点。在20周年之际,人们更加缅怀深切关怀灾区人民的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自邢台地震始,大华北地区出现了第四活动期罕见的地震活动高潮,连续发生了渤  相似文献   

4.
由国家地震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组成的代表团,于1995年2月17日至2月18日赴日本神户等地对1月17日发生的兵库县南部地震进行了现场考察,代表团由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司长李裕澈带队,包括地震预测、地震工程、防震减灾等方面专  相似文献   

5.
对泰安地震台记录的2010年9月4日新西兰地震波形,进行震相、震源深度等地震参数辨析和分析,以具有代表性的2009年7月15日新西兰南岛西海岸远海地震波形和2010年4月5日墨西哥地震波形分析为辅,提出震中距大于83°、小于105°的类新西兰地震分析方法.根据两个辅震的波形特性,结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定位结果,对震级误差...  相似文献   

6.
地震出版社与《华北地震科学》编辑部,于7月16日至23日,在河北省昌黎县黄金海岸联合举办了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研讨班.地震出版社、《华北地震科学》、《地震学报》、《地震科技情报》、《地震地质》、《东北地震研究》编辑部等30多个单位近60人参加了研讨.宣读论文20余篇.  相似文献   

7.
1997年1月21日~4月16日,新疆伽师相继发生了7次M≥6的地震,造成了破坏与伤亡。该文就伽师强震群进行了综述,包括:地震类型和地震参数;震源机制;伽师地震的临震预报;地震现场工作等。  相似文献   

8.
由云南省地震局和云南省地震学会联合举办的“龙陵地震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九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在昆明举行,提交会议论文六十三篇,报告交流四十五篇,编辑“摘要汇编”一册。论文内容涉及地震预报、地震活动性、地震前兆、地震波与地震机制、工程地震与地震地质、震害及大震对策等。  相似文献   

9.
1992年8月1日至7日,以土库曼斯坦科学院地震研究所所长阿什罗夫为首的土库曼斯坦地震科技代表团一行6人,访问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双方就地震科技资料交换、人员互访、地震科技合作等方面内容,达成了为期5年的协议。 在访问期内双方地震科学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土库曼斯坦阿什罗夫所长、库兹明博士、卡里耶夫博士、伊尚库里耶夫博士和加依波夫博士等,分别对土库曼斯坦地震科技研究、现代地壳运动与地震预报、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区划、地下水与地震预报研究、应力场与地震等方面内容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地震史料的发掘和地震现场考察,学术界对明代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605年7月13日)广东琼山地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文着重史考并试图对琼山地震的类型、震害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还将估算其宏观基本参数。 一、震群型的琼山地震 明《万历实录》中记载:“万历三十三九月辛丑(十三日)礼部言:比年灾异,地震独多,自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京师地震,至今未三年也,其间南北两直隶以至闽、蜀、山、陕、宣府、辽东无处不震。今年则湖广武昌等处,山东宁海等处,而广东琼、雷等郡,广西桂平等郡,至有陷城沉地水涌(山)裂,屋宇尽倾,官民半死者,其为变异亦匪细矣。”  相似文献   

11.
“博山震情窗口”预报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通过对山东各地小震活动的研究,发现鲁中博山地区小震活动频率和山东地区近几年发生一系列4,5级中强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中强震发生前,该区小震活动经历一个“密集-平静-发震”的过程,故将其作为监视山东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的一个“震情窗口”自正式使用以来,在南黄海,苍山两次5级地震前,该窗口都出现符合预报指标的显著异常,在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日本海区丰富的震史资料,研究了该区强震活动时—空变化的某些特征,并以此为据,将190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划分了三个地震轮回,同时还分析了各轮回的强震地区分布及其持续时间。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深震(mb≥6.0)及浅震(MS≥5.0)的成组性活动特征,研究了日本海西部深震与中国东北地区浅震的相关性。这些结果可作为研究日本海区强震高潮到来和结束的标志以及为判断未来主体活动区等强震预测问题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研究“源兆”的若干问题及途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贵宣  张肇诚 《地震》1996,16(4):391-395
从位场理论的观点讨论了场和源的概念,建议将“场兆”改称为构造前兆,将“源兆”称为震源前兆。文中还分析了震源体与各种前兆观测方法探测的深度,并根据地磁与重力观测方法不同的物理基础和地质基础,指出震磁效应对于研究震源前兆的特殊意义,文中还介绍了1976唐山地震观测到震源前兆的部分实际地磁资料。  相似文献   

14.
邢台地震综合特征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66年3月河北省邢台地震现场观测工作总结,对得出的由“密集—平静—大震”演变出的“震情三分律”特征及由“两头跳”演变出的“对称填补”模式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广泛应用于地震预报研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对地震的主要特征和工作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对我国地震预报研究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震成因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多学科的协作可能有助于对地震成因的探讨。本着这种想法,作者根据廿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的理论基础,试图从“局域”模型出发探讨地震成因。  相似文献   

16.
帅向华  侯建盛  刘钦 《地震地质》2009,31(2):321-333
文中重点研究了基于地震现场能够获取的离散的地震灾情点信息进行灾情的总体分析和模拟。依靠灾情速报人员或相关人员上报的地震现场灾情点信息,运用泰森多边形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离散点进行面插值分析和边界修正处理,形成适合计算离散灾情采样点的模型和算法,并借助GIS技术和WebService技术实现该模型和算法,建立相应的试验系统。该模型和系统能够随着灾情收集点的变化进行动态的分析模拟,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快速地反映并确定地震灾情的基本分布情况,为地震救灾指挥提供相对确切的灾情分布信息。文中以汶川地震部分数据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基本与实际灾情吻合。选取的数据为73条有效短信,这些短信是从截至5月12日24:00收到的600余条灾情上报数据短信中分析提取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孙文斌  和跃时 《地震地质》2004,26(1):122-132
分析中国东北地区深震 (mb≥ 6 .0 )及浅震 (MS≥ 5 .0 )的成组性活动特征 ,研究了深震“强震组”与浅震“强震组”的时、空相关性。着重探讨了西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地震分布特征及其与西太平洋俯冲带形态的关系 ,并着重分析了西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地震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倾角小的地区 ,板块碰撞带地震活动强烈 ,板块俯冲对欧亚大陆的影响也较强 ,俯冲带处于较强的挤压应力状态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倾角大的地区 ,板块碰撞带地震活动较弱 ,板块俯冲对欧亚大陆的影响也较弱 ,深部俯冲带引张应力增强。分析认为 ,未来 10年中国东北地区将进入浅震“强震组”活动时段 ,期间可能发生MS≥ 5 .0地震 6次左右 ,应加强东北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8.
震源孕育的追赶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一维震源孕育模型。用数学物理方法分析了该模型在地震前的孕育过程和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震源孕育的追赶模式。追赶模式对纵波速度、地壳运动的前兆异常可作出解释,说明该模式是研究地震前兆的一种可能的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概况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1月17日,强烈的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袭击了日本近畿地方的广大地区,这次灾难性的地震是半个世纪以来在日本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内陆地震,它使日本遭受了一次出乎意料的严重破坏,打破了“日本安全”的神话,将对今后的地震预报和防灾对策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这次地震引起了日本和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本文将对这次地震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20.
详细阐述了宁夏地震局防震减灾信息网络的现状、需求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地震局“十五”地震信息减灾技术的要求,对宁夏地震局“十五”网络改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介绍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发建设的宁夏防震减灾数据库等网络资源,探讨了今后信息网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