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震谣言与地震误传的产生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近十几年来,我国曾发生多起重大的地震谣言与地震误传事件,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心理异常,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损失。本文根据唐山地震的社会经济影响的调查材料和以往的有关研究成果,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地震谣言与地震误传产生、传播和控制的社会心理机制;提出了预防、控制和平息地震谣言与地震误传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简述地震谣言的社会危害、特征、传播途径及引起民众恐慌的原因,着重论述正确识别地震谣言的有效方法和应对措施,探讨地震突发时如何正确应对地震。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部门测算,一次广泛的地震谣言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我国曾发生多起地震谣传事件,每次都带来了较大的社会危害.由于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互联网媒体经常是地震谣言的滋生源.特别是新出现的微博平台,由于其极大降低了个体对社会发布和传播信息的成本,它已成为最主要的网络谣言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4.
地震预报由于尚处在探索阶段,1976年唐山大地震没有预报出来,地震发生后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唐山地震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地震谣言最为盛行.几乎举国上下,谈震色变,约有几亿人口采取不同方式避震.如在河北省滦县出现一起地震谣言,盛传“1980年要发生特大地震,唐山将由陆地变成大海”.又如1980年中美两国地震学家曾到云南省下关、河北省文安和霸县进行联合科学考察.不久,在群众中谣传美国人作了地震预报,要发生大地震,搞得这两个地区人心惶惶.1981年8月陕西省汉中地区暴雨成灾,又发现蛇过道、鼠搬家等一些动物反常现象,便出现要发生7至8级大地震的谣传.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1月至1982年2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5.
从对福建省沿海地区“9.26”地震谣言的来因分析,传播过程及平息效果,引发的几点思考 。  相似文献   

6.
地震是地壳的活动,自从地球诞生以来,地壳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这种活动。人类就是在火与水的洗礼中,伴随着频仍发生的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自然灾害而诞生成长的。 古代有没有地震谣言呢?有。远古的人们如何看待地震这一自然现象,已不尽可考。但进入文明史以后的文字记载告诉我们,人们对地震已经有了各种解释:“上天的惩罚”,“背负着大地的鳌鱼的翻身(在日本是鲶鱼)”等。这固然是认识的必由之路,但这些消息的流传,无疑会引起恐慌和造成某些社会后果,可见它已经包含了地震谣言的雏形。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用协同学方法讨论地震谣言的传播问题,从而得出关于地震谣言传播过程中的协同效应的某些半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8.
韩林 《高原地震》2003,15(4):58-62
分析探讨了地震谣言的成因、预防、识别及平息对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袁海良 《四川地震》2011,(3):45-47,41
本文对地震谣言的产生、危害进行分析讨论,初步把地震谣言分为泄露型、歧义型、迷信型、肇事型、好事型、恐慌型、外来型七大类,并提出了针对地震谣言实施有效控制和处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86年11月7日至27日,山西运城市冯村和王村乡一带接连发生小震490余次,最大4.7级.运城市附近几个乡的群众强烈有感.地震消息很快传到临汾,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人把运城市的小震活动视为临汾大地震的前兆.还有的说地质学家李四光生前说的几个地方都震了,现在只剩下临汾了;还有的说临汾每隔300年就有一次8级大震,现在300年时间快到了;更有甚者传出某日某时有大地震,并打印、复写、抄写了所谓地震发震时刻表,一时谣言四起,闹得人心惶惶,空气十分紧张,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相似文献   

11.
南宁9·13地震传言的公共危机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8年南宁9.13地震传言的处置过程,并运用公共危机理论剖析了此次地震传言的潜在危害性,探讨了政府主管部门应对此次地震传言的方法,得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事件的某些特点及其对策作了概括分析研究和探讨。文章从含义、产生原因与背景、传播途径和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各自的特点及其异同;并对它们的相应对策作了阐述,包括:既要有科学根据,又要注意政策性,及时进行公开辟谣;调动地方各级地震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地震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切实执行抗震加固计划;本着“内紧外松”的精神严守地震趋势会商的机密;特别应根据有关规定严禁泄露或擅自发布未经批准发布的地震预测预报意见;提高地震预测水平和地震预报的准确率;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地震社会学有关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本文另附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事件的典型调查报告摘要六则。  相似文献   

13.
14.
陈睿  闫俊刚 《高原地震》2011,23(2):63-66
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对地震这种自然现象更加关注,也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近期国内发生的几次地震谣言事件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危害程度也日益严重.从公众心理的角度,对地震谣言的产生原因和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以社区为基础进行形式多样的地震知识宣传、加强地震谣言的处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就局部地区在无震情况下,发生的地震谣言和误传,分析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和形成异常心理的原因,并叙述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993年10—11月份发生在厦门的地震传言的平息对策和社会调查统计作了研究,得到了几点有关地震社会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1999年9月21日在台湾南投和日月潭之间发生了一次7.6级大地震,福建沿海一带强烈有感.在这次地震之后的不到一星期时间内,震区又连续发生了两次7.0级以上大地震,而且5~6级余震不断.这一系列地震强烈地震撼着福建沿海一带的居民,一时间,人们谈震色变,恐震情绪高涨,成千上万次的地震咨询电话让沿海各地的地震局应接不暇,社会上流传着形形色色的地震话题.9月26日地震谣言终于出笼了,说什么26日晚12时在莆田县江口镇会发生大地震.这种三要素齐全的地震谣言一经传出,一时间,工厂停工, 学校停课,居民逃离房舍露宿街头旷野.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一个地震频发的省份,地震发生,公众易处于恐慌之中,这种情绪便是引发地震谣言并使谣言肆意蔓延的重要原因。文章以2018年8月13日地震谣言事件为案例,着重分析在此次事件的舆论应对中,地震谣言产生的原因,并对应对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为后期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地震谣言往往会使群众产生恐慌心理,干扰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甚至引起混乱,造成经济损失,引起人身伤亡,带来不良的政治影响。事实证明,有时一次地震谣言所造成的损失,并不低于一次一般的破坏性地震。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地震谣言,已成为“地震社会学”的一个课题,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