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整治是未来土地整治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以福建省建阳区小湖镇生态田园型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生态—生产—生活"视角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探索生态田园型土地整治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科学地开展"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综合整治实践活动提供指导。研究结果显示:项目区景观生态优化指数(EOI)为0.473 9,农业生产改善指数(IPI)为0.400 4,农民生活提质指数(LQI)为0.700 0,综合效益指数为0.512 1,"三生"综合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沙地生态环境治理指明了新方向,但是在沙区开展什么研究却是新课题。本文基于生态建设面临的挑战,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角度,探析了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研究方向及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赤峰市位于西辽河上游,保障该区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而其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问题突出,亟待治理。本文从生态问题识别、功能定位分区和项目申报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聘请生态修复专业团队系统性开展赤峰市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问题识别和生态胁迫指标诊断,紧盯国家“北方防沙带“”东北森林带”和自治区大兴安岭生态屏障及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防治区等对该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合理设置修复单元分区与修复工程,完善项目申报机制,争取“十四五”期间获得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资金支持等建议。为赤峰市及内蒙古自治区其他盟市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作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态水文学发展趋势与重点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水文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和完善其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等对促进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阐述了生态水文学发展历程和挑战性问题;结合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提出了生态水文学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生态水文综合观测的新技术新方法、生态水文学机理和基础理论、以陆地和水生生态水文过程为核心的多尺度多要素综合模拟与集成、以及生态水文与社会科学的融合等;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中国生态水文学具体发展方向,如多源信息融合与综合观测网络、关键要素的时空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综合模型与不确定性、多学科交融研究等;最后提出了中国生态水文学在山水林田湖草及城市等共同体修复和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韶关市矿山治理修复为例,分析了韶关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思路与实践。韶关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和"中国锌都"之称,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当时技术的局限性等,带来了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水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地质灾害隐患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治理需求刻不容缓。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系统综合治理已摆在全市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重要位置,甚至是首位。  相似文献   

6.
提出山水林田湖草协调发展的生态化概念,促进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升。土地资源中宜耕土地资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巴林右旗宜耕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和面积,得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下宜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和建议,服务于巴林右旗国土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7.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山居首位,并创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是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深刻阐释。如何从学科层面为此提供科技支撑,如何借助山地分会学术平台,促进山地科学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专门邀请专家进行了工作研讨,就未来5年的学术交流进行了整体规划与部署,现将专家的发言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予以刊发,以期引起山地科学研究者的关注和参与,促进山地科学研究成果在《山地学报》更多的展示。  相似文献   

8.
<正>导读:到2017年,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遏制,敏感地带矿山环境得到整治。日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2014年~2017年,是河北省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期,要通过重点工程,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与保障功能显著增强,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以打造京津冀生态涵养保护支撑区,为承接北京非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国各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的陆续开展,依照设计在矿山危岩体清除等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同一区域不同时间段的地形进行多次测量。由于山体表面受施工影响受到破坏,在使用全站仪测量前需要重新使用GPS测设控制点,整个测量过程烦琐。本文介绍一种全站仪免后视定向就能准确测量未知点位坐标的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相比常规方法更为简便快捷,且对GPS的依赖大大降低,在类似的施工环境中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齐晓娟 《西部资源》2014,(2):148-150
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的现状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蒙古地域辽阔,后备土地充足,土地整治潜力巨大。本文分析了开展土地整治较早的德国、荷兰和日本等国家土地整治管理的基本情况和经验,并对四川、湖南两省土地整治的经验和亮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内蒙古改进土地整治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云  王华 《西部资源》2014,(3):31-31
<正>近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治中心了解到,在第24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步入的第14个年头。2014年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一主题明确地阐释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2.
叶舟 《西部资源》2014,(5):58-58
日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2014年~2017年,是河北省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期,要通过重点工程,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与保障功能显著增强,构建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以打造京津冀生态涵养保护支撑区,为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和产业转移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自治区土地整治中心以加快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实施、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以落实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职能,做好基础技术服务,切实发挥了土地整治中心在全区土地整治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有力推进了我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整治任务。土地整治是指按照规划,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毁损的土  相似文献   

14.
苏梦园  吴家龙 《热带地理》2021,41(1):159-166
以广东省首个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江门市新会区沙仔岛为例,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Ecosystem Service Value Method,ESV),探讨了土地综合整治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前后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调整及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是提升沙仔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因素.土地整...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有效地增加了耕地面积,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推进新农村牧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个别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按常规土地整治管理模式,土地整治成效略显不足。为此,本文以通辽市库伦旗沙地衬膜水稻"以补代投、以投促建"试点土地整治项目为实例,就从如何让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山区通过村民"四自"模式更多得到土地整治实惠着手,积极探索新的项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明晰山水林(草)田湖人景生命共同体的耦合协调状况可为探索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模式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构建山水林(草)田湖人景耦合协调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贵州两湖一库地区及各区县山水林(草)田湖人景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20年,研究区整体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处于基本协调等级。其中,观山湖区由初级协调型上升到中级协调型,花溪区由中级协调型退化到初级协调型,云岩区从勉强协调型下降到濒临失调型,而清镇市、平坝区和南明区较为稳定。2)区域整体上子系统发展不平衡,水子系统较好,而林(草)子系统发展较差。3)从区县尺度来看,大部分区县都存在明显的子系统短板:主城区是林和湖子系统,非主城区则相对均衡一些,但个别区县的人子系统发展较差。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政府代县长王肇晟调研该县土地整治工作。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谢卫仁,人大副主任李永胜以及各乡镇领导和土地整治负责人参加了此次调研。王肇晟一行先后深入到隆兴昌镇、新公中镇等土地整治项目区进行调研,实地查看并了解了土地整治的实际建设情况,仔细听取了各项目区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就下一步如何对土地进行整治和绿化,与各乡镇、各部门负责人现场进行了讨论。调研中,王肇晟指出:土地整治工作的意义重大,做好规划、调动农民积极性十分重要。既然做,就要把工作做好,就要  相似文献   

18.
童立中 《中国沙漠》1982,2(4):41-42
1982年10月16日-22日,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在内蒙古哲里木盟通辽市,召开了"东部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土地整治原则和途径"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主要探讨东部半干旱地区农牧交错地区沙漠化土地现状、产生的原因、整治原则及主要整治措施,会上交流了各地区整治沙漠化土地的经验,并介绍了综合农业区划、农牧业合理配置,预防沙漠化土地的扩展和整治沙漠化土地提供咨询的情况,这对促进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科研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治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时期实现保发展、保耕地的有效途径,是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我区的土地整治工作开展了十几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本文对土地整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对自治区土地整治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土地整治工作在项目实施和管护、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领导、开创新模式,引导投资方向等六方面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不久前,中国农业大学张凤荣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治中心闫旭东主任和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吴全副院长等8人,赴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和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开展了"内蒙古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关键技术与示范"国家A类课题示范区选址工作。内蒙古宜耕沙地保护性开发关键技术与示范课题为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牵头,中国农业大学和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治中心共同承担的国家A类公益性行业科研课题,该课题填补了我区土地行业国家级A类课题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