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区地处江南地块的皖南褶断带北东端,是修水-宁国-开化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中生代构造运动较晚也是最强烈的构造运动,文章对研究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其提出成矿预测,希望对该地区今后地质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区大地构造处于江南地块的皖南褶断带北东端,位于钦杭多金属、铀成矿带的修水—宁国—开化碳硅泥岩型铀成矿带东段。铀矿化主要赋存于荷塘组地层中,文章对该区荷塘组地层岩石放射性元素及多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认为元素钼钒银含量与元素铀含量显同步增高,是该区铀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矿区位于南岭成矿带内,地处郴怀断褶带太保褶隆-云开褶隆与连阳褶陷的交接部位,构造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本文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根据矿区所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矿床等地质特征,探究矿区矿床地质成因及其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4.
穆集勘查区位于中朝准地台淮河台坳淮北陷褶断带宿县凹断褶束的西部。受印支运动和燕山早期运动影响比较强烈,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复杂。通过对该区历年施工钻孔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认为区内地质构造对煤层的形态和分布有控制作用,对煤层有破坏作用。下步工作可加强本区地质构造的研究,为以后工程布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拱断褶带—安庆凹断褶束的扬子陆块北缘的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玢岩型铁、硫矿是该区成矿特色。本区各类岩石及主要构造层之间、各类围岩与矿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电性物性差异,本文介绍了激电的两种物探工作方法在某地区铁矿勘查中的综合应用。通过激电中梯测量发现该研究区多处激电异常,选择异常区进行激电测深测量,12剖面132号点及164号点综合异常较好,为布孔验证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6.
百峰—店垭萤石—重晶石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鄂中褶断区"黄陵断穹"北缘,萤石—重晶石矿脉产于下奥陶统南津关组—大湾组地层中,其产出受区内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矿脉产状与断裂、裂隙构造产状一致,萤石—重晶石矿脉充填于断层破碎带中,萤石—重晶石富集于破碎带中部,两侧为硅化、萤石—重晶石化角砾灰岩。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7.
矿区大地构造处于崤山-鲁山拱褶断束的中部,熊耳山多金属成矿区之西部Ag-Pb-Au地球化学异常区。矿区内断裂构造相当发育,以北东向含矿蚀变断裂带最发育。硅化、方铅矿化、黄铁矿化和矿化关系密切,发现8条矿化蚀变带,矿体赋存于矿化蚀变带中,并严格受矿化蚀变带控制,圈出6个矿体,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凹陷区是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地区。本文从中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关系分析入手,结合找矿目的层、层间氧化带、铀矿化发育特征,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了以中下侏罗统为主要找矿目的层、以古层间氧化带为主攻方向,以铀成矿有利的山地区为背景的蚀源区凹陷区为找矿的有利地段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平远县圣功寨稀土矿区位于永梅—惠阳凹陷(Ⅲ6)、永梅凹褶断束(Ⅳ8)北侧广东省与江西省接壤处附近的广东省境内,南岭纬向构造东段与永梅凹褶断束的北北东向鹧鸪隆断裂带下盘,为一座中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床,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本文分析了该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矿区采矿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邹文军 《西部资源》2022,(1):40-41,44
安庆市静脉产业园位于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十洪公路(X019)南侧,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扬子板块东段下扬子断块,构造上属孔城槽地怀宁褶断带,带内褶皱及断裂构造发育.区域地貌单元为沿江丘陵,地貌为构造溶蚀低起伏丘陵,丘顶浑圆,丘脊走向多为北东、北西向,丘坡坡度20°~30°,局部可达35°,地形起伏较大,最高处位于勘察场地外围北...  相似文献   

11.
通天庙地区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北缘西侧与九嶷山-铜山岭褶断带东段的交汇部位。近年来,该区找矿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新发现了茶罗坪、红石脚、柏木坑、牛塘冲、长坪等一批具有大中型找矿前景的铅锌铁锰多金属矿产地。本文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分析了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经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总结出八仙口地区砂岩铀矿层间氧化带的发育特征:(1)铀矿体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2)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在平面呈蛇曲状,在剖面上呈单层氧化时,多为镰刀状;层间氧化带发育明显,并且分带性越明显,铀矿化越好,根据岩性和地球化学特性,可分为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还原带;(3)层间氧化带发育受地质构造、地下水流、砂体渗透性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榄山塘金矿点位于华南褶皱系的粤西隆起和粤中坳陷交接部位,吴川—四会褶断带的北西部,河台金矿成矿带的北东段,地层与成矿关系密切,区内有多个地层(层位)是含金矿地层。岩浆活动频繁,为成矿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矿点矿化蚀变强烈,Au、Ag元素异常规模中等,套合好,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十红滩北矿带地球化学剖面研究,该区地球化学分带明显,依次可分为完全氧化亚带、不完全氧化亚带、氧化—还原过渡带(铀矿石亚带、铀扩散晕亚带)及原生岩石带。各种元素在不同亚带具有不同的富集和分配规律,而工业铀矿化主要形成于氧化—还原过渡带。提出在找矿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寻不同岩性段层间氧化带前锋线位置,指导十红滩铀矿找矿工程部署。  相似文献   

15.
黑拉金矿矿区大地构造处于秦祁昆造山系-西秦岭造山带-南秦岭构造带-南秦岭加里东-印支断褶带,矿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志留系上统卓乌阔组,泥盆系下统当多组,泥盆系中统下吾那组,石炭系下统益哇沟组、略阳组,矿区位于录坝推覆构造西缘,断裂构造发育。矿体严格受构造蚀变带控制,赋矿岩石为碎裂灰岩(构造碎裂岩)。矿床成因类型属卤水热液型金矿,地球化学、构造、蚀变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区域同类矿床勘查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近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组织召开大营铀矿西段普查项目验收总结会。根据专家验收意见,大营铀矿西段初步控制铀资源量达大型矿产地规模,使得大营铀矿床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大营西段是大营铀矿带的西延部分。大营西段铀矿普查弘扬了大营会战"创新主导、专家保驾、指挥靠前、团结协作、不畏寒暑、勇创辉煌"的精神,继续延续了大营会战组织机构及大营铀矿统一设计、统一勘查、  相似文献   

17.
本次在系统收集物化探、地质等资料基础上,确定了以花岗岩型铀矿为主要调查类型,以三条北东向断裂带及其夹持区次级断裂和已知铀矿化为研究重点,进一步运用放射性物探手段总结了铀矿化特征,圈定了能谱铀异常点1处、异常带5处,土壤氡异常点6处、异常带9处,分量铀异常带3处。这些综合异常峰值吻合度较好,查证了前人1∶5万物化探异常叠加区位置的真实准确性,且经槽探工程验证揭露较好铀矿化,具有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的区域地质背景,沉积盖层特征,找矿目的层直罗组下段砂体的展布形态、岩石地球化学、沉积相特征及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特征的综合研究与对比分析,认为该区的铀矿化主要受层间氧化带的控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对构造活动区不利于大型层间氧化带形成的传统观念,对下一步类似地区铀矿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以正镶白旗A矿化点的铀矿化特征为例,从地层、岩体、构造、蚀变等地质条件对区内的铀矿化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总结。认为铀矿化受花岗斑岩体倾伏部位接触带控制,且铀、银矿化具明显的次生富集特点,可能是氧化富集形成的铁锰帽型铀银矿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连州地区开展的四幅1∶5万区调工作的成果,对构造纲要图、叠加褶皱和构造变形的样式分析。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华南地区存在印支期NWW向褶皱与燕山期NNE或NE向褶皱的横跨-斜跨叠加,粤西北-湘东南印支运动构造线为NWW向,而非NNE向,区域挤压应力方向为NNE向,而非NWW向。粤西北连州地区在燕山期NNE向郴—怀岩浆岩断褶带中残留有NWW向印支期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