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项目位于陇南市徽县,位于洛河河谷,河谷宽阔平缓,总体地势北高南低,河床西侧河漫滩和Ⅰ级阶地较发育,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项目区第四系覆盖较厚,断层对拟建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影响较小。拟建场地内地层岩性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堆积物、第四系全新统早期冲洪积物,(2)2层砾砂可作为管道基础持力层。(2)3层卵石可作为拟建管道和污水处理站基础持力层。该建筑场地属于基本稳定场地,较适宜拟建建筑物建设。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及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拟建项目位于后川河东岸Ⅰ级阶地,构造特征比较简单且稳定,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新近系沉积岩,地下水属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地基土为中压缩性土,未揭露有湿陷性土层,泥岩在拟建场地内分布均匀,承载力高,是拟建建筑物良好的基础持力层和下卧层,支护措施建议采用土钉墙。本场地为均匀地基,属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好的拟建场地,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  相似文献   

3.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祥福路东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属乙级。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世冲洪积物组成,住宅楼为均匀地基,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场地附近无活动断裂通过,场地内无液化土层,属相对稳定场地,适宜本工程的建设。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董吉  刘华 《西部资源》2023,(4):38-39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拟建建筑物场区建设适宜性的重要分析评价手段,扮演了重要角色,建筑物建设前期,为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科学有效岩土工程勘察是必要前提,岩土工程勘察为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提出科学合理的持力层选择及可靠的设计参数,以地面调查和资料收集为基础以钻探、物探及岩土实验等方法为手段,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通过勘察结果及实验数据对拟建场地内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职工家属楼拟建场地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地貌单元属黄河北岸Ⅱ级阶地后缘与山前洪积扇交接部位,拟建场地北侧山体陡峭且岩体破碎,人类工程活动会扰动山体坡脚,可能导致坡脚失稳。场地地层主要为杂填土、角砾、碎石、粉质粘土、细砂、砾砂、卵石、片麻岩组成。勘察场地位于金城关大断裂带北侧,拟建物需采取必要的避让措施,(4)-2层中风化片麻岩,厚度大,风化较轻微,工程性能好,研究结果对工程设计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拟建场地位于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石油化工区石化六路东南侧,本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拟建场地处于地质构造相对微弱、较稳定的构造环境,场地为构造基本稳定区,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人工填土层、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和泥盆系春湾组砂岩风化层。勘察区下部的泥盆系春湾组砂岩全、强风化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较小变形的特点,是勘察区内良好的桩基础持力层。在自然条件下场地地基稳定性差,在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后,基本适宜本工程建设。建议对场地采用强夯法对场地进行全面的地基处理。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及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  相似文献   

7.
工程场地位于褶皱山地、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工程建设前期需对场地地质条件及稳定性进行评价,以确保顺利施工。本文通过场地勘察,认为场地总体地势起伏较大,场地施工需进行局部平整。场地内未见褶皱、破碎带、断裂带等构造,地层岩性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黏土、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质环境较好。场地土类型总体为中硬土,施工可不考虑液化影响问题,强风化花岗岩,可作为拟建多层建筑物及地下室天然地基或桩端持力层,强度高,变形小,可防止桩基不均匀沉降。综合评价,场地属构造基本稳定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基本稳定;场地内工程性质较稳定,工程建设可能诱发次生地质灾害,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可解决,本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拟建勇达更新项目结构型式高层建筑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多层建筑拟采用框架结构。拟建场地内埋藏的地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残积层和燕山期侵入花岗岩风化层。基坑设计主要采用三轴搅拌桩进行止水,南北两侧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东侧采用双排桩进行支护,西侧采用桩锚支护;1号电梯井基坑主要采用土钉墙支护形式,2号电梯井主要采用放坡+挂网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基坑开挖在基坑周边坡顶设置安全防护围栏,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建设提供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水文地质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内容,拟建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影响到了整个场地的岩土地层情况,对岩土工程勘察所选用的工艺和方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进行勘探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是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基础,降低由于水文地质条件所造成不利因素。本文从岩土水理性质出发,分析了水文地质勘察的具体要求,探讨了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最后对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注意事项和解决途径进行了研究,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家龙 《西部资源》2019,(3):101-103
通过对广州市增城区某酒店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对拟建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及适宜性做出了相应的评价,为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和工程参数,提出了地基与基础方案的建议和有关的工程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11.
西宁盆地晚始新世泥岩地层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盆地较为完整地保存着一套新生代(约55~17 Ma)地层,盆地内的水湾村附近出露的晚始新世石膏-红色泥岩旋回沉积序列,是研究晚始新世气候演变的理想地质记录。关于这套地层的沉积环境存在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关于其中泥岩地层成因的争论颇多,主要有洪积扇远端沉积、咸水深湖沉积和风积成因3种观点,差别甚大,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沉积物的粒度可以用来反演其形成时的沉积动力及沉积环境,为了明确该段地层中泥岩的沉积环境,本研究选取水湾剖面代表性泥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粒度测量及分析,结果表明,西宁盆地晚始新世泥岩沉积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类似,应为风积地层,而不是洪积扇远端或咸水深湖沉积。西宁盆地晚始新世风积地层的发现为盆地区域构造和古气候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拟建风电场场址位于通渭县,工程重要等级为二级,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工程区属渭河中上游北部的黄土低山丘陵区,地貌以沟壑和梁峁占主体。区域地质构造属中央造山系祁连山造山带东段,位于中祁连地块,地下水主要为黄土潜水。每台风力发电机组,需开挖一个直径为20m,深度3.0m~4.0m的圆形基坑,应按照不小于1∶0.75的坡率放坡。黄土湿陷为工程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对地基处理时应严格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实施,并对地表做好防排水措施,防止基础下沉。研究结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岩溶是一种发育于碳酸盐地层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岩溶产生后,造成地表塌陷、地面变形、地面开裂,对地表建筑物造成一定的破坏,会造成房屋墙壁裂缝、屋内地面裂缝下沉,严重的直接导致建筑物倒塌。因此,在碳酸盐地层进行工程建设,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容忽略的因素,要处理好岩溶地基,首先要查明地基以下岩溶的分布情况,故加强岩溶地基探测方法的应用研究,采用合理有效的探测方法,有着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在岩溶探测中,探地雷达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较高等优势,被较多的应用于岩溶区的调查。本文以某建设工程场地为例,采用探地雷达对拟建工地基础进行了岩溶调查,通过对获得的雷达剖面资料进行处理和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其技术方法可为同类岩溶的探测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深部盐矿勘探钻井液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ZK001井钻遇地层为大段泥岩,部分地层为页岩、含盐泥岩、盐膏层。在泥页岩地层进行大口径全面钻进,钻速较快,固控设备能力有限,引起钻屑中粘土颗粒重复性膨胀、软化及裂解分散,最终可能造成粘土侵,对井内安全造成威胁。深部岩膏层易溶于水,从而导致盐层蠕变、井径扩大、井壁失稳等问题。以ZK001井为例,通过优化钻井液体系及现场施工工艺,解决了地层强造浆、盐层失稳等问题。通过岩石力学测试、阳离子交换容量测试、钻井液体系优选及性能测试,确定了上部地层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下部含盐层取芯钻进转换为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通过选用合适的钻井液密度、粘度、切力量、滤失量、含盐量等指标,可以有效控制上部泥岩井壁稳定、含盐层蠕变、井径扩大的问题。钻进过程中钻井液性能稳定且易于维护,从而保证了钻进工作安全、高效、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确认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以便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地基土层承载力等重要数据参数。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岩土工程勘察场地和地基稳定性综合评价问题展开了探讨,从而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在进行1∶5万巴润布拉格等五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在昌德敖包一带重新填绘了大磨拐河组并测制了剖面,层序特征显示该组在盆地边缘为一套山间河流相粗碎屑岩沉积建造,向盆地内(钻孔中)逐渐过渡为深——半深湖相泥岩夹细碎屑岩沉积建造;在本地区该套地层中采集到了大量具有鉴定意义的植物、鱼、叶肢介、介形虫等化石,为其层位归属及时代确立提供了充足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夏天  鲁成龙  朱灿豪 《西部资源》2022,(1):130-131,134
邓家冲石膏矿床位于江汉盆地西缘石膏成矿带内,属内陆湖相蒸发式沉积石膏矿床.下第三系分水岭组为区内的含膏岩系.矿区内的石膏层可划分为7层,膏层基本呈层状产出.区内石膏可分为纤维状石膏、块状石膏(包括结核状石膏)和粒状石膏三种矿石类型.矿体顶、底板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含膏泥岩及石膏质泥岩.存在分水岭组上、中含膏段是石膏和硬...  相似文献   

18.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为基础,依据目标层、制约层、指标层的框架体系,选取13项指标构建陆良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级指标体系,用极差变换法对原始值进行无量纲处理,通过均方差决策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结合GIS技术,以各乡(镇)为评价单元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并按高、较高、中等、较低四个等级对其进行划分,综合来看,陆良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研究结果可为该县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同时该方法也能应用于指导其他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一步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梅州西站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本文以梅州西站岩溶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场地稳定性评价。研究表明拟建地段存在人工填土层及软土,对钻孔灌注桩成孔有影响,应加强支护及排水措施;拟建场地岩溶发育,部分地段岩溶发育程度属弱—中等发育,呈串珠状,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塌孔、漏浆问题,同时可能导致地面塌陷或者卡钻;拟建场地不良地质以覆盖型岩溶为主,特殊岩土以素填土和软土为主;属于抗震不利地段,应加强抗震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20.
煤矿开采形成了大片的采空区,为合理利用采矿区土地,以平顶山新华区褚庄小学建设场地为例,通过研究老空区地质条件及煤层开采情况,分析建设场地残余变形及建设工程诱发采空塌陷活化的可能性,认为在老采空区新建6层及以下建筑是可行的,对建筑物设计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