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菌类-水污染生态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类-水污染生态学是研究菌类、污染物、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基于菌类对环境废水的处理,并且在防止生态系统的污染,充分利用菌类净化污水、监测水质等方面显示了很大优越性。菌类-水污染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90年代,菌类-水污染生态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菌类-水污染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污染物对菌类的影响、水污染的净化及水污染的菌类监测等3个方面。为了促进该学科的发展,要继续进行菌类的毒理性试验、水污染对菌类影响以及如何提高菌类对水污染治理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城市水系功能治理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水系治理经历了末端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等发展阶段。从系统角度恢复城市水体生态环境是进行水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修复的主要方法,末端治理与综合治理对生态的考虑比较少,而系统治理在强调工程设计生态化的同时又忽略了水系的景观要素。为实现水质、生态、景观的协同发展,本文在系统治理的基础上提出功能治理的方法框架,包括水系问题诊断、问题评价、功能治理、措施优化与管理等步骤,其优势在于借助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及景观设计原理,将生态工程景观化。汉阳水系治理的案例表明:对城市水系而言,水环境修复措施与工程景观的同步设计较生态修复与景观的分步设计有更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以天津市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水系修复、植被修复、鸟类生境营建3个方面开展基于营建鸟类栖息地的湿地保护与修复治理工程,提出水系连通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核心净水措施、植被生境营造、生态廊道营建、特种鸟类适宜生境营造措施。目前保护区核心区恢复建设已完成,大幅优化了鸟类栖息环境。本研究对我国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研究及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对周边滩涂冲淤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杜景龙  杨世伦 《地理科学》2007,27(3):390-394
采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实施前后的地形资料,在G IS软件及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分析治理工程对九段沙(包括江亚南沙)和横沙东滩冲淤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建设6年来两岸滩涂面积增长了97 km2,其中横沙东滩优先采取了促淤工程,淤积规模较大,滩地面积累计增长了46 km2,是工程前的1.68倍;九段沙的淤积主要是受整治工程南导堤的影响,其中九段上沙及江亚南沙淤积最为强烈,工程后的面积分别是工程前的1.83倍和2.34倍。  相似文献   

5.
唐敦浩 《地理教学》2011,(12):53-55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荆州护城河水污染调查及对策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水污染及其治理的相关知识。2.通过参加荆州护城河水污染调查和讨论水污染控制对策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理调查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存储、运用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多种“知”、“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亮  徐建刚 《地理研究》2013,32(10):1792-1801
水污染是影响公众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化快速发展,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压力日趋严峻。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遵循大尺度流域水污染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GIS空间分析法和回归模型等技术方法,通过流域水污染控制处理、监测预警、监督管理、防治投入等四个方面的能力,对流域35个城市水污染防治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动力因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流域水污染防治力空间差异显著,东部平原地区污染防治能力较高,西部山区以及各子流域大部分地区防控能力较低,淮河干流及干流以南的中游区域防治能力中等偏低。②污染防治驱动力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流域内源动力,即公众教育、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子是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根本驱动力;舆论监督、外商投资等外源动力是区域水污染治理关键动力。  相似文献   

7.
城市湿地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对湿地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净化机理,包括水生植物对氮、磷、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机制。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大水患成因与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黄河水患灾害连年不断,所以,治理好黄河水患,利用好黄河水资源,建设好生态环境,任务十分艰巨。文章对黄河洪水、断流、水污染三大水患灾害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的原则、途径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作为一种土地退化的特殊景观现象,严重制约着西南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该地区的贫困程度。近年来,在国家、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的齐心合力下,石漠化治理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石漠化的总体增长趋势仍未得到基本遏制,治理形势依旧严峻。本文尝试将现有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理论、原则和途径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就目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注意事项。在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治理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治理要符合自然客观规律、经济与生态兼顾并重、因地制宜、分区域治理、技术与措施的可操作并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年的石漠化治理实践,人们摸索出了许多成功、有效的治理途径,包括生态修复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沼气工程、生态移民、草地畜牧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然而,石漠化治理过程和治理之后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补偿,生态移民的安置及素质教育,石漠化治理范围的确定,沼气池的管护、维修和改造,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牧场规模的大小、管理人员经济管理意识的培养、养殖技术的提高,"坡改梯"工程的设计、建造及梯坎的改良,"植树造林"项目中物种的选择及造林管林结合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可对长期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工湿地的水环境治理和优化技术在太湖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质优化技术在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几类常用的基于人工湿地的水质优化技术,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城镇生活污水厂水质优化技术、河道治理技术及雨水治理技术。阐述了人工湿地在太湖流域水系统优化中的应用,包括阳澄湖莲花岛生态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和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生态湿地对工业尾水的治理,2个项目水处理效果良好,达到了相应的水质要求。探讨了基于人工湿地的水质优化技术在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和优化的前景,该技术可在海绵城市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黑臭河道整治等领域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水污染控制工程费用函数研究--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西部大开发中极为关键的环节,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模型是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基础。针对干旱区的实际,根据调查资料,进行了干旱区水污染控制工程费用函数的分析计算。由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以及废水处理设施的规模、效率等对经济模型的建立都有较大影响,有必要建立干旱区水污染控制工程费用函数,以适应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水污染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这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地影响,其中,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尤为严重。从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来看,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无论是在范围、深度或程度上都在不断加大,我国迫切需要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进行治理。从法律、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高水污染的治理成效,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进行分析,介绍了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边坡失稳存在的问题。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滑坡治理技术方案,内容有桩间板工程、连接梁工程、挡土墙施工、锚杆工程。最后结合真实案例,阐述了如何提升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厘清各方环境治理减排责任,实现农业水污染减排。基于中国31省份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测算中国各省份基于生产者责任、消费者责任和收入者责任下的农业COD排放量,从区域和省份层面识别出农业水污染转移的主要路径,探讨中国各地区农业隐含水污染转移情况并提出水污染责任分配方案。研究表明(:1)农业COD存在明显的区域转移特征,在最终需求视角下,东北区域、中部区域和西北区域是三个最大的污染输出区域;在最初投入视角下,农业COD的转移主要发生在中部区域和东北区域等北方地区之间。(2)“黑龙江→广东”“河北→广东”和“辽宁→广东”是三条最大的消费侧农业COD净转移路径,“黑龙江→江苏”和“黑龙江→吉林”是两条最大的收入侧农业水污染净转移路径。(3)相较于方案A和B,方案C充分考虑作为收入者和消费者的污染责任,从整个生产链的角度更全面和科学地衡量了本地区应承担的水污染责任。建议使用科学的污染责任分配方案,加强区域间协调治理污染机制,强化不同类型地区的治理责任以减少水污染。  相似文献   

15.
滇池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点源污染是滇池污染治理与控制的重点和难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涉及了污染物来源及污染负荷估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污染物流失规律、污染控制方法及治理措施研究等内容、采用了实地考察、调查与监测、试验及模型模拟、3S及计算机技术等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今后,还应在非农业生产所致的非点源污染、完整的监测系统及集成化非点源污染模型建立、水污染总量控制管理以及政策引导、环境保护的监管与实施等方面加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潜水位煤矿区采煤沉陷湿地及其生态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潜水位煤矿区,井工煤矿开采导致的大面积沉陷积水,使原有土地变为采煤沉陷湿地。对开采沉陷湿地进行合理规划和治理,可以使高潜水位矿区在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削弱开采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时,有效地补充中国日益减少的湿地数量。探讨了采煤沉陷湿地的内涵及其在湿地分类系统中的归属,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变化过程,分别介绍了湿地公园、水产养殖、水库和污水处理等主要治理方式,以及水污染处理、水系修复与连通、基底改造、植物选择与布局和动态规划在内的采煤沉陷湿地的生态治理关键技术,为高潜水位地区生态修复和采煤沉陷湿地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董吉  刘华 《西部资源》2023,(3):121-122
本文以贵阳市南明区沙冲南路朝阳巷后山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治理工程为例,对贵阳市南明区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在对场区不同状态下的危岩单体进行建模计算、分析评价稳定性的基础上,给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河涌综合整治和污染减排是我国城市发达地区面临的紧迫任务.选择广州市番禺区污染严重的市桥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河涌综合整治和污染减排进行综合探讨.在分析市桥河流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质现状评价和污染源摸查的基础上,提出布局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和工程减排措施;认为在市桥河流域综合整治过程中除综合运用工程的、技术的、生态的方法进行整治外,还应强化环境社会学理论的运用,重点探讨政府、企业、市民、传媒等利益相关者在城市水环境污染与治理中的角色、作用及相互之间的互动与整合,为城市重污染河涌综合整治和流域水污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丹巴滑坡的位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位移资料可为分析滑坡运动规律、发展趋势和预测预报提供依据。通过对丹巴滑坡治理过程中滑坡前部、中部和后部的位移监测资料分析,滑坡位移速度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位移速度增加阶段和减少阶段。分析了各部位的各个阶段运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各部位位移速度在增加阶段和减小阶段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拟合,表明滑坡在位移速度增加阶段具有相似的运动特征,拟合方程都较好地符合指数方程,而在速度减小阶段受治理工程的影响差别较大,拟合方程分别为对数、线性和指数方程。以监测数据的初始值和累计最大值,利用Lo-gistic模型对各部位的累计位移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拟合程度较高,表明丹巴滑坡在治理过程中的整个累计位移较好地遵循Logistic增长过程。从位移监测资料可以看出,滑坡治理工程有效地控制了滑坡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喻远 《热带地理》2012,32(1):22-31
在对珠江广州段与东江、西江、北江的部分地段及广州市水务局、猎德污水处理厂、猎德村居民和英国泰晤士河等实地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珠江广州段近年污水治理与泰晤士河伦敦段两次成功治理进行比较、综合分析,提出制度能力对中国水污染治理的作用与意义.制度能力是针对解决某一具体事物而综合相关各个层面因素形成的能力.文中从规划、科研、体制、公众参与、立法五个方面总结了伦敦的经验,以期为广州治水提供借鉴.分析了广州治水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包括地方政府权力过大,以GDP为政绩的最主要考核指标,体制上有缺陷(多头管水,各主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