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径尾岩体稀土含量(REO)0.022%~0.091%,平均0.038%,略高于广东省燕山三期侵入岩的稀土元素丰度(327.63ppm)。岩体风化强烈,形成1m~30m风化壳,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赋存于风化壳中。  相似文献   

2.
竹山背—章车水地段稀土矿矿体赋存于印支期第二阶段粗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龙华山岩体)风化壳中,岩体风化壳的第二层全风化带和第三层半风化带是本区稀土矿的主要控矿层位;内生作用和外生作用共同结果是该区稀土矿的成矿机理,通过2018年施工的25个钻孔大致圈定该区稀土矿体,进而预测该区稀土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裴太昌 《热带地理》1994,14(1):51-55
本文根据稀土微肥在各类农作物大面积喷施所取得高产优质效益的试验资料,分析了粤北丰富的花岗岩风化壳型稀土矿床易被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认为粤北稀土微肥资源具有开发前景,特别是在土地生产潜力低下的石灰岩农业类型地区推广应用,具有使山区脱盆贫致富的现实意义,笔者建议组织有关部门,开创稀土微肥化学工业,为大农业的丰收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平远县圣功寨稀土矿区位于永梅—惠阳凹陷(Ⅲ6)、永梅凹褶断束(Ⅳ8)北侧广东省与江西省接壤处附近的广东省境内,南岭纬向构造东段与永梅凹褶断束的北北东向鹧鸪隆断裂带下盘,为一座中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床,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本文分析了该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矿区采矿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白彦敖包南山萤石矿通过详查工作,查明矿体特征、赋矿层位、控矿因素等。圈定8条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及窝状产出,围岩为华力西晚期中粒花岗岩(Pγ),呈断层接触关系,界线较清楚。矿体赋存于华力西晚期的中粒花岗岩(Pγ)的北西向构造裂隙中,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6.
广东十字路锡多金属矿位于广东莲花山深断裂带中,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通过在矿区开展地表、槽探等工作,发现了两条锡矿化体和两条铅锌矿带,其中Ⅰ、Ⅱ号铅锌矿带为该区最主要的矿脉带,赋存于早白垩世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上侏罗统热水洞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破碎带中,属于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7.
大西沟金矿床赋存于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小南沟金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东灯笼素混合花岗岩,是寻找绿岩型金矿的有利地区,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甘肃金塔县北河湾地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分析,基本查明了北河湾饰面用花岗岩矿床赋存于华力西期中期侵入的中-粗粒花岗闪长岩岩体,矿床类型属于岩浆岩型饰面用花岗岩矿床。矿床控矿条件主要表现在与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岩浆侵入活动为区域矿产的形成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加里东、华力西期均有侵入岩产出,以华力西中晚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与区域成矿最为密切,形成了岩浆岩类饰面用矿床。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云南省的腾冲地区,保留罕见的火山、温泉、湿地共存的自然景观。火山位于梁河县境内,有97座火山体,其中火山形态保存完整(有火山口、火山锥)的有25座,火山锥类型多样。腾冲火山熔岩构造景观主要有熔岩空洞、熔岩塌陷、熔岩流动和原生节理构造;火山碎屑岩可见熔集块岩、熔角砾岩和熔结凝灰岩。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东部中侏罗世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侵入岩带、额尔古纳侵入岩带及阴山—燕山侵入岩带。其中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总体属铝饱和型,高钾钙碱性系列。总体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铕总体上显示弱亏损。二长花岗岩总体属略富碱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总体为轻稀土富集型,铕强亏损。二长花岗斑岩属钠质类型,总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属轻稀土富集型。正长花岗岩总体属富硅、钙,高钾钙碱性系列;轻、重稀土的分馏程度较低,且发育强烈的负铕异常。碱长花岗岩、花岗斑岩总体属富硅,高钾钙碱性系列。轻重稀土的分馏程度较低,发育较强的负铕异常。该期侵入岩总体为S型,少数为I型。表现出兼具大陆弧花岗岩(CAG)、大陆碰撞花岗岩(CCG)与后造山花岗岩(POG)的多重构造环境的特点[1]。  相似文献   

11.
陡坡钼矿床是一新发现的中型钼矿床,该矿床赋存于早白垩世灵山超单元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内侧,矿化类型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矿床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次为磁黄铁矿、斑铜矿等。灵山超单元花岗岩岩石类型属高硅富碱钙碱性(偏碱性)系列,SiO2含量72~77%,K2O+Na2O总量大于7.9%,K2O/Na2O大于1。矿床的围岩蚀变叠加组合主要为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组合、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组合。该矿床属中高温热液斑岩型钼矿床,结合岩浆岩特征,成矿作用于与岩体关系密切,并可能受幔源岩浆混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太后庙稀土矿区地层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嵩山地层小区,区内构造较为简单,石秤花岗岩体产于嵩山复式背斜南翼,在区内分布较广,主要为石秤钾长花岗岩体岩脉及小岩株和辉绿岩脉。区内发现共圈定出48条碱长花岗岩脉,脉体规模大小不等,属于轻稀土富集型碱性花岗岩矿床,在该区找矿方向主要是寻找碱长花岗岩脉。伽马场高背景值、岩性、地表、岩浆岩等找矿标志明显,以后应进一步加强对碱长花岗岩脉的形成机制研究,扩大找矿远景。研究结果为以后的地质勘查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索纳嘎银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斑状细粒花岗岩体与下侏罗统红旗组地层接触带。主矿体1条,即1号矿体。矿体受NEE走向平行裂隙控制,矿化类型为交代——充填型。矿体切穿红旗组地层和斑状细粒花岗岩体,倾角较陡。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走向NEE,倾向北西,倾角45°~70°,矿体向南西方向侧伏,侧伏角55°。矿化富集规律为:岩体接触带凹陷部位矿化富集,控矿裂隙延走向凹陷部位矿化富集,控矿裂隙倾角由缓变陡的部位矿化富集。根据矿体产状规律及矿化富集特征推测,矿区西南方向(8线以西)深部(海拔400米以下)是深部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4.
隆昌地区的白音高老组火山岩主要由流纹岩、流纹质含角砾弱熔结凝灰岩以及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组成,岩石SiO_2含量较高(76.96%~80.2%),富碱(Na_2O+K_2O=0.06%~7.59%),Al_2O_3(11.49%~14.67%)含量较高。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综合考虑其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推测该区白音高老组火山岩来源于地壳物质的熔融,形成于大陆板内造山带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5.
额济纳旗乌珠尔嘎顺铁矿位于中奥陶统咸水湖群火山岩组与石炭纪二长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矿体总体产状和接触带产状一致,赋存于接触带上的石榴石矽卡岩体及其附近二长花岗岩体中。石炭纪二长花岗岩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物源,北东向的断裂构造为成矿热液提供了通道。本文是在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其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6.
布敦花矿区内矿床类型有热液脉状类型和细脉浸染型(斑岩型)两类。热液脉状矿床分布于布敦花岩浆杂岩体北侧外带孔雀山矿段,赋矿围岩主要为角岩化的变质砂岩、板岩、黑云母角岩以及闪长玢岩等。矿体以不规则弯曲的脉状为主,在大脉旁侧围岩中有广泛的网脉状矿化。矿脉自南向北近于左列雁行排列。斑岩型矿床赋存于布敦花岩浆杂岩体南翼内带金鸡岭矿段,矿化面积较大,矿化分散,矿石品位相对较低(Cu一般在0.2%-0.7%),矿体埋深通常在250-300 m。主矿体赋存于隐伏的斜长花岗斑岩岩体顶部起伏界面之外接触带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及中侏罗统万宝组地层内,矿化受斜长花岗斑岩形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托整装勘查区典型矿床研究和大比例尺专项地质填图等工作,对巴根黑格其尔铅锌矿床进行了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并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成果表明,矿床为一赋存于早二叠世大石寨组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中的矽卡岩型矿床,其成矿地质体是闪长岩,成矿构造为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以及叠加其上的NE向断裂构造,铅锌矿化和围岩蚀变在平面上均具分带特征,矿床深部及外围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毛呼都格矿区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石崩断裂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元古界长城系白云鄂博群尖山岩组(Chj)钠长黑云阳起微晶片岩中,矿区内构造以单斜构造为主,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9.
该矿床是近几年来在南岭地区开展矿产地质远景调查时发现,经普查、详查工作,现为大型钨钼矿床。项目成因类型被列入湖南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6年来的四大找矿新类型突破之一。矿床位于寒武系香楠组地层与印支期花岗岩接触带内带,受近东西向构造断裂控制,矿(化)体中含矿石英脉发育,当含矿石英脉达到一定密度时,则形成矿体。矿区矿床成因类型为高温岩浆热液充填—石英脉型(细脉带型)钨钼矿床,是湖南省首次发现大型的该类型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对周边寻找相同类型矿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查干哈达庙铜矿床处于古亚洲成矿域。铜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上石炭统本巴图组下部流纹质凝灰岩、凝灰质板岩中,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矿石具有条带状、层纹状构造,矿石中主成矿元素为Cu,伴生有益元素为Au、S、Pb、Zn。矿床矿石硫铅同位素分析显示,矿石金属硫化物的δ34SV-CDT值分布范围为2.8‰~3.4‰,均值为3.1‰,变化范围较窄,硫具有上地幔(或地壳深部)来源特征,属深源硫。矿石铅同位素组成较为集中,206Pb/204Pb为18.085~18.132,207Pb/204Pb为15.507~15.534,208Pb/204Pb为37.883~37.982,具有上地幔及地壳深部(或壳幔混合)来源特征。硫、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矿床类型属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VMS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