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汞的污染已经引起地学和环境工作者的关注,尤其是作为全球两大汞-锑矿带之一的我国西南地区.近年来,我们系统研究了西南地区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向大气的排汞通量、土法炼锌和土法炼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规模汞矿开采造成的环境汞污染、高汞背景和多汞污染来源地区水库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无论自然过程还是人为活动,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省是全球大气汞的重要释放源;矿业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汞污染,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这一地区的新建水库是汞甲基化的重要场所,对生态环境有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秦岭地区为我国重要汞锑成矿区之一,其中可划分出6个成矿带,10多个矿床。不仅资源潜力雄厚,矿石品位一般较富,加工性能好,而且蕴藏量集中。本文在综述汞和锑的用途、对市场供销趋势和秦岭汞锑资源的分布、远景及矿石质量评述的基础上,就其开发利用提出一些认识和建议,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一、汞和锑的用途汞是人类应用较早的金属。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已开采利用汞矿,湖北考古发掘的商代盘龙城遗迹资料记载用珠砂作绘画棺廓外壁图案的颜料。国外在公元前4世纪开采利用西班  相似文献   

3.
凭经验确定的汞和金在成矿带、矿区、个别矿床范围内,以及在许多矿物中的共生,显然是由于这两种元素具有近似的物理参数和共同的迁移途径与方法造成的。金和汞的成矿作用在空间上的吻合导致形成综合性的金-汞矿床,金-汞矿床是在检查了正在开采或者暂时停产的汞矿床,以及研究较差的汞矿点后才得以发现。综合性矿床特征是含细分散金和具有金汞比值由1:2至1:10的矿体多。根据地质构造位置和成分,综合性金-汞矿床可以分为两组:诺克斯维尔型和卡林型。  相似文献   

4.
赤峰市莲花山金矿区南部为大片风积黄土覆盖区,壤中气汞测量圈出了许多气汞异常,其中在已开采的4号、5号金矿脉上,气汞异常的形态、规模和强度都较好地反映了矿体的产状和规模。新的工业金矿体的发现,更加证实了壤中气汞测量找金矿脉的有效性。通过壤中气汞异常的评价,认为4号矿脉的北部,5号矿脉的南部,Hg2号异常的南部及Hg3号异常的深部有较好的开采远景,而41号、15号、20号石英脉则无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5.
受历史汞矿开采活动影响,万山汞矿区稻田遭受了严重的汞污染.为了查明万山汞矿区稻田土壤的汞污染现状以及评估其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系统采集了受汞矿区影响的五条主干河流沿岸稻田土壤进行汞含量分析,评价总汞和甲基汞污染程度及其生态风险,并与2008 年以来该区域稻田土壤汞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稻田土壤的总汞含量为0.21...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华南存在大量的钨锡矿山,钨锡矿区矿石组分中常伴生汞元素,勘查工作者常常利用汞气测量的方法进行找矿。汞元素在矿山开采、选矿和冶炼过程中伴随废渣、废水和粉尘被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经过日积月累形成汞污染。另一方面,矿山往往与小城镇和农业区交织在一起,汞的污染来源较为复杂,既有矿山污染,亦有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汞元素由污染的土地、农田土壤进而转移到农作物中。众所周知,汞污染具有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的特点,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当其积累到一定的浓度时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  相似文献   

7.
我国汞矿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为稀少而重要的有色金属.全球汞资源量约为七十万吨,目前探明保有的储量约十七万吨.由于汞的稀少和有重要用途,因此有的国家称它为稀有金属或战略金属.长期以来,汞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随着汞矿的大量开采,我国汞资源逐年减少.鉴于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的特殊性和汞矿重要用途的不可替代性,对于我国的汞矿资源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既为当前着想,更有长远考虑,进行这样的研究与论证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朱湘 《江苏地质》1990,(1):43-44
汞气测量方法在寻找隐伏矿床和断裂构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能否利用汞及其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寻找地热资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80年代起,我队应用井水测汞方法配合江苏省地矿局第一水文队在南京市进行了地热普查测汞试验。本文着重就井水测汞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经验表明在成矿带、矿区、个别矿床范围内联合找到汞和金以及一系列矿物,很明显,这些元素具有相近似的物理参数和共同的迁移途径、方式。金和汞成矿作用空间并存,导致形成金-汞矿床综合体,由现代开采检查或矿床成矿规律及汞的成矿现象的粗略研究结果可能发现这些综合体。综合矿床矿体参数的最大特征是具有细粒分散的金和金  相似文献   

10.
煤中汞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采自贵州省二叠系龙潭组煤层的 32个煤样进行了连续化学浸取实验研究 ,并利用重液分离方法 ,将另外 8个采自同一地区的煤样按密度从 1.4至 2 .8× 10 3kg m3分成 10个密度段。通过测定化学浸取过程主要矿物组成的变化及汞的浸取量 ,对比研究各密度段分样中矿物组成和有机质含量与汞含量间关系 ,得出煤中汞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 ,煤样黄铁矿中汞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研究表明 ,当煤炭被开采堆放到地表后 ,煤中大部分汞可以被酸性矿井水带入环境中 ,这一环境污染问题应予以重视。在洗煤过程中 ,平均 5 1%的汞可以被脱除。因此 ,提高原煤入洗率可以有效地降低煤中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冷原子吸收法已广泛应用于测定岩石和土壤中微量汞。Kakot对无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汞,作了较全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12.
鲁西南地区红层软岩水岩作用特征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鲁西南各断块盆地中广泛分布有侏罗、第三系的紫红色、杂色砂砾岩,岩石呈固结半固结状态,遇水后发生渗透、膨胀、崩解和软化等失稳现象,对煤矿建井及煤矿开采带来重大威胁。本文采用X衍射仪、扫描电镜、压汞仪及液压伺服机等手段进行了红层软岩的物质组成、微孔结构及渗透性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红层软岩的渗透机理及遇水失稳机理,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工程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3.
XG-7Z塞曼测汞仪介绍及痕量汞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蒸气及其化合物在地质构造、金属矿床、污染源及古墓和古遗址等处相对富集形成汞气晕,利用汞的特性,进行汞量测量,开展地质构造、矿产勘查、污染源的圈定等方面的研究,使其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笔者对方法、仪器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并详细讨论各种样品中痕量微量汞含量测试方法及应用效果。针对汞分析前处理操作繁琐、重现性差的问题,提出了直接测汞法测定固体粉末样品中汞,该法样品无须进行处理,含汞废气经吸收剂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且不需任何化学试剂,对人体无伤害。  相似文献   

14.
汞的稳定同位素分馏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汞是唯一能够以气态单质形式进行长距离传输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其环境行为和健康危害受到广泛关注.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汞稳定同位素技术为研究环境中汞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以及相应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了新的视野.汞同位素是自然界中唯一表现出多种显著非质量分馏(MIF)的独特金属同位素体系,对汞同位素的研究一直偏重应用,而对其分馏机理的认识十分有限.本文从汞稳定同位素分馏理论、分馏实验研究和实际环境过程的汞同位素分馏三方面系统阐述了近十多年来关于汞同位素分馏机理的研究成果、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尽管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无机汞的光化学氧化还原和甲基汞的光化学降解是环境中汞同位素MIF的主要产生机制,然而MIF程度和方向的影响因素还不完全清楚,其量化理论还未完全建立,实际环境过程中的分馏机理研究还相对缺乏.未来需要结合理论和实验研究进一步明确大气、陆地、海洋、极地、古环境等实际环境体系中的汞同位素分馏机理,进而拓展汞同位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汞是银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比银铅都重,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汞常温下即可蒸发,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剧毒(慢性)。汞使用的历史很悠久,用途很广泛。在中世纪炼金术中与硫磺、盐共称炼金术神圣三元素。面对日益严峻的找矿形式,以卡林型金矿为例,通过对老汞矿区或者已探明低储量汞矿的多金属探查为找到金、砷、锑等多金属矿床做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汞,作为最危险的污染物之一,其高毒性、长期存留、易生物富集等的特点使得如何消除汞污染,特别是含汞废水的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由于离子交换、膜分离等去除水中汞的技术具有效率低、成本高等特点,吸附法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2]。蛭石等黏土矿物作为一种良好的吸附材料,由于其分布范围广泛、价格低廉、高比表面积和离子交换性能等特点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利用汞与-SH和-NH2基团强的亲合性,选用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巯基乙胺(MEA)  相似文献   

17.
甲基汞是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毒性最强的汞化合物之一.在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由于甲基汞具有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的特点而特别受到关注.无机汞可以在生物和非生物甲基化作用下转化为甲基汞,导致毒性增强和对生物的危害加重.汞的甲基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pH,温度,DOC,细菌活性等.汞甲基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沉积物的表层,且由于该处微生物活性最强,汞甲基化速率最快.沉积物是水体甲基汞的一个源.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应用壤中汞气测量在512、513等铀矿区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但在投入大面积生产时就显出了野外采样工具笨重和方法的有效灵敏度低等弱点。钋法找铀矿已在生产中较为广泛的应用。能否用钋法副样进行土壤汞量测量(简称土壤汞法)?土壤汞法能否反映深部铀矿信息?这是生产中提出的问题,需要通过试验解决。为此,我们从1982年至1983年先后在513和510两个矿区进行了此项试验与应用的研究工作,并已取得较好的成果。本文就其主要成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湘黔汞矿是我国产汞最富和开采最早的地区。其地質情况早经許多地質学者加以研究,一般論述較为詳尽,但对汞矿床的構造控制,論述的尚感不足。众所周知,一般具有工业价值的汞矿床,都是低温热液矿床,矿物成份簡单,所以划分汞矿床工业类型的主要基础是構造关系和矿床形态。而矿床形态主要又受構造控制,其关系甚为密切。因而笔者拟根据兩年来在湘黔汞矿工作中的体会,分为以下五个部份加以简单的說明。錯誤之处,希同志們多加指正。  相似文献   

20.
汞作为一种重要的成矿元素,广泛分布于不同地质体中,并参与成岩成矿作用.随着质谱技术的飞跃发展,汞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引人瞩目的进展.汞同位素被广泛地应用于示踪地球表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汞污染等.近年来,汞同位素又被应用于揭示行星的演化过程、识别地质历史时期大火成岩省及示踪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