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12月18日至22日在武汉召开了“重力学术讨论会”。由于中国地震学会和武汉地震所的积极筹备,广大地震工作者的热情支持,会议圆满结束。来自地震战线20个单位的5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文章摘要48篇,会上宣读了32篇,包括流动重力观测研究、固体潮观测研究、计算机处理、震例总结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15日,湖北省地震学会在长江科学院组织召开了湖北省工程结构抗震技术研讨会。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满作武院长、长江科学院汪在芹副院长出席了会议,汪在芹副院长代表长江科学院在会上致辞。长江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湖北省地震局、武汉大学、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计院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5.11.3—11.9在武汉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单位104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和邀请报告127篇,以大会与小会相结合的方式交流了100篇。会议交流的论文内容涉及日地空间物理的各个领域,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来看,都比前几次的日地空间物理会议有了较大的提高,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近年来在日地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  相似文献   

4.
方熠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2):295-295,310
2004年6月7日至6月11日,第一届《国际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会议》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长江水利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美国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学会和长江大学协办.大会主席为中国地质大学王家映教授,执行主席为来自美国的XIA Jiang—hai博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于晟教授.大会名誉主席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刘光鼎院士.这是近年来在中国召开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环境和工程地球物理学术会议.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法国、日本、韩国、瑞典、泰国和中国及香港、台湾等共1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科学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110多篇论文和摘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会于10月13日到17日在武汉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130个单位607人,这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自1947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夏国治、副理事长曾融生、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许厚泽主持了会议,湖北省、武汉市领导对会议十分关心并到会祝贺。 会上,夏国治副理事长向大会作了《当前工作和今后任务》的报告,曲克信秘书长作了  相似文献   

6.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今年8月8日—13日在兰州召开了全国Ⅱ类基准地震台站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Ⅱ类基准地震台站的代表,和今年4月未参加武汉会议的部分全国Ⅰ类基准地震台站的代表,以及黑龙江、甘肃、云南、四川、山东、新疆、内蒙等省(区)地震局的台管部门代表,还有特邀代表共八十八人。国家地震局顾问袁维丹,甘肃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尹之席,局长郭增建,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汪伟林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梁中庸  相似文献   

7.
第五届计算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15—18日在武汉举行。到会代表39名,他们分属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石油工业部、高校系统等35个单位。会议收到论文35篇,大会宣读29篇,会议由计算地球物理专业组组长陈运泰研究员主持。  相似文献   

8.
全国参加国际地震、地磁资料交换台第四届(一九八二年度)评比会暨工作会议于四月十二日至十八日在武汉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测震基准台和17个地磁基准台的代表,以及各省、市(区)的台站管理工作人员等,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等有关单位的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陈鑫连同志和湖北省地震局负责人朱煜成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我国地震工作的老前辈秦馨菱教授和谢毓寿教授应邀出度了会议并做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9届重力学与固体潮及重力仪器暨中国测绘学会1998年重力与地球形状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12月20-23日在福建厦门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解放军郑州测绘学院及总参测绘研究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16个单位的3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重力与固体潮专题组主持。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厚泽院士作了题为《大地重力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的特邀报告,介绍了近两年来国内外在地球重力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进展和发展趋势,阐述了6个热点问题:1.围绕…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于1984年5月8~13日在武汉召开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方法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学术讨论会的概况。有5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本文着重介绍了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和会上宣读的主要专题报告的内容。与会者认为“三论”用于地震前兆的研究和地震预报的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地震局于一九八五年三月廿五日至廿六日在武汉召开了验收会议,对武汉地震研究所筹建的“激光测量仪器研制及标定实验室”和“重力仪研制及标定实验室”进行了验收并通过相应的验收报告。 这两个实验室是一九八○年提出的国家地震局的重点科研项目,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于去年底基本建成。实验室总体布局科学、合理,设计基本符合精密激光测量仪器和重力仪器的检验、标定要求,设备比较齐全,初具规模,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有些设备和测试手段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年会于10月13—17日在武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30多个单位的607名代表。这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自1947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性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夏国治、副理事长曾融生、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3.
<正>继第一届中俄地震监测预测学术研讨会(2013年10月·武汉)之后,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和欧美同学基金会协办的"第二届中俄地震监测预测学术研讨会"(Second Sino-Russian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于2015年5月18-19日在武汉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涉及地震前兆监测、地震预测、地震机理、地震区划和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共有44篇论文在会上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于1990年10月13—17日在武汉召开。代表来自全国130多个单位,共607人。其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达231人,占与会代表的38%,给会议增添了活力。会议共收到论文720余篇,其中441篇刊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0)》;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还为会议专门编辑印刷了论文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二届全围地震工程学术会议”于1987年11月9日至14日在武汉举行。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地震工程界的学术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有关地震和抗震防震的科研、设计、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共92个单位的235位代表。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工程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共召开国内学术会议4次,国际学术会议1次。本文除简要介绍了各次会议的概况、主要内容及学术进展外,还较详细地介绍了1990年10月13—17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国家地震局于1990年8月17—18日在武汉召开 DZR-Ⅲ型厘米级卫星激光测距仪鉴定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所属有关单位上海天文台、上海光机所、长春人卫观测站、云南天文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还有机械电子工业部1411所、国家测绘局测绘研究所、总参测绘局测绘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以及华中理工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共40余人。国家地震局邀请了8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组成 DZR-Ⅲ型厘米级卫星激光测距仪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天文台台  相似文献   

18.
《地球物理学报》编辑委员会于1990年10月14日在武汉举行了本届的第二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出席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会的编委们,即:主编刘光鼎,副主编黄绪德、李钧,编委(以姓氏笔划为序):王妙月、王懋基、肖佐、言静霞、汪集旸、何樵登、胡友秋、赵明昌、袁学诚、徐文耀、程方道、管志宁,有的编委如李幼铭、杨文采因在年会的专题会场主持会议而未能到会,部分编委因公请假。参加会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17—22日,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俄空间天气研讨会在上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206名,其中来自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等23个单位的代表177名,29名国外代表分别来自俄罗斯、日本、挪威等8个国家,共宣读论文208篇。  相似文献   

20.
强震观测工作是地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交流和俭查1989年强震观测的工作情况,加强今年重点地震监视区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强震观测的有关管理制度,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于1990年5月6日至5月9日在江苏省无锡地震科技交流培训中心召开了强震观测工作会议。江苏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新疆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武汉地震研究所、地球物理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工程力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