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地震构造与地震危险性国际讨论会”概况陈运泰,高文学(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李京(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东南亚地震构造与地震危险性国际讨论会”于1994年1月27日至2月4日在越南河内举行。会议由越南国家科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地震》1982,(6)
北京八宝山断裂带活动性问题,是地震工作者及广大群众都很关心的问题。最近,国家地震局邀请了在这一地区从事多年地震地质工作的北京大学、河北地质学院、地质部全国资料局、北京水文地质公司、北京矿务局、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等单位的科学工作  相似文献   

3.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与宁夏地震队联合举办的“1920年海原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5月4日至12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物探大队、辽宁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等十三个单位参加过海原大地震现场考察的同志。国家地震局负贵人丁国瑜同志、地震出版社曹可珍同志及《地震地质》编辑部出席了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震科学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从1983年开始,国家地震局组织全国地震系统的精锐科技力量编制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为总结前阶段编图工作经验和布署下阶段工作,国家地震局在广州国际地震区划学术会议之后于1987年12月12日至16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了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第二次编图工作会议。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葛治洲副司长主持,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主编高文学同志在会上作了编图工作报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深源震区观测研究课题论证会于1987年7月22日在吉林市召开,29日在延吉市结束,历时八天.吉林省地震办副主任李继泰、东北地震监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心同先后主持会议并讲了话.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有关部门、研究单位,东北地震监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地震办和有关院校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领导同志共四十余人.国家地震局顾问,中科院学部委员丁国瑜同志,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刘若新同志,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马宗晋同志,国家地震局地震技术专科学校校长朱凤鸣同志等出席了会议.吉林市和延边州政府的领导到会接见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6.
第五届国际地震区划会议在法国尼斯召开高孟潭,叶洪(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陶夏新(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第五届国际地震区划学术会议于1995年10月17—19日在法国尼斯召开,来自35个国家的342位地球科学家、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7.
1985年10月17日至21日,国家地震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地震综合预报清理工作成果汇报总结会议”。地震综合分析预报清理研究是国家地震局1983年开始组织的地震前兆研究重点攻关项目之一,由分析预报中心牵头,17个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参加。在国家地震局领导下,由于各地方地震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225名参加者的共同努  相似文献   

8.
《地震工程学报》1980,2(S1):1-3
全国地震短临预报邀请座谈会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在西安召开。这次会议是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陕西省地震局受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委托发起的。  相似文献   

9.
1.会议概况及背景 为交流全国地震区划科研新成果,增进国际科学家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促进我国新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工作,由中国地震工程学家发起,国家地震局组织的国际地震区划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6日至10日在广州市召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所名誉所长刘恢先教授主持了会议,国家地震局周锐副局长和广东省黄清渠副省长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国的外国学者和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地震模式识别交流讨论会”于1984年12月4日—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系统及其他有关方面共15个单位41人参加。其中13名代表在会上宣读了有关模式识别、模糊数学等方面的论文共23篇,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陈颙到会并讲了话,还向会议赠送了礼品。宣读的模式识别方面的论文主要涉及地震危险区划、地震活动性的异常标志、中强地震的发生时间、地震的触发因子和地震前兆的综合判别等方面的问题。与会代表认为,模式识  相似文献   

11.
作者简介黄德瑜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究员.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主要从事地震学、地震活动性及中长期地震预报方法研究.中国地震学会会员.李强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毕业.曾从事地...  相似文献   

12.
《地震工程学报》是由原《西北地震学报》改刊而成。《西北地震学报》创刊于1979年,由原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现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联合陕西省地震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青海省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第二测量大队(现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共同主办,可谓名副其实的"西  相似文献   

13.
81年11月2日下午,山西省地震学会和山西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学术报告会,请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马杏垣教授和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刘光勋副研究员、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张步春副研究员做学术报告.马杏垣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地球科学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响应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广东省防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于今年世界第一个减灾日(10月10日),在深圳市举行了地震应急预案讨论会。会议代表来自广东省内19个市、有关厅(局)和部队,共80余人。国家地震局震防司副司长王国治高级工程师、四川省地震局局长罗灼礼研究员,和国家分析预报中心傅征祥副研究员等,应邀出席了会议。 目前,人类减轻地震灾害有三大对策:地震预报对策、地震工程对策和地震社会对策。编制地震应急预案是地震社会对策的重要一环,是发挥政府在减轻震害职能作用的具体措  相似文献   

15.
1995年7月9日青海共和5.3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董积平(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主题词青海,震源机制,共和1995年7月9日23时56分,青海共和发生了MS5.3级地震。经国家地震局定位及甘肃省地震监测台网测定,该次地震的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地震预报实验场工作,加强地震预报研究,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办公室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辑室联合组织的《地震实验场与地震预报译文集》将于1987年年底前出版。该专集由《世界地震译丛》编辑部编辑,组织选译了美、苏、日、希腊和土耳其等国的地震  相似文献   

17.
前言     
国家地震局于1990年6月邀请部分专家对我国地震工作的结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讨,并对在减轻地震灾害中政府的作用及国家地震局的主管职能进行了分析。经过反复讨论及多次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了地震减灾工作框图。国家地震局于今年7月下旬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了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综合防御对策研讨会,甘肃、辽宁、河北、宁夏、青海、内蒙、山西等省、自治区的政府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方樟顺局长在会上做了讲话,指出了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意义及主要途径。他说:“我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和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山西省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贯彻《科学期刊管理办法》以及国家科委有关文件精神,国家地震局于1992年5月26日至30日在沈阳召开了“首届全国地震科技期刊工作会议”。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专程到会讲了话,并做了题为“地震科学研究与地震预报”的学术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开展地震对策研究,并迎接将于198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地震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6年10月7日—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全国大震对策课题协调会,其中包括城市地震对策、工程地震对策、特大地震对策和地震社会学等项课题。参加会议的有天津市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沈阳市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天津市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