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吉林省地震局前兆台网中心的软硬件构成、数据库设计、前兆台网中心的运行以及数字化前兆资料的管理,并对数字化前兆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FHD-1型质子核旋磁力仪无补偿电流输出;RS-232C总线隔离驱动器(光隔副侧)引起的数据通信时好时坏;水位、地热数据不能调收;气氡、氦仪器无故障死机等故障的检修方法,对有关的电路及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以实例对这些故障的检修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检修方法、步骤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吉林省地震局依托成熟的地震前兆数字化观测技术,采用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共享平台,建成地震前兆观测系统,使吉林省前兆观测在环境条件、观测设备、测项结构、台网布局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观测技术和数据通信手段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提高了观测方法的综合性、数据应用的及时性和共享性。  相似文献   

4.
以张家口前兆台网分中心,怀来地震台地震前兆数字化观测工作流程为基础,针对数采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规范和分析,应用计算机技术和B语言编程,方便快捷地实现电压检测,超量程预警,钟差检测,文件点名,数据备份及水位数据解码等,使日常工作自动化、模式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介绍了成都市的地震监测工作状况。在“九五”、“十五”期间,成都市加大了对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先后建成了成都市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含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和成都市数字电磁波观测台网,改造了成都市地震监测中心。根据成都市现有地震监(观)测能力,“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加强成都市的地震监(观)测工作,从防震减灾的角度提升成都市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地震前兆数据一直是地震分析预报必不可少的重要数据资源。随着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站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开展,地震前兆模拟记录将逐步被数字化记录所取代。我们结合数字化技术改造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网络关系数据库模型构造了辽宁省数字地震前兆数据库。该数据库直接面向整个地震系统,为地震预报提供详实的数据服务和先进的研究手段。本文对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总体设计及数据共享服务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以数字观测地震前兆数据的传输,处理,入库和服务的流程为基础。研究实现了前兆台网中心对前兆数据的自动传输,入库和管理,减少了人为干预,有效地提高了前兆数据处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胡先明 《四川地震》2001,(2):42-44,39
石棉川-02井系国家基本井,其井水位观测值对附近区域内的地震有比较敏感的前兆反映,在进行地震前兆数字化技术改造后,处于试记和调试阶段的LN-3型数字水位仪,记录到了一些地震前兆信息。LN-3型数字水位仪与SW40-l型浮子式机械水位仪相比,不仅信息传递快,而且记录了更丰富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日常工作管理软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日常工作管理软件是天津市地震局区域前兆中心和台站日常工作核心软件之一.首先分析了软件的层次结构及数据流程,然后从台站应用模块、文件汇集、数据检索、数据入库、文件分级保存、日志管理、数据绘图、数据质量监控、数据库管理维护、数据报表、数据报送共11个方面介绍了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对软件研制采用的关键技术、应用情况予以阐述说明.该软件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前兆台网的日常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连地震台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电源和避雷的改造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11.
雷电危害是影响地震台站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台站进行雷电防护具有重要意义。从讨论雷电对地震台站造成的危害出发,分析雷电入侵地震台站前兆设备的途径,阐述综合防雷系统的构成与基本要求,从配电系统、通信和信号线路、地网改造、线路电磁屏蔽等多个方面提出地震台站防雷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减轻雷灾损失,特别是减轻雷电对地震观测技术系统仪器设备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数字化地震观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 我国模拟地震观测台网的发展公元132年,东汉太史令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并测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一次地震。这说明该仪器能测定地震的方位,张衡本人懂得地震振动从震源向外传播的道理。震源传播的概念直到1500多年后英国人才提出来,又经过了200多年才发明出近代地震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地震观测同样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帝国主义在中国先后建立了20多个地震台。日本在台湾建立了16个地震台;法国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地震台;俄国和…  相似文献   

13.
14.
山东省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通过验收后,面对集系统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地震数字化前兆台网技术保障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数字化前兆仪器的特点,提出了建设地震前兆设备技术保障体系的观点。利用本省数字化前兆台网建设的有利时机,有计划地培养一支技术保障队伍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5.
16.
日本学者山崎根据压电效应制作了一种高灵敏度的可变电阻计,在东京附近用67赫频率对电阻作了十多年的观测。观测资料清楚地显示出固体潮和与强震同步的电阻值突跳,有时在地震前(3—4小时)还出现短临电阻变化。这种变化具有“放大”效果,其电阻的相对变化Δρ/ρ比附近石英应变计记录的地壳相对变形量ΔL/L 大致高10~4倍。山崎等人认为这种“放大”作用是由于多孔的火山砾凝灰岩具有非常高的压电灵敏度所致。文章对此分析了湿饱和岩石中一些异常压电现象的性质,对  相似文献   

17.
"九·五"期间,陕西省地震局对周至深井进行了数字化改造。该项目于2001年底通过验收,于2002年元月开始投入正式运行。从正式观测至今,周至深井的数字化公用设备一直正常运转,保持着近100%的运行率。笔者认为,保证前兆数字化观测设备正常运转,要有可靠的接地系统,合理的供电系统,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较强的工作技能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张家口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构成、连接、数据的流程等。台网中心的投入运行,使前兆信息监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高采样率带来的地球物理、化学场的高频变化信息,为地震短临跟踪预报和开发新的地学科研思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简要地介绍了地震数据国际交换试验系统和台站地震数据实时采集传输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特性与功能、地震数据数字化及实时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20.
对新疆数字化地震前兆数据的安全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任何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的可能,讨论在灾难性数据发生时,第一时间内恢复数据的可行方案,降低数据丢失或损坏造成的影响,为新疆数字化地震前兆数据加上多重安全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