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4年, 当我作为赵九章先生当年接收的4个研究生之一(其他3位是钱家栋、胡友秋和汪宏七)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时候, 与以往不同的是, 我和其他同届研究生一起, 被安排到刚刚成立的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大学合办的研究生院, 开始了一年的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 于是, 我们戴上了中国科技大学的红色校徽, 荣幸地成为研究生院的第一届研究生. 而研究生院正是在赵九章先生的倡导下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扼要的介绍了国家地震局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单位、学科、专业、指导教师、招生规模。以及在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保证了水平、质量、声誉和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了,在培养研究生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了我国目前在教学工作中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以及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加强研究生能力培养的艰巨性。说明了有关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含义和内容。强调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的今天,以及由于地震科学难度大,攻坚任务重,培养能力强的研究生的重要性。着重提出了,大力加强地震系统研究生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有关具体的措施及办法。  相似文献   

3.
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3年 1 2月 ,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张培震研究员为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瑾研究员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原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新构造年代学开放实验室等为基础组建的。实验室以构造物理实验和模拟技术、活动构造与年代学技术、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流动地震台阵技术等为依托 ,以地震动力学 (地震机理、动力学过程等 )与强震预测为主题 ,以现今构造变形图像与强震危险性、岩石圈三维精细结构与孕震环境、活动构造习性与强震发生规律、构造变形机制与强震发生机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设有构造物理实验室、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现代地壳运动研究中心、流动台阵地震学研究中心等 4个研究单元。现有工作人员 35人 ,其中研究员 1 4人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 2人 ) ,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 1 1人。实验室通过依托单位接受地质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招收固体地球物理学和构造地质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现有在站博士后、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30余人。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构造物理学方面拥有构造变  相似文献   

4.
关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地质和地球物理系的地震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概况,文章指出,该系是美国公认的美国十个最好的地学系之一;具体介绍了该系的基本情况;研究生来源;学制;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教学的特点和问题;大学内开展科研工作情况;学生状况等。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1980年到1983年初曾先后在加拿大和美国进修与工作,有机会了解到他们的科研工作近况,现就研究生培养、加速科研过程、开发软件系统和活跃研究课题等四个方面,就笔者直接接触到的情况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6.
以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为信息载体,统计分析了1999~2004年《世界地震工程》被我同期刊、学位论文与会议论文的引用状况。结果表明,该刊共被引981次,在同类期刊中被引次数名列前茅;引用期刊主要足近200种高等学校学报;引用期刊论文主要归类于建筑科学和地震学;引用学位论文的作者单位都是具有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世界地震工程》作为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较强的理论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78年以来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回顾和效益分析,探讨了科研单位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方面具有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以及招收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与原理》是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院校石油天然气类规划教材”系列之一。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本科生教学用书,并可供地质勘察和地球物理勘探等相关专业和学科的研究生以及现场从事地球物理测井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致谢审者     
《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1):I0001-I0001
2013年共有161位专家190人次为《CT理论与应用研究》审稿,对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61位审稿专家中,绝大多数具有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个别为在读博士研究生和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10.
作者简介张国民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教授196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196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余震活动、地震前兆的观测与分析、地震成因理论及地震前兆的物理机制等地震预报研究工作.席道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本科生及研究生专业课程《射线数字影像及工业CT》的课堂教学,建设用于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与实验平台。通过现场实验演示、测试过程模拟、图像分析与重建软件操作实践,提高学生对射线数字影像与工业CT技术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为后续的专业课设及科研兴趣培养储备良好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被博士学位论文的引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地震学、地震工程学期刊中,《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以下简称“该刊”)博硕学位论文引用的次数较多,有较强的研究生教育科技情报贡献力。对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统计表明,2005年、2006年该刊被140篇博士学位论文引用519篇次。该刊被引的主要特点是:引用该刊论文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多,涉及的学科专业范围广;该刊已经形成以我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骨干,以多个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教授为主体的高质量论文作者群;该刊发文理论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强,学术影响力高,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有很高的可继承性、创新启示性和向研究成果的融入性;该刊族性科技情报贡献力强。  相似文献   

13.
1997年6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公布的信息表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已被中国科学引大数据库选用为该库的来源期刊。来源期刊是指那些为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提供数据的一种期刊,是从我国正式出版的4386种科技期刊筛选而出。它以期刊的学术水平为标准,侧重于基础研究类的期刊,对应用研究类和工程技术类的期刊则侧重其基础性、学术性和前沿性。具体的筛选方法是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版及1996年版)、期刊引文频次、国外四大检索工具收录的中国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和国内7种重要文摘的核心期刊等作为依…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共有139位专家166人次为《CT理论与应用研究》审稿,对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39位审稿专家中,绝大多数具有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个别为在读博士研究生和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15.
中美联合考察鲜水河断裂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实验室艾伦教援和博士研究生周华伟与四川省地震局局长罗灼礼和本文作者等人进行题为“鲜水河断裂全新世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性》的中美合作研究,通过联合考察,对鲜水河断裂带的几何特征、断错地貌现象、断裂的长期滑动速率、同震位错资料及可能的地震模式等方面的认识有新的进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6.
英国第四次地球物理讨论会由皇家天文学会、地质学会及气象学会发起,由伯明翰大学地质科学系负责组织于1980年4月14日至17日分别在该大学艺术系的四个演讲室举行。参加会议的300多位地球物理工作者,包括英国各大学及科研单位的教授、科学家及研究生。每个发言限20分钟,包括听众提问及讨论。讨论会特别鼓励从事研究工作的研究生提交报告。  相似文献   

17.
致谢审者     
2010年共有215位专家268人次为《CT理论与应用研究》审稿,对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15位审稿专家中,绝大多数具有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个别为在读博士研究生和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多数审稿一篇,最多审稿6篇。  相似文献   

18.
致谢审者     
2012年共有166位专家193人次为《CT理论与应用研究》审稿,对保证和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66位审稿专家中,绝大多数具有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个别为在读博士研究生和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多数审稿一篇,最多审稿3篇。  相似文献   

19.
致谢审者     
2011年共有118位专家145人次为《CT理论与应用研究》审稿,对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18位审稿专家中,绝大多数具有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个别为在读博士研究生和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多数审稿一篇,最多审稿4篇。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开设的“地球物理进展”课程,由工作在第一线的诸多专家授课。课程内容翔实丰富,反映了当前地球物理学科的最新进展。深受研究生和广大学者的欢迎。为了弥补目前尚无成书教材的遗憾,我们先进取其中篇章,用讲座形式刊登出来,以满足更多学者的学习使用之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