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田间调查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在麦田的聚集和扩散具有周期性发生的规律,种群在不同时间也表现不同状态。用模糊聚类法分析了禾谷缢管蚜的种群动态,将发生动态分为5 个状态,即初盛状态、凋落(点片)状态、盛发状态,以及因外迁和死亡形成的衰减状态。经分析认为,化学防治应在初盛期进行  相似文献   

2.
在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下研究了禾谷缢管蚜(RhopqlosiphumPadi(Linnaeus))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结果表明在10~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禾谷缢管蚜的发育速率加快,到一定温度之后又随温度升高而减慢;在25.4℃时,rm值最大为0.4196;在25℃时的种群出生率最高。当种群达稳定状态后,若蚜的比例在25℃时最小,占73.5%,而成蚜的比例最大,达26.4%;随着温度的升高,禾谷缢管蚜的产仔期变短,产仔量减少.但产仔峰值加大,峰值来临时间提前。同时还对极端温度对禾谷缢管蚜存活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测定。  相似文献   

3.
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多目标评价及抗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多目标层次加权法评价了8个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的综合抗性,结果表明,8个小麦品种的抗蚜性强弱依次为W6(40)2、小偃六号、NWAU34-9、陕167、陕8007、85(67)24、81(28)28、85(67)15。抗性因素的分析表明,品种感蚜值与游离氨基酸总量呈负相关,在17种游离氨基酸中,感蚜值与赖按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显著负相关,而与总糖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用多目标层次加权法评价了 8个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的综合抗性 ,结果表明 ,8个小麦品种的抗蚜性强弱依次为 W6 (4 0 ) 2、小偃六号、NWAU34- 9、陕 16 7、陕 80 0 7、85(6 7) 2 4、81(2 8) 2 8、85(6 7) 15。抗性因素的分析表明 ,品种感蚜值与游离氨基酸总量呈负相关 ,在 17种游离氨基酸中 ,感蚜值与赖按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显著负相关 ,而与总糖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1986年7月——1987年6月湛江霞湖近亲裸腹溞种群动态和生产量的研究结果。霞湖近亲裸腹溞的高峰期出现在夏季,最大值为1798个/升;年平均值为135.6个/升。每窝卵数和种群卵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种群的瞬时出生率,瞬时死亡率和瞬时增长率受种群密度的制约。霞湖近亲裸腹溞年平均生物量为0.35毫克干重/升;年生产量为134.36毫克干重/升;年P/B系数为381.86;生物量的周转期为0.89天。分析了影响霞湖近亲裸腹溞种群动态和生产量的生态因子。认为水温,潮汐和鱼类摄食分别在不同时期对近亲裸腹涵种群动态产生影响。最后,还讨论了近亲裸腹溞在霞湖渔业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帝企鹅是南极生态的指示器,其种群栖息地分布变化对研究南极气候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人工实地调查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种群栖息地信息。本文依据帝企鹅种群排泄物在卫星影像上的蓝、红波段和近红外与短波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提出2种可以有效判别种群排泄物的光谱指数(NDII、EI),据此精确识别帝企鹅种群排泄物并确定其种群栖息地位置。根据2009年195景时相合适、质量较好的Landsat 7 ETM+卫星影像,获取了南极共计38个帝企鹅种群栖息地,其中新发现7处(Bowman Island , Dibble Glacier , Auster, Point Geologie , Cape Crozier , Brownson Islands和Rupert Coast),消失2处(Amundsen Bay 和Ledda Bay),另外25处(除Thuston Glacier, Luitpold, Sanae, Gould, Ragnhild和Beaufort Island外)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实现了全南极帝企鹅种群栖息地的识别与定位。种群栖息地提取的正确率为94%,提取结果受限于影像质量和种群规模,且随着种群规模的提高,该方法的提取效果也越好。帝企鹅种群栖息地的分布与气候要素息息相关,种群栖息地往往倾向于气温较低和海冰密集度较高的区域,气候变化对每个种群栖息地的影响不同,因此气候与种群栖息地变化的具体关系需要长时间、区域性的观测进行研究。随着气温持续上升和海冰密集度的变化,南纬70°以北的种群栖息地面临较大的威胁,帝企鹅种群呈现向极点逐渐收缩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神农架林区是我国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地形地貌复杂,对植被分布影响巨大。本文利用该地区2007年数字高程数据、2007年植被分布图以及2017年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基于最大熵模型和空间分析理论,从植被类型和种群两个角度研究该地区不同尺度植被空间分布的地形特征,分别量化植被类型和种群空间分布的地形范围,得到植被类型与地形因子关系模型、植被种群与地形因子关系模型。结果表明:①神农架林区影响植被空间分布的地形因子不同,其中影响针叶林分布的最重要的地形因子是高程和高程变异系数,影响阔叶林分布的是高程和坡向,影响灌丛分布的是坡向变率和坡向,影响草丛分布的较为分散;②典型植被种群分布的地形范围和植被类型的基本一致,其中90%针叶林分布在高程1600~2600 m间,典型种群巴山冷杉和华山松主要分布在高程1700~3200 m和1700~2200 m;85%的阔叶林分布在高程1000~2000 m间,典型种群青冈类和鹅耳枥主要分布在高程1200~2200 m间;95%的灌丛分布在坡向变率0~40°间,典型种群杜鹃和蔷薇主要分布在坡向变率小于40°的范围,但相应的关系模型存在差异,植被类型与地形因子为高斯模型,典型种群与地形因子关系模型相对复杂,不同种群的分布模式不同;③虽然坡度常作为数字地形的重要因子,但本文研究发现该地区坡度对植被类型和种群分布的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神农架林区植被保护和恢复,以及植被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8.
临颍县国土资源局推行土地动态巡查责任制,有效地防止了新的土地违法案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把违法案件苗头消灭在了萌芽状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今年初,该局就在监察股、监察大队、乡镇国土所人员中推行了土地动态巡查责任制,并划分了巡查区域和范围。县局监察股、监察大队分包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各乡镇国土所分包本乡镇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9.
浮动车轨迹数据已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状态识别的主要数据源之一,但是现有基于浮动车轨迹数据的交通状态识别中多数是应用高精度或是多源轨迹数据。针对稀疏轨迹数据在城市交通状态识别中存在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戴维森堡丁指数(DBI)和轨迹相似性度量的动态交通状态划分方法。首先,对轨迹数据和路网数据进行预处理并且建立不同时间片的路段轨迹集合;接着,依据轨迹速度-空间相似性,利用戴维森堡丁指数动态地扩展轨迹的空间维度,并根据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构建最佳车辆队列;然后,将前后不同的车辆队列进行二次处理,连接组成交通流簇;最后,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将交通流进行划分,实现路段交通状态的识别。采用厦门市厦禾路、湖滨西路和湖滨南路交叉路段上的真实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保证了车辆队列速度分布与原始轨迹速度分布基本一致,相比对比方法Kmeans++和ST-DBSCAN,本文方法均方根误差平均下降了18.77%和21.22%,并且在不同的实验路段表现更加稳定,可有效、可靠地运用稀疏轨迹数据识别城市交通状态,进而实现城市交通状态的精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市自去年以来,通过建立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追究制,将土地执法监察“关口”前移,积极探索建立以防为主,实行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土地动态巡查执法监察模式。特别是在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中,我市对该模式不断完善,进行创新,形成了政府、土地部门全面落实动态巡查责任追究制的体制,保障了土地执法动态巡查预警长效机制的建立,减少了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把许多土地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1.
东亚飞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再度猖獗危害。本文选择国家一类蝗区河北省黄骅市为实验区,用植被冠层孔隙度反演了该地区不同植被的LAI。从光学模型建立机理及数量分析的角度,分析和对比了四种由植被冠层孔隙度反演LAI的算法。结果表明,在四种估算方法中LAI-2000算法最适用于研究区植被LAI的估算。为了验证分析结果,用实测的植被盖度与四种算法反演的LAI进行了拟合。发现LAI与植被盖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LAI-2000算法最能反映研究区的植被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LAI与飞蝗发生面积的关系模型,发现两者之间呈负线性相关,即随着LAI的减小,飞蝗的发生面积呈线性增大。研究结果为实时、快速、大面积监测蝗虫种群动态奠定了基础,并为合理、经济地防治蝗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安阳县矿管中心用活"资源整合、动态监管、指标考核"三招,全面提升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该县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促进矿产资源整顿整合工作深入开展,第一批整合企业36家,其中19家企业已在安阳市矿业权交易中心办理完成转让前期的交易鉴定。强化动态监管。矿管中心认真做好矿山储量动态检测管理,加大对已建矿山巡查力度,加强资源储量动态监测,进一步规范储量评审备案管理,先后对红玲煤矿、大众煤矿、  相似文献   

13.
一、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体系概述 (一)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概念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即将同一区域不同时相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对比,从空间和数量上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是基于同一区域不同年份的图像间存在着光谱特征差异的原理,来识别土地利用状态或现象变化的过程。其本质是对图像系列时域效果进行量化,通过量化多时相遥感图像空间域、时间域、光谱域的耦合特征,来获得土地利用变化的类型、位置和数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粘土的可塑性是指在一定的含水状态下,形成的泥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外力作用停止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的性质。粘土由于含水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为液限,下限含水率为塑限,两者之差为可塑指数。可塑性试验在我国以往多采用瓦西耶夫圆锥仪法,即人工丢锥测定液限,人工搓条法测定塑限。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网中各路段的出行效率直接决定了公众实时出行过程中对道路的选择差异。本文提出一种动态道路网分层方法,通过引入城市道路实时交通状态信息,结合图论中的中介中心性评价方法,得到与时间相关的城市路网动态中介中心性层级结构。该方法考虑了不同时间段城市交通状态的差异,实现了城市路网层次的动态合理划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数据空间范围限制引起的路网层级静态划分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作为城市路网动态分层的有效方法,为多用户并发环境下的实时出行路径搜索提供更合理的数据基础,同时也可应用于更多的城市路网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钛合金TC4是飞机关键结构件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为保障飞机在服役过程中安全稳定运行,将数字图像相关(DIC)和声发射技术结合,开展TC4合金疲劳损伤状态监测研究;利用微力拉伸实验系统,对TC4合金进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循环加载声发射监测实验。选择试样表面变形不均匀程度参数表征TC4合金疲劳损伤状态,结合加载过程中声发射信号时域经历,分析试件内部微损伤、裂纹开裂及扩展状态下声发射特征参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利用DIC和声发射技术结合方法,可以实现TC4合金疲劳状态的动态监测及损伤状态的有效表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宁波市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系统建设实践,对土地执法业务需求进行了分析,对系统总体框架和实现功能进行了阐述.系统以“简单、快速、高效、准确”为前提,采用全市集中部署,分级管理的建设应用模式,实现了动态实时巡查、人员车辆监控、违法案件管理、卫片执法检查、综合统计分析、领导督查督办等六大核心功能,达到了全方位管人、全天候管车、全过程管案和全覆盖管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差异系数检验、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等4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采用5个比例性状,比较研究了广西北海、广东湛江和汕尾的3个翡翠贻贝野生种群的形态性状差异。结果表明:(1)3个种群间5个比例性状的差异系数在0.024~1.134之间,种群间尚未达到亚种差异水平;(2)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PC1、PC2和PC3贡献率分别为40.134%、27.956%和20.614%,累计贡献率为88.704%;(3)利用逐步判别法选择3个贡献率较大的性状进行判别分析,建立了3种群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P1为73.0%~88.0%,P2为74.6%~86.8%,综合判别率为79.7%;(4)聚类分析显示,北海种群与汕尾种群形态较为接近,湛江种群趋异程度最大。各种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群体间的形态学差异,这种差异是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特色资源,尤其是国土资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将国土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土资源,既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必要前提,也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如何合法、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国土资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国土资源动态巡查作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中唯一的主动执法措施,在预防、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和降低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发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国土资源动态巡查概念及内涵国土资源是人类…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分别开展了岩石在压缩、剪切和拉伸状态下的破坏试验,利用高灵敏度的次声信号采集设备同步采集岩石破坏过程中的次声信号,对不同受力状态下岩石次声信号的特征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压缩状态下,岩石次声信号发射主要在弹性和塑性变形阶段,次声信号的峰值频率在7Hz左右,在岩石临近破坏前,次声信号振幅和频率范围均有所增加;在剪切状态下,次声信号主要集中在峰值后应力逐步下降的阶段,信号功率分布集中程度较压缩试件略低,峰值频率在8Hz左右;在拉伸状态下,试件加载初始阶段便有次声信号发生,次声信号频率通常存在高、低两个中心,其中低频与压缩试件接近,高频则高出3Hz,拉伸试件内部裂隙的萌生和发展较压缩和剪切状态下更为迅速、有序,随着试件内部裂隙的发展,次声信号频率逐渐升高。以上特征的发现为不同受力状态下次声信号的识别以及岩体灾变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