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台湾浅滩构造台地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貌分类角度.前人有把台湾浅滩看成潮流沙脊、浪成沙丘、风成残留砂丘等等.显然,单纯从外动力角度分析次一级地貌类型,都无法解释台湾浅滩从整体上做为一个海底正地貌的成因.它又为什么横亘在海峡南部,其所在位置与海峡通道走向极不协调?本文从构造背景资料分析,指出台湾浅滩是海底构造台地.其台面在较近时期水动力作用下才形成海底沙丘群.  相似文献   

2.
海峡是海洋的一部分,是两块陆地之间形成的狭窄的通道。海峡大小不一,成因各异。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是东非的莫桑比克海峡,长1670千米,平均宽约450千米。世界最为曲折和漫长的海峡是南美大陆南端与火地岛之间的麦哲伦海峡,长约590千米,迂回曲折,航道多变。1520年,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时,经过不懈的努力,从这里找到通向  相似文献   

3.
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有一狭窄而又惊险的曼德海峡,它连接红海和印度洋亚丁湾。海峡宽为32公里,峡中靠阿拉伯半岛一侧有个名叫丕林岛的火山岛,将海峡分为东、西两水道。东水道宽3.2公里,深29米;西水道宽25.6公里,深达310米。据西亚航海史记载,曼德海峡为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满载货物的船只横渡阿拉伯海到亚丁港,通过曼德海峡进入  相似文献   

4.
说到海峡,它是在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洋的较窄的水道。也可说凡连接两个大面积水域的狭窄通道。但因成因各有千秋: 莫桑比克海峡:这是非洲大陆东南岸和马达加斯加岛之间的海峡,是世界上最长最广最深的海峡,其南北长为1670千米,东西平均宽为45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2000米以上,最深处达3533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峡。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括了近几十年来,关于德里克海峡附近绕极流研究的进展,这些研究主要以实际观测资料为基础,说明了德里克海峡附近海洋锋面分布和绕极流的体积输运,其中,主要的海洋锋面有:亚南极锋,极锋和陆缘水边界;而德里克海峡绕极流的体积输运则代表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洋之间通过德里克海峡的水量交换,读者可通过本文加深关于德里克海峡锋面成因和绕极流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蓝镜头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红海北端分叉成两个小海湾,西为苏伊士湾,东为亚喀巴湾。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印度洋相连。红海连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是一条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图为静静的亚喀巴湾。海洋保护区中,也只有不到1/3被有效地管理起来,绝大部分仍缺乏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桑红 《海洋世界》2008,(9):40-44
太平洋作为世界第一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东经146°51’)与印度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西经67°)与大西洋分界,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通往印度洋,面积17967.7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35.2%,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  相似文献   

8.
在两块陆地之间的狭窄水道均称为海峡,它是连接洋与洋或洋与海的通道。纵观世界地图你便会发现,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海峡,如白令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德雷克海峡和麦哲伦海峡,它们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此外还有英吉利海峡,佛罗里达海峡、托雷斯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达达尼尔海峡等等。我国沿海也有不少海峡,较为闻名的有三个,从北而南分别为渤海海、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堪称为中国的海上“三峡”。——渤海海峡  相似文献   

9.
台湾海峡介于我国闽台两省之间,是连接东海和南海的重要水道。海峡海底位于大陆架上,是亚洲大陆板块和陆缘的延伸部份,东侧与台湾岛相接。台湾岛处于硫球岛弧与菲律宾岛弧聚敛、复合部位,由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海峡的地质结构与板块构造运动紧密相关,是一个在地质理论及经济上具有很大意义的重要海区。台湾海峡的研究有着较长的经历,曾经断续地开展过不同程度和内容的调查。但就总的说来,海峡的地质研究程度不高,现有的不少认识还很敷浅。现根据已有资料和工作成果,对海峡的地质特征及矿产预测情况,作一初步综述和简介。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10.
海洋人物     
诺尔 ,O.van( Olivier van Noort( Noordt) ,约 1 559~ 1 6 2 7)荷兰最早的环球航行舰队司令。 1 587年到鹿特丹 ,1 598~ 1 6 0 1年首次横渡太平洋。 1 598年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两城市合作 ,联合派遣 4艘东洋贸易船。在从太平洋到亚洲航行时任司令。船队穿越麦哲伦海峡 ,1 6 0 0年 1 0月抵菲律宾 ,经瓜哇岛西行 ,绕过非洲南端 ,于 1 6 0 1年 8月回到荷兰。之后 ,作为荷兰舰队的顾问 ,其航行记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维维亚尼 ,V.( Vincenco Viviani,1 6 2 2~ 1 70 3)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生卒不详。加利略最后一名学生。 1 6 43年与 …  相似文献   

11.
刘中民 《海洋世界》2008,(11):73-79
印度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即北纬15°与南纬40°间,大部分在南半球。面积7491.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1.1%,为世界第三大洋,平均深度为3897米,最深为7729米。印度洋北部封闭,海岸线曲折,主要有红海、亚丁湾、阿曼湾、阿拉伯海、波斯湾、孟加拉湾等。  相似文献   

12.
地中海是太平洋之外弧后盆地较为发育的海区。巴利阿里海盆和第勒尼安海盆是西地中海两个位置相邻、互有成因联系的弧后盆地。海盆莫霍面埋深分别为 1 2~ 1 5km和 1 0 km,热流密度分别为 1 0 0 m W/m2和 2 0 0 m W/m2 ,发育有大洋型磁条带异常 ,大洋钻探和拖网取样均采到了拉斑玄武岩。较之巴利阿里海盆 ,第勒尼安海盆更富年青性。两弧后盆地的成生演化是与欧洲板块与非洲 -阿普利亚板块的相互作用息息相关的。中新世 ,随着非洲 -阿普利亚板块向西、西北俯冲 ,科西嘉、撒丁裂离欧洲大陆 ,巴利阿里海盆被打开 ;上新世 ,阿普利亚微板块进一步俯冲 ,导致亚平宁与科西嘉、撒丁之间的裂离 ,形成第勒尼安海盆。  相似文献   

13.
马六甲,当今海盗出没最多的海峡。20世纪末,我只身闯入这片令航海家谈之色变的海洋,追寻现代海盗的踪迹——试险马六甲马六甲海峡,是亚洲连接西半球和北半球最繁忙的海峡。从开普敦、好望角的船只进入亚洲各国港口,都要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峡演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海峡位于两个不同的构造单元之间。能反映台湾海峡基底的是居于海峡中部澎湖群岛中的花屿,系由变质岩和酸性火山岩所组成,它的岩性颇与福建东部的基底岩系和中生代火山岩相似。基底上复盖着较厚的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则与台湾西部可以对比,而福建东部却缺失上第三系。因此可以认为,台湾海峡在中生代晚期是福建古陆的一部分;到了新第三纪,它与台湾西部平原有着相同的地质发展过程。鉴于台湾浅滩和海峡海底有中新世大陆动物化石,而且海峡中普遍有上新世沉积,台湾海峡的形成时代是在中新世末或上新世初。从海峡两侧和海峡中排布着几条NNE向的断裂看,大致可以认为,台湾海峡的形成是断裂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台湾海峡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台湾海峡位于我国大陆与台湾岛之间,北回归线在其南部通过,属亚热带型季风气候区;海峡东西两侧的闽、台两省陆上地形,均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海峡水域面积呈南宽北窄的喇叭形,这一地形对气流起着狭管效应;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形成的台风,每年5—9月频繁地侵入台湾海峡,对海峡的气候有一定的影响;影响海峡气候特征的另一个重要因子是海洋,不仅因为在海峡的季风方向上有着广阔的海洋可以为气流提供大量的水汽,同时还由于黑潮支流和南海水等暖水系的强弱,对海峡区域的气候也有明显的反馈作用。上述四个方面对海峡气候的影响,有时是单个因子表现得比较明显,有时是几个因子同时作用的综合结果。下面我们分别讨论海峡区域的几项重要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6.
海洋人物3     
拉·佩鲁兹 ,comte de ( Jean- Fran sois Galaup,comte de La Pérouse,1 741 - 0 8- 2 2~约 1 788)法国航海家。 1 741年 8月 2 2日生于阿耳比附近的列久阿。 1 75 6年在法国海军服役。奉法国路易十六世之命 ,于 1 785~ 1 788年去亚洲东北岸探险航行。 1 785年 8月 1日由法国出航 ,率《指南针号》和《观象仪号》两船考察了太平洋群岛 ,美洲西北部海岸和亚洲东北部海岸 ,发现位于库页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拉佩鲁兹海峡 (以他本人命名 )。探险队在离澳大利亚东南部植物学湾后 ( 1 788- 0 3- 1 0 )即无消息。直到 1 82 6~ 1 82 7年 ,英…  相似文献   

17.
波罗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峡水体的有孔虫标志适合于底栖有孔虫生活的北大西洋咸水周期性地通过丹麦海峡进入波罗的海。随着往东北方向远离海峡,有孔虫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减少。在现代波罗的海生活着12至38种底栖有孔虫,其中大部分为凝集种。随着北大西洋海水进入波罗的海...  相似文献   

18.
印尼贯穿流的诊断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全球大洋二维的自由表面诊断模型并采用气候态Levitus(2001)温盐资料及COADS风应力资料估算印尼贯穿流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南海的Karimata海峡出流量对印尼贯穿流有显著的贡献,印尼贯穿流的平均流量为16.6Sv,流量在6月最大(18.5Sv),4月最小(12.7Sv)。与其它模式结果和观测结果一致的是,Makas-sar海峡流量在7月最大(13.8Sv),1月最小(0.2Sv),其年平均流量为6.7Sv;Karimata海峡是南海南部最大的出水口,年平均流量为2.6Sv,爪哇海水在5—9月之间流入南海,其它月份南海南部水流入爪哇海;Timor海峡是印尼贯穿流最大的出口;Lombok流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半年周期。通过模拟计算结果,结合动力计算,获取了Makassar海峡经向速度的垂向结构,结果显示Makassar海峡的经向速度有明显的垂向切变,100m层次的南向速度为30—35cm.s-1。  相似文献   

19.
南海与邻近海洋的水通量交换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一个局地加密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给出位于细网格海域的南中国海与其邻近海洋之间水交换的年平均和月变化的定量结果。结果表明,南海与周围海洋交换的水通量受南海季风的影响较大,其中吕宋海峡的交换量最大,其次为南海南部边界的断面,再者依次为台湾海峡,民都洛海峡和巴拉巴克海峡,另外还对南海各个海峡的热通量,盐通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20.
“台湾海峡”是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学会和海洋湖沼学会联合创办的刊物,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并于国内外公开发行,它是联系福建海洋学界的纽带,也是联系全国,特别是台湾和港澳同行的纽带。台湾海峡位于我国台湾岛和大陆之间,是重要的“海上走廊”。海峡属于亚洲大陆板块,地史上几经沧桑,气候上为季风显著的亚热带气候,几股流系相互交汇,理化环境十分复杂,资源极其丰富,是人们进行海洋科学研究的理想海区,据此,“台湾海峡”的创办,对加速海峡的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