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超见 《安徽地质》2022,(S2):241-244
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为轨道控制网(CPIII)测量提供平面起闭的基准,控制网的建网精度直接影响着无砟轨道的施工测量精度。由于单线小半径曲线铁路隧道的断面净空小、转弯半径小等多种不利因素,存在着通视距离短、多余观测量少、旁折光影响大、控制点使用困难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隧道洞内曲线段单点布设、直线段点对布设的控制网布设形式。结合工程实例,该布网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许传新 《世界地质》2016,35(3):887-893
当使用传统的观测模式观测GPS控制点较难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时,可以利用参考站高精度的坐标作为静态GPS网的起算点进行控制网布设。以山东省临沂市D、E级GPS控制网建立工程为例,介绍了使用基于SDCORS点观测模式布设GPS平面控制网的方法,并对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基于SDCORS的点观测模式在D、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中应用是完全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福建省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为基础,简要说明在福建GPS基准网建设过程中项目的立项问题,并对省级GPS基准网的选址、基建、仪器选型与安装调试、数据处理等进行了说明。本文还对省级GPS基准网的应用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勘查测量工作应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布网,根据地质要求决定是否联测国家控制网,选择的控制测量方法要注重经济实用,增强测绘高科技含量。勘探线在新坐标系中的方位角等于其在旧坐标系中的方位角与新旧坐标系的旋转角之和,而与坐标平移值无关。勘探线剖面测量的常规方法施测难度大,耗费时间长,只适用于植被不发育地区,在植被比较茂盛的地区把常规方法与线外剖面测量法相结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矿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在矿山建設中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控制网测设的好坏,关系着矿山各项测量工作和矿山建設工作是否能順利进行。矿山建設一般是經历地质勘探、勘察設計、基本建设,最后是生产时期。由于各个时期对测量精度要求不同,对如何作好矿区控制网的技术设计、正确适当的布设矿区控制网是应当给以必要重视的。东川自1951年到1959年中,前后进行了为数巨大的平面控制的測设工作,从时间和要求上来看,我们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地质勘探、勘察設計和基本建設三个时期的布网。由于各个时期服务对象不同,测量单位較多,彼此缺乏联系,因而在矿区中作了三次較大规模的布网;在控制测量中投下了很大的力量。勘探初期(1951年)在矿区进行了第一次控制网的测設,当时只考虑满足初期地质勘探需要,同时又缺乏  相似文献   

6.
白浩铁路一期工程线路自桑锡线的白音库伦车站引出,直至门迪诺尔,全线长约52.253km。根据野外施工条件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E级网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采用几何水准方法,在施测时加测一个临时点以增加图形强度。测量施工采用4台S82-2008双频GPS接收机按静态观测方法进行同步观测,观测时间控制在45min~60min。根据GPS网平差后坐标和点位精度分析,该项勘测工程控制网设计与施工措施合理,测量结果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各项限差要求。白浩铁路一期工程GPS施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为GPS在沙漠地区特殊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一成功例证。  相似文献   

7.
孙勇  韩昱 《安徽地质》2023,(2):171-174
采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各种类型和精度等级的测量控制网是GPS在测量中最早、最广泛的应用之一。相对于常规测量方法,GPS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选点灵活、无须造标、布网成本低、观测时间短、处理自动化、作业效率高等显著优点。在动态测量中,GPS技术更是以无须通视、随测随走、快速出结果的优势被广泛应用。本文就GPS在物探测量中的案例应用,展开描述,探索其规律,总结优缺点,为今后物探测量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地面变形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具有一定影响,对工程建设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CORS)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连续观测,实现了区域地面大地高、地面重力和地倾斜变化面的监测,通过与部分地质灾害信息进行时空分析,确定了用于地面稳定性变化分析的要素和权重,进而定量分析了地面稳定性变化。该方法在浙江省东南部地区进行了测试验证,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CORS网连续观测能够定量监测地面变形整个面的变化,分析区域地面稳定性变化情况,可为区域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海阳市城区D级GPS控制网的布设,探讨了GPS控制网的布网方法和要求,阐述了GPS外业观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基线处理方法及其精度检验,讨论了已知控制点的选用方法,以及平差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建筑物在沉降过程中变形观测点的观测成果的连续性、可比性,对沉降监测中基准网与监测网的观测精度匹配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张文雅 《地下水》2013,(6):153-155
外部变形监测作为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TCA2003高性能精密全站仪自动目标识别与自动跟踪技术的应用,使得外部变形监测的技术手段更为先进,操作更为方便。采用TCA2003全站仪自动观测技术在李家河水利枢纽安全监测基准网中的实践应用,对其成果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认为TCA2003测量机器人用于变形监测工作自动化程度高,精度可靠,并能大大的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精密工程测量中,确定非同类观测值之间权的正确比例关系,对提高平差成果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核电施工控制测量中,普遍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建立边角网、测量数据平差处理时按经验定权的现状,将Helmert验后方差定权引入核电测量数据处理,结合实际工程算例,阐明了二种定权方法之间的关系;克服了观测值先验精度与观测实际不符时定权不准确的不足;根据法方程及Helmert估算公式的特点,对工程中有效运用Helmert验后方差估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变形监测是监测变形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变形体测量,获取其动态位移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对变形体安危状况做出预警。主要研究GPS变形监测的基准稳定性分析之F检验法,结合三峡库区云阳县专业监测滑坡具体工程,对GPS滑坡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基准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郭鑫  赵际新 《吉林地质》2013,(4):164-166
主要介绍了技术及其快速静态定位、准动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三种定位模式。重点对GPS RTK技术在地质找矿、工程测量中的勘探网及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图根控制点加密、勘探工程放样、地质特征点采集、物化探测网和勘探线剖面测量等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HNCORS,湖南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全省拟建93个基准站,现在有10个基准站已经运行,另有43个基准站建好或者在建中,将能够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地运行,全面取代常规大地测量控制网,可以精确到厘米级。  相似文献   

16.
王兴国  林斌 《福建地质》2002,21(4):230-234
在布设隧道工程GPS控制网过程中,根据工程具体要求,需对工程GPS控制网进行基准设计,有的工程要求边长投影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应对起算数据进行处理。有的工程要求采用一点一方位为控制网起算,以保证GPS网内符合精度不受损失。  相似文献   

17.
张赤军 《地学前缘》2002,9(2):393-400
介绍了全球垂直基准 (GVD)在监测与全球变化有关的海平面变化、现今地壳运动中的作用 ,论及GVD与国际地球参考架 (ITRF)的关系 ,对如何建立全球垂直基准及其精度作了讨论。研究表明只要按文中的方法进行卫星激光测距 (SLR)、全球定位系统 (GPS)观测与重力测量 ,则可使全球垂直基准比现今世界各地高程之差约 2m要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8.
变形监测基准点的稳定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准点的稳定性评价,是变形观测数据处理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该文对基准点构网和不构网2种情况时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然电场法勘测地下水流向的极差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 《物探与化探》2003,27(1):46-48
总结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然电场法中"8"字形观测法测量地下水流向时,对常规误差进行修正的经验,讨论了初始极差的产生因素、影响程度和处理方法,对后期资料处理中的补偿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重力固体潮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综述了我国重力固体潮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包括积累大量观测数据,建立国际潮汐基准和独立的国际标定系统,利用小参数扰动法发展了地球潮汐理论模型,用计算机演绎法实施潮汐位展开,用残差信号对数据作预处理,用小波分析方法设计滤波器,用远近区结合法解算海潮负荷,用大气重力格林函数法解算气压对重力场观测的影响,测定了地球的近周日自由摆动参数,将固体潮汐研究成果应用于地震和重力测量,对重力仪进行静电反馈改造,精密测定了仪器相位滞后和对超导重力仪进行了标定等内容,讨论了今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