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九瑞地区找矿工作已进入寻找隐伏-半隐伏矿床时期,本文通过对控矿界面的研究,划分了控矿界面类型,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江西乐安县相山地区开展地电提取法寻找火山岩型隐伏铀铅锌矿研究,得出利用地电提取测量法在该区寻找火山岩型隐伏铀铅锌矿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异常特征及地质成矿背景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构建了相山地区地质—地电提取综合找矿模型。利用该综合找矿模型,在外围区开展地电提取找矿预测工作,圈定有利找矿靶区7处。  相似文献   

3.
土壤电导率找矿法是利用测定土壤溶液的导电性来发现隐伏矿体的一种找矿新方法.对已知锑矿土壤离子电导率的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在云南木利地区寻找隐伏金矿是可行的.在木利锑矿矿区外围9 km2范围内开展土壤的找矿预测研究,结果找到了3个有利的成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及GIS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章红 《安徽地质》2006,16(3):197-203
重点论述开展大比例尺找矿预测是实现科学找矿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寻找隐伏矿、深部矿的有效方法之一。论述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工作的特点和任务、基本准则、方法技术要求以及预测中GIS应用。大比例尺找矿预测是指在已知成矿区带或矿田内开展的1∶25000—1∶50000、1∶10000或更大比例尺找矿预测。以往找矿经验表明,开展大比例尺找矿预测是实现科学找矿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地质找矿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因而它应贯穿勘查工作的始终,尤其是在普查找矿的前阶段更需要加强这项工作。在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且以寻找隐伏矿、深部矿为主要任务的地区,更需进行大比例尺找矿预测,以提高地质找矿效果,为我国矿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后备资源。因此,在已具备条件的地区,应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工作,力争用较快的速度发现又多又好的矿产地。  相似文献   

5.
隐伏矿床预测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家远 《广西地质》2002,15(1):25-36,48
文章论述了隐伏矿床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国内外寻找隐伏矿床的理论和方法,提出综合预测和找矿途径,提高找矿效率,以满足国家建设对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研究和寻找隐伏以及半隐伏中酸性岩体对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重力资料为主,结合航磁、地球化学及地质资料,对研究区隐伏和半隐伏中酸性侵入岩体进行圈定,并利用重力数据对圈定岩体进行三维反演,获取岩体的三维空间赋存状态,对其三维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岩体与矿产的关系,对贵州省中东部地区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树海 《辽宁地质》1997,(3):230-237
GSM-18型高精度磁力仪用于地质找矿已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应用于覆盖区金刚石地质找矿,区分中低磁性异常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特点。目前复县地区很难再发一地表露的金刚石原生矿,寻找隐伏金刚石原生矿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电吸附找矿法是一种针对寻找隐伏矿而研制的找矿新方法,它属金属活动态提取法的一种,其找矿原理是:深埋藏隐伏矿在地电化学作用下发生溶解,溶解出来的矿物质在各种迁移动力的驱动下,从地下深部向上运移到地表,进入土壤形成后生异常.后生异常组分多属活动态,但活动态组分不仅存在于后生异常中,也存在于同生异常--原生晕异常和次生晕异常中,因此,应用电吸附找矿法寻找露头矿和浅埋藏矿时,其效果与常规化探方法是一样的;但电吸附找矿法的主要作用是可应用于寻找深埋藏隐伏矿,因由隐伏矿引起的后生异常活动态组分含量很低,常规化探方法很难发现它,而电吸附找矿法却能捕获它.  相似文献   

9.
电吸附找矿法是一种针对寻找隐伏矿而研制的找矿新方法,它属金属活动态提取法的一种,其找矿原理是:深埋藏隐伏矿在地电化学作用下发生溶解,溶解出来的矿物质在各种迁移动力的驱动下,从地下深部向上运移到地表,进入土壤形成后生异常。后生异常组分多属活动态,但活动态组分不仅存在于后生异常中,也存在于同生异常——原生晕异常和次生晕异常中,因此,应用电吸附找矿法寻找露头矿和浅埋藏矿时,其效果与常规化探方法是一样的;但电吸附找矿法的主要作用是可应用于寻找深埋藏隐伏矿,因由隐伏矿引起的后生异常活动态组分含量很低,常规化探方法很难发现它,而电吸附找矿法却能捕获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内蒙古阿巴嘎旗哈达特陶勒盖矿区开展地电化学勘查寻找隐伏铅、锌、银多金属矿的研究,确定地电化学勘查在该地区有效。圈出Pb、Zn、Ag等多个异常区,综合各异常和以往的工作成果,确定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寻找隐伏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共圈定出Ⅰ、Ⅱ、Ⅲ、Ⅳ四个综合异常区,并划分为A、B、C三类异常靶区,为该区的找矿预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吴义布 《地质与勘探》2023,59(3):570-579
甘肃阿克塞县余石山变粒岩型铌钽矿是近年在国内新区新层位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铌钽矿床,其矿床规模已达大型,但对变粒岩型铌钽矿有效的综合找矿方法总结研究不够系统。本次依托1∶5万矿产地质调查和余石山铌钽矿普查等工作成果,系统梳理和分析总结了余石山铌钽矿的有效找矿方法,发现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多学科综合找矿方法能快速准确定位铌钽矿带,总结了余石山铌钽矿表格式综合找矿模型,并提出了变粒岩型铌钽矿综合找矿方法组合:(1)优选熬油沟组地层分布区内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Nb-Ta-La-Ce-Y组合异常和1∶5万地面高精磁测高磁异常的叠加区,确定为铌钽矿的找矿靶区;(2)在1∶5000岩石剖面测量和1∶2000高精磁测剖面浓缩物化探异常的同时,结合矿区大比例尺填图快速圈定铌钽矿带,推断隐伏-半隐伏矿带的有利部位;(3)槽探工程地表圈定矿体,深部钻探验证并寻找隐伏-半隐伏矿。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将气溶胶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深部隐伏矿找矿的基本问题。深部矿物质能够穿越矿体覆盖层到达地表,主要是通过气体携带质粒向上迁移,这种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是质粒可以稳定悬浮于气体中并随之流动。气溶胶理论表明,直径在0.1~2.5μm的质粒在气体中最稳定,质粒过小或过粗都不可能较长时间悬浮于气体中。气溶胶的另一个理论要点是,直径小于2.5μm的固体质粒不可能通过机械碾磨方式形成。这两个气溶胶理论要点是深部金属矿生成气溶胶级别的质粒并进入气体向上迁移的基础。将气溶胶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新疆金窝子隐伏金矿床找矿试验,结果表明,在210隐伏矿上方和矿体倾斜面上方有明显的金异常和金伴生元素异常,异常程度高,出露面积大。这一实验证明了通过提取吸附于地表土壤中的地气溶胶质粒,并分析其元素含量的气溶胶找矿方法,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震勘探在山东蓬家夼金矿深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石油地震与金属矿地震不同点的基础上,简介了地震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在山东蓬家夼金矿的实际应用,得到了理想的效果,为隐伏矿床的精确定位预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地球物理资料。  相似文献   

14.
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是矿产预测工作的核心,它是进行矿产预测的理论依据。文中介绍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概念和特点,建立模型的方法和金矿实例。建立方法包括成矿模式的研究,综合标志(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的确立,不同等级预测对象——矿化单元的综合信息模式化,建立了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5.
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在金矿深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煤田和工程地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金矿和其它金属矿床中则有一系列的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在分析了石油地震与金属矿地震不同点的基础上,简介了地震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给出了在金矿和其它金属矿区应用地震勘探方法的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仪器的装备,野外施工方法和资料处理的流程及地质解释等,并通过在黑龙江乌拉嗄金矿的实际应用,得到了理想的效果。为隐伏矿床的精确定位预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地球物理资料。  相似文献   

16.
综合找矿模型在甲基卡隐伏区稀有锂金属找矿中的 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锂金属是重要的战略新兴关键矿产之一。寻找超大型稀有锂金属隐伏矿是中国矿床学界的一大难题。甲基卡广为第四系覆盖,以往的找矿和勘查工作主要局限在南部"就脉找矿"。笔者通过对超大型X03锂矿床的找矿实践,建立了"岩浆-变形-变质-成矿"四位一体控矿要素和成矿模式,归纳总结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的内在关联,从远景区分析、找矿靶区圈定、矿床(矿)预测定位的层次与流程,建立的第四系掩盖区隐伏稀有锂金属的综合找矿模型,在指导稀有金属找矿中取得了快速突破,是一个典型的成功实例。建议继续加强该矿田花岗岩基的深部延伸及岩石组合特征、伟晶岩(矿)脉的形成富集规律等研究,注重隐伏花岗岩株(枝)与伟晶岩(矿)脉的找矿相连部位的找矿,开展深部锂等稀有金属的资源潜力预测。  相似文献   

17.
杨海涛 《地质与勘探》2022,58(5):929-939
北秦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钼金多金属成矿区,区内寺沟钨钼矿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是蟒岭岩体西缘地区发现的首个隐伏钨钼矿床,其矿床规模达到中型,目前仍在勘查中。利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多学科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单一地质勘查方法的多解性和局限性,提高了异常解译精度和可靠性。本文在合理运用多种勘查技术方法,充分总结矿区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综合找矿模式:(1)借助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初选找矿靶区;(2)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缩小找矿靶区;(3)利用岩石地球化学剖面,配合槽探工程查明地表及浅部矿(化)体特征;(4)通过物探测深剖面布设,探索深部成矿有利空间;(5)深部钻探验证并预测找矿远景,同时利用钻探地质信息反向约束物探解译,提高解译精度并指导后续勘查工作。以寺沟钨钼矿为典型矿床,在总结地质、化探、物探等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了本区斑岩-矽卡岩型钨钼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该模型在矿区深部验证及外围靶区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目前外围靶区正在进行工程验证,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8.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基于全国129个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以及在勘查项目实践验证基础上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特别适合生产找矿第一线使用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以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四川会理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经历多期构造事件叠加,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铁铜矿床。近年来,在拉拉铜矿的深部及外围已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和进展。本文以会理拉拉铜矿为典型实例及深部找矿预测成果示范,阐述该方法在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得出了如下认识:早期成矿地质体为赋矿火山岩(河口群钠长岩类),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基(中)性火山岩与沉积岩的界面及可能的喷溢口;热液叠加期成矿地质体推测为深部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褶皱、断裂和裂隙。在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基础上,建立了拉拉铜矿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与地质和物探方法相结合,圈定红泥坡南部为找矿靶区,经钻探验证,发现厚大矿体,打开了区域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9.
则不吓铅锌矿床为冈底斯成矿带中部西段新发现的热液脉型铅锌矿床。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异常、高磁异常和激电异常、矿体特征等综合分析,区内成矿元素以Pb、Zn、Ag等元素为主,是寻找中低温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并指示其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地表出露的断裂构造很可能是岩浆侵入在顶部引爆形成的裂隙,而各类岩脉为深部岩体向上延伸的分支。综合认为,该矿床找矿前景很好,后续通过进一步勘查可望取得更大的找矿突破,同时应注意在热液脉型铅锌矿体深部对斑岩型钨钼铜矿或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矿的识别和寻找,以拓展区内找矿空间和矿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