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木里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矿资源。目前已发现了梭罗沟大型岩金矿床、耳泽岩金矿床等。由于该地区特殊构造位置及有利的成矿条件,具有良好的找寻岩金矿前景。本文是通过总结在木里地区从事岩金找矿、普查、勘探、开采10多年工作基础上,总结出了在该地区岩金的找矿标志及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2.
1.熊耳山地区找矿的新突破:小秦岭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早已被开采利用。熊耳山地区找金工作则始于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继熊耳群中发现了上宫大型金矿床之后,又发现了许多中、小型金矿床(点),因而该区的普查找矿工作,多在熊耳群中。近年来在陶湾群和上栾川群中又找到了多处金矿床(点)。小河口金矿和三合金矿具有  相似文献   

3.
邵晓东 《地质与资源》2000,9(2):111-115
本区6个砂金富集区与6个岩金集中区的空间分布完全相吻合;新构造运动频繁,地质环境动荡,金的次生富集作用效果较差;一部分砂金金粒与石英、蚀变岩石等脉石连生在一起;一部分砂金金粒的成色偏低;有的砂金矿体中部分砾石含金,有的高达3×10-6~10×10-6.据此认为研究区内砂金物质来源是以高含金地质体——岩金矿床(点)补给为主,低含金地质体补给为辅.碧口群、志留系、泥盆系作为矿源层,构造条件、岩浆活动均有利于本区岩金矿的形成,而且在矿源层的出露区已有近百处岩金矿床点分布.研究区化探异常、重砂异常30多处且分布较密集,异常峰值较高.研究认为本区确已具备形成更多更大的岩金矿床的地质条件,为此笔者提出勉县—平武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延边地区北部有大、中型原生金(铜)矿床和砂金矿床计五处,小型原生金矿床和砂金矿床十多处。本区探明的金矿储量约占全省金矿总储量的35%。综合研究认为:该区金矿与区内华力西晚期侵入杂岩和燕山期火山岩(包括次火山岩)在空间上与成因上存在密切联系。因此,研究本区侵入杂岩和火山岩特征,并探讨其与金矿床成矿的专属性,对指导本区寻找金矿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滇东南地区岩溶型砂金矿床的产出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光武  龙学辉 《云南地质》1996,15(4):351-358
滇东南地区系云南高原典型的岩溶发育区之一,岩溶型砂金是本区砂金矿床的重要类型。区内岩溶砂金矿床(点)多,分布面积广,其远景储量达七千多公斤。本区砂金矿开采历史悠久,民间淘金一直未曾间断过。但该区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在此之前仅有308地质队和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分别在马关县的金厂坝及大马固、油菜地等处作过砂金的普查工作。1987年,昆明工学院承担省教委、省科委的研究项目,在西畴、马关二麻栗坡、文山等地区进行了砂金矿地质调查研究。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测试,对滇东南地区岩溶型砂金矿床(点)的产出特征及找矿方向获得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砂金矿源区金矿化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金矿源区金矿化强度(Q)是新提出来的一个金矿化地质参数.通过这个参数有可能搞清砂金矿床和金矿化地层间的关系;也有可能探讨部分砂金矿的形成是否有岩金矿床补给.进而反过来用这个参数寻找岩金矿床.这是本文分析的两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据国土资源网消息:经过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数年的地质勘查,青海省泽库县瓦勒根金矿岩金找矿普查获得重大突破,至2008年底获概算金资源量达24吨。瓦勒根金矿是在西秦岭地区青海境内首次发现的岩金矿床,矿区范围大,找矿前景好。通过对该矿区成矿规律的研究,对今后在青海黄南地区及全省岩金找矿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青海省瓦勒根金矿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正>西藏地区岩金矿产地较多,分布广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现岩金矿床、矿点及矿化点312个,显示出西藏地区具有良好的找金前景(东方,1992)。西藏地区的岩金矿可分为独立岩金矿床,共、伴生岩金矿床两类。据14个主要独立岩金矿床统计,已初步查明独立岩金矿资源量127.483吨。通过15个主要共伴生岩金矿床统计,已初步查明共伴生岩金矿资源量555.226吨。本文试图对西藏地区岩金矿的区域成矿规律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今后该地区的岩金矿找矿工作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张均 《地质与资源》2000,9(2):78-81
本区6个砂金富集区与6个岩金集中区的空间分布完全相吻合;新构造运动频繁,地质环境动荡,金的次生富集作用效果较差;一部分砂金金粒与石英、蚀变岩石等脉石连生在一起;一部分砂金金粒的成色偏低;有的砂金矿体中部分砾石含金,有的高达3×10-6~10×10-6.据此认为研究区内砂金物质来源是以高含金地质体——岩金矿床(点)补给为主,低含金地质体补给为辅.碧口群、志留系、泥盆系作为矿源层,构造条件、岩浆活动均有利于本区岩金矿的形成,而且在矿源层的出露区已有近百处岩金矿床点分布.研究区化探异常、重砂异常30多处且分布较密集,异常峰值较高.研究认为本区确已具备形成更多更大的岩金矿床的地质条件,为此笔者提出勉县-平武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的九种类型金矿床,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普查-勘探对象,其中特别详细介绍了卡林式金矿床、团结构式金矿床、焦家式金矿床和东风山式金矿床。对于分布广、数量多,与有色金属伴生的金(银)矿床,着重指出了其利用的前景。这样,可使一矿变多矿、小矿变大矿,甚至遍布全国的有色金属矿山开采的废石、废渣也有可能采出金(银)。对全国各省(区)金的主要来源的砂金矿床和脉金矿床,也给予很高评价与重视。本文还就找金的方法,提出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综合方法,还介绍了国外对低品位金矿常用的氰化物溶液堆浸处理法,提取金和在水中鉴定金痕量的超灵敏度找矿法。  相似文献   

11.
塞拉利昂中部马卡利地区出露有大片的太古界花岗-绿岩带地质体,其金矿资源丰富。通过矿产勘查和成矿规律研究表明,金的来源与太古界花岗-绿岩带地体密切相关。岩金矿床类型为含铁建造金矿床,主要赋存于绿岩带的绿片岩中及含铁建造的片岩中,受褶皱和断裂构造控制;砂金矿的类型为河流冲积型砂金矿,主要分布在花岗-绿岩带内及其周边河流中的全新统冲积层中下部砂砾石层中。重砂异常和地球化学异常区内具备良好的岩金、砂金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前景,实施砂金-岩金综合找矿方法,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岩金矿品位-储量分布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甘肃省已发现599处金矿床(点、矿化点)资料的统计、研究,建立了甘肃省岩金矿品位模型、品位-储量联合模型及储量分布模型.分别总结了甘肃省岩金矿床品位、储量的分布特征及找矿方向和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2009,(2):15-15
国土资源网2009年2月13日消息青海省泽库县瓦勒根金矿岩金普查项目经过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数年的地质勘查,找矿获得重大突破,至2008年底获概算金资源量达24t。瓦勒根金矿是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在西秦岭青海境内首次发现的岩金矿床,矿区范围大,找矿前景好。该成果的取得,科学的揭示了矿区的成矿规律,对青海黄南地区的区域找金及全省的岩金找矿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西建平—宝国老太古宙变质岩建造金矿化带成矿潜力巨大,目前已发现金矿床(点)127处,但随着金矿开发力度及难度增大,急需寻求新的找矿突破。利用前人的地质、矿产、物探及化探等资料,建立了建平—宝国老太古宙变质岩建造金矿化带的空间数据库。重新建立了研究区金矿区域找矿模型,其中主要找矿标志包括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EW-NE-NNE-NW向断裂、Au-Ag-Cu-Pb-Zn-Mo化探异常、金重砂异常、已发现金矿床(点)。采用MRAS中的矿床综合预测模型,对研究区首次进行了基于GIS下的金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据此圈定并优选出12处找矿靶区;并根据成矿有力度的不同由高到低划分为A、B、C 3级,其中A级找矿靶区7处,B级找矿靶区4处,C级找矿靶区1处。  相似文献   

15.
北山南带金矿床(点)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甘肃北山南带金矿床(点)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研究及水/岩交换理论提供的找矿信息,探讨了本区金矿床(点)的物质来源具多源性,但以壳幔混合型为主;矿源层形成于华力西中晚期,而燕山期是金的主要成矿期。提出钻井沟金矿点具找矿远景,其次为拾金坡;金沟子及花西山找矿意义不大。推测乌龙泉、老君庙金矿点和小西弓金矿床中带深部应有新的水/岩交换中心和盲矿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秦巴陕、甘、川、豫、鄂五省已知砂金矿床资料的整理和综合,简要的总结了区内砂金矿床的成因,形态类型,不同类型砂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砂金矿的富集规律。对砂金矿的普查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甘肃北山南带西段金成矿带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洲  安国堡 《新疆地质》2007,25(3):307-312
概述了北山南带西段金矿的成矿环境和控制因素,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规律.区内金成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体和构造控制.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富金的火山-沉积岩为金矿的矿源层,晚加里东—海西期花岗岩侵入体与金矿密切相关,深断裂和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了矿带部位.这些矿带由一系列不同成因和类型的金矿床组成,金矿床是在矿源层、矿源岩的基础上,经过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和富集而形成.依据找矿信息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的分布范围,归纳出16处具有较大金资源潜力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8.
内蒙中生代卓资山拗陷盆地,目前已发现埋藏砂金矿点十余处,大多数已剥蚀成帽状残山或剥蚀台地。在埋藏砂金矿附近的洼地、沟谷中发育有品位富,颗粒粗、易采、易选的近代砂金矿(图1)。阐明本区埋藏砂金矿的成因类型、矿床特征、成矿条件、找矿标志与近代砂金矿的关系,对于了解该区近代砂金矿的成矿特征和规律,指导埋藏砂金矿和近代砂金矿的普查找矿以及群众采金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老湾金矿床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马长源  简新玲 《物探与化探》2003,27(2):83-87,100
老湾金矿是我国近年来探明的重要的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体(或矿脉群)、控矿构造、岩浆岩、赋矿地层、近矿热液蚀变带以及周围地质体之间存在某种物性差异,因而有明显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构成了金矿床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作者试图在矿床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地球物理找矿标志,确定找矿勘查物探方法组合流程,以期配合、指导正在进行中的桐柏-大别山北坡金银成矿带的普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0.
安国堡 《甘肃地质》2009,18(4):34-40
通过对北山南带西段金矿的成矿环境和控制因素的分析,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规律。区内金成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体和构造控制。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富金的火山—沉积岩为金矿的矿源层,晚加里东—海西期花岗岩侵入体与金矿密切相关,深断裂和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了矿带部位。这些矿带由一系列不同成因和不同类型的金矿床组成,金矿床是在矿源层、矿源岩的基础上,经过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和富集而形成。依据找矿信息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的分布范围,提出16处具有较大金资源潜力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