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北祁连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海相火山成因铜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带,位于该区东段的白银矿田内产出有多个大型-特大型VMS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该地区铜矿床成矿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提取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化学等多元找矿信息,构建了白银矿区及外围铜矿床的证据权重找矿模型,利用后验概率圈定出找矿远景区,按照各找矿远景区相对成矿可能性的大小和各找矿标志将远景区分为Ⅰ、Ⅱ、Ⅲ3级,各级找矿远景区各3个.  相似文献   

2.
错沟—小长干矿带是北祁连西段成矿区段内铜矿(点)分布最多的矿化密集区,区内已发现多处铜矿床及铜矿点。这些已知矿(点)大多为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品位较高,但矿体相对较小,寻找深部隐伏矿难度相应较大,文中以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讨论区内矿床物化探异常特征及相应找矿问题。  相似文献   

3.
主要通过清水沟-白柳沟矿田与白银厂矿田的火山岩成分、微量元素特征成矿蚀变特征、地质特征等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从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角度,分析和讨论了清水沟-白柳沟矿田与典型的白银厂矿田的某些相似性或可比性,以期指出清水沟-自柳沟-带进一步找矿的潜力和远景地段。结果表明,2矿田无论是在成矿时代、赋矿岩石组合方面,还是在火山机构和成矿特征等方面皆有一定的可比性。由此提出在清水沟-白柳沟地区还有发现白银厂式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潜力,并提出尕大坂是最具找矿潜力的远景区,值得进一步投人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黑河盆地是北祁连地区一个典型的断陷盆地,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然而却被白垩纪以来各种运积物覆盖,为探讨该景观条件下寻找隐伏矿地气普查方法的效果,文章采用4个/km2 的网格化地气普查方法,圈出明显的异常带,并通过配套的土壤面积测量研究表明,地气测量金属异常元素来源与覆盖层土壤无关,可能反映了深部的矿化或构造.  相似文献   

5.
许强平 《安徽地质》2021,31(1):47-50
安徽隆兴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中段北缘,张八岭成矿带北部南段.勘查区内找矿信息丰富,找矿线索较多,通过开展地质、物探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研究块状硫化物矿床及斑岩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并圈定勘查区内磁异常(编号C1、C2)及5处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异常,提出:①C1磁异常位置变细碧岩分布范围广、厚度较大、蚀变强烈、金属硫化物含量较多,是寻找铜金矿的有利靶区;②C2磁异常位置和求雨庙及其以东一带是勘查区寻找铅锌矿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6.
嫩江-黑河地区多宝山岛弧多宝山矿集区新发现了晚三叠世二道坎大型银矿床,铜山矿床深部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科洛-新开岭构造杂岩带新发现晚三叠世孟德河金矿床,三合屯金矿区外围深部也发现了金矿化;塔溪岩浆弧新发现了早白垩世宝泉小型铜矿床.这些矿床与区域圈定的化探异常较吻合,成矿规律较明显.依据新发现的铜金矿成果,总结了嫩江-黑河地区近年来取得的新近展,指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和今后勘查工作部署建议,为即将实施的战略找矿行动勘查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1矿床地质特征白银厂矿田为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大地构造位于北祁连构造带东段,北为老虎山弧后盆地和阿拉善地块,南侧依次为俯冲的增生杂岩体和中祁连地块,各构造单元之间均以规模大的断裂带接触,构成一个完整的弧沟盆系统(夏林圻,1991;任秉琛,1992)。区出露地层为中寒武世的一套分异完善的从基性到酸性包括火山熔岩、凝灰岩的海底火山杂岩系和沉积碎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22-526
根据白银矿田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特征,对矿田及周边地区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通过对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因素的综合分析,圈定了遥感找矿靶区,初步建立了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遥感找矿模型,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了遥感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15,(4):522-526
根据白银矿田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特征,对矿田及周边地区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通过对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因素的综合分析,圈定了遥感找矿靶区,初步建立了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遥感找矿模型,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了遥感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铜矿资源状况及市场供需的分析,认为雪泉铜(锌)矿床勘查研究工作的开展,将对北祁连乃至中国与塞浦路斯型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寻找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已发现200多条蛇绿岩带,但其中仅50多条发现了塞浦路斯型铜矿床.因此,雪泉铜(锌)矿床的勘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申家窑金矿床地气测量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佳 《地质与勘探》2016,52(4):667-677
河南申家窑金矿床属典型的蚀变破碎带型金矿,矿区大部分被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文章通过偏光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矿石成分化学分析等方法,认为申家窑金矿床的主要金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主要载体矿物为石英、黄铁矿和方铅矿。作者在总结矿床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地气测量在该隐伏矿床上方黄土覆盖层的勘查效果。地气测量使用泡塑为捕集介质,利用surfer软件绘制元素空间分布图。元素空间分布图表明Au具有明显的地球化学异常,同时Cu、Pb、Zn等成矿伴生元素也存在异常。综合矿床矿物学的研究结果和元素空间分布特征,认为地气测量异常为矿致异常,地气异常结果能够指示深部隐伏矿体的产状。地气测量方法作为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之一,在研究区能够反映深部矿化,可以应用于黄土覆盖区寻找隐伏矿床。  相似文献   

12.
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在山东大尹格庄金矿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大尹格庄金矿埋深距地表距离大于200 m,属典型的隐伏矿床。选择大尹格庄金矿开展金属活动态测量、地球气测量、地电化学测量、土壤全量测量的方法,以检验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勘查隐伏矿的有效性。试验结果显示:在埋深达300 m的隐伏金矿体上方发现了较明显的地球气、水提取与地电化学Au异常,异常与已知金矿体位置吻合程度较高,而土壤全量测量只在蚀变带头部有所反映,显示了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在隐伏矿勘查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A mountainous terrain, the eastern Pontide tectonic belt, located in northeastern Turkey, contains more than 60 known volcanogenic massive sulfide (VMS) deposits that differ in reserves (0.1–30 million tonnes) and grades. Soil geochemistry is conventionally used in exploration programs to discover concealed VMS deposits in the reg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Pb and As element pair were used as pathfinder element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ir anomalies to a completely delineated ore deposit (Killik VMS deposit) in an orientation survey that served as a natural physical model. Two hundred forty soil samples were analyz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two elements, which represent the opposite ends of the mobility range, revealed high contrast and overlapped each other at the location of the ore deposit due to enhancement of the anomalies by hydromorphic dispersion, which is an indication that soil samples would produce reliable results. The successful delineation of the deposit is remarkable considering the rough topography and the climatic limitations. Previously the extremely moist and temperate climate was thought to cause excessive leaching of the trace element pathfinders from the ore deposits to produce extensive anomalies usually extending away from the mineralization thus, leading to erroneous results and/or extensive anomalous areas. But the presen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method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if the sampling and data evaluation is carefully conducted.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冲积平原区(山东王家庄铜矿区)的地气试验研究及其与常规土壤测量结果的对比,总结了冲积平原区隐伏金属矿矿床上方地气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认为:①在不同覆盖条件、常规土壤测量无效的情况下,地气测量均可发现清晰的金属元素异常,异常强度高,且与矿体空间位置相吻合;显示出地气法在厚覆盖条件下对隐伏金属矿的独特作用;②液...  相似文献   

15.
地气测量研究及在东季金矿的试验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及新研制的地气采集装置,在山东省东季金矿上进行了地气探测及异常研究。文中讨论了对于找隐伏金矿,INAA优于PIXE技术。在构造含矿带上方有明显的La、K、Na、Fe、Sc、Au、As、Cr、Sb及Zn等元素的地气异常。在隐伏矿上方有Au、As、Cr、Sb及Zn等元素异常存在。认为地气中这些金属元素的异常是一种良好的地下金矿化的地表直接指示。  相似文献   

16.
大深度隐伏多金属矿地气探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大厂矿区内埋深超过800 m的95号锌铜矿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地气采样装置和ICP-MS分析技术对大深度隐伏多金属矿进行地气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矿体上方Zn、Cu地气异常超过背景值3倍以上,Pb、As、Cd、Bi、Co、Cs、Mo、Rb等也呈现显著异常,证实采用地气测量探测埋深超过800 m的大深度隐伏矿体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地气测量在内蒙老羊壕金矿区的某些试验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老羊壕金矿区为试验基地,引进抽气法地气测量,探讨了地气测量在内蒙干旱荒漠区寻找浅覆盖区隐伏金矿床的有效性。并以试验资料为依据,初步探讨了抽气法地气测量中的若干问题,指出了抽气法地气测量中存在微尘颗粒干扰。对寻找隐伏金矿床的多元素地气测量,采用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泡沫塑料吸附为好。已有资料显示可能有超微粒(接近纳米级)物质自深部矿体迁移上来。  相似文献   

18.
甘肃白银厂矿田的描述性地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银厂矿田产在北祁连下古生界优地槽岛弧带中,40年代以来,普遍流行的观点是,白银厂矿田属火山—沉积成因,与黑矿成矿模式可对比。通过详细研究前人取得的大量地质资料并进行大量的野外调查,提出了白银厂矿田次火山热液成因的观点,建立了描述性地质模式,以图在白银地区进行矿床预测和勘察。白银厂矿田的含矿建造主要由细碧—角斑火山岩组成,其中产有发育良好的次火山岩。次火山岩主要由次石英角斑岩组成,其次有次角斑岩和次细碧岩。一定构造背景的块状酸性次火山岩是成矿有利地区,白银厂矿田的5个矿床均产在酸性次火山杂岩中。次火山岩具有多次侵入特点。卫星影象、重磁模式表明,成矿杂岩分布在具放射状线性构造的环形构造中心,具低密度低磁特点。因此,具上述特征的次火山岩分布区应该是今后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9.
童晓华  叶得金 《甘肃地质》2004,13(2):79-84,89
根据北祁连西段鹰咀山—车路沟山一带金矿的地质综合信息,运用GIS方法,研究区内的断裂、地层、Au自然重砂异常、Au-As化探异常与已知矿床(点)的空间分布关系,对该区域内金矿进行预测评价,确立了成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