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利用中法合作的天祝电测台从1994年10月至1997年6月每分钟的观测资料,使用常规分析方法,分数维方法,垂直极化方向投影法和MT定点测控二维反演方法处理后,发现在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84km)和1996年6月1日天祝5.4级地震(△=65km)前,4种方法,5种参数不同程度地显现出短临异常,并表现出较好的协调性,其中分数维异常和主轴视电阻率异常显示了明显的方向性,地电场异常对与台站同处一条断裂带上天祝地震的孕震过程反映更敏感,还从4个方面讨论了异常的可靠性,并提出了产生异常的可能机理,认为永登5.8级地震前大地电场异常由主要是震源处的电磁辐射以及台站下方7km左右介质电性变化共同产生;而天祝地震前异常主要由台下方5-30km范围内沿断裂走向的岩石电阻率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昌黎台地电场2002—2010年资料整理分析, 利用多极距去噪声观测原理在排除了大量噪声后提取到了7组异常信号, 其中两组连续两天出现. 这些异常信号对应了6次距昌黎台400 km范围内发生的ML>4.0地震, 异常出现时间一般在发震前约32天以内, 说明这些异常是地震电信号的可能性较大. 这些异常电信号有以下特征: 每组6个测道异常变化极性相同; 在各个方向上这些地震电信号均匀度较好, 7组信号中每组长、 短极距异常幅度ΔV之差76%在1—2 mV/km左右. 在这7组异常信号中有5组在NE测向上异常幅度最大, 2组在NS测向上异常幅度最大, EW测向上异常幅度一般居中或最小. 昌黎台所记录到的这7组异常地震电信号表明, 异常幅度ΔV与震级M、 震中距r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经验关系, 即M=lg(ΔV·r)+1.5.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位于震源区内的成都台2008年4月10—17日观测到非常强烈的地电场短临异常信号连续不断出现,25天后汶川大地震发生。本文基于地电场多极距原理和2007—2017年10年尺度的地电场观测资料回顾性地检查论证了可能与汶川地震有关的地电场异常前兆。研究结果显示,在与地震有关的强烈电信号中,4月10日23:00至4月11日3:40期间出现的强烈异常信号与4月11日4:00至4月16日12:00出现的40次脉冲信号并非源于同一地点,与4月17日2:00—3:00和22:00—23:00期间的异常信号也不是同源信号。这4个时段出现的大幅异常来自于不同位置的4个区域,暗示着地下的4个应力释放区。最后从机理上对该地电场异常信号进行了可能的解释,认为不同的应力积累区域可能是这些地电场异常信号的源区。由于成都台位于汶川特大地震的震源区内,故此次与地震有关的地电场异常信号可以作为汶川特大地震的孕震物理过程研究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6.
7.
8.
1987年1月24日新疆乌什发生了6.4级地震。震前乌什地震台RZB—1压容式钻孔应变仪记录到的短趋势异常和短临异常十分明显,曾据此作了成功的预报。这次地震位于乌什县城东北英阿瓦提乡一带,震时乌什县强烈有感,东至阿克苏、拜城,西到阿合奇一带也感觉强烈。震区房屋破坏较严重,所幸无一人死亡。 相似文献
9.
1995年4月15日营口高坎M_L5.0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Ⅵ度。总结发现,震前在一定的震兆异常背景上,出现一批短临前兆异常,如深井水位、水氡、水温、水汞、地倾斜、地电阻率、宏观等。分析认为,它可能是介质较薄弱的老震区对大区域应力场作用增强的反映,是我省震情发展中一次重要的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的地震大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当地民居的抗震能力是评估地震灾害风险、确定地震保险方案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近2000年以来西藏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灾害的调查结果,总结了西藏地区土木结构和石木结构等民居的主要震害特点。在实际震例中,西藏民居的震害主要以Ⅵ度和Ⅶ度的数据为主,缺少Ⅷ、Ⅸ、Ⅹ度的震害数据。本文采用经验震害矩阵推演方法,得出石木结构和土木结构震害矩阵和震害指数,并与未设防砖混结构标准震害矩阵和设防砖混结构震害矩阵震害指数进行对比,最终得到西藏地区主要民居震害指数与峰值加速度关系曲线。与未设防砖混结构相比,西藏地区石木结构和土木结构抗震能力较弱,其中土木结构抗震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2.
震后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与分析,对于相关部门开展震灾应急救援、掌握救灾动态、稳定民众情绪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新浪微博数据,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6.1级地震震后24小时及震后一周的相关微博及评论;利用Python中文分词组件“jieba”和ROST CM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类、去重、分词等处理,得到结构化的分级、分类数据,并制成震后微博时间序列图、地理分布图、舆情热词词频表、情绪极性统计图等,实现微博舆情数据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地震事件的微博舆情整体呈现积极情绪,微博活跃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在本次地震舆情传播中,政府部门的舆情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舆情传播中的防灾视频传播具有明确的正向引导作用。本研究对于中国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地震舆情分析及引导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汶川地震前ELF异常电磁辐射的波传播特性和极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震前存在电磁前兆现象已经被许多文献所证实。这些现象大多出现在地震前几天至几小时的时间内,在近地表大气层、上大气层、电离层、甚至磁层都存在电磁前兆现象,这对于地震的短临预测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在电离层670km左右高度记录的ELF电场和磁场数据,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new data on aftershocks that occurred within 20 days of the main shock of the December 7, 1988, Spitak earthquake, Mw = 6.8. The data were used to improve the location of aftershock hypocenters and magnitudes. Available data concerning this 20-day period were the least reliable in terms of completeness, representativeness, and the accuracy of hypocenter location and, in particular, estimation of energy classes and magnitudes. New data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records and bulletins of the seismic stations of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networks. Hypocenter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the minimization of wave travel-time residuals and subsequent double-difference hypocenter relocation. Digital records of the Obninsk and Arti seismic stations (Δ = 15°–18°) and five more distant stations (Δ = 34°–53°) were used to more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surface-wave magnitude of the main shock and strongest aftershock. The aftershock catalog of the Spitak earthquake was substantially revised. First, the previous hypocenter locations (Aref’ev et al., 1991) were improved using the double-difference method; second, new data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bulletins of Caucasian seismic stations. The minimum magnitude of completeness (M c = 1.9) of the new catalog for the first 20 days after the main shock (when there were no epicentral observations) is the same as that for the period from December 7, 1988, to December 31, 1989. The new catalog contains information on 2090 aftershocks with magnitude M = 1.9 and more for the period from December 7, 1988, to December 31, 1989. The double-difference method allowed the location of the epicenters of clustered earthquakes to be reliably estimated with a longitude error of no more than 4.6 km, a latitude error of 4 km, and a depth error of 5 km. The new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aftershock hypocenters is better correlated with the tectonic setting than the old data. The new catalog can be used to assess seismic hazard after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法国电磁卫星Demeter装载的ICE(电场探针)及IAP(等离子体分析仪)探测数据,分析研究2006年不同季节、不同地方时顶部电离层电场及各等离子参量的全球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电场x分量及H+离子浓度、O+离子浓度、He+离子浓度、等离子体温度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地方时变化,而电场y分量及z分量全球分布的季节...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