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记忆的烙印如人生的初见,它将短暂的历程化作时光的佳酿。回首过去三载,尤其是才走过的国情监测初年,在牵手地理国情的岁月里,它风雨相伴,见证我成长之路的阴晴变换;我青春无悔,体察过祖国河山的四季轮回。彼时花开,于初见之春。初次接触地理国情,是在2014年的春天。我随同事一起赶赴甘肃,参与定西市和天水市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在那里,我实现了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向一名测绘战士的角色转变。在争分夺秒的高负荷工作强度下,我曾思考,大数据量的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对于各行各业而  相似文献   

2.
《中国测绘》2020,(1):76-79
祖国的山川之美,可用"壮丽"二字来概括。北方多"壮",南方多"丽",纤细秀丽的江南风光固然美,而雄宏古朴的北方山川也是一种美。它们只是美的风格不同罢了。2018年5月间,我到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去了一趟:诚然,这条路上并没有江南的杏花春雨、小桥流水,但这里的山川风貌、文物古迹,没有任何人工的雕琢,处处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左弦 《地图》2002,(2):42-46
世界杯足球赛是全世界球迷的大型节日,不论是老是少、是男是女,比赛期间,球迷生活的全部主题就只有一个:足球!只要是跟看球发生冲突的事,对不起,全部退居二线.所以,饭可以不吃了,觉可以不睡了,麻将也可以不打了,千万别拦着我看球!非球迷在此期间也许体会更深:家里总有人跟自己抢夺电视遥控器的所有权,三更半夜被突如其来的欢呼声惊醒,上下班途中从地铁到公共汽车一路上都听见有人不停地说着球、球、球……全世界每一个人都被这么一个小小的足球牵动着,为之兴奋,为之叹息,为之迷乱,为之落泪,可不可以这样说:足球很大,世界很小.  相似文献   

4.
我手上有一本注明出版时间为1 966年4月的《中国地图册》.这本地图册上的每一页都印着毛主席语录,每一页上的毛主语录都是有针对性的.比如《台湾》图幅的语录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山西省》图幅的语录是“农业学大寨”;《黑龙江省》图幅的语录是“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黑龙江省》图幅的语录显然与当时大批知识青年到黑龙江各生产建设兵团去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青海大森林     
柴达木盆地最初给我的印象,是念中学时读地理教科书留下的。后来又在报章上看了介绍柴达木盆地风情的文章,甚为感动,从此向往起柴达木盆地,渴望到那里走一遭,想一瞥那里“南昆仑,北祁连,八百里瀚海无人烟”的景致;想感受高原盆地夏日灼热的阳光;想体察唐蕃古道深厚的文化底蕴;想识见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6.
3月的陕北,树还没有泛绿,但从飞机上鸟瞰,黄土地已被一眼望不到边的褐色林木覆盖。当地人都知道,在这个季节,能看到成片褐色的地方,正是生态保护得最好的地方。从陕北到南疆,从贺兰山到青海湖畔的群山,大西北的褐色已不再像从前那样难得一见。“饭都吃不上了,奢谈生态岂不等于自杀?”几年前西北某省一位地方官员曾向记者这样抱怨。然而今年春天再赴西北采访,我们总能听到同样的心声:西部大开发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搞成“西部大开挖”!陕北高原蕴藏着一个世界级的能源宝库,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相当可观。但只要是向地下取宝,必…  相似文献   

7.
南极写真     
<正>南极之光 "想念母校,愿将南极夜景与母校师生共享,苦中作乐,祖国我爱你。"这是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博士生李航从南极发来一组照片,冰原、星空、南极光勾勒出神秘莫测的幻境。语言在此时已经变得苍白,让我们  相似文献   

8.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曾经在祖国的大东北,生活了20几年,那片迷人的黑土地,有种特别的魅力。人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黑黝  相似文献   

9.
1994年至1996年我在海南挂职任三亚市副市长,分管工商、物价、金融、体改,同时也协助市长分管财政以及其他工作。那段时间,工作生活紧张繁忙,丰富充实,给我留下许多重要的难以泯灭的记忆。其间,199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派出代表团代表国家赴南沙海域巡视,慰问驻守部队官兵,我有幸作为代表团成员参加了这次巡视慰问工作。从1995年1月10日到1月19日,在舰船上生活十天,在祖国南海往还跋涉2000多海里,到达了我们魂萦梦绕的祖国最南端——曾母暗沙。在美丽的曾母暗沙,我和海口市张副市长一起,亲手将一面刻有"中国"一面刻有"海南"的祖国界碑投入曾母暗沙海底。据代表团很多同志说,我是来过祖国最南端的第一位政府女官员,是赴祖国最南端慰问部队官兵的第一位政府女官员,更是在曾母暗沙亲手投放祖国界碑的第一位政府女官员。今年1月10日,我到三亚出差,和三亚市委书记回忆起16年前这段经历,他建议我写下这段经历,甚至此文题目也听从了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钟德才 《地图》2004,(3):34-4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这些都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祖国大西北浩瀚粗犷的沙漠景观极其生动和客观的描绘。不过,现代人提及沙漠,恐怕是很难念及这些曼  相似文献   

11.
蔡天新 《地图》2009,(4):150-151
我对波兰的感情主要来源于肖邦,肖邦使我把波兰和其他一些国家区分开来。肖邦的钢琴作品属于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列,那种柔美而又坚毅的声音纯净发光,集浪漫和古典于一身,犹如“一块水晶的某种自然的东西被粉碎或劈开了”(法国诗人瓦雷里语)。自从1830年离开祖国以后,肖邦从没有中断过对玛祖卡和波洛涅兹这两种波兰民族舞曲形式的创作,这也是他的音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对祖国的怀念之情成就了肖邦。1849年,肖邦在巴黎逝世,年仅39岁,后来,这位“波兰孤儿”的心脏运回了祖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测绘》2015,(2):1
<正>经天纬地,沧海桑田。从东方第一哨到西部大漠高原,从华夏神州到南极大陆,黑龙江测绘人秉承测绘行业之精神风采,融合北疆沃土之厚重品格,用地图语言尽情抒发着对祖国对事业无尽的热爱,用信息数据精心记录着经济社会的辉煌巨变。时至今日,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已经走过了57年的光辉历程,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步履坚定、阔步前行,谱写了半个多世纪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铿锵旋律。57年来,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人足迹踏遍神州大地,为国家和黑龙江省经济  相似文献   

13.
遥感的起步     
抗战年月,我曾在浙江大学任地图学讲师,在西南喀斯特山区,作过地貌和土地利用考察,深感地学野外工作的艰辛.当时萌发一个梦想:如果能在地球之外找到一个观察点,从遥远的太空来观察人类居住的星球,描绘大地锦绣河山,该是多么的美妙啊!1954年,受哈里逊的启示,投稿新华地图出版社,得到我国地图学的先驱,曾世英社长的指导和资助,编绘出版了一本充满科幻色彩的地图--<中国地形鸟瞰图集>表达我遨游祖国太空的畅想,沤歌新中国建设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大理三月好风光,北国之春已来临。从彩云之南到首都北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瑛深深感受到我国地域之辽阔、物产之丰富,为我们伟大的祖国骄傲和自豪。但面对13亿人口的巨大分母,我国的地并不大、物也并不博,人多地少才  相似文献   

15.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相似文献   

16.
首先向大家表示问候!今年我去贵州的时候,专门去了武汉督察局在贵州省安顺市开展例行督察的工作现场。为了便于工作,督察组在省军区招待所找了一个比较封闭的工作场所,大家一天到晚在那里翻阅资料,非常辛苦。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地写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从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出发,中国共产党这艘巨轮一路驶过惊涛骇浪,经历腥风血雨,闯过暗礁险滩,始终以一种战斗的姿态、一种冲锋的姿态乘风破浪,开辟出河清海晏的盛世图景,迎来建党100周年的高光时刻。《义勇军进行曲》中唱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也唱道:"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相似文献   

18.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相似文献   

19.
读书十几年,虽然从老师那里得到了成百上千的分数,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知识,都是学习时从老师那里暂借。硬搬过来,考试后就搬回去,真正使用时剩下的实在是寥寥无几了。我常常想到:长此以往,连前人的知识也学不到手,更不可能做到有所发展了。在学习毛主席著作和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必须改造过去的学习。怎样改造?应当象毛主席所指示的那样,象很多人的实践所证明的那样,在学习中应自觉地树立矛盾的观点、实践的观点,以及把主席的灵活巧妙的斗争艺术运用到学习上来。在牢固地为人民服务而学习的大前提下,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方法。下面就谈一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互动     
《地图》2011,(5):6-7
我是祖国西北边陲的一名普通教师,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自费订阅《地图》,因为贵刊越办越让广大读者喜欢: 第一,从卷首语到内文,从排版到印刷,从专业选题到常设栏目,都给我们以极大的美的享受,以人文知识雨露的浸润。第二,随刊赠阅的一张张经典地图,不仅有阅读价值,更有深入学习的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