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5I在翡翠贻贝体内积累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舜华  孟帆 《热带海洋》1994,13(3):62-66
研究了翡贻贝Perna viridis的个体大小对放射性核素^125I在其体内的积累与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小个体对^125I的浓集能力比大个体强。在贝体各部分组织中,足丝对^125I浓缩因子比贝体其余部分高得多,为软体组织的30-200倍,足的200-600倍,贝壳的600-1000倍。足丝的重量虽不及整体湿重的1%,但积累的^125I占贝体^125I总重量的50%-75%;足丝的浓集因子与贻贝整  相似文献   

2.
杨雪舫 《海洋科学》1982,6(5):35-3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1958年试验证明:不同温度对贻贝Mytilus edulis L.附着的影响是不同的;在12小时内,个体的附着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个体越大,附着力下降的越早越快。这与胚胎及幼体发育要求的温度范围通常比成体严格面狭窄的规律相反,在10℃—25℃范围内,贻贝幼虫的生长发育和足丝的分泌能力都随温度的上升而加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海岛沿岸水域微生物生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报道了浙江海岛沿岸水域中异养细菌、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分布及异养细菌的种群组成。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区异养细菌的数量较多,其数量分布范围在2.04×104~8.36×106个/dm3之间;氨化细菌数量分布范围在3.0×103~1.1×106个/dm3之间;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分布范围在3.0×102~1.1-106个/dm3之间。细菌的数量与环境中营养盐的浓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不同的海区异养细菌的种群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浙北海区,革兰氏阴性菌所占比例为41.6%,在浙中海区为46.9%,在浙南海区为64.9%。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我国水产品生产现状198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仅为5.458×06t,出口量为1.05×105t。近10年来,水产品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0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1.237×107t,1991年达到1.354×107t,1993年已高达1.826×107t。计划到2000年,水产品总产量将达到2.85×107t。但与之相比,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则发展缓慢。1993年,经加工的水产品约5.6×106t,仅占水产品总量的30%。如果除掉水产冷冻品,实际用于加工制品仅占总产量的11~16%,约1.5×…  相似文献   

5.
南麂列岛海域微小型底栖藻类生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次报道南麂列岛海域沉积物中的微型(2~20μm)、小型(20~200μm)藻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经初步鉴定,沉积物中共有微小型藻类24属71种,其中小型的底栖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spp.为21种,广布于整个海区,春季平均细胞密度为(10.4±3.6)×103个/cm2,占总密度的65.4%;微型藻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占优势,秋季平均细胞密度为(4262.8±11928.2)×103个/cm2,占总细胞密度的98.9%,主要分布在沿岸区。对0~12cm柱状样品中细胞密度分层分析结果表明,0~2cm层的细胞密度大于2~5cm层大于5~12cm层。沿岸区(1,2,5,6,7,8,9站)的种类和细胞密度高于岙口(3站)、远岸(10站)及水道区(4站)。根据微小型底栖藻类组成特点,可划分为三个生态类群:广布性类群、暖水性类群和温带性类群。微小型底栖藻类密度与营养盐浓度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秋季高于春季。  相似文献   

6.
研究SephadexG-25,G-50,G-100,G-200和G-200(超细)等型号的葡聚糖凝胶系统,对溶解在1.0%SDS-2Me水溶液中的网纹藤壶Balanusreticulatus固态胶蛋白组分的分离制备效果。结果表明,SephadexG-200和G-200(超细)两种葡聚糖凝胶层析柱(直径1.7cm,长30cm),用0.05mol·L-1Tris-HCl-1%SDS-2Me溶液洗脱时,均可将改蛋白组分按其分子量的大小进行分离,且以后者的分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虾壳红色素的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综合利用虾、蟹等水产品壳废料,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方法提取虾壳中的红色素,它是一类以虾青素及其酯为主的类胡萝卜素。比较虾壳红色素与维生素C在抑制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以及抑制人大肠癌SW1116细胞株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虾壳红色素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效果比维生素C强10倍以上;浓度为1×10-9及1×10-8mol/L虾壳红色素对人大肠癌SW1116细胞株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3.4%和39.0%,在浓度为1×10-7mol/L中培养的细胞基本死亡。提示了虾、蟹壳废料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应时理  熊健 《海洋学研究》1994,12(2):92-100
本文简述了南麂列岛土壤的理化特性,并探讨了土壤中重金属浓度的临界值及其客量。该土属红壤亚类,土壤质地以中壤土和重壤土为主,氮、磷及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下。重金属元素Cu,Pb,Zn,Cd,Cr的临界值分别为50×10-6,100×10-5,200×100-6,10-6和100×10-6。南麂列岛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目前处于自然分布状态。土壤的现存容量与静容量相等,暗示了该土壤具有较大的纳污能量。  相似文献   

9.
翡翠贻贝对多氯联苯吸收不同途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定量分析和比较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对多氯联苯(PCBs)吸收的4种不同途径。结果表明,翡翠贻贝通过食物途径富集PCBs比从海水吸收的途径具更高效率;而通过底泥或悬浮颗粒积累PCBs的途径较为次要。翡翠贻贝对5—7个氯原子数的PCBs异构体富集率高,分别占PCBs总量的53.25%-77.41%。结果还表明,贻贝经沉积物途径和经滤食悬浮颗粒途径比经水途径和食物途径对含2—4个氯原子数和8—10个氯原子数的PCBs异构体富集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许氏平鲉繁殖群体的生物学及其苗种培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山东近岸许氏平YorSebastes schlegeli繁殖群体的种群结构,系由体长235-467mm、体重300-3770g的3-14龄个体组成。其生长特性参数为L=480.34mm,W=4111.70g,K=0.2211,t0=0.567,a=1.0905×10^-5,b=3.198,雄鱼3岁,雌鱼4岁达初次性成熟,产仔期在4-5月、盛期为5月上名旬,敏殖力为1.52万-31.45尾,在  相似文献   

11.
仿生人工贻贝(Semi-Permeable Membrane Devices)是近年来海洋污染监测中新技术,其制作简单,吊挂取样方便,在筼筜湖纳潮进水渠和排污出水口进行夏、冬应用实验,结果显示筼筜湖内石油烃污染仍然较严重,其每g甘油三油酸酯中石油烃浓度夏季可达2.1~7.8mg。退潮排污出水口人工贻贝石油烃浓度为纳潮进水口的2倍,冬季人工贻贝石油烃浓度又为夏季的1.5倍。同时也说明仿生人工贻贝(SPMD)可克服天然贻贝因性别、生长期、健壮程度和海区条件引起的差异,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2.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几种软体动物:翡翠贻贝Pernaviridis、波纹巴非蛤Paphia(Paphia)undulata、凸加夫蛤Gafrariumtumidum、曲畸心蛤Anomalocardiaflexuosa、伊萨伯雪蛤Chione(Clausinella)isabellina、纵带滩栖螺Batillariazonalis和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cingulata,对~14C-DDT和~14C-杀灭菊酯的积累和排泄。结果表明:~14C-DDT很快地在动物体中积累。翡翠贻贝和波纹巴非蛤积累DDT的能力最高,腹足类的纵带滩栖螺和珠带拟蟹守螺积累DDT的能力较差。~14C-DDT在动物中的分布具有器官特异性,在消化腺和鳃中分布最多,外套膜、足和水管次之,贝壳中的积累最少。DDT在波纹巴非蛤中的半衰期最长,除鳃以外,DDT在波纹巴非始的软组织中的半衰期在30d以上,提示波纹巴非蛤可能作为海区DDT污染的指示生物。杀灭菊酯在软体动物中的积累和排泄类似DDT,但其浓集系数和半衰期均远远小于DDT。  相似文献   

13.
主要根据台湾海峡的实测海流资料,以夏、冬为代表季节,分析了台湾海峡2—3个纬向断面的海流结构,计算出各断面的海水通量。结果表明:夏季,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各层的海流一般偏N向流动,N向的海水净通量为3.32×106m3·s-1;冬季,高温高盐的黑潮水和南海水由南向北经南部断面进入台湾海峡,其海水通量分别为1.69×106m3·s-1和0.59×106m3·s-1;而东海水由北向南通过北部断面进入台湾海峡,其海水通量为1.02×106m3·s-1,其中,有0.40×106m3·s-1的海水沿着福建和广东近岸流进南海,其余0.62×106m3·s-1的海水在台湾海峡北部混合后随同黑潮水和南海水流入东海。总之,流经台湾海峡的N向海水净通量为1.74×106m3·s-1。  相似文献   

14.
贻贝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磷脂含量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贮藏在20℃、5℃、- 10℃和- 18℃温度下的鲜活紫贻贝做了磷脂总量变化的研究,运用高压液相和比色法检测了贻贝在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下的磷脂组分及其含量。发现在- 18℃贮藏20d,磷脂总量损失了24.64% ,而在20℃放置1d,就损失21.84% 。说明磷脂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水中荧光计在高混浊水域中的混合扩散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长江水域污染物质的输运和扩散规律,作者利用研制成功的水中荧光计在该水流域事扩散实验。该仪器在高混浊水中对罗丹明B的浓度检测范围为1×10^-9--5×10^-5g/cm^3,精确度≤±10%。。本文着重论述使用水中荧光计和荧光示踪染料在流速大、混浊度高的长江九江江段和镇江段进行水体混合扩散测量实验的情况,结果令人满意,为我国的高混浊水体混合扩散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虾头经处理,得到虾头透明质酸酶酶液,再经沉淀、硫酸铵反抽提、DEAE-纤维素提取和SephadexG-75凝胶层析。纯化倍数达720倍,比活840u·mg-1蛋白。该酶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17.
在滤过海水中以4×10(-4)mol·L(-1)6-甲氨基C嘌呤(6-DMAP)处理贻贝Mytilusedulis受精卵或胚胎,受精激活后50或120min处理20—30min,分别抑制第一或第二次有丝分裂,以诱导四倍体胚胎。顶荧光显微观察表明,6-DMAP有效地抑制了第一和第二次卵裂。它使细胞核染色质分散,抑制了原核的移动和染色体的分离,并防碍卵裂沟和极叶的形成,从而诱导出四倍体胚胎。对第一次卵裂的抑制产生82.8%的四倍体胚胎;第二次卵裂抑制产生58.6%的四倍体胚胎。由于6-DMAP如此有效,而且价格便宜以及对人体无害,与沿用的化学诱导剂细胞松弛素C.B.相比,它应该可以成为双壳类软体动物染色体操作研究的理想化学诱导剂之一。  相似文献   

18.
几种海洋生物体内硒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几种海洋生物体内的硒含量。本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30pg,变异系数低于5.9%,回收率94%-99%。测定发现;褐藻含硒量比红藻和绿藻低,紫贻贝和海湾扇贝的外套膜中硒含量远远高于肌肉组织。  相似文献   

19.
1993年11月~1994年1月用简单的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多管藻中分 离纯化了R-藻红蛋白和从钝顶螺旋藻中纯化了C-藻蓝蛋白,它们的纯度(指可见 光部分的最大吸收与 280nm处吸收值之比)可分别达到 6(R-藻红蛋白)和 5. 5(C- 藻蓝蛋白)。由于不同藻种的同种藻胆蛋白的摩尔消光系数不同,所以应用凯氏定 氮法并结合可见光的吸收值测定了上述两种藻胆蛋白的摩尔消光系数,钝顶螺旋 藻C-藻蓝蛋白为1.853 × 106mol-1cm-1(620nm),多管藻R-藻红蛋白为1.796 × 106mol-1cm-1(498nm),为藻胆蛋白的浓度测定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0.
几种药物对泥螺Bullacta exarata卵群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泥螺人工育苗过程中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土霉素三种药物对泥螺卵群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土霉素的浓度分别为0.28×10-6~0.9×10-6、5×10-6~9×10-6和1×10-6~20×10-6时,泥螺卵群孵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胶质膜的溶解有促进作用。使用上述药物后,还可提高卵群孵化的同步性。药物浓度超过上述范围,则孵化率明显下降,直至使胚体死亡。本文就胶质膜的作用进行了简单讨论,还对这三种药物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