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金属阳离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术了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介绍了金属阳离子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原理,、检测及毛细管柱的物性及处理,并对毛细管电泳分离金属阳离了的研究历史及现状,以及国内、国外有关专业人十在毛细管电泳分离阳离子的研究和应用及它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掺入不同聚合物乳液的7组21个混凝土试件进行不同荷载条件下的超声波测试,研究了聚合物乳液对混凝土声速和加权谱面积等声学参数与应力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纯丙乳液和苯丙乳液能提高混凝土声-应力的敏感性,有机硅砂浆防水剂和聚醋酸乙烯乳液对混凝土声-应力敏感性有弱化作用,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对混凝土声-应力敏感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Schme.  K 吕晓霞 《世界地质》1997,16(1):101-104
毛细管电色谱法-电喷雾质谱测定法是将质谱仪与毛细管电色谱分析系统相联接。我们可在毛细管固定相为1.5μm大小的反相物质,在1 ̄2μL/min流速的条件下分析肽,利用附加压力来稳定电色谱分析的工作性能。使用的接口可将电谱分析系统简捷,快速地与质谱仪联接,既不需要限流器,也不需要长的传输毛细管,这种毛细管电色谱仪与电喷雾质谱仪联用技术可进行微微摩尔级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4.
利用融合二氧化硅毛细管技术制作了纯H2O体系、纯CO2体系、H2O-NaCl体系和H2O-CO2体系的人工包裹体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测试工作。实验结果显示毛细管样品中的流体成分具有代表性,而且常规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完全适于毛细管样品的测试。对样品的显微测温和拉曼光谱研究...  相似文献   

5.
利用毛细管压力资料获取束缚水饱和度是目前油田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方法,但针对岩心束缚水饱和度特征毛细管压力值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人为经验性,给实际生产研究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亟需改进。利用岩心压汞毛细管压力资料建立了区域岩心压汞中值压力与孔隙度的幂函数关系式,结合解析几何学中最大曲率算法可以确定区域孔隙度下限及压汞特征压力,利用毛细管压力与孔喉半径、界面张力、润湿接触角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与特征压力对应的孔喉半径,从而可以获得每颗岩心基于毛细管压力实验的束缚水饱和度。将最大曲率法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结果与半渗透隔板实验经验取值法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气柱高度转换法确定的气层含水饱和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证实这种新方法效果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在岩石、矿物的常量分析中测定全水,约在100年以前提出的Penfield法,至今仍然广泛采用。将Penfield法变通应用于微量分析有过不少工作,但是并未很好地解决。美国的Benedetti-Piohler采用末端吹球中间烧缩成细腰的特殊形状微量Penfield管,称入样品后将开口端加热,拉成毛细管,采用干冰冷却;加热脱水后将样品球烧熔拉去,再熔封毛细管的末端,用电动离心机将冷凝的水份收集于末端中;割留含冷凝的水份的毛细管部分(~30mm)称重;最后用离心机甩去这段毛细管中的水,再称重;差值为全水量。英国的贝尔切等使用相似形状的微量Penfield管;于细腰至毛  相似文献   

7.
WHP乳液是我室与陕西省化工研究所共同研制的一种新型钻进冲洗液处理剂。它是一种水溶性高浓度的油包水型乳液状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一般在500—700万之间,固相含量为39—43%。它与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干粉状聚丙烯酰胺和水胶溶液状聚丙烯酰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我国目前生产的液状聚丙酰烯胺浓度一般为8—10%,WHP乳液为其4—5倍。与干粉状聚丙烯酰胺相比,WHP乳液水溶性好,室温下搅拌1—3分钟即可充分分散于普通水中。由于它是一种复合型产品,含有一定比例的抑制剂等,对水敏性地层的水化膨胀及溶蚀、跨塌均具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在省内三个不同矿区进行生产试验表明:WHP乳液对冲洗液中固相含量控制能力强;护壁效果好;润滑减阻作用明显;对绳钻钻杆内壁结垢有较强的控制能力;钻探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钻进效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因此,WHP乳液是一种适用范围广,使用维护方便的多功能新型处理剂。可以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地震波在斑块饱和岩石中传播往往会引起地震波速度的频散与衰减,不同的斑块大小及分布引起速度的频散与衰减不同。毛细管压力作为影响斑块物理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对速度的频散与衰减的影响知之甚少。为了研究毛细管压力的影响,笔者利用斑块膜刚度来表示毛细管压力的宏观响应,通过改变球状斑块饱和模型的边界条件将毛细管压力考虑到球状斑块饱和模型中,得到了一种新的改进球状斑块饱和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比了考虑毛细管压力前后的地震频段的速度频散与衰减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地震频段内,与原始球状斑块饱和模型相比,新模型的速度较原始模型速度大,频散降低,衰减减小。除此之外,利用新模型解释了已发表的不同饱和度情况下速度和衰减系数的实验室测试结果。与原始球状斑块饱和模型相比,新模型能够更好的解释不同饱和度下速度与衰减系数的变化趋势,对于斑块饱和岩石的速度饱和度,衰减系数饱和度关系解释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泥质岩盖层各种封闭机理的基础上,对各种封闭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压实成岩程度越高,厚度越大,次生黄铁矿,方解石、蒙脱石和伊利石含量越高,泥质岩的毛细管封闭能力越强。成岩程度低时,粉砂含量越高,泥质岩盖层的毛细管封闭能力越弱;成岩程度高时,粉砂含量越高,泥质岩盖层的毛细管封闭能力越强;欠压实程度越高,厚度越大,泥质岩盖层的封闭能力越强。含腐殖型干酪根的泥质岩盖层烃浓度封闭能力强于含腐泥  相似文献   

10.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浅层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井眼清洁、润滑减阻和储层保护的技术难题,通过分析储层的地质特征,在该区原用聚合物钻井液基础上,选择性加入MC-VIS、ABSN、纳米乳液和复合屏蔽暂堵剂,形成纳米乳液封堵钻井液体系,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可将岩心渗透率恢复提高至8350%。通过七平1井的应用表明,纳米乳液封堵钻井液体系能够满足低渗透油层大位移水平井的钻井施工需求,为高效开发鄂尔多斯盆地浅层油气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铁氧体磁性材料应用的进展及合成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车平  陈博  甘树才 《世界地质》2000,19(2):205-208
综述了近年来铁氧体磁性材料应用及合成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M-型和W-型铁氧体磁性材料的应用;介绍了最新的几种合成方法,包括水热法、醇盐水解法、微乳液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  相似文献   

12.
水玻璃-乙酸乙酯护壁堵漏新型化学灌浆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笔者研制的一种用乙酸乙酯作固化剂的水玻璃灌浆材料,根据乳状液的理论,选择了特殊的乳化剂,解决了水玻璃与乙酸乙酯的相容性问题,得到了稳定的微乳状液浆液,具有可灌性好、凝胶时间可控制的优点,可用于复杂地层钻探中护壁堵漏,亦可用于软基处理等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3.
运用动力系统稳定性的理论和方法讨论了乳状液中球状液珠的不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表面张力与负的表面张力梯度分别起稳定和不稳定作用,阐明了自动乳化所必须满足的热力学非平衡条件和动力学反馈机制。本文还建立了液珠失稳后在不断流动展开过程中形态改变的具有拉普拉斯分形结构的动力学模型,从而解释了自动乳化过程中液珠流展出的具有蕨叶状“花样”的分形流展机理。  相似文献   

14.
微乳液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蒙脱土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玲  吴季怀  张敬阳 《矿物学报》2006,26(2):238-242
微乳液聚合法是合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新方法。用微乳液聚合法,先把苯乙烯单体引入蒙脱土层间,再引发聚合反应,利用聚合时放出的热量使蒙脱土片层间距增大,合成聚苯乙烯/蒙脱土复合材料,用XRD、FTIR及SEM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表明,用微乳液聚合法可使蒙脱土与聚苯乙烯较好地复合,且用CTAB改性蒙脱土合成的复合材料微观形态更加细小和均匀。  相似文献   

15.
岩溶水锶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通过对桂林地区地下河系统不同类型岩溶水水样Sr2+ 含量和87 Sr /86 Sr 值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 1)桂林地区岩溶水中Sr2+ 含量普遍较低,流经不同岩层的地下水Sr2+ 含量不同,岩溶水中Sr2+ 含量随着Ca2+ 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Mg2+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地下河水中的Sr2+ 含量始终介于表层岩溶带水、饱水带裂隙水、地表坡面流和外源水(如果存在外源水补给)的最大、最小值之间。( 2)流经不同岩层地下水的87 Sr /86 Sr值不同,流经砂岩层地下水87 Sr /86 Sr 值较高,其次为流经白云岩层和灰岩层的地下水;地下河水87 Sr /86 Sr 值也是介于表层岩溶带水、饱水带裂隙水、地表坡面流和外源水(如果有外源水补给)的最大、最小值之间。因此Sr2+和87 Sr /86 Sr能反映岩溶水形成的信息,是较理想的天然示踪剂,在岩溶水研究中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西藏冲江铜矿含矿岩体与非含矿岩体区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冲江铜矿位于世界三大斑岩成矿域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其大地构造位置属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带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中部。矿区含矿岩体与非含矿岩体的岩性相同,很难通过肉眼或常规分析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热释光测试结果表明,矿区岩石的热释光曲线有单峰和双峰两种,矿化主要发生在具单峰的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岩石矿化程度越强,热释光总积分强度值越小。另外,高岭土化对岩石天然热释光有叠加作用,具高岭土化的岩石明显具有更高的热释光值,且高岭土化与矿化成负相关。因此,热释光值可作为判断矿化的一个岩石标型。石英粒度统计也表明,含矿岩体的石英粒度曲线呈韵律式变化,而不含矿的岩石粒度曲线呈渐进式变化。故岩石中的石英粒度也可作为矿化的一个矿物标型。  相似文献   

17.
硅酸盐体系的化学平衡:(2)反应热力学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通过具体的应用实例,系统介绍了在矿物材料学研究中硅酸盐体系的多相平衡反应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对硅酸盐体系的典型多相平衡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包括:(1)微晶玻璃制备过程中的硅酸盐熔融反应;(2)霞石正长岩和高铝粉煤灰利用技术中的硅酸盐烧结反应;(3)S iO2-CaO-H2O体系和KA lS i3O8-CaO-H2O体系雪硅钙石、硬硅钙石的水热晶化反应;(4)高铝粉煤灰和霞石正长岩烧结产物的溶解反应;(5)Na[A l(OH)4]-A l(OH)3-H2O体系和Na2SO4-Ca(OH)2-H2O体系中α-A l(OH)3和CaSO4.2H2O的析晶反应。研究成果可望对矿物材料制备实验方案设计、工业生产过程优化及改进产品性能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同类材料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传统型铂族矿产,系指与镁铁质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铂族矿产资源。华力西运动时期,扬子地台西南缘沿超壳深断裂带发生的大陆裂谷作用,为来自上地幔的镁铁质(拉斑玄武岩质)岩浆的上涌和侵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前提条件。含铂基性超基性岩的时空分布,受到大陆裂谷作用的主要发生发展时期和裂谷活动带的控制。通过对典型矿床特征及其成矿作用的探讨,论述了扬子地台西南缘主要的铂族矿床类型;并从四维成矿的角度,阐述了对区域成矿规律的一些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9.
榴辉岩常用温压计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陈意叶凯  吴春明 《岩石学报》2005,21(4):1067-1080
本文通过再现相平衡实验数据和检查热力学活度模型两种手段,对榴辉岩中几种常用的温压计进行了检验,发现榴辉岩中某些常用温压计存在以下问题:(1)在 Eliis and Green(1979)、Powell(1985)、Krogh(1988)和 Ravna(2000)四种石榴石-单斜辉石温度计中只有 Ravna(2000)的版本能较好的再现相平衡实验数据。(2)将石榴石-单斜辉石温度计应用于含 X_(Jd)>0.55绿辉石的榴辉岩中会出现很大的误差。(3)Green and Hellman(1982)的石榴石-多硅白云母温度计计算的高压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变质温度普遍偏高,但是计算超高压榴辉岩的结果能较好的与 Ravna(2000)的石榴石-单斜辉石温度计计算结果保持一致。(4)Waters and Martin(1993)的石榴石-单斜辉石-多硅白云母压力计、Ravna and Terry(2004)的石榴石-单斜辉石-多硅白云母-蓝晶石-柯石英/石英温压计的精度都受到了 Holland(1990)的单斜辉石活度模型的限制,它们不能适用于绿辉石 X_(Jd)>0.55的榴辉岩,而 Waters and Manin(1996)对 Waters and Martin(1993)的版本做了一个经验校正,弥补了单斜辉石活度模型的缺陷,因此可以适用于绿辉石 X_(Jd)>0.55的榴辉岩。(5)Nakamura and Banno(1997)的石榴石-绿辉石-蓝晶石-柯石英温压计因运用了不恰当的石榴石和铁钙辉石的活度模型,从而使得计算结果与岩相学观察结果不一致。因此,我们建议:对于绿辉石 X_(Jd)<0.55的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可以运用 Waters and Martin(1993)压力计和 Ravna(2000)的温度计联合求解温压;对于含高硬玉组分(X_(Jd)>0.55)绿辉石的超高压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可选用 Waters and Martin(1996)压力计和 Green andHellman(1982)的温度计联合求解温压;对于含有石榴石 绿辉石 蓝晶石 柯石英矿物组合的榴辉岩,在 X_(Jd)<0.55的情况下。可选用 Ravna and Terry(2004)的温压计求解温压。在应用这些温压计时,应注意各温压计的适用温压范围和成分范围,尤其是石榴石 X_(Jd)、Mg~#和绿辉石 X_(Jd)的范围。另外,由于矿物中 Fe~(3 )的含量对温度计算结果影响很大,所以还必须合理地校正所选矿物的 Fe~(3 )。  相似文献   

20.
对于氟碳钡铈矿(Cordylite—Ce)成分与结构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氟碳钡铈矿的成分和结构问题。发现氟碳钡铈矿的成分、密度、折射率三者间的一致性参数很差,晶体结构与光性和空间群相矛盾,单个大阳离子的平均占有体积远大于同类矿物的平均占有体积,它的晶体结构与同类矿物不可类比。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在以往有关氟碳钡铈矿的成分和结构的资料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错误,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定义。其结构化学式应改为:(Na_(1-x),Ca_(0·5x))BaCe_2(CO_3)_4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