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北东南部介休-新乡-溧阳北西向新生地震构造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杰  王若柏 《地震地质》1997,19(2):30-134
根据华北地区东南部的地震活动、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等资料,对介休-新乡-溧阳北西向地震带的地震地质条件作了分析。此地震带具有统一的现代区域构造应力背景,是华北东南部的一条现代地壳剪切破裂带;沿此带发育由一系列晚第三纪以来继承性活动的和新产生的北西向断裂组成的活动断裂带,它斜穿不同的构造单元是一条新生地震构造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地质构造环境、深部物质结构条件、震前地震活动特点、地震序列及孕震构造类型方面的研究,总结出山西地震带有史料记载以来8次7级以上强震的共性特征。所得结论对山西地震带强震危险区的划分,中长期地震预报及震害预测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北地震带北段强震破裂空段的地震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活动构造与重要活动断裂带的历史及现今强震震源区或破裂分布等资料,南北地震带北段存在长期缺少MSge;7.0地震的破裂空段.为了考察这些空段的地震危险性,首先采用Burgers体黏弹介质模型,计算周围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强震在空段引起的库仑应力动态演化;其次结合背景地震发生率,采用Dieterich模型分析历史强震对空段地震活动的影响,讨论了空段所在区域的地震发生概率.结果显示,南北地震带北段强震破裂空段的地震危险性程度自高到低依次是: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东段的若尔盖——九寨沟段、六盘山断裂带中南段空段、香山——天景山段裂中南段同心空段、天祝——大靖空段、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中西段、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东段.该结果可为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地震危险性估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武烈  田勇 《山西地震》1993,(4):37-42
分段研究了山西地震带的地震破裂特征,表明:各个断陷盆地地震破裂随时间的非平稳过程特征与盆地的构造运动性质有关;在一个断陷盆地内,在地震破裂系统中强震的破裂起主导作用.这些认识,对研究确定各个断陷盆地内今后的地震危险地段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南北地震带强震迁移特征及其预测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南北构造带构造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带强震的时空动态图象演化,结果表明,南北带的地震活动有如下特征:(1)经向迁移,其空间演化有步进型和步进折返型两种形态;(2)远程的快速响应;(3)诱发地震的链锁分布,该特征反映了强震间的相互耦合,对未来强震具有示踪意义,(4)时空可公度性,该结果对分析判定本带的地震趋势从而实现正确的预测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北地震带及邻近区域强震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集整理南北地震带区域自史料记载(公元前193年)到2012年9月的强震(Ms≥6.0)资料,初步分析南北地震带及附近区域的地震发震构造活动性和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地震一般发生在断层带上,具有空间分布的集群性特征和时间群集性质.研究发现,地震带南段发生6.0≤Ms≤7.9地震次数明显高于北段和中段,而发生Ms≥8.0地震的可能性较低,中段与南段较接近,与北段有明显差异;南北地震带存在明显的纬向、经向强震活动迁移现象,纬向尤其明显;1900年以来,南北地震带已经有4次明显的能量释放阶段,并给出Ms≥6.0地震的震级-频度统计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川滇地震区强震活动期格局的变化,认为自1976年以来已进入川滇地震区的"中区"为主体活动的新活跃期,并将可能持续至少二三十年;1985~1996年初的川滇强震活跃幕已经结束,1996~2002年处于6级地震的少发时段.根据川滇中区历史上出现过的东带(E102°~103°线)、西带(E100°线)交替活动特征估计未来几年安宁河-则木河-小江地震带将可能是大地震发生带.  相似文献   

8.
选用北西地震带1970年至1990年21年地震资料,对所发生地震的模糊时间分维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别以二个月为一个单位和一年为一个单位计算了模糊时间维数Do并绘出以二个月Do随t变化和21年每年Do随t变化曲线。为了更好突出中强震选取了覆盖北西地震带6个面积相等小区,分别进行模糊时间分维计算,求出每年6个Do来,再(1/6)∑Do,计算出每年的平均Do来并绘出每一小区二个月Do随t变化和21年  相似文献   

9.
石绍先  付虹 《内陆地震》2009,23(4):417-423
在震前对澜沧—耿马地震带大震复发周期为47年的研究基础上,确认滇西南地区出现了预释放加速段、一个孕震区和显著地震有序向源迁移的演变过程等这些大震孕育并进入中短期阶段的标志。并应用这些特征,对1988年11月6日的澜沧7.6级、耿马7.2级地震进行了预测,同时对澜沧—耿马地震带下一个新的强震活跃期的时间和可能发震的断层作了估计,提出了强震活跃期中大震孕育短临阶段预测可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南北地震带北段及附近地区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区域水准、跨断层短测线和90年代以来的GPS、流动重力等监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和监测区发生的几次6级左右及以上震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与地震有关的构造形变异常的基本特征及可能的机理,初步总结了基于这些不同尺度(类型)的构造形变异常进行强震中期预测的一些指标判据。  相似文献   

11.
伽师强震群序列的破列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伽师强震群序列中13次5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其中有8个走滑型地震、5个倾滑型地震。走滑型地震的北北西向节面与Ms≥5.0级地震震中分布的斜列线一致,伽师强震群序列可能是北北西向右旋走滑断层及与其斜交的张性正断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新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内外短周期P波初动符号及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DSN)的宽频带数字记录资料 ,研究了 1997年 1月 2 3日至 1997年 11月 4日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和伽师强震群中的 5个强震、后续地震及其周边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从震源机制解来看 ,伽师强震群主要有走滑和正倾两种破裂类型 ,主压应力轴方向主要为NNE向和近垂直 ,而主张应力轴为NW向并近水平 ,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存在差异 ,具有明显的局部特征。从破裂过程看 ,伽师强震群的破裂过程相对简单 ,破裂面积不大 ,上升时间较短 ,是由一点向四周快速扩散的脆性破裂 ,无明显的伸展方向 ,与阿图什地震完全不同。研究结果表明 ,伽师强震群与震源附近的地壳结构在垂向和横向上的非均匀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而阿图什地震与塔里木盆地的现今构造运动关系密切。伽师强震群是在震源区附近地壳上部垂向和水平向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多次沿NNE向的快速脆性破裂 ,从而形成了以张性破裂和左旋走滑为主的震源特征  相似文献   

13.
着重从1850年西昌地震的地表破裂带调查入手,通过对地表破裂的分布特征、几何特征以及与各次级断层的关系的研究,对这次地震的震级、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着重从 1850年西昌地震的地表破裂带调查入手 ,通过对地表破裂的分布特征、几何特征以及与各次级断层的关系的研究 ,对这次地震的震级、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1850年西昌地震地表破裂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从1850年西昌地震的地表破裂带调查入手,通过对地表破裂的分布特征、几何特征以及与各次级断层的关系的研究,对这次地震的震级、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研究1997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的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利用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宽频带数字资料及区域台网资料,较详细地研究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及震源破裂特征.结果表明: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主要有走滑和正倾两种破裂类型,其共同特点是主压应力轴方向沿北北东向,主张应力轴沿北西向,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存在差异,具有明显局部特征;从震源破裂特征来看,伽师强震的滑动尺度、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均较小,震源破裂面积不大,是由一点向四周快速扩散的脆性破裂,无明显伸展方向;伽师强震群的破裂断层面为北东向,与震源深度梯度变化带、地壳接触变形梯度变化带、等烈度线以及地震扩展方向吻合;伽师强震群是在近南北向挤压环境下,在震源区附近剪切和张扭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多次沿北东向的脆性快速破裂,从而造成了伽师强震群以张性破裂和左旋走滑为主的震源特征.  相似文献   

17.
伽师强震群震源破裂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研究1997年新疆伽师地区连续发生的强震群的震源破裂特征,利用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宽频带数字资料及区域台网资料,较详细地研究了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及震源破裂特征.结果表明:伽师强震群的震源机制解主要有走滑和正倾两种破裂类型,其共同特点是主压应力轴方向沿北北东向,主张应力轴沿北西向,与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存在差异,具有明显局部特征;从震源破裂特征来看,伽师强震的滑动尺度、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均较小,震源破裂面积不大,是由一点向四周快速扩散的脆性破裂,无明显伸展方向;伽师强震群的破裂断层面为北东向,与震源深度梯度变化带、地壳接触变形梯度变化带、等烈度线以及地震扩展方向吻合;伽师强震群是在近南北向挤压环境下,在震源区附近剪切和张扭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多次沿北东向的脆性快速破裂,从而造成了伽师强震群以张性破裂和左旋走滑为主的震源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强震成组孕育,成组发生过程中相互间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张国民  李丽 《地震》1997,17(3):221-231
中国大陆地震具有成组活动的特征,成组强震活动之间有增震和减震作用,本文应用构造块体成组孕育的理论模型讨论了成组强震活动间的相互影响及其物理机制,通过强震成组孕育,成组发生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一次地震发生对其它震源区应力变化的影响,对前兆复杂性的影响,及此类模型在地震预报工作中的应用。把强震成组孕育和活动的模型应用到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长期预报研究领域将对地震预报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北6.2级地震与强震成组活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张国民  李丽  焦明若 《地震》1999,19(2):107-117
通过利用构造块体或组孕震、成组活动模型及理论方法分析和研究了华北北部自80年代以来发生的大同-阳高6.1级、包头6.4级和张北6.2级强震成组活动特征,结合地质构造特点及一该区历史强震活动特征的地比研究,探讨了张北地震孕育,发生的物理模型和某些震兆特征。指出,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是80年代末以来华北北部强震成组活动中-重要事件。与1989年大同6.1级、1996年6.4级地震构成一个强震  相似文献   

20.
用断裂力学的方法研究地震断裂的扩展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断裂力学的实验结果和理论,结合地震资料及其研究结果提出了关于地震断层扩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地震断裂扩展的曲面模式;并用数值的方法计算了在二维情况下地震断层沿曲面(线)扩展的途径。根据这类地震的特点,指出对于这种地震可由其总体破裂的方向确定其发震地区的最大构造主压应力方向。并对唐山等地震实例提出了解释。 在计算方法上,本文对流行的有限单元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存贮减少,并提高了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