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吉林省磐石——双阳地区位于伊通——舒兰和辉发河——桦甸两大深断裂之间,断裂构造教育,岩浆活动极为频繁,海西期、燕山期岩浆岩广为分布。燕山期侵入岩与火山岩密切伴生。由于构造作用及岩浆活动影响,本区的地层支离破碎,以石炭、二迭系地层和侏罗系地层为主。其中石炭、二迭系地层主要为灰岩(多已大理岩化),砂板岩(有的已角岩化)和一套中酸性的变质火山岩。侏罗系地层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及很少  相似文献   

2.
云南马关—麻栗坡地区,围绕斋江穹窿北缘分布着一套浅变质地层,前人将其划为上元古界。笔者等在这套浅变质岩层中新发现了变质复成分砾岩、变质石英砂岩等岩层组合,通过区域对比,这套岩性组合与滇东南屏边—蒙自地区的早寒武世地层的特征一致。因此将马关—麻栗坡地区寒武纪地层划归为扬子地层区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托克逊以南中天山发现早志留世笔石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河布拉克群是目前中天山中段含有多金属矿产的重要地层之一,但其时代归属长期以来争论未决.有的根据变质程度将其划为志留纪,称阿河布拉克群,分为三个亚群;有的则根据邻区已发现的叠层石Collenia认为它属于元古代.究其原因,主要是无可靠的化石根据.  相似文献   

4.
延边地区青龙村岩群主要分布于和龙至龙井一带,沿北西向断续发育,原岩为一套碎屑岩+大理岩建造,其中碎屑岩分布于风昭水文站—伊泉村一带(称新东村岩组),大理岩分布于獐项村—勇泉坪、伊泉村(称长仁大理岩)。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初步确定该青龙村岩组地层为一套构造堆积地层,其岩石经历了两期变质作用,主期变质作用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后期经历了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叠加。  相似文献   

5.
变质岩系在我国出露相当广泛,除了常常出現于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地区以外,还有較大面积的不同較晚地质时期所形成的变质地层和变质岩体,分布于不同地区。在这些变质岩系中往往含有許多具有工业价值的和不同規模的、不同类型与种类的矿产,其中  相似文献   

6.
庐山星子群变质岩的变质作用P-T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布于扬子块体南缘古元古代星子群变质宏的变质作用研究表明,它们普遍经历了角闪岩相的变质,其变质温度为480℃-580℃,压力在300MPa-500MPa之间。这与扬子块体南缘其他元古代地层仅经历了轻微变质的事实截然不同,表明星子群变质岩具有独特的构造演化历史。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星子群变质岩是由地壳伸展作用引发的、来源于下地壳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它并不是来源于华夏块体的“飞来峰”。  相似文献   

7.
晋北娄烦吕梁群变质相带的划分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保奇  王赐银 《地球学报》2003,24(4):325-329
晋北娄烦吕梁群由一套经受过两期不同性质变质作用的泥砂质岩、基性火山岩和酸性流纹岩组成。早期为吕梁期变质作用,其结果使该区地层构造形迹总体上呈NE走向;晚期为西川河韧性剪切断裂所产生的区域变质作用,其结果使该区地层走向由早期的NE向扭转为近SN向,且使地层层序发生倒转,并与递增变质带的形成关系密切。选取该区中对变质温度和压力变化反映较敏感的原岩为泥砂质岩石的袁家村组和裴家庄组地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对沿地层走向上连续分布的特征变质矿物及矿物共生组合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矿物对地质温度计估算该区不同采样点的变质温度和压力条件,对研究区进行变质相带的划分,确定各变质相带的变质温、压条件,并探讨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袁家村组和裴家庄组为等化学系列地层。沿该地层走向上:西川河断裂以北地区,从北向南,特征变质矿物绿泥石、黑云母、石榴石、十字石和蓝晶石依次规律出现;西川河断裂以南地区,红柱石和夕线石依次规律出现。根据特征变质矿物的空间分布规律、首次出现的地点及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划分出5个变质带:绿泥石带、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蓝晶石带和红柱石-夕线石带。这一完整的递增变质带可与苏格兰高地的巴罗型相媲美。矿物对地质温度计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高州岩群分布于高州、化州、廉江一带,是被断裂所围限的古老构造地层单位。根据变形变质程度将其从下至上划分为三个组:(1)黄岭岩组,变形变质作用非常强烈,变质程度变麻粒岩相至角闪岩相,以片麻状混合花岗岩为主,见沉积变质岩残留体,地层层序已难予恢复;(2)莞塘组,变形变质作用强烈,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下部发生混合岩化,地层层序基本上可以恢复:(3)新安组,安形变质作用较弱,为绿片岩相,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9.
高劢 《地质与勘探》1991,27(1):F003-F003,F004
华北地台的结晶基底是我国最老的变质岩系.燕山地区是早前寒武纪地层的重要分布区域之一.它西起冀西北,经北京北山,东迄渤海之滨,居于中朝克拉通结晶基底的北缘.近年来,随着变质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也重视了退变质作用.王仁民先生1962年首先在冀东水厂研究退变质作用.从1981年起,由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高凡先生主持退变质作用研究课题,并列入"燕山—阴山地区早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研究"项目.1983年单独列题为"燕山地区早前寒武纪岩石退变质作用研究"项目.1987年接受国家自  相似文献   

10.
辽北鞍山、本溪、抚顺、新宾、清源等地太古宙花岗岩系岩石出露面积达一万平方公里左右,它侵入、包裹及混合交代了鞍山群地层,使其成为大小不等的包体;它又构成连续分布的下元古代辽河群地层的沉积基底。这个花岗岩基的形成是太古宙最重要的地质事件,它发生于28—25亿年间。在19—20亿年时,它又遭受了下元古代变质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秦岭早元古代变质侵入体,系指分布于蓝田县灞源以北箭峪岭一带的古老闪长质侵入体,前人将其划归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地层,或划归下元古界。建立秋岔组。认为该组为一套变质火山岩地层。作者经野外工作研究证实。将其从变质地层中解体出来,厘定为箭峪岭早元古代变质闪长质杂岩体。  相似文献   

12.
引言上海地区所见变质地层由金山群与惠南板岩两部分组成。主要分布于区内枫泾—川沙断裂带的南东侧(图1),为一套中、浅变质岩系。长期以来,对这一套变质地层未进行过详细工作,更无生物化石与同位素年龄资料。因此,对其时代归属说法不一,争议颇多。1983年6月—1986年9月,在编著区域地质志过程中,曾着重对本区变质地层做了大量工  相似文献   

13.
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论述了与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学)有关的8个方面的问题: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的研究概况;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的复杂性和研究难度;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研究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石地层单位岩群、岩组和杂岩的划分问题;重要区域性不整合的研究;鉴定变质地层的原岩类型、岩石性质和恢复古环境;正确区分变质地层和TTG岩系以及其他变质深成岩;变质地层时代的确定。另外,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3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黑云母在弓长岭铁矿区分布比较广泛,具有不同的成因类型。有的分布于变质火山岩中;有的在贫矿的夹层中;有的则分布于贫矿顶底板的围岩中,而有的直接在富矿顶底板或近矿围岩中。通过黑云母成分、物性、产状的研究,确定了不同成因的黑云母特  相似文献   

15.
北京北部山区密云—怀柔地区广泛分布太古宙变质岩。该区经历多期地质构造作用,矿产丰富,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地质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北京密云—怀柔地区太古宙变质岩石和年代学深入系统的研究,变质建造、变质作用条件、变形变质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研究,提出本区变质表壳岩新的划分方案,在区内变质地层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解放以来先后在甘肃东部天水地区(以下简称本区)的陈家庙、温家沟、关子镇、范家寺-武家河-带以及武山的何家沟、党川以南的寺沟等地,发现了许多铁矿点。这些矿点历经甘肃地质局、冶金局所属队多次反复工作,有的己具工业意义,有的具有远景,正在探查。对于这些铁矿一般都定为鞍山式-沉积变质型。个别地段,在同一矿点的不同矿体,则分别定为“沉积变质”和矽卡岩型。甚至有些地质工作者根据鞍山式铁矿均赋存在前震旦纪地层中的规律,来反证本区的地层时代。  相似文献   

17.
区域地质背景川西地区位于中国西部“歹”字型构造体系头部近南端.钨(锡)成矿带分布在石渠-雅江褶断带内. 区域地层主要是三迭系的巨厚碎屑岩.在断裂带附近有二迭系地层出露.经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一套板岩、千枚岩以及各类片岩、角岩、变粒岩、夕卡岩、大理岩等浅-中变质岩系.往往在岩体周围形成晕圈状接触变质带.白垩系、第三系地层分布零星. 区域构造线方向,由北西到南东,先由北西向逐渐转为北北西向,最后为近南北方向,呈反“S”形(图1).区内扭动构造型式发育,构造形迹以褶皱为主,断裂次之,其性质多具压性及  相似文献   

18.
地层水是与油气共存的地下水,它受沉积环境、流体流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与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成藏有着重要联系。对梨树断陷东南斜坡带沙河子组地层水总矿化度、变质系数、脱硫系数、碳酸盐平衡系数等化学特性参数的分析表明,参数低值区与已知油气藏分布吻合,东南斜坡带沙河子组地层水封闭条件较好,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十屋9、河山4等区域具有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9.
西藏雅鲁藏布江地区是古特提斯洋消失形成的一条地缝合带,是揭示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演化的十分重要的窗口。通过对雅鲁藏布江变质带中蛇绿混杂岩带、朗杰学增生楔和仲巴地块三个部分变质特点的研究,归纳了雅鲁藏布江变质带的基本特征。根据特征变质矿物及典型矿物共生组合确定变质相,可以大致计算出变质温度和压力条件。蛇绿岩带作为全球大多数碰撞构造带上,通常是板块缝合带的标志,具有特别重要的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意义,朗杰学增生楔也有蛇绿岩的分布。仲巴地块古生界地层均已变质,中生界地层发生浅变质。  相似文献   

20.
1 山东省铁矿山现状及危机程度分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资料,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它具有不可再生性、耗竭性和分布不均匀性等特点.山东省铁矿床主要类型为新太古代变质地层中变质沉积型、中生代燕山期接触交代型及地下水热液一风化淋滤型,而且主要集中于鲁西地区,占已探明产地的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