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新世纪遥感奋进与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国家遥感中心成立 2 0周年学术论坛”于 2 0 0 1年 1 0月 1 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落下帷幕。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等 1 0多个学会共同主办 ,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学委员会和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承办。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次大会主席童庆禧和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国家遥感中心主任郑立…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9月19—21日,第二届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会在滁州学院隆重召开。此次交流会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和环境遥感分会联合主办,滁州学院、新疆卫星应用工程中心和安徽地理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承办。交流会围绕着"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及产业化"主题,探讨了关于完善我国遥感卫星应用产业链的相关议题。会议分为开幕式、特约报告与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和交流讨论4个部分,包括1个特约报告、2个主题报  相似文献   

3.
正"第二十届中国遥感大会"拟定于2016年8月在深圳市召开。会议由中国遥感委员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深圳大学承办,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亚洲遥感协会(AARS)、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国际协办,国家遥感中心、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学委员会、中国空间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空间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月球与深空探测已成为测绘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前沿和新战场。在多类型深空探测任务的驱动下,测绘遥感技术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深空探测的各类任务,对地外天体环绕遥感测图、着陆导航遥感避障、巡视环境感知与视觉导航定位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未来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需求,对深空遥感测绘技术的发展,包括地外天体海量全球遥感数据智能处理、全球控制网精化、月球南极精细三维形貌测绘、多传感器融合的着陆导航避障和巡视环境感知与定位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2月25日,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召开遥感专家组会议。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遥感专家组是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领导的专门从事国产遥感卫星推广应用的组织,是遥感卫星研制单位与应用单位间的桥梁。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赵文津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吴继云副主任、马海全秘书长,暗物质卫星总  相似文献   

6.
2008年第2l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在中国成功举办,增强了我国该领域科技工作者与国内外同行的相互了解与合作。2010年初,针对我国测绘创新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秘书处和国家测绘局国际科技合作司共同主办了《摄影测量与遥感动态》学术性简讯,通过简讯来介绍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及相关领域最新进展和发展动向,展示我国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促进中国与国际同行的广泛交流和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 (以下称“全国委员会”)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 ,由有关全国性学会、全国性遥感组织的遥感专业委员会 (分会 )为参加亚洲遥感学会活动而自愿结合成立的联合组织 ,其宗旨是团结全国各遥感学术团体及广大遥感科技工作者 ,为参加亚洲遥感学会的学术活动和加强与该学会的合作 ,协调有关程序等事宜 ,从而为促进我国的遥感科技事业和国际遥感技术交流的发展做出贡献。“全国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 :①对外代表我国遥感学界参加亚洲遥感学会 ;②为参加亚洲遥感学会的学术活动 ,组织开展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全国性学会…  相似文献   

8.
以月球与行星探测为代表的深空探测活动将人类对于物理空间的认知从地球空间拓展到月球、行星乃至行星际等深空场景空间。如何构建深空探测场景下的空间位置概念、制图内容,并建立相应的制图表达机制和可视化方法,以满足深空探测工程任务实施和重大科学发现的需求,这对制图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此问题,在泛地图等前沿理论的指引下,结合笔者团队在中国深空探测任务中的制图实践,对深空场景中涉及的天体卫星轨道、月球与行星、探测器本体等多尺度空间进行统一位置关联,并对所涉及的制图内容、数据、可视化技术等进行了探讨,以构建一种面向深空探测场景的天、地、器一体化空间可视化表达的制图方法。可为研制中国后续深空探测工程任务和科学研究所需的新型制图产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经研究决定"第十九届中国遥感大会"将于2014年9月20-23日在西安市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遥感领域在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遥感技术最新成果。大会同期将举行第八届中国青年遥感辩论会、遥感科技创新展、中国遥感影像艺术展、遥感科普文化周等活动。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国内外VLBI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动态,从天体测量、空间大地测量和深空探测等角度,对我国天测与测地VLBI观测网络的未来建设进行了需求分析和测站配置技术指标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 etry and Rem ote Sensing,简称 ISPRS)成立于 1910年 ,最初称为国际摄影测量学会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简称 ISP) ,1980年更改为现名。它是一个以推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发展、应用、合作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 ,主要活动包括 :1鼓励各国或区域建立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 ;2发起并组织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研究 ;3定期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大会 ;4通过出版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在全世界范围发布相关的研究成果 ;5鼓励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的科技论文与刊物的交流。ISPRS每 4年举行一次大会 ,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包括主席、秘书长在内的理事会和 7个技术委员会的主席 ,任期 4年。在 ISPRS理事会的指导和协调下 ,各技术委员会主席按照 ISP...  相似文献   

12.
《测绘科学》2004,29(3):64-64
<正>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亚委员会拟于、2004年10月在成都召开2004年学术交流会,此次大会主题是:“未来20年航天技术展望”。请各有关单位、专家、学者踊跃投稿,积极参会。论文主要涉及范围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0月21日,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功举办了国土普查卫星成功发射30周年纪念会。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吴继云副主任主持。到会的有赵文津、姜景山、范本尧院士,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暨国家遥感中心成立20周年学术论坛胜利闭幕 以"新世纪遥感奋进与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国家遥感中心成立20周年学术论坛"于2001年10月1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落下帷幕. 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等10多个学会共同主办,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学委员会和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承办.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次大会主席童庆禧和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国家遥感中心主任郑立中主持.参加本次盛会的有来自各省(自治区)的200多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179篇,优选80篇编入<中国遥感奋进创新二十年--学术论文集>.会议就遥感技术、图像处理及应用等专题进行了分组讨论,选出青年优秀论文7篇.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5.
董树文 《地图》2019,(3):58-65
向地球深部获取资源能源,立足深部解决我国资源能源问题,事关国家安全,也是适应世界地质科学与资源勘查重心向中国和亚洲转移的国际新格局需求的需要。我国深地专项广泛汲取了许多其他国家和国际地球物理探测计划的经验,应用了大尺度、多学科、系统性的岩石圈深部探测最先进的技术,代表着未来地球物理探测的发展方向。“深部探测”,已成为地球科学发展的最后前沿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期要览     
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向自然界挑战的三大壮举。4月18日,开创中国钻探技术史上新的里程碑、被称为入地工程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竣工典礼,在江苏省东海县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了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强地球科学理论研究,加快地球探测技术发展,他还向广大地质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一是加强重大地质课题研究,二是推进地质科技进步与创新,三是深化地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四是重视地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五是扩大地质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第4页)。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  相似文献   

17.
在深空探测中,测控(跟踪)系统的有效运行是整个探测任务成功完成的重要保证。由于我国测控站都布设在国内,属于局部性分布,影响深空跟踪和测控的连续性和通信质量。本文提出在中国南极长城站建立深空测控站的设想,以当前热点的月球车巡视探测为例,从地-月通信的改善情况、南极长城站建站的地质条件、电磁环境、气候条件、交通运输后勤保障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建站的可行性。研究表明:①对于国际主流探月国家所选取的月面探测区域月球南极,南极长城测控站的地-月通信受月面地形的影响要小于我国国内测控站,且测控时间与国内测控站可以实现互补,减小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②南极长城站的地质条件、电磁环境和气候条件等适合于测控站的建设和使用;③南极长城站经过了30 a的建设,建站的各方面条件趋于成熟,逐步适合于深空跟踪站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测绘学会2007年活动计划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绘通报》2007,(4):5-5
序号活动名称主要内容时间规模(人)电话l中国测绘学会工作会议2中国汉J绘学会团体会员会议中国科协年会测绘分会场中国汉呀绘学会年会研究学会工作交流经验、观摩海洋测绘技术举办博士论坛大会主题报告,分会场交流会议主题报告与交流技术应用研讨技术研讨工作会议与学术研讨20  相似文献   

19.
国际环境规划地质科学委员会(COGEOENVIRONMENT)下设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致力于识别环境地质科学领域的特殊问题并加强交流与合作。该工作委员会的主要目标是将所需的专业知识综合起来,支持和促进对有关环境过程的深入认识、研究,研制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方法,加强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92全国旅游地图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3日—9日在成都市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39篇。为了扩大交流范围,促进我国旅游地图的研究和发展,会议决定选编部分论文的详细摘要以专栏形式在本刊刊载。入选的论文是由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论文选编小组推荐的,凡已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再刊登。论文摘要按收到的先后次序排列。栏末附有本次讨论会论文目录。论文选编小组成员:张力果、胡毓钜、陈昱、方炳炎、范明华、陆用森、姚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