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天新 《地图》2014,(2):136-137
在我游历过的城市中,以字母T开头的虽然不是很多,但都令我倾心,而西班牙城市托莱多尤让我心仪.托莱多位于西班牙中部,人口仅6万余,但却是座欧洲历史文化名城.大约在公元前200年,托菜多被罗马人征服,后相继被西哥特人、阿拉伯人占领,公元11世纪成为卡斯蒂利亚王国的政治中心.1 6世纪西班牙迂都马德里后,托莱多从此衰落.我抵达此城时,西班牙人迁都马德里已近四个半世纪了.  相似文献   

2.
席会东 《地图》2014,(5):132-133
君士坦丁堡,即今土耳其的最大城市和港口伊斯坦布尔,公元330年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仿照罗马城营建,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跨越欧亚两大洲,控扼欧亚往来通道和爱琴海与黑海的唯一通路,在历史上曾经作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中世纪时长期是欧洲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和欧洲人抵御东方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堡垒,因而成为欧洲城市图的重点描绘对象.  相似文献   

3.
邬银兰  龚缨晏 《地图》2004,(1):42-47
在欧洲中世纪的“世界地图”中,最为常见的是T-0地图,图中的世界被分为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陆地。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地图,认为世界是由四大洲构成的,我们可以把这类地图称为“四分天下图”。这类地图的数量并不多,但非常独特,其中最著名的是所谓的“贝亚吐斯地图”(Beatus Maps)。  相似文献   

4.
席会东 《地图》2019,(2):138-139
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和对外扩张以及科技的进步,欧洲人也开始扩展自己的地理知识边界,以奥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 )为代表的地图学者编绘《寰宇大观》等百科全书式的地图集,整理欧洲古典时期和中世纪的地图遗产,并反映欧洲最新的地理发现.欧洲地图上旧大陆的地理空白和盲区被补齐和重新建构,并与新大陆地理知识相衔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世界拼图.  相似文献   

5.
席会东 《地图》2014,(4):132-133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欧洲城市的繁荣和地图学的发展,而印刷术的改良又促进了地图的刻印和传播.随着“文艺复兴”以来世俗化的进程与欧洲城市的勃兴,城市地图开始成为1 6世纪欧洲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鸟瞰画法绘制的欧洲城市图开始大量出现.作为古罗马帝国的都城、中世纪天主教的圣城和“文艺复兴”的中心之一,“永恒之城”(Citta Enterna)罗马是欧洲城市图的重点表现对象.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城市图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其中15世纪的罗马城图主要以古典时期的古罗马城墙和中世纪的圣殿教堂为描绘对象,表现了罗马作为天主教圣城的城市意象.16世纪以来的罗马城图,除了描绘古典时期的古罗马城墙、广场和中世纪的教堂之外,也开始表现罗马城中的街道、广场、住宅一类的世俗建筑,彰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作为教皇国都城的繁荣和辉煌.  相似文献   

6.
说到地图,一般人都觉得它是个"被动者",属于"宾语";而非作为"主语"的"主动者".毕竟,地图是"反映.这个世界的,它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描绘"与"再现".评价地图好坏的标准也通常是它是否"客观"、 "准确". 但这种观点却忽略了地图是人类的创造物.它身上不可避免地打上其创作者的烙印.人作为地图的主体,其观念、情感,在地图这一创造物身上定有体现.  相似文献   

7.
常茜茜 《地图》2019,(1):138-139
13世纪晚期,指南针已经从中国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演化为航海罗盘,同时普及在航行用途方面。这使得确定航向变得容易,欧洲人可以深入大海腹地而不再仅仅是沿着海岸线航行,由此,便于发挥航海罗盘优势的波特兰航海图应运而生。不同于古典时期和中世纪时期的观念性地图,波特兰航海图首先强调实用性,其原因是为了在辽阔无常的大海中为水手导航。  相似文献   

8.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北部海岸的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是欧洲殖民者在北美大陆建立的第一座城镇,因此被称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它最早在1565年由西班牙探险家发现并建立殖民据点,此后为对抗在佛罗里达势力日益扩张的法国人,西班牙人在圣奥古斯丁建立了美国最古老的军事城堡德·圣马科斯堡(Castillo De San Marcos),这里因而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西法两国频繁在此处交战,据说城堡前的海水曾一度被鲜血染红.但更大的灾难则是1586年英国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率领他的船队对这座小城进行的洗劫.  相似文献   

9.
席会东 《地图》2013,(6):132-133
拟人地图(anthropomorphic map)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艺复兴时期已将欧洲地图绘制成人物或动物形象,其中以女王形象居多. 据说,14世纪的一个阿维尼翁教廷教士奥皮奇努斯(Opicinus de Canistris)曾将欧洲绘制成一个代表圣母教会的女人形象.1537年,为了庆祝哈布斯堡家族(Hapsburgs)统治大半个欧洲,奥地利蒂罗尔地区的地图学家约翰(Johann Putsch)绘制了一幅《女王欧洲地图》(Europa Regina)——女王的皇冠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所统治的西班牙,女王腰部的徽章是费迪南德统治下的奥地利,生动表现了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的荣耀与辉煌.  相似文献   

10.
龚缨晏  邬银兰 《地图》2004,(3):72-74
德国北部有一个地方名叫埃布斯托夫(Ebstorf).中世纪这里原有一个天主教本笃会的修道院.16世纪宗教改革后.它成了新教的修道院。1830年,有个名叫夏洛特·冯·拉斯波格(charlotteVon Lasperg)的修女,在修道院一个存放宗教用具的杂货间里发现了一幅大型彩色地图,它由30张羊皮纸组成.总面积为3.56米×3.58米,这也是现今所知中世纪欧洲最大的世界地图。此图因其发现地而被称为《埃布斯托夫地图》。几年后,一家报纸披露了这个  相似文献   

11.
这张古地图的原版本是1547年成书于法国迪耶普的《尼古拉斯·瓦拉尔地图集》中的一幅"大爪哇岛"东海岸地图,不少学者认为它是葡萄牙人绘制的澳大利亚东海岸地图.1856年,英国出版商将其冠名为"首张澳大利亚地图"复制出版. 早期西方人根据航海家的实践和马可·波罗等中世纪欧洲旅行家的见闻,通常将现在的苏门答腊岛南部称为"小爪哇",将现爪哇岛称为"大爪哇".  相似文献   

12.
赵东旭  席会东 《地图》2021,(4):138-141
1452年利奥多世界地图是美国地理学会图书馆馆藏中年代最久远的世界地图,被视为"中世纪西半球世界地图的典范",其创作时间可以追溯至1452年.该图将中世纪的世界图景绘于一张羊皮卷上,原始尺寸宽60厘米,高73厘米,现存之图左上角和左下角部分内容略有残破.地图的右下角注明地图的绘制者和绘制年代.该图的作者为十五世纪的威尼...  相似文献   

13.
欧洲地图有描绘人物和动物的传统,是其区别于中国地图和伊斯兰地图的重要特征.随着制图技术的进步、绘画技术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勃兴,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地图既在数学要素和地理要素的绘制方面更为准确和复杂,同时也在人物和动物等地图整饰要素的表现方面更为丰富.前者提升地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后者提高地图的观赏性和故事性,实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艺术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属于亚洲"——这一论断在今天对所有国人来说都是常识,但仅仅一百多年前,大多数中国人却并不知道.梁启超直到1890年在上海的书店里看《瀛环志略》,才知道世界有五大洲,而中国位于亚洲东部.这倒不是当时的国人比今人愚昧,而只是因为:"亚洲"原本就是欧洲的概念,在西方观念普及之前,很多亚洲人当然不知道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被划入了."亚洲"的范围. 如今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许多地理划分,事实上都是欧洲中心主义的产物,体现的是一种欧洲式的地理观念——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元地理学观念就是把世界划分为"西方/非西方" (the West/the Rest)两部分,它将世界区分为核心、半边陲、边陲等一系列同心的空间结构,似乎地理现象构成一种秩序井然的等级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三、画出第一张美洲地图的胡安·德拉科萨很多人都知道,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很少人知道,是谁绘制了第一张包含美洲的地图?他就是胡安·德拉科萨(1460-1510年2月28日),西班牙制图家、航海家和探险家。作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航探美洲大陆旗舰圣玛丽亚号的船长,德拉科萨3次与哥伦布同行远航。1500年,德拉科萨运用最新的制图技术,制作了欧洲现存最早的著名的世界地图,其中画入了在十五世纪  相似文献   

16.
《地图》1994,(3)
形形色色的地图现存最早世界地图如今残存于世的最古老的世界地图是公元前600年前后、美索不达米亚人画在粘土板上的地图.它描绘了一个以巴比伦市为中心、周围被大海所包围的圆盘状的世界。我国考古所见最早地图1986年夏甘肃出土的天水“放马滩地图”,绘制于公元...  相似文献   

17.
席会东 《地图》2014,(2):132-133
古地图不仅是地理状况的反映,也是地理观念和政治权力的表达.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地图常常被用来表达政治权力和国家观念,《低地雄狮地图》(Leo Belgicus)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丁语“Belgica”(低地,复数形式为Belgicus)译自日耳曼语“Netherland”(尼德兰),低地地区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北部的部分地区,自1 6世纪初开始一直处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的统治之下.1 568年,低地地区爆发了反抗西班牙的集权统治、争取独立的“八十年战争”(1568-1648年,又称“尼德兰革命”).在此背景下,欧洲地图学家根据低地国家的地理轮廓,参照低地国家各成员共有的雄狮徽章形象,将整个低地地区绘制成雄狮地图,生动展现了尼德兰革命与荷兰共和国建立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8.
李兆良 《测绘科学》2016,41(7):59-66
通过对详细的地理地名考析,结论是《坤舆万国全图》并非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根据欧洲世界地图翻译绘制,该地图的地理测绘不是1602年完成,而是1430年左右,即郑和第六次大航海之后。该地图的欧洲部分是1400年以前的地理,中国部分为1430年左右,部分美洲却是1800年以后欧洲人才知道的,与西方公认的地理大发现历史严重冲突。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不可能是他在中国9年内完成,证明经纬度、球形投影等技术是明代中国人发明的地图绘制技术,不是"西学东渐"。此外,其他明代文化文物在美洲遗存等旁证有力支持地图论据,证明明代中国人比哥伦布先抵美洲,《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文献,用现代地图学技术测绘,明代中国人是15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和现代地图学的真正先驱。  相似文献   

19.
国家图书馆藏有一幅彩色地图,其名为《封舟出洋顺风针路图》.这张地图用黄色表现低平的陆地,用蓝色表现耸立的山峰和岛屿,描绘了由福州罗星塔(在今福州马尾港)出航,依次经过东沙岛、鸡笼山(今台湾省基隆港)、钓鱼台(即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姑米山等,最终到达琉球那霸港,并由那霸返回福州的航程.  相似文献   

20.
公元1430年前中国测绘美洲——《坤舆万国全图》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性与定量分析《坤舆万国全图》和同时期的欧洲绘世界地图:墨卡托(1569)、奥特里乌斯(1570)、墨卡托(1595)北极圈地图和普兰修斯(1594)地图,揭示《坤舆万国全图》内容并非采自欧洲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显示文艺复兴前的欧洲,而美洲一半的地名在同时期的欧洲绘地图上没有出现,部分是利玛窦去世至少200年后欧洲人才知道的地理.《坤舆万国全图》准确标示今日的加利福尼亚、雷尼尔山(雪山)、阿拉斯加的冰川峡湾(美湾)、安克拉治附近的水潮与北美最高峰迪纳利(水潮峰)纬度与地理特征完全符合,南美智利与秘鲁的经度比较正确.普兰修斯与墨卡托的地图严重错误和不确定.《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国地名地理不是利玛窦年代的,是公元1430年以前的,比哥伦布到达美洲早60年以上.传教士卫匡国1655年出版的《中国新地图集》不可能是他测绘,只能翻译中国原数据,说明明代中国有能力测绘大面积有准确经纬度和球形投影的地图.这两种地图证实中国的世界地理知识和地图学并非来自西方.《坤舆万国全图》证明中国明代大航海是世界地理大发现与地图学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