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做好耕地保护,确保农民的粮食生产安全?如何挖掘资源潜力,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鄢陵县用实践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回答。近年来,鄢陵县始终把稳定耕地面积,实现占补平衡作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认真处理“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坚持管护与整理并举,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二月的早晨,依然春寒料峭.这天一大早,鄢陵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办公室来了一位60多岁的老汉,手里拿着100元钱直往刘合仁主任手里硬塞:"这钱说啥我也不能收,国家的惠农政策这么好,你们又到村里为我们整治土地,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哪来我们的好日子?我能为国家土地开发整理事业做点事,值!""这钱您得收下,您关心国家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经济上还受损失,我们过意不去……"  相似文献   

3.
嵩县历来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农业大县,农业收入是农民生活的主要来源。在地处山区的嵩县,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就是农用土地的开发整理,它能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业发展后劲,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土壤改良和生态建设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在土地开发整理中搞好土壤改良和生态建设工作,事关整个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成败。 1.待整理土地资源的数量与分布 待整理土地资源主要包括耕地和居民点用地两个方面。其中待整理耕地数量除其自身外,还应包括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田坎、沟渠、生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批科技含量高、项目容量高、社会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三高一好"企业,纷纷在鄢陵县安家落户,让地处中原腹地的鄢陵一时间成为开发的热土,开发热浪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开发热潮的兴起,前提是必须有土地作支撑。对于一个农业县而言,既要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又要保护耕地面积,特别是面对经济快速发展,投资迅猛增长,如何才能使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呢?鄢陵县经过多年探索,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六个必须"的原则,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作为总量一定的土地资源,要实现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首要实现方式就是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其次必须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事关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事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建设的大局,事关粮食安全和社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能否为经济建设提供必需的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乡统筹的发展,“六个”一体化的实施,用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证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土地开发整理已成为各级政府解决用地矛盾的唯一出路。但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普遍存在,导致土地开发整理质量下降,开发出来的土地产量低下,农民不愿种,甚至抛荒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分管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切身感受,并结合淳安实际,粗谈一点土地开发整理中的质量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作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对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效益评价是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科学地评价土地整理效益,系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土地开发整理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土地开发整理规模日趋扩大的同时,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将极其深远.土地开发整理必须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必须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全面论述了二者的关系,并提出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即坚持不破坏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为基本前提同时论述了今后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峰  张传合 《山东国土资源》2011,27(11):60-61,64
该文分析了菏泽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现阶段菏泽市土地整理应以农用土地整理为主,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对土地开发整理规范化管理是当前土地整理发展的方向。因此,菏泽市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科学利用本地特色资源,监管得力,缓解了该市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规范化发展,确保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现保护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除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增量,盘活存量土地外,重要的是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维持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水平,有必要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专业术语的使用、规划方案的设计、土地开发整理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今年国家提出要严格土地供应计划,削减建设用地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全省各地都共同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与严格保护耕地的对弈中找到平衡点?去年新乡市建设用地指标为999公顷,今年的指标为400公顷,不及去年的一半。怎么办?面对这一重大难题,该市国土资源系统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摸索出了解决难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载体,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离开土地将无法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与土地的利用密切相关,因此,作为土地与矿产这两种重要资源的管理者,国土资源部门的两项主要管理职能在矿业用地问题上形成了最大的交叉。矿业用地问题关系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影响到矿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关系到我们国土资源管理者依法行政和正确履行职责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土地,关乎国计民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耕地总量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国家基于粮食安全、农村的社会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需要,对非农建设用地实行严格的控制。另一方面,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又赶上西部大开发机遇的广西来说,对于建设用地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土地的供需就成为了一个急需处理好的现实矛盾问题。在国家实行严格控制与地方建设急需用地的现实中,我们的理念是:以广西…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整理是一项反哺农业、反哺农村、反哺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土地整理的有益实践,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展示了令人振奋的光辉前景。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崭新事业土地,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仍是生存的保障,是“定心丸”。当前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如果农民没有土地来经营种植,就失去了致富之本,党的富民政策再好,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土地整理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新兴事业。连续几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都提到要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今后5年,土地整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上将大有作为。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曾强调:“今后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建设促保护,立足点是加大对基本农田的投入,通过土地整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我国土地整理主要是在农村土地整理的范畴内,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对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整理,加强农田...  相似文献   

15.
论土地开发整理与湖南农业产业化的关系以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与农业产业化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土地资源的现状,重点探讨了土地开发整理推动湖南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并就土地开发整理如何进一步推动湖南农业产业化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嵩县历来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农业大县,农业收入是农民生活的主要来源.在地处山区的嵩县,土地开发整理的重点就是农用土地的开发整理,它能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农业发展后劲,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土壤改良和生态建设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在土地开发整理中搞好土壤改良和生态建设工作,事关整个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详实的数据,从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作的成效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宣传.通过评价,我们发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促进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宣传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和增强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金坛市紧紧围绕实现耕地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这一战略目标.利用现有的资源.把建设过程中的废弃地、零碎的闲散地污染的坑洼地,退化的农用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区域复垦整理.实现了土地复垦整理整治与开发建设的一体化。两年来全市其复垦整理土地面积2061hm^2.新增耕地面积805hm^2.有力地保障了全市建设用地的占补平衡.支持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正农业是海晏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实施高产农田建设,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用地的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近年来海晏县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加大了对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力度。为认真做好海晏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对全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作一梳理总结。一、海晏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沈阳市高度重视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既实现了有效耕地面积增加和耕地质量提高,又保证了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强,也确保了老工业基地振兴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后备资源日益匮乏,废弃地逐渐增多.因此,适时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模式研究,科学合理地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使土地整理复垦与中低产田改造相结合,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废弃矿山和村屯改造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既满足了沈阳市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要,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对沈阳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