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水文水井钻探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井口及井口附近塌陷,危及正常生产,严重的地方危及到附近建筑物.本文通过水井钻探过程中出现塌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有效地防治,并对岩溶地面坍陷处理提出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结合广西岩溶石山区水文水井钻探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于广西岩溶石山区水文水井钻探施工的新方法与工艺技术措施,对钻探系统的配置、钻具的组合配套、分层钻进技术、钻进工艺和规程参数、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泰安—旧县水源区岩溶水开采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泰安-旧县水源区岩溶水因高强度开采,1989年起岩溶水降落漏半和第四系孔隙水疏干区范围迅速扩大,同时产生大面积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岩溶水水质也趋于劣化。而在1993年关闭主要岩溶水开采井之后,岩溶水水位得以回升,水质变好,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灾害减弱,并呈准稳定状态,说明合理开采地下水可以有效地保护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4.
徐州岩溶塌陷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文章通过对以往岩溶地面塌陷勘查工作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揭示了徐州地区裸露型岩溶和覆盖型岩溶的分布规律及历史上岩溶塌陷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塌陷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1)塌陷受废黄河断裂带控制,离废黄河断裂带越近岩溶发育越强烈,离废黄河断裂带较远的部位岩溶发育明显减弱;(2)塌陷主要分布于浅部岩溶强烈发育地段的奥陶系灰岩中,少数分布于寒武系灰岩之中;(3)塌陷集中分布在古河道形成的,砂性土单层结构地段,少数分布在砂性土-黏性土双层结构地段;(4)塌陷全部位于岩溶水开采降落漏斗内。结合岩溶塌陷的时间与地下水的动态活动过程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地面塌陷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古河道与废黄河断裂带的重叠部位为岩溶地面塌陷发生的有利部位,但最终发生地面塌陷则是人类工程活动过程引起岩溶水位剧烈波动——大幅、快速下降的结果。该研究成果可为徐州市今后进一步防治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提供地质科学依据,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临武某地于2019年12月19日发生岩溶地面塌陷,塌陷前后有大量因地面变形所致建筑物损坏,利用地表调查、高密度电法、钻探等手段查明了岩溶地面塌陷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岩溶发育和分布特征、建构筑物变形特征、影响范围等。本文从上部覆盖层、淤泥质粘土层特征、下部灰岩的岩溶发育情况等结合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条件的综合研究,提出本区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成因机理,并对岩溶地面塌陷进行了分析预判,提出了相应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泰安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文章介绍了山东省泰安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历史及现状,从地下水动态与地质环境监测结果入手,讨论了泰安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并根据当地的防治实践,提出了岩溶塌陷防治的对策建议。即①减少岩溶水开采量以保持岩溶水水位的基本稳定;②被动避让;③加固建筑设施地基。  相似文献   

7.
广州花都区赤坭镇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未以来,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一带多次出现严重的岩溶地面塌陷活动。本文依据实地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勘查资料,系统分析了赤坭镇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规模和危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赤坭镇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人工开挖形成负地形采石场和过量抽排地下水造成。在此基础上,针对赤坭镇岩溶地面塌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岩溶地面塌陷的现状,应用电探方法测试,结合水文地质特点,分析了该地段岩溶地面塌陷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我国水文水井钻探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特别是深层地下水资源)开采与利用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水文水井钻探技术特点及在该领域的钻探技术水平,结合我国水文水井钻机发展应用现状,用实际应用事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水文水井钻探技术及装备应用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徐州市区地面塌陷与岩溶水开采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水是徐州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由于对岩溶水的长期不合理开采,诱发了地面塌陷。论文概述了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开采状况。较系统地分析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及诱发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岩溶工程地质剖面和地质钻孔资料对岩溶发育特征与强度、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及物质组成、地下水动力条件等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根据莲花县城区岩溶塌陷形成特点,结合岩溶塌陷点发生时的降雨量和地下水位变化记录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莲花县城区岩溶塌陷主要以水流潜蚀、高压气蚀、负压吸蚀、下渗旋吸、土体软化、重力加载等破坏作用叠加效应形成的土洞型塌陷为主;地下水位循环交替是引发岩溶塌陷的主要原因,而降雨强弱又直接影响着地下水动态变化;地下水循环交替不同阶段表现出对盖层的各类破坏作用的特征不同,一般在经多期次地下水循环交替过程后形成地面塌陷;部分地面塌陷因农田囤水、地面加载或振动而诱发。该文研究成果可为莲花县岩溶塌陷预警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其他南方岩溶发育相近地区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贵州绝大多数煤矿井是以岩溶水充水为主,矿井排水量与大气降水密切,地面塌陷与淹井事故也屡见不鲜,因此矿井涌水量预测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作者根据在本地工作的多年工作经验,介绍了一种适用的简易的矿井涌水量与突水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柳江水源地岩溶地面塌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秦皇岛市柳江水源地开采岩溶地下水,出现地面沉降、开裂与塌陷。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总结了本区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地面塌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铜陵市朝山地区岩溶塌陷形成条件与地面稳定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市朝山地区岩溶塌陷灾害是安徽省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从该区基岩岩性、覆盖层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人为影响等方面入手,利用钻探和地下水长期观测等技术手段,通过岩溶塌陷的影响因素分析,查明了研究区岩溶塌陷形成条件,评价了地面稳定性。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区内岩溶塌陷的分布受断裂控制,90%以上的塌坑位于距断裂20 m区域内;区内岩溶塌陷的发生与基岩岩性密切相关,CaO含量高有利于塌陷的发生;区内塌陷多发生于多元或二元结构地层区域;矿山排水是区内岩溶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最后在查明区内岩溶塌陷形成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经验指标法对朝山地区地面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确定研究区为易塌陷区,须重点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15.
以辽宁省凤城市某矿业公司岩溶地面塌陷勘查工程为例,从矿区岩溶塌陷的地质背景入手,总结岩溶地面塌陷的致灾机理。通过地质调查、资料整理及钻探验证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勘查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塌陷区具有分布空间形态复杂、不均一化的特点;该区岩溶塌陷形成条件是各种不良要素的共同作用;塌陷坑T1和塌陷坑T2形成原因主要为覆盖型岩溶区;塌陷坑T3和塌陷坑T4浅部10~25 m地层破碎,推测塌陷坑T3及塌陷坑T4为贯通塌陷坑。  相似文献   

16.
梁立刚  陈梁  刘建芳 《中国岩溶》2019,38(6):910-915
武汉地区在近东西向的多个褶皱构造中分布有6条石灰岩条带是岩溶地面塌陷多发区。其岩溶地面塌陷可分为砂漏型、土洞型、真空吸蚀型等三种基本类型,每种类型有其特定的地质条件及对应的塌陷机理。文章重点对灾害后果最严重、防治难度最大的砂漏型塌陷的地质条件及塌陷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地下水(岩溶水和孔隙水)渗流是导致砂漏发生的关键因素,其中岩溶水渗流是原始动力。基于此,认为设置帷幕截断岩溶水渗流是防治砂漏型塌陷的根治措施,并提出地铁车站和区间盾构防治砂漏型塌陷的原则和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水城岩溶地面塌陷的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自民 《贵州地质》1991,8(2):155-162
水城是贵州最严重的岩溶塌陷区之一。本文在分析勘探和塌陷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态、强度、分布和动态特征,塌陷形成的条件及机理,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真空吸蚀作用解释地面塌陷的疑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卫国同志的“岩溶矿区地面塌陷的形成及防治的探讨”,对于地面塌陷的直接原因,提出了“真空吸蚀说”<以下简称吸蚀说>,而不是地下水潜蚀说。他写道:“岩溶矿区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积累在  相似文献   

19.
廖海军  马志飞 《城市地质》2015,(Z1):218-221
近几年,北京市海淀区香山村普安店地区发生了多起地面塌陷灾害,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受伤,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恐慌与不安。通过调查,确定导致地面塌陷的原因为岩溶塌陷,并分析了引起岩溶塌陷发生的主要成因,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瀑河水库渗漏造成三个村庄出现地面沉降、开裂与塌陷,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总结了库区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地面塌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