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景观多功能定量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研究针对景观功能相互表征的科学性和景观多功能间关系定量化问题,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采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框架构建6种乡村景观功能,利用1980–2018年的基础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184个行政村的乡村景观多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都市郊区的农业生产功能不能取代经济发展功能,青浦区经济发展功能已成为主导的功能形态。(2)青浦区乡村景观多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时空差异显著,表现为:农业生产功能与经济发展功能、经济发展功能与生态调节功能、经济发展功能与环境维衡功能始终呈现为权衡关系,为该区不可回避的矛盾,该结果表明该区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的;经济发展功能与景观美学功能间权衡关系显著,且二者关系格局呈东部权衡、西部协同,权衡区的数量递增;经济发展功能与空间承载功能间关系格局呈现东部权衡和西部协同格局,且协同关系区呈增长趋势;景观美学功能与生态调节功能/环境维衡功能间权衡区集中在青东区域,协同区分布于青西区域,且权衡区数量先增后减,协同区先减后增。(3)时空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准确全面地反映乡村景观多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2.
杨忍  刘芮彤 《地理研究》2022,41(7):1995-2015
以珠三角城市群地区的县(区)为研究单元,从生产供给、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生态保育四个维度构建都市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时空差异诊断模型、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和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对2005年、2012年和2019年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多维功能演变及协同-权衡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 2005—2019年,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的生产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功能均值先下降后上升而生态保育功能反之;生产供给和生态保育功能总体呈现稳定的外部较强而中心偏弱的空间格局,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较大。② 时间上,2005年珠三角都市农业经济发展功能较其他功能相对独立发展,2012年功能之间权衡关系显现,2019年各功能之间以协同关系为主;空间上,珠三角地区都市农业生态保育功能与其他三项功能的协同-权衡关系较为稳定,社会保障功能与生产供给、经济发展功能的协同-权衡关系较为稳定。③ 都市农业功能演变及协同-权衡关系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大致呈现“相互独立/低位协同-相互权衡-高位协同”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山地占中国国土面积比重高,是我国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的焦点区域,也是生态系统服务重要供给区,长期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与挑战。研究选取我国石漠化山地、新构造运动活跃区山地和北方土石山区的典型区域黔桂岩溶山地、横断山地和太行山地为案例,以支持服务中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调节类服务水源涵养和供给类服务农产品供给三类生态系统服务为代表,采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1990–2015年三大山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时空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三大山地农产品供给服务相对下降,NPP和水文调节等支持和调节服务提升更为显著;(2)三大山地NPP与水文调节服务存在彼此增益的协同关系,黔桂岩溶山地协同关系增强,而横断山地和太行山地变弱,且前者变弱的程度更大;三大山地NPP、水文调节服务与农产品供给服务存在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其中黔桂岩溶山地NPP与农产品供给服务权衡关系变弱,而横断山地和太行山地权衡关系增强,且后者变强的程度更大;(3)三大山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4.
秦巴山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探究秦巴山区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对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已有研究受限于系统复杂性,仅聚焦于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整体性评价,缺乏对各子系统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的讨论。本文以陕南地区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脆弱性与应对能力两个维度建立恢复力指标体系,使用TOPSIS模型对陕南地区2005—2020年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进行测度,通过相关性分析衡量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各子系统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并识别其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陕南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生态系统脆弱性分别与生态系统应对能力、社会系统脆弱性之间存在权衡关系,其他子系统之间主要表现为波动变化的协同关系。(3)与权衡关系相关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地形破碎程度和垃圾处理能力;与协同关系相关的主要贡献因子为第一、二产业发展水平、地方财政实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垃圾处理能力以及教育发展水平。本研究从权衡与协同关系的问题视角出发解析社会-生态系统恢复...  相似文献   

5.
耕地安全是保障我国持续增长的人口能健康生存的关键。掌握耕地安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对维护耕地安全意义很大。本研究考虑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的平衡与稳定性,构建了耕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对江西省鹰潭市1995-2015年耕地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利用空间回归模型研究耕地安全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可消除空间自相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5年鹰潭市耕地安全呈快速下降趋势,2005-2015年耕地安全呈缓慢上升趋势。非常危险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月湖区,而安全状态的耕地主要位于南部山地区域,一般危险的耕地范围随城市发展方向往西部扩张延伸。驱动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对耕地安全变化有显著影响。根据耕地安全的时空变化规律和耕地安全的驱动因素,可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耕地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立生 《地理研究》2016,35(6):1151-1163
利用浙江省2001-2013年县域城镇化率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定量揭示了浙江省县域城镇化时空差异和演变,即浙江省县域城镇化时空格局具有显著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性,其中,城镇化热点区域主要以环杭州城市带为主。基于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技术,对浙江省县域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回归结果显示:浙江省县域城镇化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即临县城镇化建设将会正向促进本县城镇化进程;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比重和外贸依存度均对县域城镇化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城乡差距则对县域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浙江省县域城镇化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和公里网格单元,采用变化强度指数、核密度估计和洛伦兹曲线等方法,研究1990—2020年河南省沿黄6个县(市)耕地资源变化强度、类型及空间分布均衡性的演变规律与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变化强度大,1990—2000年增加15 720.77 hm2,增幅2.58%,2000—2020年减少16 185.47 hm2,减幅2.59%,水域滩涂、未利用地开发和还林还湿、建设用地占用是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2)耕地核密度位于80~100 hm2/km2的高密度范围内,空间差异化特征显著,低密度区由沿黄滩区向城镇演变,呈环状延伸,集聚特征明显,城镇化不断挤压农业生产空间。(3)各时期耕地变化不一,1990—2000年以耕地增加为主,强度大、范围广,沿黄滩区变化强度在35.01%~100.00%。2000年后,受退耕和建设用地占用影响大,耕地大幅减少,集中于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周边,耕地非农化问题突出。(4)耕地空间分布具有一定均衡性,2000年以前均衡性增加,2000年后呈连续下降趋...  相似文献   

8.
以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借助SolVES模型和InVEST模型,分别度量其社会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游憩价值)和生态价值(生境质量、碳储量、水源供给)的空间特征,并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对二者空间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 社会价值的高值区呈“多核心,多条状”的空间格局,社会价值指数高达8.6(该指数介于1~10),且距水体的距离越近对社会价值的贡献越大(贡献度为45.9%);② 生态价值良好及优的空间范围占园区面积的1/2(49.91%),主要位于原始森林保存良好的碧塔海片区和尼汝东北部扎诺一带;③ 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其中社会价值低,生态价值高的区域是园区最主要的空间聚集特征。该研究可为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及有助于完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李鸿健  任志远  刘焱序  张静 《中国沙漠》2016,36(6):1731-1738
明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表现类型、形成机理、尺度依存和区域差异,是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政策措施的有效途径。以银川盆地为研究区,对2000年和2014年净初级生产力(NPP)、保土、保水、固沙等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进行估算,利用相关分析法、ESTD模型和空间热点制图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和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2000-2014年,4种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都有显著提高;空间分布均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格局;相关分析显示协同作用是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主导关系;NPP与保水、固沙之间的协同程度较高;空间热点制图显示高值项增加的栅格占总数21.64%,高值项减少的栅格占总数21.49%;表明在银川盆地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加的趋势下内部增减规律并不一致。在南北方向上降水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有主导性影响,相关度为0.368;在东西方向上起主导作用的是植被和海拔,相关度分别为0.572和0.563;在东北-西南方向上海拔和湿度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相关度分别为-0.487和-0.417;在西北-东南方向上其主要影响的也是海拔和湿度,相关度为0.628和-0.628。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随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明显的尺度依存性;同一尺度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土地多功能利用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构建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土地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3 km×3 km格网,融合了遥感、统计、POI等多源地理数据,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黑河中游土地多功能性进行评价,通过变量相关分析和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了土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并采用RGB三通道合成与二阶聚类分析相结合进行土地功能分区。结果表明:(1)黑河中游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呈现不同功能,在走廊平原区土地功能以生产功能为主导,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为辅。生产功能在走廊绿洲农业区优势明显,生活功能高值区集中于城镇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区,祁连山、龙首山发挥着生态屏障作用。(2)研究时段内,土地多功能性稳中增强。土地多功能性与一级功能的空间格局保持稳定,土地功能间协调性普遍增强,不同功能在空间上日益重叠。(3)按照主导利用方向,土地可划分为以农业生产与城镇空间为主体的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以及以生态空间为主的生态屏障区、生态缓冲区和生态修复区。(4)土地多功能利用仍有提升空间,尤其要加强对非主导功能的关注,协调功能间的固有矛盾;统筹推进生态修复,关注自然资本增值,从构建区域绿水青山的格局挖掘土地价值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集约利用是国家确定的土地利用新要求,耕地集约利用是国家实现粮食和建设保障的条件。利用规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构建了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运用该评价体系分析了重庆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耕地集约利用受人均耕地面积、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投入等因素直接影响,在区域分异上表现为渝西片区低于渝东南片区、渝东北片区低于渝东南片区。针对重庆市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及变化规律,从树立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判观念、认清耕地集约利用短板、优化耕地集约利用空间、挖掘耕地农业利用价值等方面提出对策,为农用地和其他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研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大城市边缘区,土地资源对于支撑快速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天津市东丽区为例,对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东丽区耕地减少的速度加快,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逐渐扩大,其未来城市化的关键是促进农民的非农化.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迁村并点"的逐步实施,使得农村居民点用地趋向集约化.提出了保障东丽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tensive cultivated land us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society and economy. Based on data from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Maoming City and its counties and districts from 2005 to 2018 and the land use change database of Maoming City for 2018, this study constructe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four aspects: cultivated land use intensity, cultivated land use degree, cultivated land output benefit and cultivated land sustainable use status. The level of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in Maoming City from 2004 to 2017 was evaluated by AHP, the range method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and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ree major points. (1) The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in Maoming City in the past 14 years was good, and its level showe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with the intensive use degree of cultivated land rising from 0.4045 in 2004 to 1.3148 in 2017. (2) The levels of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in each county and district of Maoming City were generally on the rise,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intensive use level of cultivated land was highest in Maonan District, while it was relatively low in Dianbai County. The largest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 was in Gaozhou, and the smallest was in Dianbai County. (3)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ultivated land utilization in Maoming Cit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four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ultivated land utilization and effectively protect basic farmland; to improve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and rationally adjust the layout of construction land; to raise farmers’ awareness of the intensiv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and to increas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improve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14.
翁毅  朱竑 《热带地理》2012,32(2):141-146,172
以福州滨江城区台江区为例,探讨历史时期、建国时期和现今时期3个演化阶段“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变化与城市演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历史时期至今,计有消失地名109个,新增地名78个和保留地名30个,消失比率约为50%;反映商业经济业态、方言特色和居住环境的定名方式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类似的“城市化”地名,这亦是滨江地域文化的流失.现今“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分别以保留地名与内河体系为增长“极核”和“扩展轴”,两者的叠加效应致使其重心向东迁移.现今地名加快的更新过程折射出城市演进和扩展速度超过建国时期和历史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耕地非农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耕地数量变化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此,研究耕地资源与城市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为当地政府城市规划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处在脆弱敏感的自然环境下,干旱区绿洲城市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存在着显著矛盾。本文基于1996-2008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法和协调度分析法分析了甘州区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性及协调性。结果表明:1996-2002年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一定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2003年耕地资源变化略有波动,耕地面积有所减少。2004-2008年耕地资源变化逐渐趋于平稳,而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协同度除2004年呈不协调状态,其他年份呈基本协调或较协调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经过多年运行积累了大量历史事件数据, 这类事件数据在空间上呈现明显集聚分布。确定事件发生的空间分布以及衡量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 能够为城市管理资源的合理调配、划分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本文应用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 对2011 年1-8 月间武汉市江汉区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中的两类主体事件(占道经营和垃圾处理类)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占道经营事件的“热点”区域1-8 月总体呈减少趋势, 而垃圾处理事件的“热点”区域整体呈递增趋势;两类事件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 其特征空间尺度都为1000 m左右。研究表明, 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能够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一种针对城市事件空间集聚模式的直观的可视化分析手段, 以及对空间集聚程度的定量分析方法, 并可为进一步统计建模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以来北京农用地时空演变与驱动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鹏飞  鲁奇  傅桦 《地理学报》2005,60(6):953-964
分析北京1980年、1990年、2000年的耕地率、粮食和蔬菜作物的种植率及粮食和蔬菜作物及果树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得出北京农业用地变化类型由土地条件、国家政策和制度改革、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村工业化、城市发展、栽培作物种类变化等多种驱动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与人口密度进行量化相关分析后预测,到2020年北京粮食作物的生产会因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有很大提高,其种植率将达到75%。蔬菜种植率将达到15%,显著增加地点在城市近郊外缘,城市近郊将有较大减少。果树栽培与其生产的分布格局则不会有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佛山南海区为例,采用遥感、土地利用调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多种数据,运用遥感影像人机交互解译、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田野调查、案例分析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987年以来南海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对土地产权变革的响应。结果发现,南海区土地产权变化分为3个阶段:即土地有偿投包制阶段(1987-1992年)、土地股份合作制阶段(1993-2002年)和土地紧缩及“三旧”改造政策下的政府主导模式阶段(2003-2013年),这3个阶段土地产权的演化具有以土地的“所有”为中心向以“利用”为其中心转变的趋势,这是市场需求和资源利用高效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土地由资源转变为资产及资本的过程。南海区土地产权变化与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关联性及规律性。土地利用在不同时段变化的速度、强度和结构等对土地产权变化的响应明显,其空间格局也同样呈现“农用地集聚-乡村工业化破碎格局-集聚与破碎化共存”3个阶段性变化特征。南海区土地利用变化是众多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诱致机制、引导机制、引擎机制及调节机制。宏观上,土地股份制改革和分散的管理体系导致了土地利用的粗放扩张和破碎化格局;微观上,不同土地利用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土地收益分配方式及产权割裂是导致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未来经济转型与土地再开发过程中,如何针对土地产权变化新趋势,兼顾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是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和空间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