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海晏 《湖南地质》1993,12(4):217-220
本文以湖南省岩石地层展布特点为前提,以北西-南东向横切地层剖面为基础。探讨了我省地层结构与盆地格架。笔者通过地层结构分析。对地层分区界线、物源区、主导构造作用特点等进行了讨论,从而建立了沉积盆地格架。指出我省盆地是在陆壳基底上,受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双重控制。沉积范围不断缩小的沉积盆地。这种认识的确立,对各盆地期沉积层的变形、岩浆岩的分带与侵位方式、隐伏矿床的探索等都将产生新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洞庭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对长江中游乃至中国中部的地质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但区内的第四纪年代地层研究一直不足.以洞庭盆地沉积中心——沅江凹陷的典型钻孔S3-7孔(孔深255.1 m)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沉积物岩性描述和岩石地层划分的基础上,系统地进行了古地磁、ESR、AMS14C等测试,并建立了S3-7孔的年代地层序列.通过与其他两口典型钻孔的对比分析,初步建立了研究区的区域年代地层格架,结果显示洞庭盆地沉积中心下更新统底界位于各钻孔底部240~300 m,中更新统底界位于90~95 m,上更新统底界位于28~50 m,全新统底界位于1.5~3.1 m.平均沉积速率和分段线性方程的结果表明洞庭盆地覆盖第四纪区岩石地层单位的时代为:华田组的地质年龄为2 590~1 600 ka BP,湘阴组的地质年龄为1 600~920 ka BP,洞庭湖组的地质年龄为920~120 ka BP,安乡组的地质年龄为120~11 ka BP,全新统的地质年龄为11 ka BP至今.   相似文献   

3.
浙江永康盆地沉积作用与成因地层格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填于永康盆地内的永康群内陆河湖相沉积物,可划分为9个沉积类型,不同时期的沉积岩相组合和不同环境下的岩石学特征不尽相同,并可划出8种沉积总体,组成盆地沉积的基本构成单位。该盆地的6个主要地质界面,限定了盆地5个等时性地层单位,反映了盆地发展的5个演化阶段,称为5个沉积幕。沉积幕的叠覆,构成了永康盆地成因地层格架的整体样式。  相似文献   

4.
以合肥盆地侏罗系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为基础,对其层序地层构成及格架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结果表明合肥盆地在侏罗纪时期为一前陆盆地.从侏罗系充填沉积中识别出7个主要的等时界面,并据界面的性质和级别划分出1个构造层序、3个层序组和6个层序,且各层序的沉积坡折分布、层序界面和单元的形成及其时空展布、演化明显受秦岭大别冲断-逆冲带自南向北的逆冲推覆作用所形成的前陆盆地构造沉降单元控制.  相似文献   

5.
薛伟伟  马安林  胡修棉 《地质论评》2020,66(5):1114-1129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侏罗系—白垩系分布广泛,但由于地处高寒地区,地层厘定工作一直以来较为薄弱,这限制了地质认识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总结前人40年来的野外基础调查资料,结合近年来我们对羌塘盆地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和评述了羌塘盆地侏罗纪—白垩纪的岩石地层格架,并简要探讨了各地质单元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物源,并提出了羌塘盆地侏罗纪—白垩纪地层格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贤林 《江西地质》1999,13(1):17-22
通过对周田盆地晚白垩世地层单位的划分、描述,结合多重地层划分的理论,初步 该 岩石地层格架,并对盆地的演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大量露头、钻井与地震层序地层学综合分析,建立了全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研究提出了“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五要素”分析方法。应用该分析方法在奥陶系识别出3个二级层序界面、6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奥陶系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盆地不同构造环境形成不同的层序地层格架:在盆地西部窄大陆边缘北部奥陶系发育层序 Osq3-层序Osq7五套地层,持续时间从早奥陶世弗洛阶到晚奥陶世桑比阶末,南部发育层序Osq1-层序Osq7七套地层,持续时间从早奥陶世特马道克阶到晚奥陶世桑比阶末,总体上西部地层西厚东薄,南北向条带状展布,向伊盟隆起-庆阳古隆起上超覆尖灭;在盆地南部宽大陆边缘奥陶系发育盆地所发现的8个层序,持续时间从早奥陶世弗洛阶到晚奥陶世凯特阶早期,地层南厚北薄,向庆阳古隆起上超覆尖灭;在盆地中东部台内洼陷奥陶系仅发育层序Osq3-层序Osq5 TST,以盆地东部洼陷东侧最厚向伊盟隆起-庆阳古隆起上超覆尖灭;盆地北部伊盟古隆起、西南部庆阳古隆起主体一直处于隆起剥蚀状态,二者的鞍部仅发育Osq4 TST层序,表明盆地西部的祁连海槽与盆地东部的华北海在中奥陶世晚期有过短暂连通。  相似文献   

8.
辽西金羊盆地土城子组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海  单学东 《辽宁地质》2000,17(3):219-224
辽西金岭寺-百山盆地土城子组为一套红色陆相碎屑岩组合。据其岩层垂向叠置规律及不整合面的特征,可划分出两个三级旋回层序,五个四级旋回层序,十六个五级旋回层序及若干个六级旋回层序及旋回层序所对应的冲积扇、滨湖、浅湖、最大泛期、风成沙漠及辫状河沉积体系。这些沉积体系的有规律叠置,构成了土城子组两个湖扩张-湖萎缩沉积序列,其顶、底为明显的不整合。通过对旋回层序和层序界面的横向追索,建立了辽西金羊盆地土城子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量露头、钻井与地震层序地层学综合分析,建立了全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研究提出了"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五要素"分析方法。应用该分析方法在奥陶系识别出3个二级层序界面、6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奥陶系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盆地不同构造环境形成不同的层序地层格架:在盆地西部窄大陆边缘北部奥陶系发育层序Osq3—层序Osq7五套地层,持续时间从早奥陶世弗洛阶到晚奥陶世桑比阶末,南部发育层序Osq1—层序Osq7七套地层,持续时间从早奥陶世特马道克阶到晚奥陶世桑比阶末,总体上西部地层西厚东薄,南北向条带状展布,向伊盟隆起—庆阳古隆起上超覆尖灭;在盆地南部宽大陆边缘奥陶系发育盆地所发现的8个层序,持续时间从早奥陶世弗洛阶到晚奥陶世凯特阶早期,地层南厚北薄,向庆阳古隆起上超覆尖灭;在盆地中东部台内洼陷奥陶系仅发育层序Osq3—层序Osq5 TST,以盆地东部洼陷东侧最厚向伊盟隆起—庆阳古隆起上超覆尖灭;盆地北部伊盟古隆起、西南部庆阳古隆起主体一直处于隆起剥蚀状态,二者的鞍部仅发育Osq4 TST层序,表明盆地西部的祁连海槽与盆地东部的华北海在中奥陶世晚期有过短暂连通。  相似文献   

10.
洞庭盆地第四纪地质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第四纪地层划分、环境、构造活动、近现代洞庭湖构造沉降特征与发展趋势等方面,介绍了洞庭盆地第四纪地质研究现状。前人对洞庭盆地及其周缘地区分别建立了覆盖区和露头区第四纪地层系统,其中覆盖区第四纪下限年龄达3Ma左右。不同研究者对第四纪气候演化和全新世以来的气候与环境演化的认识存在程度不一的差异。对洞庭盆地周缘网纹红土的成因存在水成和风成两种不同观点。对盆地构造活动存在断陷、坳陷、先断陷后坳陷以及其他多种不同观点。对于构造因素和非构造因素对现代湖泊的控制作用存在不同看法。在洞庭湖未来演变趋势方面,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一致,有的认为洞庭湖会逐渐加深扩大,有的认为不久将萎缩消亡。重复水准测量资料对比显示近现代洞庭湖构造沉降速率为3~10mm/a;而沉积速率法计算的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沉降速率为0.06~0.25mm/a,局部为0.62mm/a。最后提出洞庭盆地第四纪地质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气候演化的多指标约束、各次级构造单元构造-沉积特征的详细解剖、覆盖区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特征的精细调查以及洞庭湖现代沉降特征的GPS监测等。  相似文献   

11.
运用层序地层学、盆地分析及构造地质的新理论新方法,对旬阳北部泥盆纪岩层序列进行了地层格架调查及盆地褶皱造山前岩层序列构造变形样式、变形变质特征和成矿作用观察研究认为:位于扬子板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盆地,主要受区域伸展链锁断层系及间歇性累进式上升的相对海平面变化等因素影响,基本连续发生了不同沉积体系的堆积和南北向与东西向相互交替、此长彼消有规律的岩相变化;伴随盆地伸展沉陷,岩层序列发生了由成岩作用、埋深变质作用到水平分层剪切及固态流变等连续发展、递进变化一系列相互联系动态发展的地质构造作用和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
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沉积等厚线图,分析得出的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如下:北北东及近东西向两组断裂将盆地切割为一系列断块;盆地西部为箕状断块,东部为箕状凹陷、早、中更新世为盆地的断陷阶段,晚更新世以来进入坳陷阶段;第四纪以来构造沉降速率呈加速度增强;构造活动的时空变化控制着洞庭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洞庭盆地第四纪红土地层及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盆地周缘广泛发育着第四纪红土地层,我们在野外对典型红土剖面进行了考察,并在岳阳市月山红土剖面进行了取样,在室内对土壤样品进行了磁化率、粘土矿物和粒度等实验分析,从而对洞庭盆地第四纪红土地层的剖面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洞庭盆地第四纪古气候变迁进行了探讨。月山红土剖面地层界限清晰,剖面特征明显,与中国南方其它的红土地层具有较好的地层对比性。月山红土剖面磁化率和粘土矿物分析表明:中更新世早期洞庭盆地气候干凉,中更新世晚期转为湿热;晚更新世早期气候仍保持湿热,晚更新世晚期则转为干凉;全新世以来洞庭盆地的气候再次转为湿热。粒度分析表明月山红土剖面第四纪沉积物的沉积环境为洪水盆地中的泛滥平原环境。  相似文献   

14.
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地表观察和第四系钻探,以地貌和沉积为基础,对洞庭盆地及周缘地区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第四纪洞庭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洞庭盆地处于断陷阶段,区域构造活动的主要表现有:① 盆地及次级凹陷边界受NNE、NW、EW和SN向等4组正断裂控制;② 各次级凹陷强烈沉降并接受沉积,沉降中心位于凹陷内部或中央而远离边界断裂;断裂上盘局部可具明显沉降;③ 随着盆地逐渐扩张,断陷活动向东、西边缘迁移;④ 盆地断陷活动具幕式特征,总体可分为为早更新世早期、早更新世晚期和中更新世早—中期等3个裂陷幕;⑤ 盆地北面的华容隆起具明显构造沉降,盆地周缘其它隆起及盆地内部的赤山隆起具有脉动式抬升;⑥ 赤山隆起构造较稳定期和构造抬升期分别对应于安乡凹陷缓慢沉降期和快速沉降期。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洞庭盆地处于坳陷阶段,其中中更新世晚期洞庭盆地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在盆地东缘和西缘产生倾向盆地的构造掀斜,局部第四系变形形成褶皱;晚更新世—全新世洞庭盆地主体产生坳陷沉降并接受沉积,盆地周缘部分地区存在小幅度抬升。上述不同阶段构造活动特征可以通过盆地及周缘深部物质迁移以及板块尺度的物质运动和挤压来解释。  相似文献   

15.
陈仕明 《广东地质》1999,14(4):14-18
粤西南盛白垩纪盆地是一个内陆构造湖泊盆地,断裂构造和火山活动控制着盆地的地层格架和演化。盆地内的白垩纪地层自下而上有罗定组,三丫江组和铜鼓岭组。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和沉积环境,罗定组可划分为7个岩性段,下部的Ⅰ、Ⅱ段属低水位体系域,Ⅲ-Ⅴ段为水进体系域,Ⅵ段是饥锇段,Ⅶ段属高水位体系域;三丫江组为火山岩-火山沉积岩与沉积岩互层,可划分为8个岩性段,其中的沉积岩亦可分为低水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  相似文献   

16.
北部湾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内部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西栋  张启明 《地球科学》1994,19(4):493-502
本文根据地震剖面、测井曲线及钻孔岩心等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工作方法对北部湾盆地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沉积体系分析和相分析。  相似文献   

17.
建立盆地三维构造-地层格架的插值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宜平  袁艳斌 《地球科学》2000,25(2):191-194
建立盆地三维构造-地层格架是进行三维盆地模拟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使一系列二维地震解释剖面转化为盆地的三维构造-地层格架, 必须选择有效的内插外推方法, 而插值方法的选择和空间分析的实现依赖于空间拓扑结构.在探讨基于BRep模型的盆地三维空间拓扑结构表示法及图形编码准则的基础上, 引进了适合于构建盆地三维构造-地层格架的几种形态插值方法, 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相似变形插值法.这些方法曾成功地应用于珠三盆地三维构造-地层格架的模拟, 能够很好地支持包括矢量剪切在内的各种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8.
华南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及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文臣  周杰 《地球科学》1994,19(1):19-30,T001
在详细研究盆地中各类沉积体系的沉积构成和演化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成因地层对比,建立了残留海湾-前陆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根据沉积体系的时空组合及其相关等时性地层面的配置关系,划分出3个构造沉积幕,每个构造沉积幕都是盆地基底荷载挠曲变形至弹性回跳过程的沉积响应,海平面升降变化和盆内软沉积物压实沉降虽然不能触发和主控盆地基底的构造挠曲旋回,但对各构造沉积幕的地层构型和持续时间有重要影响。盆地基底荷载挠曲变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纪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炳松 《矿物学报》1996,16(3):298-303
本文根据露头剖面,钻井和地震剖面层序地层研究的成果,以露头剖面和钻井的层序地层研究为主要依据,以地震层序格架为指导,首次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纪地层中建立起了以层序为单位的层序地层横向对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寒武-奥陶纪的层序地层格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纪沉积层序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第四纪洞庭盆地构造性质及动力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地表观察和第四系钻孔对第四纪洞庭盆地及周缘隆起区的地貌、沉积和断裂构造等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厘定洞庭盆地构造活动特征暨构造性质,并探讨其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洞庭盆地具断陷性质,具体表现在:①在边界正断裂控制下盆地及其次级凹陷强烈沉降并充填厚度较大的河、湖相沉积;②临澧次级凹陷发育典型封闭性断陷湖盆沉积;③NNE向、NW向、EW向、SN向等多组方向控盆断裂的发育指示区域伸展构造体制。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洞庭盆地具坳陷性质,主要表现在:①中更新世晚期洞庭盆地与周缘隆起区发生较大幅度的构造抬升并遭受剥蚀,同时产生构造掀斜与褶皱变形;②晚更新世-全新世洞庭盆地坳陷沉降并接受沉积。分析提出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活动机制: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盆地的断陷沉降与地幔上隆背景下的深部物质迁出有关;中更新世晚期盆地构造抬升、掀斜和褶皱变形与深部迁出物质的回返以及板块尺度的物质运动和挤压作用有关;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盆地坳陷沉降与区域挤压应力下的坳陷或拱坳变形有关,可能同时伴有NE向的深部物质流动与拉张;不同级次和不同规模范围的深部物质迁移运动,造成了第四纪洞庭盆地与其内部次级构造单元之间的叠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