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双裂蟹甲草(Cacaliadavidii)为材料,研究其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双裂蟹甲草净光合速率(P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名》2014,(12):39-40
为贯彻落实习近甲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深化地名文化理论研究,2014年,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在全国进行了地名文化理论征文活动,于12月组织专家对征文进行了评审,评选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十一名、优秀奖十九名。现将全国地名文化理论征文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勇  熊惠  李广斌 《地理科学》2021,41(7):1219-1226
引入社会资本理论,从网络、信任和规范3个维度,建构社会资本与名镇保护间的一个分析框架,剖析保护背后的社会资本困境及其内在根源。基于对苏州周庄等3个名镇的实证研究发现:① 社会资本主要通过其3个关键要素从组织基础、制度体系、精神动力对名镇保护沟通机制、约束机制与合作机制进行作用;② 当前名镇社会资本呈现网络弱化、信任缺失、规范不足现象,致使名镇保护中各多元主体协商遇冷、合作受限、行为失范;③ 提升社会资本、推动自下而上参与模式,是解决名镇保护的社会问题、走出保护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节要及结论二、海岸线的升沉与其分类的根据甲、下沉海岸线乙、上升海岸线丙、中性海岸线  相似文献   

5.
一、节要及结论二、海岸线的升沉与其分类的根据甲、下沉海岸线乙、上升海岸线丙、中性海岸线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14,(6):77-77
<正>我国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多是作为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中的一项保护内容。国土资源部负责对其实施监督管理。1984年前该项工作只是作为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部分保护内容;1984年后,原地质矿产部着手有计划地开展调研工作、组织制定规划及规章,使该项工作纳入正轨,先后于1987年、1995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及《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7.
溶剂萃取法是目前工业应用前景广阔的盐湖卤水提硼方法,而萃取分离的核心在于萃取剂的选择.以异辛醇、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1-羟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HOEMIm]NTf2)按体积比混合组成萃取剂,乙酸丁酯为稀释剂,对东台吉乃尔盐湖酸化卤水进行萃取提硼的实验研究.对[HOEMIm]NTf2体积分数、相比、...  相似文献   

8.
针对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不同引导技术下的样本方案及支付方式,对焦作市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结果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支付卡式CVM"出钱""义务劳动""出钱和义务劳动"3种支付方式的单位面积耕地保护外部性具有一定差异,且"出钱和义务劳动"方式下居民耕地保护支付意愿(WTP)和单位面积耕地保护外部性测度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二分式下不同样本方案CVM测度结果的精度与投标值样本数量显著相关,与投标值样本数量均衡度的相关性则不显著。在同一总样本下,区域属性(城镇、农村)分类或合并,投标值的样本数量和均衡性是产生居民年户均耕地保护WTP差异性的根本原因;(3)在双边界二分式引导技术基础上,采用"出钱和义务劳动"相结合的支付方式及均分样本或分类均分样本方案设计,有助于CVM非使用价值评估结果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地方感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个体地方感对遗产保护的作用,较少关注地方感形成的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及其影响。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哈尼梯田人地关系的特征,从地方感、自然连接、社会连接、梯田保护态度4个维度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遗产地居民的地方感与另外3个维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地方感与自然连接中人与自然的连通性、对自然的依恋,与社会连接中亲戚、邻里关系、社区活动组织具有显著的关系;居民地方感与梯田保护态度呈明显正相关;社区中的亲戚邻里关系以及活动组织对于梯田保护态度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地方感对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态度具有正向影响这一结论,支持了地方固有的自然、社会特性以及人们与之的连接程度在个人地方感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假设。据此,提出应该以社区为基础单元,以重大节庆和祭祀活动为切入点,强化当地的传统社会组织模式和社会关系网络;保护传统的资源管理和分配制度,为梯田保护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游客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本文以呼伦湖自然保护区为例,使用条件价值法(CVM)研究了游客对呼伦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支付意愿。采用实地调研方式,使用双边界问题启发技术对被调查者进行支付意愿的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08份。通过引入10个变量以进行数据录入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并在模型中引入了社会信任因素及游客保护区意识因素,通过两个报价得到第一报价方程和第二报价方程。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游客对呼伦湖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支付意愿为14 710 389元,大多数的被调查者(79.9%)愿意为了保护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捐款,21.1%的被调查者反对支付,被调查者反对支付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保护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应该是政府的职责;2、两个报价方程中,收入和被调查者的保护区意识对支付意愿具有极其显著影响(p0.01),对保护区管理部门信任度对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p0.05);3、为了进一步提高游客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增加游客的信任感,保护区管理部门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资金机制,如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建立资金台账制度等方法,改变目前"一地多牌"的管理体制,同时对游客进行生态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11.
以CNK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据库为数据支撑,通过采用知识图谱软件对中国1989—2019年的湿地保护研究进行知识图谱结构可视化分析,绘制出湿地保护研究的发文数量、核心关键词共现、时区等可视化分析图谱。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湿地保护研究总体经历了新兴起步到迅速增长、逐步趋于平稳的发展历程;(2)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及生态补偿是湿地保护研究领域的热点;(3)湿地保护研究视角多元、研究主题丰富、研究方法多样,大致形成了六大研究主题,湿地评价方法体系完善、技术方法创新及湿地立法仍需重点关注;(4)近几年湿地保护研究创新点有待突破,随着国家公园建设的推进以及自然保护地的整合,未来湿地保护研究有望进入另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核算区域的碳排放和碳汇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预测未来变化情况,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LMDI模型、STIRPAT模型、FLUS-InVEST模型等定量分析甘肃省碳排放与碳汇的现状特征及模拟未来变化情景,并定性讨论甘肃省减排增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机遇,提出甘肃省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及具体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甘肃省碳排放呈上升趋势,二次产业是排放大户。(2)经济产出是甘肃省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3)在全面优化情景下甘肃省碳排放如期达峰,减排效果最为理想。(4)甘肃省短期内新增碳汇缺口较大,难以抵消全部的碳排放。建议甘肃省实现“双碳”目标宜分两阶段进行,减排和增汇多措并举并优化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等。  相似文献   

13.
国家公园公益化管理国外相关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园通过公益化管理体现其公益性。相关主体行为是相应管理的主要对象,以使之产生正外部性,减少或消除其负外部性。国外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的公益化管理实践,产生了大量研究。论文分析、归纳国外学者在相关方面所关注的主要内容,并系统梳理针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总结出其对国内国家公园公益化管理中应对现实问题、达成“理顺权属关系、扩大社会参与、实现公益服务、保障社区利益”等目标的启示:非国有土地管理合约化、管理权限系统化、保护责任制度化、社会募捐常态化、生态保护科学化;以及通过构建渠道、科学组织实现公众参与保护及管理;以体现公益、优化体验、环境教育为目标提供游憩服务;以正外部性最大、负外部性最小为原则对企业及访客进行管理;以激励相融、利益保障为原则实现社区共管共享等。  相似文献   

14.
瑞典是泥炭沼泽广布,泥炭沼泽学研究历史悠久的国家。基于实地考察、交流与文献整理,分析了瑞典泥炭沼泽分布与成因、泥炭沼泽研究、利用及保护状况。早期的瑞典沼泽学者在泥炭沼泽分类、演化及沼泽植物地理学研究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对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瑞典在泥炭沼泽的利用与保护方面也走在世界的前列,特别是泥炭沼泽合理利用与保护及恢复并举,值得我国湿地管理部门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际桐诗选     
甲.‘,忿‘,自人甲.甲、二匕一一合 雁荡灵峰 雁荡广裹山千奇, 灵峰飞瀑珠万滴。 犀牛望月夜幕降, 移步换形态各异。 雁荡日夜,随着人所处位置变化而形态各异。1992.3,2上黄山‘甲‘,于盖.:‘甲r‘,‘.雨雾黄山露朝阳,青岭霞披巅上霜。有兴再睹美峰貌,攀上北海瞻云裳。 1981 11  相似文献   

16.
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物流活动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全球生产网络和现代物流研究的兴起,物流对于提升地区和企业的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现阶段的物流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学和交通地理学2个学科.管理学侧重于研究物流组织和企业物流效率的提高,缺乏整体和空间的视角,而交通地理学则侧重于以货物流通为代表的传统物流研究,对于现代供应链及物流组织研究不够,二者各有研究优势和不足.经济地理学对物流活动的研究经历了传统物流活动研究、物流活动被遗忘、物流研究的被重新认识和发现3个阶段.在当今经济地理学"社会、制度、文化转向"背景下,经济地理学将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物流网络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活动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由交通地理学者借鉴经济地理学理论对物流活动进行的研究.及经济地理学者对生产领域研究时对物流活动不经意的涉及,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全球生产网络下现代物流的性质和作用,现代物流组织结构研究,现代物流活动的空间表现及发展动力机制4个领域.总体而言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最后,文章提出了对当代中国经济地理学对物流活动研究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文化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机制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进展,按研究内容将已有研究主要归纳为文化生态理念在旅游开发规划中的应用、旅游对文化生态保护的效应及文化生态保护模式3个方面,研究方法以结合具体案例的定性研究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趋势:加强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作用机制、旅游开发共性与文化生态保护个性模式、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测评、旅游利益相关者与文化生态保护主体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世界双遗产地独有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过程与其景观格局相互作用机制特殊且复杂,构建这类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并识别其敏感区,对有效开展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以及实现遗产地的精细化保护与管理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武夷山双遗产地中受自然和人类生态过程作用最为强烈且频繁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相关规划理论,从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着手,运用3S技术构建了风景区的防洪、生物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视觉保护和游憩体验5大景观安全格局,形成综合生态基础设施,判识旅游干扰敏感区,并就各景观安全格局与敏感区提出相应保护措施。维持景区低、中、高3种等级水平安全格局的生态基础设施分别占风景区总面积的17.1%、19.1%和40.6%;九曲溪沿线、天游峰景区、武夷宫景区等区域最为敏感脆弱,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矛盾最为突出,山北景区东北部、九曲溪景区南部区域茶园种植密集区的敏感性次之。景区敏感区遗产保护不能仅停留于不建设的被动状态,而应针对不同敏感区保护级别的优先性,主动寻求关键问题的保护技术手段,并制定精细化管理细则。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及人为干扰对西藏地区草地退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草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气候及人为干扰对西藏地区草地退化的影响作用发生变化,明确草地退化的影响因素,评价草地保护政策对草地退化恢复的效用,是合理保护西藏地区草地生态平衡的基础.本文以西藏地区为研究区,基于1995-2015年GIMMS-NDVI及统计数据估测草地退化情况,并通过残差分析及回归分析评估了气候变化、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20.
“沙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培育实验室”是原国家林业部1995年批准由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内蒙古林学院共同承办的部重点开放性实验室。2 0 0 1年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现场验收。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林业高新技术研究和国家攻关课题的研究。沙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培育实验室主要围绕沙地生物资源保护、培育与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其中,以建立乔灌草藻菌五位一体的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发展模式为研究特色。 一、实验室运行机制实验室采取“开放、联合、流动、竞争”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