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1998~2008年白城市各县市区农作物的虚拟水量的计算,分析了白城市农作物虚拟水的时空分异特征。白城市农作物虚拟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与粮食作物虚拟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总体呈现不断波动变化的状态;2004年和2007年农作物的虚拟水量相对其他年份较高,而经济作物、蔬菜以及瓜果的虚拟水量较低且变化不大。对比分析1998年、2004年和2008年5县市区虚拟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1998年白城市虚拟水量达到了3个等级,通榆县等级最高;2004年,通榆县和洮南市虚拟水量增长最大,虚拟水量均上升了两个等级,洮北区、大安市和镇赉县虚拟水量均上升了一个等级;2008年与2004年相比,各县市区的虚拟水量均有所下降了。  相似文献   

2.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对1978—2013年河南省冬小麦、夏玉米、花生、棉花、油料作物、蔬菜6种主要农作物虚拟水量的计算与分析,探讨了其时空分异规律。河南省6种农作物单位质量虚拟水量在不断下降的趋势下有波动,2003年出现峰值,与当年大旱、所有农作物大面积减产有关;在农作物类型中,棉花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最高,多年平均值达到8 077.4 m3/t,蔬菜最低,多年平均值仅为159.95 m3/t。6种作物的虚拟水含量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差异,按其2013年的产量进行加权分析得到,第一等级区域为三门峡、郑州、信阳,第二等级为平顶山、洛阳、济源、开封,第三等级为南阳、驻马店、新乡、鹤壁、安阳、濮阳,第四等级为漯河,最低为许昌、周口、商丘、焦作。从整体看,西部、南部虚拟水含量高,而北部、东部虚拟水含量低。  相似文献   

3.
以纳雍县耕地土壤为对象,系统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9498件,并进行了测试分析。统计分析数据表明,纳雍县耕地土壤铜元素含量较高,在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地区明显富集。在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地区采集30件玉米及根系土样品,研究发现玉米样品铜含量均不超标,玉米产量会因土壤铜含量受到影响,在铜含量小于200mg/kg土壤中,玉米可以作为优选作物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生产结构与布局是农业地理学探讨的传统研究主题,开展农作物生产格局演变特征与机制研究,可为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论文运用区位基尼系数、重心移动模型、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揭示1995—2019年广西粮食、糖料、水果和蔬菜4类主要农作物生产格局的演变特征,剖析其形成机制,据此提出相关优化建议。结果表明:粮食作物“退”、糖果菜“进”构成主要农作物竞争的基本态势;粮食、蔬菜生产空间分布相对分散,糖料生产地理集聚趋势明显,水果生产由相对集中走向分散;主要农作物综合比较优势受规模比较优势主导,粮食生产劣势明显,糖料生产具有绝对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水果、蔬菜生产规模比较优势突出但效率比较优势有待提升。资源禀赋的约束、市场供需和比较效益的主导、乡村社会发展要素变化的诱发、制度环境的引导/修正、集聚经济的循环累积等多种力量综合作用推动农作物生产格局的演变。特殊的区情决定了广西农作物生产应统筹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通过结构调整、产业集聚、空间优化,推进农作物生产从规模扩张向综合效益提升转型。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永强  李维佳  袁立婷 《地理科学》2018,38(8):1319-1327
阐述主要粮食作物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对中国粮食安全决策意义重大。基于河北省县市近15 a (2001~2015年)的农业数据资料,采用分段线性趋势以及生产指标-产量波动系数来分析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河北省粮食作物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从产量与播种面积来看,近15 a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变化趋势经历了由波动减少到稳步增长2个阶段,且变化趋势显著;从空间格局变化来看,大致呈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规律分布,其中不同农作物分布规律各有差异;从粮食安全方面来看,河北省70%以上年份粮食波动系数均超过中国粮食安全平均水平,粮食波动系数较高,粮食安全风险较大;但从人均粮食产量来看,安全程度相对比较乐观,粮食安全状况渐趋于平稳。研究可为河北省粮食生产时空布局的优化、结构调整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自然资源和生产概况伊犁地区位于祖国的大西北,共辖八县一市,总面积5.55万平方公里(8321.5万亩)。人口150万。是多民族地区。对外交通主要靠公路运输,伊犁地区首府——伊宁市距乌鲁木齐690公里。 1、从地貌看,属三山夹两谷一盆地,北、东、南三面高山环绕,起到较好的屏障作用,即阻挡冬季北来的干冷气流袭击,又阻挡夏季塔里木、准噶尔等干热气流的到达。而西来的温湿气流则可通过开阔的伊犁河谷畅入本区,形成温和湿润的气候,霍城、伊宁、伊宁市、察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干旱的气候学研究 1 干旱季节一年中无降水持续时间长的季节,通常在夏季和冬季较多。春秋季节由于移动性高气压、低气压频繁地通过,天气变化很大,无降水日持续的时间不太长。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福建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快,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是这一时期福建农村经济的最显著特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在农村大量存在,但又有一定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论述临沭县农业主要环境资源,应用模型计算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的逐级潜力产产量值及各生态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福建明清时期农作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福建的农村经济发展比较快,多元化的农业生产是这一时期福建农村经济的最显著特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在农村大量存在,但又有一定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1.
12.
农作物种植密度与小气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实践证明,合理密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获得农业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为合理的密植可以在增加农田单位面积上植株数目的条件下,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充分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制造有机物貭,并形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农田  相似文献   

13.
拉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拉萨市农业生产的气候与土地资源条件,通过对农作物光合,光温与气候生活潜力估算公式的分析,提出了农作物生活潜力的估算公式,计算了拉萨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潜力,并以此提出了本区今后发挥生产潜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农作物长势综合监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武建军  杨勤业 《地理研究》2002,21(5):593-598
大面积农作物生长状况的监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办法。我国已经完成和正在开展的农作物遥感监测与估产主要是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等大面积农作物种植区 ,而西北内陆特别是新疆这样的耕地零星分布、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的地区 ,很少有人涉足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以遥感信息为主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下 ,以新疆北部为实验区 ,通过对相邻年份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的对比 ,结合野外调查与历史产量的分析 ,实现大面积农作物长势监测。该方法将遥感技术的宏观快速、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管理和空间分析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的精确定位监测有机地结合起来 ,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实践证明,合理密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获得农业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为合理的密植可以在增加农田单位面积上植株数目的条件下,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充分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制造有机物貭,并形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农田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农作物种植分区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选取了一年中三个不同时相的TM影像,分别求出了三幅影像的NDVI分布图,将其合成为一幅影像图。由于不同区域种植的作物在三个时相中的NDVI变化是不同的,因此在NDVI合成图上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区域。通过对不同颜色区域进行采样分析,可以确定桃红色区域为冬小麦、玉米(大豆)轮作区,蓝紫色区域为棉花、春玉米、杂粮种植区,亮蓝区域为水稻种植区,亮绿色区域为林地、草地。最后,根据不同颜色区域的NDVI变化特征用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像进行了分类提取。这样便可对黄河三角洲农作物的种植情况进行宏观的了解,为农作物种植合理布局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施来成  杨喜林 《中国沙漠》1995,15(2):196-197
1991-1993年,在山东省夏津新垦沙地上引种了小麦、花生、大豆、棉花共20个品种。经筛选,小麦以小偃6号产量最高,产量达300kg/亩;花生以鲁花9号产量最高,达222kg/亩,大豆以502产量最高,达183kg/亩;棉花以豫棉4号产量最高,籽棉产量达282kg/亩。以上各作物单产分别比原来提高55.14%、9。13%、52.50%、20.17%。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中国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重点论述了主要粮食作物,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地理分布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黄淮海平原,面积约81300余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8%。其间有耕地7107万亩,占河南省总耕地面积的74%。其中能灌面积约有1/2,且人口稠密,劳力充足,是我省农牧业的主要集中地带,也是今后发展农牧业的重要基地。但这里降水量不多、蒸发旺盛,一旦雨泽失时,就会造成对农作物供水不足。供水的丰欠问题,是这里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研究这里的农业供水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海平原,面积广大,光热充足,土壤肥厚,人口稠密.有数千年的农业耕作经验,是我国主要粮棉产地之一。但气候偏旱,年内降水集中,旱涝不均。70年代以来,因用水量大增,致地表迳流程缺,地下水也连年下降,缺水已成为这里农业发展的重大障碍。虽进行了水资源的研究,但尚无定论。鉴于目前用水情况仍以农田用水为最大,约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工业及城市用水尚不足20%,本文主要讨论本区各地农业需水。根据本区内外77个气象台站30年的记录及搬口等实验站的实测资料,计算出黄淮海平原各地主要农作物各月的需水情况,与该地该时的有效降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