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1月6日凌晨,新疆拜城县境内发生5.9级中强地震。据区内地震台网测定其地震参数为:发震时间1月6日06时52分47秒。 微观震中 北纬41.9° 东经81.2° 震源深度 12公里 这次地震于奎屯、伊宁、新源、库尔勒、轮台、巴楚、阿合奇、乌什等地均不同程度有感,震动范围长轴长860公里、短轴51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宏观调查结果,地震发生在拜城县城西北40公里的山区,宏观震中取极震区等震线的几何中心,地理座标为北纬42°02.5′、东经81°29′,震源深度11公里;极震区烈度为Ⅵ度,包括水泥厂、电厂、羊场煤  相似文献   

2.
1987年1月6日凌晨,新疆拜城县境内发生5.9级中强地震,作者对这次地震进行了考察,现将这次地震的有关情况叙述如下。1.前兆信息近十余年来,天山南缘东段(即库尔勒至乌什一带)4.0级以上地震活动,大致以1979年库车6.0级地震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71年至1979年该区地震比较活跃,连年发生5级以  相似文献   

3.
侯珍清 《中国地震》1989,5(1):71-77
1987年1月8日甘肃省迭部县5.9级地震是继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后,30余年来甘肃省境内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经过宏观考察和研究确定,其宏观震中位于光盖山—迭山主峰南竹路沟脑处,地理位置为北纬34°14',东经103°18'。震中烈度为Ⅶ度。极震区为—近东西向展布的椭圆形区域,面积为300平方公里。有感范围达12000平方公里。该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北部的武都—玛曲断裂带内,其发震构造为北西西向具压性的向南陡倾的杂列括—桑巴沟脑断裂,本区内北东向的安子库断裂亦参与了活动。  相似文献   

4.
运用地震活动度(S)的计算模型对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后,周围地区进行了时空扫描,发现了在主震前2-3年的时空分布上,S值都有一个异常升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1987年1月24日新疆乌什县英阿瓦提西北约十公里处发生较大中强地震,其简况如下: 一、地震参数发震时刻:16时09分18秒(北京时间)震级:Ms=6.4级(全国台网)仪器震中:北纬4°26.5′,东经79°17.5′宏观震中:北纬41°26′50″,东经79°17′40″震源深度:10—12公里  相似文献   

6.
1987年1月8日甘肃迭部5.9级地震与地形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7年1月8日甘肃迭部5.9级地震前,该区域的地壳形变中长期背景和定点台站连续观测资料的震反应异常,分析研究了这此异常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1987年元月8日凌晨2点19分,甘肃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发生了5.9级地震。震后兰州地震研究所立即组织了17人的考察队赴震区进行考察。由于当地房屋均为木结构,所以此次地震没有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此次地震震中  相似文献   

8.
1987年1月24日乌什6.4级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四日新疆乌什东北发生6.4级地震。震前国家地震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有明确的中期预报意见,乌什地震台根据前兆资料变化提出了短、临预测意见. 该地震极震区在沙依拉姆山口一带。此处山体震酥、陡崖崩塌长达一公里多,河床中地裂缝纵横交错,喷沙冒水多处可见。震中烈度为八度,等震线长轴方向约北东50°。 这是一次主—余震型地震。无明显前震。余震按N(t)=195.5/t~(1.76)衰减,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余震。t_0较大,为三天。余震时间分布符合lg△T=0.36N+0.648和lg△t=1.014lgt-0.30。余震空间分布范围的东西对角线方向与等震线长轴及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余震深度多为5—15公里。震前乌什地震台的定点水准、压容应变,地倾斜及极震区附近的土层应力等前兆观测手段出现明显的中、短、临异常。 地震发生在沙依拉姆山前北东向断裂上,是该断裂在近南北向区域应力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杨志荣 《内陆地震》1989,3(4):368-371
1987年1月24日新疆乌什发生了6.4级地震。震前乌什地震台RZB—1压容式钻孔应变仪记录到的短趋势异常和短临异常十分明显,曾据此作了成功的预报。这次地震位于乌什县城东北英阿瓦提乡一带,震时乌什县强烈有感,东至阿克苏、拜城,西到阿合奇一带也感觉强烈。震区房屋破坏较严重,所幸无一人死亡。  相似文献   

10.
1987年1月24日新疆乌什6.4级地震前兆异常及其预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7年1月24日新疆乌什发生了6.4级强震,震前我们依据压容式钻孔应变计、石英倾斜仪的观测资料所显示的前兆异常,较好地对这次地震进行了预报。本文介绍了这次地震前兆异常基本特征及预报情况,同时就预报地震三要素的方法、思路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地震》1984,(2)
1984年1月6日甘肃省武威发生5.5级地震,其主要参数如下:发震时刻:07时34分0.5秒震级:M_s=5.5(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定)微观震中:北纬37°57′,东经102°10′(±2公里)震源深度:9.2±4.5公里  相似文献   

13.
从地电瞬时观测值突跳的角度,分析了菏泽5.9级地震前后的地电观测资料,发现其突跳频度和幅度均有明显的异常显示,研究地电阻率的这一变化,对地震的短临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后沂水泉氡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水泉位于山东省沂水一汤头断裂带上。多年来的观测分析表明,影响沂水泉氡值变化的最大干扰是降雨。由于这种干扰存在着“记忆”滞后影响,所以用一般的相关分析难以将这种影响排除干净。本文对最小二乘法为建立模型的判据,用动态灰箱分析法拟合并推估观测系统的变化。在分析中用了四个状态变量:长趋势成分L(t)、年周期变化成分P(t)、降雨影响部分R(t)和随机变化部分S(t)。经过分析表明,沂水泉氡的长趋势部分1  相似文献   

15.
2007年7月20日18时06分新疆天山地震带特克斯县(42°55′N,82°18′E)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28km,极震区烈度Ⅶ度.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因房屋倒塌、破坏使19383人失去住所,此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1060.33万元.  相似文献   

16.
汪进  刘江峰  田军 《地震工程学报》1987,9(2):88-88,110
根据甘肃省地震台网测定,1987年元月8日02点19分在甘肃省迭部境内发生了一次5.9级(M_s)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4°10’,东经103°14’。震源深度为11公里。地震发生后,我们收集了甘肃、四川、青海等省地震台网和全国各基准台站所记录到的P波初动符号共72  相似文献   

17.
2000年6月6日景泰5.9级地震的两次破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甘肃数字台网的波形资料,应用主事件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年6月6日景泰5.9级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一,这次地震由两次破裂构成,在空间上东西相距21km,时间相隔3.9s,这一结果能很好的解释本次地震的宏观破坏现象,对进一步第原及海原西断裂的现今活动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后聊考带两侧50公里范围内地震活动归一化熵值的时、空分布特征,从而得出震前熵值变化出现明显低值异常的结论,并根据震后熵值变化特征对该区震情趋势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9.
王瑞田  赵宪超 《内陆地震》1992,6(4):383-387
利用深层承压水头观测结果,对东明——菏泽长水准测线8——9号测段的高差变化进行了回归计算和相关分析。认为菏泽市城区9号测点下沉的主要原因是受深层承压水头变化的影响。排除地下水影响因素后证实,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后仅3mm左右的升降变化,表明9号测点对这次中强地震仅能反映微弱的形变信息量。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2024年1月23日2时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41.26°N,78.63°E)发生7.1级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于震后12.2 s产出首报预警信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3 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后13 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产出震源参数、地震构造、历史地震、余震精定位、震源机制和震源破裂过程等应急产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是一次发生在青藏高原西缘的逆冲型地震事件,余震展布呈NEE向; 主震破裂持续时间约15 s,主要能量约在震后8 s释放,最大位移量约2.3 m,破裂长度约32 km; 极震区推测烈度达Ⅷ度,区域涉及乌什县、阿合奇县,面积约4614 km2; 震中附近多个台站峰值加速度值大于该区设防标准,存在造成部分房屋和道路损坏的可能,经对比,与实际震害调查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